设施韭菜生产械化整地开沟技术规程1范围本规范规定了无公害蔬菜韭菜的生产基地土地平整、施肥、开沟作业的技术要求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NY/T 499 旋耕机作业质量NY/T 610 日光温室技术条件NY 5001-2001 无公害食品韭菜NY/T 740-2003 田间开沟机械作业质量NY/T 5002-2001 无公害食品韭菜生产技术规程NY 5294-2004无公害食品设施蔬菜产地环境条件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耕地对耕作层土壤进行翻土、松碎、覆盖残茬和杂草或施肥的作业,包括平翻、耙茬、旋耕、起垄等农业机械作业形式。
3.2整地对表层土壤进行深碎、平整及镇压的作业,整地是耕地辅助作业,主要作业形式有翻地后耙地、播前镇压等。
3.3耕幅耕地机具的实际作业宽度。
3.4垡片耕作机具作业时,单个工作部件所切取的条状或块状土垫3.5重耕、漏耕相邻两幅或相邻两桦的耕幅发生重叠时称为重耕,留有未耕的地称为漏耕。
3.6旋耕对耕层表土切削、破碎和搅拌的一种耕作作业。
3.7 旋耕层深度旋耕机作业后土壤耕作层上表面到耕作层底部的高度。
3.8 旋耕层深度合格率旋耕层深度的测量合格点数占总测量点数的百分比。
3.9 田角余量在作业田块中,旋耕机组因各种障碍和地头地边无法作业而不得不剩余的未耕地面积之和。
3.10 耕后地表平整度旋耕机作业后在地表面会留下高低不平的痕迹。
表述其特征的术语叫耕后地表平整度。
3.11 耕后沟底不平度旋耕机作业后去掉旋耕层松土,在沟底会留下高低不平的旋耕刀旋耕痕迹,它属于微观几何形状不平。
表述其特征的术语叫耕后沟底不平度。
3.12 耕后地表植被残留量旋耕机作业后,没有完全埋入土壤内的植物,其中留在地面上的部分和完全浮在地面上的植物质量的总和(不含根茬)。
3.13沟形沟的横断面形状。
它主要可分为矩形沟、梯矩形沟和梯形沟。
3.14开沟深度原地表面至沟底面之间的垂直距离。
3.15开沟深度稳定性开沟机在给定的工作条件下工作时开沟深度的稳定程度,用开沟深度稳定性系数 U 表示。
3.16沟面宽度两沟壁上口与原地表面交线之间的横向距离。
3.17沟底宽度两沟壁下口与沟底面交线之间的横向距离。
3.18开沟直线度沟形保持直线性的和度。
3.19沟底浮土厚度沟底面上积聚的各种碎土的平均厚度。
3.20抛土均匀性开沟机抛落的土块在畦面上分布的均匀程度。
3.21开沟后碎土率开沟作业完成后。
畦面上土块的长边小于或等于 5 cm 的土块质量占总土块质量的百分比。
图 1 沟形与尺寸H——沟深; Br ——沟面宽度; Lz——左侧抛土带宽度; Sf——沟底浮土厚度;B d ——沟底宽度; Ly——右侧抛土带宽度; Hc——梯矩形沟截面梯形部分深度4 产地环境无公害韭菜生产的产地环境质量值符合 NY 5010 的规定。
5 技术要求5.1作业条件5.1.1温室基本尺寸日光温室的跨度和高度应满足微型耕整机的作业空间,其规格标准应符合NY/T 610规定。
5.1.2土地基本条件微型耕整机作业的地表应基本平整。
割茬高度大于25cm时,作业前应将秸秆粉碎,均匀抛撒在地表面。
清理土壤中含有石块等易损害刀具的杂物。
5.2 整地施肥5.2..1 苗床应选择旱能浇,涝能排的高燥地块,宜选用砂质土壤,土壤 pH 值在 7.5 以下,播前需耕翻土地,结合施肥,耕后细耙,整平做畦。
5.2. 2 基肥品种以优制有机肥、常用化肥、复混肥等为主;在中等肥力条件下,结合整地每 667 m2 撒施优质有机肥(以优质腐熟猪厩肥为例)6 000 kg,氮肥(N)2 kg(例如尿素6.6 kg),磷肥(P2O5) 6 kg(例如过磷酸钙 60 kg ),钾肥(K2O)6 kg(例如硫酸钾12 kg),或使用按此折算的复混肥料,深翻入土。
5.3 开沟作业5.3.1 田间沟的分布和开沟直线度应满足当地农艺要求。
5.3.2 开沟作业完成后,开沟机抛落的土块的均匀分布应满足当地农艺要求。
5.3.3 开沟作业完成后,沟形应完整,沟壁应整齐平滑。
5.3.4 作业过程中机器不能有漏油等污染坏境的现象发生。
5.3.5 作业条件开沟机械作业时的田间条件为:土壤类型为壤土、砂壤土或粘土;对不同的土壤类型,开沟机作业应在土壤适宜耕作状态下进行,即土壤绝对含水率为 15%~25%。
5.3.6采用开沟机在大棚中间开出的沟型为上口宽25cm,底宽20cm,深度为15cm的熵沟。
6作业质量6.1旋耕作业质量6.1.1旋耕深度应符合当地的农艺要求。
旋耕深度为a±2.0cm(a是根据种植作物和农艺要求,作业前确定的旋耕深度,单位:cm),旋耕深度合格率>85%。
6.1.2作业后田间无漏耕和明显壅土现象。
6.1.3旋耕作业后,耕层内土壤细碎,地面平整,要求地表平整度不大于5cm,当土壤绝对含水率为15%~25%时,壤土碎土率>60%,粘土碎土率>50%,沙土碎土率>80%。
6.2开沟作业质量在8.3规定的作业条件下,开沟机械作业质量应符合表 1 的规定。
表 1 开沟机械作业质量的指标7质量考核7.1旋耕作业质量检测方法 7.1.1旋耕深度合格率以在温室耕后地表为基准,随机选取10点,检测点的位置应避开地边和地头量至旋耕层底部即为旋耕深度。
旋耕深度合格率按式(1)计算: (1)式中:U ——旋耕深度合格率,%;q ——旋耕深度测点合格数量,单位个; s ——旋耕深度总的测点数量,单位个。
7.1.2旋耕后地表平整度抽样方法和选点分别按NY/T499 5.1和5.2的规定。
过耕后地表线的最高点,垂直于微耕机前进方向作一水平直线为基准线,在其适当位置取一定宽度(大于幅宽),分成十等分,并在等分点上作垂线与地表线相交,分别量出耕后地表线上各交点至基准线的距离,以平均值表示该点的平整度。
最后求出S点的平均值即为耕后地表平整度。
7.1.3碎土率抽样方法和选点分别按}NY/T499一2002《旋耕机作业质量》5.1和5.2的规定。
每个检测点面积取0.5m×0.5m,在其全耕层内,以最长边小于4cm的土块质量占的百分比为该点的碎土率,求五点平均值。
碎土率按式(2)计算: (2)式中:E——点的碎土率,%;i——i点最长边小于4cm的土块质量,单位为克(g);ma——i点0.5m×0.5m面积内的全耕层土块的质量,单位为克(g)。
mb7.1.4碎土率平均值按式(3)计算。
(3)式中:E一碎土率平均值,%;i一自然数;n一检测点的个数,这里取5。
7.2 开沟作业质量检测方法7.2.1 测量点和测量区的确定7.2.1.1 测量点在不同的开沟行程内,沿行程方向等间距地取 5 个点作为测量点。
7.2.1.2 测量区以测量点为基准,沿畦面宽度方向上随机取一边长0.2m×0.2m的正方形区域为测量区。
7.2.2 各项作业指标的测量和计算7.2.2.1 开沟深度测量两个作业行程,每一行程长度应当不小于50m,沿行程方向等间距测 5 处,共测 10 处。
测试前先清除沟底及抛落在沟旁的土块。
在原地表与两沟壁交线之间放一直尺,测量沟底中心点到直尺的距离作为测量点开沟深度。
结果按式(4)计算,开沟深度平均值即为所求开沟深度。
开沟深度平均值: (4)式中:h——开沟深度平均值,单位为厘米(cm);hi——第 i 个点测量点的开沟深度值,单位为厘米(cm);N——在作业区内选定的测量点数;N=n=107.2.2.2 形沟深度稳定性根据 5.2.1 测得的数据,结果按式(2)~式(4)计算。
(5) (6)U=1-V (7)式中:S——开沟深度标准差,单位为厘米(cm);V——开沟深度变异系数,%;U——开沟深度争定性系数,%;N=n=107.2.2.3 沟面宽度在与 5.2.1 相同测点位置分别测试,测试结果按 5.2.1 中式(1)规定的办法计算,得出行程内沟面宽度的平均值。
7.2.2.4 沟底宽度在与 5.2.1 相同测量点位置分别测试,测试结果按 5.2.1 中式(1)规定的办法计算,得出行程内沟底宽度的平均值。
如果是矩形断面,则不需要测量沟底宽度。
7.2.2.5 沟底浮土厚度在与 5.2.1 相同测点位置上选定对应沟底中心为测量点,测量该测量点的浮土厚度,然后测量不同测量点的浮土厚度,测度结果按 5.2.1 中式(1)规定的办法计算,得出测量区内沟底浮土厚度的平均值。
7.2.2.6畦面宽度在与 5.2.1 相同测点位置上选定沿垂直行程方向沟壁上口所对应的两点为测量点,然后测量出不同测量点位置上的畦面宽度,测试结果按 5.2.1 中式(1)规定的办法计算,得出行程内畦面宽度的平均值。
7.2.2.7 畦面宽度一致性利用 5.2.1 的畦面宽度的测定值,按 5.2.2 中式(2)至式(4)规定的办法计算,得出行程内畦面宽度一致性。
7.2.3检验规则7.2.3.1田间开沟机械作业要满足 4.1 规定的基本要求。
7.2.3.2田间开沟机械作业要求对照表 1 从第 1 项至第 8 项逐一考核。
7.2.3.3作业质量有一项指标达不到规定值时,最终判定作业不合格。
8作业前的准各8.1启动前的检查按照机具产品《使用说明书》要求,对微耕机进行全面检查,调整和保养。
检查机具各顶指标,保证机具在其完好的状态下进行作业。
8.2燃油和机油的添加按照发动机《使用说明书》要求,在发动机熄火的情况下,加注规定的燃油更换或补充规定牌号机油。
8.3操作检查机具的技术状态,液压系统应操作灵活可靠,调整自如。
8.4机具试运转微耕机作业前需进行试运转,检查各运动件是否灵活可靠各工作间隙是否符合要求,紧固件是否有松动,整机工作状态是否良好,如有异常,及时调整,达到正常工作的状态。
确认运转正常后,方可投入正常作业。
严禁在冷车启动后,立即进行大负荷工作。
8.5在发动机熄火的情况下检查刀片的磨损与牢固情况。
8. 6按照农艺要求及《使用说明书》正确安装和更换刀片。
8. 7按照农艺要求及《使用说明书》调整旋耕深度。
8.8其它部位调整参照机具《使用说明书》。
9操作规程9.1发动机的启动按《使用说明书》规定的步骤启动发动机。
9.2旋耕机起步旋耕机升起状态下,接合动力输出铀,变速箱挂上工作档,要缓慢地松放离合器,同时操纵液压机构调节手柄,使旋耕机逐步入土,逐渐加大油门,达到正常耕深为止。
禁止在起步前,先将旋耕机入土到耕深或猛降入土。
9.3机具的前进、转弯、变速、停机9.3.1前进先将离合器手柄放于[离]的位置,用变速操纵杆选择合适的前进挡位置,再将离合器的手柄缓缓放到[合]的位置,逐渐加大油门,使机具前进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