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物体的运动速度
物理小组的几位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分别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
(1)实验中,他们还需要用到的测量仪器有 和 ,该实验的原理是 。
(2)实验时,斜面的一端用木块垫起,并尽量使它保持较 (填“大”或“小”)的坡度,这是为了减小测量 (填“路程”或“时间”)时造成的误差.
(3)小车从斜面顶端自由滑下,将做 运动,斜面坡度不变时,小车通过的路程越长,其平均速度将越 (填“大”或“小”);若保持通过的路程不变,斜面的坡度越大,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将越 (填“大”或“小”).
(4)如图乙所示为小红测量小车通过的路程和小车通过该段路程所用时间的情景,则小车通过的路程为 cm ,时间为 s ,该段路程中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为 m/s 。
(5)小明让小车从斜面的A 点由静止滑下,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 点和C 点的时间,从而测出小车在斜面上不同路段的平均速度,如图丙所示。
实验中测得t AB =1.6s ,t AC =2.5s ,则AC 段的平均速度为 m/s 。
若AB 、BC 、AC 段的平均速度分别为ν1、ν2、ν3,则它们从大到小排列依次是 ,由于AB=BC ,可得ν3= (填“”或“”)。
(6)如图丙,小明在测量小车到达B 点的时间时,如果小车过了B 点才停止计时,则所测AB 段的平均速度ν1会偏___________。
(7)如图丙,为了测量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小明让小车从B 点由静止释放,测出小车到达C 点的时间,从而计算出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
他的做法正确吗?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甲
乙
起点
终点
点 丙
参考答案
(1)刻度尺停表ν=s/t
(2)小时间;
(3)加速直线大大
(4)64.00 32 0.02
(5)0.32 ν2、ν3、ν1
(6)小
(7)不正确所测时间不是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时间(小车从A到C的过程中通过B点时的速度不为0;小车通过AC段的时间与AB段的时间之差才是下半程BC段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