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物体运动速度
图3是某物体运动的v-t图像,则图4中能相应表示出该物 体运动的s-t图像的是
解:A表示随着时间
的增加,路程不变,
说明物体静止,不合
题意.
B表示物体匀速运动
一段时间后静止,不
合题意.
C中S与t成正比关系,
表示物体做匀速运动,
符合题意.
D表示随着时间的增
加,运动的路程越来
越少图,3直至减小为0,
A
不合题意.
它在整个路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B )
• A.4 m/s B.4.8 m/s C.5 m/s D.6 m/s
例:某学习小组对一辆在平直公路上做直线运动
的小车进行观测研究。他们记录了小车在某段时
间内通过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并根据记录的数
据绘制了如图所示的路程与时间图像(s-t图),
你从该图像中可以获得哪些信息?
0s
10s
20s
30s
0m
200m
400m
600m
注意
匀速直线运动是最简单的运动,是速度不
变的运动,其计算公式是: υ
S
t
• 下图是利用每秒闪光10次的照相装置分别拍 摄到的四个小球的频闪照片,其中哪幅照片
表示小球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B )
A.
B.
C.
D.
关于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下列叙述中较完整的是( )
物体沿直线运动时,在相等时间内,通过 的路程并不相等,这样的运动叫做变速直线运 动。
思考 怎样描述变速直线运动的快慢?
也可以用速度公式描述变速直线运动中物体运
动的快慢。不过,这时求出的速度叫做平均速度
( 符号: υ )。
υ
S总 t总
注意
S1+ S2 +S3 t1+ t2+t3
1、平均速度只能大体上反映物体在这段时间或 这段路程中的运动情况——平均快慢程度。
第二章 运动与能量
3 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
学习目标
1.通过实验会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重点) 2.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特征,理解匀速直线运动
的速度概念。(重难点) 3.知道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的概念和公式。 (重点) 4.学会用平均速度公式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难 点)
知识回顾
1、什么叫参照物? 2、速度的公式是什么? 3、速度的单位是什么? 4、怎样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呢?
自主学习P27第1、2段
测量物体 运动的速度
实验探究:探究气泡的速度 实验器材(装置:如图)
实验原理(公式):
υ
S
t
实验操作:P27
数据分析
进一步研究:P28
进一步研究:用图像记录数据
实验次数 1 时间(s) 0 路程(m) 0
23 4 5 6 2 4 6 8 10 0.04 0.08 0.12 0.16 0.20
A.C快慢不变的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
B.运动方向不变的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
C.快慢不变且运动路线是直线的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
D.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也相等的运动是匀速直
线运动
图表问题
右图描述了一辆汽车在沪宁高速 公路上的情形,如果汽车速度保 持不变,需要多少时间到达上海?
• 坐在行驶汽车上的乘客以___车___为参照 物是静止的,汽车在行驶中,司机看到 图甲示的标志牌,在不违反交通法规的 前提下,从标志牌到西大桥最快需要 ______0_.2___h.如图乙示是一辆在公路 上行驶的汽车中的速度表,目前指示的 车速是_8_0_k_m_/_h_.
B
C
D
图4
• 甲、乙两人同时从同一起跑线出发,同向做匀速直 线运动,某时刻他们的位置如图所示,图中能正确
反映两人运动距离与时间关系的是( D )
A
B
C
D
物体的运动路线有时是直线;有时是曲线:运动方
向在不停地改变——
运抛 动出
篮 球 的
常见物体运动的快慢——运动速度的大小 是经常变化的(读P29图2-3-5)。
• 10、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4s内通过的路程是
• 20m,则它在前2s的速度一定是( C)
• A.80m/s B.10m/s C.5m/s D.无法判断
• 11、对于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v=s/t,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解(:Dv)=54km/h=15m/s,
• • •
S由ABC=公...s物物物车式+体体体sv运运运洞==动动动s1/的的的0t 0得速速速m度度度:+vv与ss越越洞=路v大大程t,,成通通正过过比的的,路路与程程时ss间越越成长长反比
小宇跟小丽进行百米赛跑,每次小宇都比小丽 提前10m到达终点.若小宇退后10m再同小 丽比赛(两人同时起跑,并且两人的平均速 度和原来一样),结果是( ) A.小丽先到达终点 B.一起到达终点 C.小宇先到达终点 D.无法确定
火车过桥问题
南京长江大桥下层铁路桥全长6772m,其 中江面正桥长1572m,一列长428m的火车 完全通过正桥用了100s,试计算这列匀速 行驶的火车完全通过铁路桥共需多少时间?
ν
S 已知:S甲:S乙=2:3 t甲:t乙=4:15
t
求:ν甲:ν乙 = ?
t
S 已知:S甲:S乙=1:3 ν甲:ν乙=4:15 ν 求:t甲:t乙 = ?
S
νt 已知:ν甲:ν乙=1:3 t甲:t乙=15:2
求:S甲:S乙 = ?
• 某一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已知它在前一半路程中 的速度是4m/s,后一半路程中的速度是6m/s,那么
方法与步骤:1、画直角坐标系。
2、标明横轴、纵轴代表的物理量及数值。
s/m
0.20
0.16
3、描坐标点。 4、用光滑曲线把
坐标点0.04
路程—时间图像
0
t/s
2 4 6 8 10
观察分析
匀速直线运动
一个物体沿直线运动,在相等时间内,通过的路 程始终相等,这样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2、求平均速度时,中途休息的时间都要计算在 内。
速度公式的比例问题(解答举例)
ν 已知:S甲:S乙=2:3 t甲: t乙=4:15
S
t
求:v甲:v乙 = ?
S甲
解: v甲 v乙
t甲 S乙
S甲 × t乙
t甲
S乙
t乙
S甲 × t乙
S乙
t甲
2 × 15
3
4
5 2 (即5∶2)
比例问题
这些问题有规律吗?
(1)_____________
s/m
(2)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
6
4
2
o
2
46
8 t/s
课外活动时,小明和小华均 在操作上沿直线进行跑步训 练。在某次训练中,他们通 过的路程和时间的关系如图 2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 的是( ) A.两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两人都不是做匀速直线运 动 C.前2s内,小明跑得较快 D.全程中,两人跑步的平均 速度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