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部编版小学语文落花生公开课教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落花生公开课教案
1.这篇课文以议花生的可贵之外,来说明做人的道理,是什么道理?学生说中心思想。
2.作者在写作方法上,有什么特点?(借物喻人,有详有略,突出重点。)
3.介绍许地山
七、练笔作业
拓
展
资
料
或
个
性
做
法
1.练笔作业:学习作者由落花生领悟到做人的道理的写法,试着选择一种事物写一写。
2.随文形成的打油诗:
不图虚名不炫耀,默默奉献品格好。借物喻理理自明,有益社会铭记牢。
读《落花生》有感
夜晚,群星闪烁,月光皎洁。我仰望深蓝色的天空,回味着刚刚读完的许地山的散文——《落花生》感到回味无穷。
在《落花生》这篇散文中,许地山爷爷描写了在收获节的夜晚,他和全家人一起吃花生、议花生的情景。通过父亲的话,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人要做实实在在的人,不要做外表好看而对别人没有好处、华而不实的人。
三、自学生字、词,读准多音字。
1.学生按一定的自学方法自学生字、词。
开辟 榨油 爱慕
要求读准和常用词语。
2. 检查学生掌握情况。
说说容易错的字,区别:“辟”“ 僻”“ 慕”“ 暮”“ 幕”“墓”。多音字学习。
四、指名读课文,把握段意,明了重点。
(收获节上,父亲与我们一起谈花生的好处,使我们懂得了做人要做有用的人。)
五、研读重点段
1.思考:有谁来参加我们的收获节?这个收获节是怎么过的?
教 学 流 程
环节设计意图
2.默读第二段,划出:有哪些人谈花生?怎么谈的?谁谈的重要?(板书:我们谈,父亲谈)
3.分角色朗读。
4.回答谁谈的重要?(父亲谈)
5.指名读父亲的谈话内容。思考:父亲的话有几方面意思?(赞花生、学花生)哪方面是重点?(学花生)
一、揭示课题,理清思路
1.板书课题,提问题。看到“落花生”,你猜想作者会写什么?是事物,以它为题,可以有几种写法?让学生思考,讨论。
2.读课文想想跟你预料的有什么不同?
3.指名说说这篇课文的大概内容。
二、再读课文,质疑回答
1.课文按什么顺序写的?写了那几件事?
(事情发展顺序 种花生——收花生——尝花生——谈花生)
总体设计意图
本课内容浅显易懂,但要真正理解作者借物喻理的“理”却有一定的难度,特别是不能走极端。因此本课教学,在学生自读自悟的基础上,就需要教师的点播、引导,既理解落花生的“藏而不露”的可贵之处,同时,也不对桃子、石榴、苹果产生排斥心理。
教学重难点
对课文中相关句子含义的理解。
教学准备
教 学 流 程
环节设计意图
教
学
反
思
花生味美,又可以炸油,价钱还便宜,都喜欢吃。但它深深地埋在土地里,不像桃子、苹果、石榴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耀人耳目地挂在枝头,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你看它矮矮的长在地里,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它把自己的一切都无私的奉献给人们,而甘愿默默无闻的埋在土壤中。
是啊,默默无闻、无私奉献,这是一种多么崇高的精神!我不禁想起了荷叶。她没有婀娜多姿的风采,只有那碧绿如玉的叶子。无私的衬托着多姿多彩的荷花,为人间增添真、善、美。
教学内容
15.落花生
所需课时
2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7个生字,能正确抄写第10自然段,会用居然造句。
2.理解课文含义深刻的句子,了解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能学习作者由落花生领悟到做人的道理的写法,试着选择一种事物写一写。
3.学习花生不慕虚名的品格,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做对社会有用的人。
这又使我想起了可敬可爱的老师,她们为祖国培育新人,默默无闻、无私奉献,不知有多少个不眠之夜,不知有多少次身患重病,揣着医生开的药为我们上课。啊,为了我们能茁壮成长,她们的头上添了缕缕银发,额头上爬满了辛劳的皱纹,眼角里常常布满不眠之夜所留下的血丝。我爱花生的品格,我爱荷叶的胸怀,我更爱老师的精神。等我长大了,也要做一个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人。
6.赞美花生的什么?学花生的什么?
7.指名分别读父亲第一、二次说的话,回答:花生的好处很多,它最可贵的地方是什么?父亲将花生和桃子、石榴、苹果相比,在哪一点上赞美了花生?
概括这句话的意思。(做有用的人。)
问:什么叫有用?(有真才实学。)对谁有用?(别人、社会、国家。)
齐读,体会其中的含义。
六、总结全文,归纳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