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6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20200719190143)
第6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20200719190143)
易是检验一个王国是否繁荣的试金石,为便于远洋贸易而进行殖民扩张,是英国摆脱对西欧
其他国家依赖并最终变成强国的关键。他们强调:“在我们出口的货物里边,不应只注意到
自己富余的东西,还必须考虑到我们邻友们的必需品;即使是他们不需要的以及尚未在别的
地方加工制成的东西, 我们也应(除了出售原料之外)尽量加工制造以从中牟利。”他们强烈 要求政府限制乃至禁止羊毛出口,在他们的努力下,英国于1617年最终禁止羊毛出口。
必修二第
黄宇英
课程标准:简述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史实,认识近代中国
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
重点: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的表现 难点:从社会转型视角认识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一、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的表现
社会类型:从生产关系角度被划分为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 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从生产力角度被划分为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 经济形式:自然经济、商品经济和产品经济 请根据已学知识,将下列空白处补充完整。
传统经济结构
社会类型: 经济形式: 生产方式: 对外关系: 经济政策:
变动一:
材料一:自道光年间(1821-1850),大开海禁,西人之工于牟利者,接踵而来……自洋布 洋纱入口,土布销场遂滞,纺绩稀少,机轴之声几欲断矣。
郑观应《盛世危言》 材料二:《中国土特产产品出口统计表》
时间
茶叶
牛丝
鸦片战争前
5000(年平均值)
A.增强了洋务派兴办矿业的信心B.加强了对开平煤矿的管理
C.摆脱了列强对煤矿业的控制D.保证了煤矿业稳健发展
材料四(官办或官督商办企业)充塞着腐朽的衙门作风,机构臃肿,冗员甚多,官派的总 办、会办等大员,大部分是不懂经营管理而又不愿认真学习的庸碌官僚,再加上企业的盈亏
盛衰与这些官僚没有直接的利害关系,营私舞弊倒能饱填私囊,其前途也就不卜而知了。
――王哲《论洋务运动时期”中体西用“文化语境的合理诉求》 材料七洋务运动……于不知不觉中把封建主义的坚冰钻开了些裂缝,而后,民族资本主义 则可以沿着这些裂缝慢慢渗入。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请根据材料五、六、七和所学知识,总结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
变动四:
二、从社会转型视角认识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传统经济结构逐渐解体
以现办纱机四十万锭子、布机五千张为额,十年之内不准续添。”这一规定的实质是()
A.保证洋务派企业在民用工业中的垄断地位
B.反对在传统手工业领域发展近代机器生产
C.通过限制生产规模抵制外商企业的经济渗透
D.满足帝国主义在华投资垄断工业的要求
4、(12分)材料一 近代早期的英国经济民族主义者认为,国内贸易虽然重要,但对外贸
5000(年平均值)
1845年
P8010
13220
1851年
9919
23040
1853年
10122
62896
根据材料一、二和课本知识,概括自然经济解体的表现:
1、
2、
3、
【题目】(2015•全国I卷)1852年,一位在华英国人在报告中称,英国商人运往伦敦的 中国生丝是以“无用的” 曼彻斯特上等棉布包装的。而在此之前,用于包装的主要是中国产
――摘编自傅琼《近代早期英国经济民族主义刍探》 材料二 晚清以来民族主义在中国社会的勃兴以经济层面表现较为明显。“商战”是经济民 族主义的一个直接表达,强调“外国所需于中国者,自行贩运;中国所需于外国者,自行制 造”;“须减内地出口货税,以畅其源;加外来出口税,以遏其流”,使“中国之富可期”。 重商主义者提倡政府设“商部”,定“商律”,轻“厘税”,给“凭单”(专利证书),以期
B.商品经济基本取代自然经济
C.民众生活与世界市场联系日趋密切
D.中国市场由被动开放转为主动开放
自然经济解体的影响: 材料三19世纪40年代外商在中国开办的企业简表
时何
地点
国黠
企业名称
1843
香港
英
阿片丁船坞
1843
上海
英
響海书馆
1845
广州
英
柯拜船吗
184&
宁波
黄华1扌院
1846
广州
食
丹麦岛船坞
变动二:
的土布。包装布的这种变化反映了当时()
A.中国土布质量粗糙B.英国棉布价格更具优势
C.中国生丝在英国畅销D.英国棉布在中国滞销
自然经济解体的特点:
【题目】(2016•全国I卷)19世纪中期以后,中国市场上的洋货日益增多,火柴、洋布 等用品“虽穷乡僻壤,求之于市,必有所供”。这种状况表明()
A.中国关税主权开始丧失
请根据所学知识,将洋务运动相关的表格填充完整。
时间 背景
指导思想
代表人物
措施
经济
军事
教育
变动三:
【题目】(2017•全国I卷)开平煤矿正式投产时,土煤在国内从一个通商口岸装船到另一 个通商口岸卸货,须缴纳出口税和复进口税,每吨税金达1两以上,比洋煤进口税多20余
倍。李鸿章奏准开平所产之煤出口税每吨减为1钱。这一举措()
——袁伟时《帝国落日——晚清大变局》 根据材料四和课本47页最后一段小字,概括洋务企业的局限性: 洋务运动失败的标志: 洋务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 从洋务运动失败得到的启示:
材料五 (轮船招商局)既开之后,洋船少装货客,三年共约银四百九十二万三千余两,因 与该局争衡,减落运价,三年共约银八百十三万六千余两。是合计三年中国之银少归洋商者社会类ຫໍສະໝຸດ :经济形式:生产方式:
对外关系:
经济政策:
【课后作业】
1、 (2014•全国新课标卷I高考)据研究,1853年,印度人均消费英国棉纱、棉布9.09
便士,而中国是0.94便士。这反映出当时中国()
A.经济受到鸦片战争破坏
B.实行保护本国经济的政策
C.经济发展水平低于印度
D.传统的小农经济根深蒂固
约已一千三百余万两。
——中国史学会主编《洋务运动》 材料六“中体西用”是当时先进士人,为引进外来先进文化唯一能够选择的模式。“中体西
用”论的提出在洋务运动期间具有进步历史作用,主要表现在:突破了传统的“华夷之辨”,
实现了从“鄙夷”到“师夷”的转变;突破了不识西学、轻视西学的观念,开始向引进西学、 重视西学的观念转变。
2、(2017•全国H卷)1879年以前,福州船政局所造之船均“派拨各省,并不索取原价分
文”;此后造船所用材料费用由用船一方拨付,采取“协造”方式生产。这种变化反映了()
A.军用工业由官办转为商办B.“协造”意在缓解经费压力
C.军工产品市场化趋势明显D.近代轮船制造业走出困境
3、 李鸿章在建立上海机器织布局后,规定:“合中国各口(岸)统计,无论官办商办,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