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现状调查问卷分析报告(四年级)――杨店小学鲁拥军一、进行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问卷调查的原因。
1.进行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问卷调查,是培养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需要,也是落实语文新课程标准总目标的需要。
为了达到总目标中让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
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能力。
能阅读日常的书报杂志,能初步鉴赏文学作品,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等要求,必须首先了解学生的现状和需求,了解学生的阅读基础,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在教学中实施和落实总目标的要求。
2.进行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问卷调查,是四年级学生学习现状的需要,也是自己语文教学的需要。
作为语文教师自己刚刚接手一个从三年级升入四年级的班级,是需要首先了解他们的学习、阅读状况的,熟悉他们这个年龄段的心理需求,清楚他们的优点和不足,以便更好地进行引导,做好教学工作。
3.进行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问卷调查,为小课题“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培养的研究”获取第一手资料,使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培养的研究工作做到有的放矢。
根据以上原因,我们认真的设计问卷调查内容,及时对三年级、五年级小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试图通过这次问卷调查,了解学生的自主阅读状况和水平,摸清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了解他们在自主阅读中的优势和存在什么问题,以及学生的需求和希望得到的帮助。
二、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问卷调查整理、归纳、分析:1.小学生普遍喜欢进行自主阅读。
在问卷调查中,有一项“学习一篇课文,你喜欢自己先读,还是喜欢听老师读”的问题,四年级有75.5%的学生选择了“喜欢自己先读文”, 26.4%的学生选择了“喜欢听老师读”。
可见大多数孩子们虽然年龄比较小,还是喜欢自己阅读的,这为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奠定了基础。
2.小学生大多喜欢进行课外阅读。
在问卷调查中,对于“你课外阅读的时间多吗?”这一问题,学生有50.9%的选择“多”和“一般”,只有1.9%的学生选择“没有”。
四年级学生最感兴趣的文章分别是“诗歌”、“散文”和“记叙文”,感兴趣的学生分别占了50.9%、22.6%和15.1%。
学生最喜欢的阅读方式是“复述故事”和“摘录法”,分别占了56.6%和30.2%。
学生读书时普遍喜欢精读占75.5%。
由此可见,我们在培养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中,要重视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把课内和课外阅读结合起来,才更有效。
3.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提高是需要教师指导的。
学生因为年龄比较小,他们的阅读一般停留在比较浅的层面上,很多地方体会不到,他们还是需要教师的分析和指导的。
如:在问卷调查中,选“你认为教师课上的分析对提高你的阅读能力很有效”占64.8%,选“一般”的占30.2%,选没多大效只占3.8%。
当问到上课积极发言的问题时,有54.7%的学生选“有部分学生上课积极发言”。
当问到学生自己的理解力时,50.9%的学生选“一般”,34%的学生选“合格”。
“对课文分段、概括段意我很行”的学生仅占20.8%;选择“一般”的学生占75%。
“你会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选择“我很行”的学生仅占20.8%,选择“一般”的学生占69.8%。
可见小学生如论是上课听教师讲、还是自己阅读都是需要教师及时点拨、启发、提升的。
4.小学生自主阅读的方法还有待于进一步的强化。
问卷调查中,对“你读书时喜欢:边读边联想,读到有意思的地方停下来再读。
”分别占47.%和50.9 %,对“哪些阅读策略在阅读中加以运用”选阅读中能够借助上下文推测、理解词句的占54.7%,能抓文中的关键句、中心句的占43.4%,能(转载于: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调查问卷分析报告)注意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内容的占34%。
可见学生中总有一部分学生对其他阅读方法掌握的不熟练,需要教师的帮助,强化。
5.阅读与写作依然是小学生迫切需要解决的两大难题“在语文测试中,你认为那部分内容最难?”学生大都选阅读和作文,分别占32.1%和62,3%。
填空题“你认为提供阅读能力,老师该怎么做”,学生多填的是:老师应让学生多读书、多积累;老师应讲一些阅读题的方法;老师支持学生去图书馆;老师多和学生交流读书的感受等。
填空题“你认为提高作文水平,老师可以为你做些什么”,学生填的是:经常给学生写写好文章、好作文;让学生多写日记;让学生试着修改自己的作文;让学生搜集一些好词好句等等。
可见学生渴望在写作与阅读中得到好方法,渴望得到教师的指点。
三、对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现状的思考与对策。
通过以上的分析和平时的教学实践,我们一定要认识到小学生进行自主阅读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这是由他们的兴趣所决定,也是由小学生阅读与习作的实际情况所决定的。
作为教师一定要从以下方面做起:1.教师首先应该保护学生自主阅读的兴趣。
无论课内课外鼓励学生大胆的进行自主阅读,及时写出自己的感悟、体会。
2.教师要努力寻找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的结合点,根据主题单元的内容,及时给学生推荐相关的、适合学生阅读的课外读物,以课内阅读带动课外阅读,帮助学生进行有效的课外阅读。
3.教师要给学生自主阅读的时空。
尽量少布置家庭作业,把大量的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去读课外书。
4.教师要教给学生自主阅读的方法。
自主阅读不是对学生的放任自流,而是教师在学生自主读书、学习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适时的点拨、启发、引导、提升,提高他们的阅读水平。
教师对学生进行适时点拨、启发、引导、提升的过程,就是对他们进行读书方法、写作方法指导的过程。
如:教给学生如何整体把握文章内容,概括主要内容,如何里请文章层次,如何抓重点句子理解课文内容,如何借助上下文推测、理解词句,如何抓住文章的关键句、中心句理解文章主旨,如何写摘录笔记等。
尤其要结合阅读教学教给学生写作方法等等。
5.教师要给学生提供读书交流的平台。
如开展推荐好书活动,开故事会、读书心得交流会等,引导学生在相互交流中学习、提高。
总之,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要及时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要给学生提供读书的时空和平台,提高学生的自主阅读水平,达到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目的。
篇二: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调查问卷分析分析学习成绩差的这一部分学生的家庭因素,可以发现这些学生的家庭成员本身的文化素质比较低,有些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也比较紧张,家庭的物质生活条件比较差,学生的学习环境都不太好。
家长对孩子没有什么要求,即使对孩子有一定的要求,父母的教育意见和教育方法也存在较大分歧。
这部分学生的家长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严重地缺乏教育方法。
由于家庭教育的乏力,学校和家庭之间的联系很难收到效果,教师只能唱独角戏,由此造成了孩子的学习滞后。
在这方面的研究我们主要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学习型家庭创建、家长参与学习评价这些方面的探索。
四、调查小结分析小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问题,目的在于谋求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
从调查情况来看,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独立性是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很重要的因素,可以说,学习效果的好与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习的主动性和独立性,也就是说,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对学生的发展是起决定作用的。
(一)、改革课堂教学模式,保证每位学生全身心投入。
那种一讲到底或以问推进的课堂结构固然陈腐;牵制力极强的训练式课型也不利于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而那种“一提问、二讨论、三总结、四质疑”的新的一成不变的走过场式的课堂教学模式也会使学生的自主学习流于形式。
自主学习的课堂,要求教师要能根据教材的特点和本班学生的学情灵活选择最恰当的教学模式,每一堂课要在教师的引导下,每个学生都能通过自己的思考、探索、实践等活动来获取知识,并在主动探索的过程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帮助每个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方法。
(二)、转变角色,指导学生一些学习的方法。
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积极探索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导策略,利用课堂教学和课外学科活动有针对性的训练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转变自己角色,使自己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合作者、研究者。
教师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并采取有效措施,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意志力。
(三)、家校沟通,借用家庭力量激发学习源动力。
学校要定期培训家长,教给家长在家指导学生自学的方法,使家长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独立生活能力。
加强学校与家庭的沟通和联系,让家长掌握一定的教育教学方法,是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
这几年我们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了跟踪调查,发现学习成绩最好的一般为知识分子家庭的子女;其次是上学时要求选择班级、选择老师的干部、小老板的子女;第三是由爷爷奶奶接送上学(家庭教育的任务全由他们负责)的普通家庭的子女;最差的是外来民工的孩子(他们大多有三、四个孩子,送到学校后从不过问孩子的学习情况)。
这些告诉我们,学生自主学习的态度、成效等跟家长的关注程度是成正比例的。
家长对子女的期望越高,给予的关注就越多,大多数的子女就能朝着父母所期望的方向成长。
相反,家长缺乏对子女成才的期盼,或者期盼值不充分,对子女的关注也不多,学生就产生不了学习的动力,对学习效果的好坏不关心,渐渐地就会对学习失去兴趣。
因而直接影响他们的学习态度、学习成绩。
由于对学习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学习的行为习惯还没有形成,加上有意注意力还非常薄弱,这时父母对子女的期望往往会成为孩子学习的源动力,父母对孩子的关注可以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随着研究的深入,我们越来越认识到还有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1、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还需进一步培养,自主学习的有效操作方法还需深入研究。
2、调查抽样只具备代表性,但缺乏普遍性,学生自主学习的研究工作在教学实践中,还需更细致、更深入去开展个案研究。
3、与部分家长的沟通仍需费心费力。
篇三:小学生在阅读课堂自主探究能力的调查报告小学生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自主探究能力的调查报告及提高目标胡雪娇一、课题的构建理念目前,不少学校进行语文阅读教学研究过程中习惯于盲目照搬国外或国内其他学校的教学实践模试,不注意结合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缺少了学生的自主性和老师的创新教学理念,阅读教学的实效性大打折扣。
在新课程理念的熏陶下,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应重新探究,形成一个课内外、校内外互相结合,理念知识、智力、能力、习惯、情感并重,学校、家庭相联,开放、自主、快乐的探究性阅读教学模式,已成为符合学生心理的教学方式的必然。
在实践探究中,我们结合各方面的实际,从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和吸引学生的阅读注意力出发,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努力提高小学生良好的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
同时,我们也把学生的自主性阅读分析能力的培养渗透到学校的各门学科和各个活动之中,努力与校外教育,家庭教育相结合,并具有由浅入深、由点及面、层层递进的教育层次,训练目标和培养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