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过秦论》《鸿门宴》测试题、选择题1.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A.膏腴(y u)藩篱(f a n)崤山(y a o) 蒙恬(ti a n)B.逡巡(q u n) 锋镝(d i)蹑足(ni e)墨翟(zh a i )C.谪戍(zh e)鞭笞(ch i)黔首(qi a n) 囊括(n a n g)D.隳名城(hu i)户牖(y o u) 棘矜(j i)赢粮(y i n)2. 下列句子中书写全对的一句是()A. 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候。
B. 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
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
C.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抱怨。
D.蹑足行伍之间,而崛起阡陌之中,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
3. 对下列名词状语的分类、用法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①席卷天下②云集响应③船载以入④西举巴蜀⑤内立法度⑥斗折蛇行⑦日积月累⑧吾得兄事之⑨良庖岁更刀⑩相如廷叱之A. ①②⑥⑧句表比喻,讲成“像……那样”B. ④⑤⑩句表处所,译为“在.. ”C. ⑦⑨是时间名词作状语,译为“日日”、“月月”、“每年”D. ③表工具,译为“用……”4. 选出"谢"字意义与例句相同的一项()例句: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A. 哙拜谢,起,立而饮之B.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C. 乃令张良留谢D. 张良入谢,曰:"沛公不胜杯杓"5. 选出"去"字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例句:欲呼张良与俱去A. 去村四里有森林B.沛公已去,间至军中C. 相去四十里D.为汉家除残去秽6. 选出每组句子加点字的活用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1) A.常以身翼蔽沛公B.吾得兄事之C.毕礼而归之D.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2) A.范增数目项王B.素善留候张良C.沛公起如厕D.未可时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7. 选出下列句中加点字与"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中的"之"字意思不同的一项()A. 坐须臾,沛公起如厕B.辍耕之陇上C.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D.愿伯具言臣之不敢背德也8. 选出每组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1)()A. 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B. 张良出,要项伯C. 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D.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背德也(2)()A. 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B. 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C. 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D. 沛公不胜杯杓,不能辞9. 选出下列句中"为"字与例句中"为"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例句: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A. 谁为大王为此计者B.若属皆且为所虏C.窃为大王不取也D.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10. 选出对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语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A. (1)沛公欲王关(函谷关)中(2)沛公居山东(太行山以东)时B. (1)范增说(shu 1,劝告,劝说)项羽曰(2)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y u说给他听)C. (1)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儿女亲家)(2)玉斗一双,再拜奉大将军足下(脚下)D. (1)沛公之参乘(站在车右的警卫)樊哙者也(2)竖子(骂人的话,相当于"小子")不足与谋11. 从下面人物对话中,选择人物的性格特点•(1)张良曰:"谁为大王为此计者"曰:"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沛公在谋士张良面前也不吐露出劝谏者的真实身份,可见其()A. 狡诈B.辩解C.惊恐D.机智(2)(沛公)谢曰:"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项王在敌手面前,一语道破真谛,可见其()A. 推卸B.坦率C.无谋D.忠厚12. 下列各句的译文哪一句正确()A. 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罢了.译:从这里取道我军营,不过二十里罢了.B. 与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人持剑盾步走•译:与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人拿着剑及盾步行逃离•C. 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译:杀人只怕不能杀心,刑罚人唯恐不能用尽酷刑•D.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译:否则我们这些人就全都要被他俘虏!13. 下列各句的翻译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目默然不应.(范增多次向羽使眼色,举起他所佩戴的玉玦多次向项羽暗示(抓住时机杀掉刘邦),项羽却闭口不答.)(目:名词用作动词,在这里是"看","使眼色"等意思."三"在句中充当"示" 的宾语,表示多次.)B. "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为官吏百姓编造名册,封好了仓库,以迎候项将军的到来•)(籍:即簿籍,也就是今天户口册•在此用作动词,为动用法.)C. 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我们之所以派遣将士把守函谷关,是为了防备别的强盗进来和意外的变故啊.)("所以":固定格式,在这里表示原因."者":表停顿的语气词,表示提起下文和句间停顿."之";结构助词,相当于"的".)D. 物很贪心,而且还有许多漂亮美丽的妇女侍奉他.)(山东:即现在山东一带.好:指美好."于财货"介宾结构后置.)二、填空题14. _____________________ 过秦”意思是__ ,过”是_____ 论”,重在阐明自己的意见,过秦论”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是贾谊最著名的作品,分上、中、下三篇。
本文是上篇,总论天下形势,指出秦灭亡的原因,提出中心论点,主要论述秦始皇的政治过失。
中篇剖析秦统一天下后没有正确的政策,秦二世没有能够改正秦始皇的错误政策,主要指责秦二世的过失。
下篇秦在危迫的情况下,秦子婴没有救亡扶倾的才力,主要指责秦子婴的过失。
15. 贾谊(前200—前168),世称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 洛阳人。
西汉著名政论家、文学家,最早的汉赋作家之一。
年少即以文才超众著称,仅活了33岁。
他的政论散文《》《〉〉(也称《治安策》)《论积贮疏》等。
他的为人,很为司马迁推崇,司马迁把他和不同时代的屈原相提并论,撰写了《_______________ 》。
16. 《鸿门宴》的作者是_______ ,字 _________ ,伟大的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 ,他所著的,被鲁迅评作“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该书,写了上自_________ ,下至____ 三千多年的历史,属于三、阅读理解(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17--20题: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项王曰:"壮士!能复饮乎"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项王未有以应,曰:" 坐."樊哙从良坐.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鸿门宴》)17, 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 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参乘:古时乘车,站在车右担任警卫的人.B. 杀人如不能举举:列举.C. 窃为大王不取也窃:敬词,私下里.D. 故遣将守关者故:故意.18, 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古今同义的一项是()A.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B.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C.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D.坐须臾,沛公起如厕19, 与"此亡秦之续耳"句式不相同的一句是()A.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B.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C.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D.亚父者,范增也.20, 对樊哙在席上讲话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 樊哙在席上讲话与刘邦的话,不是"仅语句上稍有变化而已",而是有本质区别,说话的语调语气是明显不一样的.B. 两人讲话中心大体一样,但侧重点不同.刘邦侧重于辩解,樊哙则是理直气壮责项羽"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实为"亡秦之续".C. 从策略上看,刘邦之言属于"以屈求伸",樊哙义责项羽已是"以攻为守"D. 樊哙在席上讲话与刘邦的一模一样,这完全是张良一人事先安排好的•(二)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
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锄擾(y o u)棘矜(q i n),非铦于钩戟长铩也;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
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何也?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du o)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
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一夫作难(n d n)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21. 选出下列句中加点词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A. 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也。
B.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C•然秦以区区之地D. 试使山东之国与陈胜度长絜大22. 选出下列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 “且夫”一句,写秦朝江山依旧,险关如故。
照应课文第一段,说明秦非亡于地理形势的变化。
B.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是全文的中心,作者用以劝说秦朝及后代统治者施行仁义以安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