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职语文拓展模块第四单元检测题

中职语文拓展模块第四单元检测题

中职语文拓展模块第四单元检测题总分:120分姓名:成绩: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1.下列词语中,与红色字的注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鲜xiān鲜红新鲜屡见不鲜鲜为人知B.强qiǎng坚强牵强强词夺理博闻强识C.供gōng供给供应提供供不应求D.当dāng当家当代门当户对安步当车2.下列红色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纯粹(suì)领域(lù)清晰(xī)开疆辟土(pì)B.低劣(luè)支撑(chēng)憾事(hàn)销魂勾魄(pò)C.触及(chù)遐想(xiā)心弦(xuán)毋庸赘言(zhuì)D.倘若(tǎng)洞察(chá)发掘(jué)诬天藐小(miǎo)3.下列各组词语书写正确的一组是()A.冒昧分歧鬼斧神工称心如意B.置信颇费纷至沓来一笔勾消C.惰性磨灭真知卓见满腹经纶D.沉湎鉴别忠贞不逾标新立异4.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别无长物顺理成章等量齐观督查B.改邪归正烘云托月骨鲠在喉座落C.顾名思义不可思议关怀备至股份D.自惭形秽飞皇腾达鼎礼膜拜撤销5.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①______目前出现在报端的那些言论,我虽然又好气又好笑,但也颇有些高兴,因为毕竟有人回应了。

②我再度_____ :出版这个参考资料的主要目的,在于指出一个如何了解下层情况的方法。

③联合国秘书长安南 4 月 3 日向下落不明的中国飞行员家属表示慰问,并说他一直_____ 事态的发展。

A.关于声明关注B.对于声明关心C.对于申明关注D.关于申明关心6.依次填入下列文字中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①近年来,内地作家_____ 沿海地区,写出了不少以市场经济为题材的好作品。

②他上任以后,除旧布新,这项工作便_____ 开展起来了。

③他决定用最_____ 的方法,解决这个令他头痛的问题。

A.作客逐渐简洁B.作客逐步简捷C.做客逐步简洁D.做客逐渐简捷7.依次填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各种事物都有它的极致。

虎____深山,鱼____潭底,驼____大漠,雁____长空,这就是它们的极致。

A.啸翔走击B.啸游走排C.跃游走击D.跃翔走排8. 下列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笃嗜(非常喜爱)顺理成章(说话、做事合乎情理,不违背常例)B.玩索(游玩寻找)开疆辟土(开拓疆域,扩展领土)C.囿(被限制)不可思议(形容事物无法想象或难以理解)D.绮靡(精妙,华丽,浮艳)出神入化(形容技艺达到绝妙的境界)9. 下列各句中,红色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那本介绍学习方法的书出版后,受到中小学生和家长们的热烈欢迎,一时洛阳纸贵。

B.入夜,月色溶溶,水天寥廓,我们或坐在树下谈笑自若,或坐在船上叩舷高歌,或立于小石桥上对月凝思。

C.生生不息的趣味才是活的趣味,像死水一般静止的趣味必定陈腐。

D.他们共同描绘了物理学的一幅优美和壮丽的图景,在音乐艺术中,他们同样能奏出扣人心弦的乐曲。

10. 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第二代无绳电话采用了数字技术,主要有泛欧数字无绳电话、个人便携式电话、个人接入通信系统……等,具有双向互呼和越区切换性能。

B.比如,也许她的左手掌上托着一只苹果,也许是被人像柱支托着,或者是擎着盾牌抑或是玉芴C.实际上,探讨爱因斯坦与艺术世界的关系,至少有两重意义,揭示科学与艺术的互补性和统一性;加深我们对艺术本质的认识。

D.英国诗人华兹华斯说道:“一个诗人不仅要创造作品,还要能欣赏那种作品的趣味。

”11. 下列句子没有使用比喻修辞的一项是()A.活的趣味时时刻刻在发见新境界,死的趣味老是囿在一个窄狭的圈子里。

B.在他的心目中,艺术和科学之所以具有永久的魅力,并不是因为它们是两个闪闪发光、可以放在口袋里永远占有的金币,而是两个无限的、永远也没有终点的世界。

C.从此以后,科学、艺术和哲学作为一个整体便成了支撑他一生的三大支柱,成了他的血和肉。

D.在古典音乐的气氛中,人类精神最美丽的花朵之一──理论物理学的思路,如处于春日阳光和雨露之中。

12.下列句子语义明确的一项是()A.他走了一个多小时。

B.躺在床上没多久,他想起来了。

C.他借给我一本书。

D.天快黑了,自行车还没修好,修车的急坏了。

1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投资环境的好坏,服务质量的优劣,政府公务人员素质的高低,是地区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B.依据纪律处罚办法,决定给予该队员停止参加今年余下所有甲级队比赛资格,并罚款人民币4万元。

C.铭文中记载有关西周王朝单氏族内容的铜器,在这27件眉县青铜发现之前已先后出土了40多件。

D.观摩了这次关于农村经营承包合同法的庭审以后,对我们这些“村官”的法律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14.下列不是复句的一项是()A.有些人知得不正确,于是趣味低劣,缺乏鉴别力,只以需要刺激或麻醉,取恶劣作品疗饥过瘾,以为这就是欣赏文学。

B.从事艺术和科学的最大乐趣不是占有,而是不断地追求。

C.他的性格,在我眼里是伟大的,虽然他的姓名并不为许多人知道。

D.夺取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

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在儒家传统中,孔孟总是形影相随,①既有《论语》,则有《孟子》。

②孔曰“成仁”,孟曰“取义”,他们的宗旨也始终相配合。

③今人冯友兰,也把孔子比做苏格拉底,把孟子比做柏拉图,④既有大成至圣,则有亚圣。

⑤《史记》说:“孟子序诗书,述仲尼之意。

”A.④②①③⑤B.①②④⑤③C.①④②③⑤D.④①②⑤③二、填空:(每空分,共12分)1.文学的趣味是指培养、的文学欣赏趣味。

2.《米洛斯的维纳斯》一文运用手法,拉近了同读者的距离,增强了表达效果。

3.作者认为维纳斯必须失去双臂,他认为:这是一次从的毫不矫揉造作的飞跃,也认为这是一次借的偶然追求。

4.《爱因斯坦与艺术世界》是一篇、、的文章。

通过探讨爱因斯坦与艺术世界的关系,揭示科学与艺术的与,指出造就一个杰出的科学家需要广阔而深邃的文化背景。

5.对于爱因斯坦,文学艺术的作用决不仅仅是和。

他对艺术的执著追他献身于物理学一样,乃是出于的需要。

6. 爱因斯坦不仅是一个有造诣的小提琴家,而且还能弹一手好钢琴。

最意味深长的动人情景是,他常常同的创始人在一起演奏贝多芬的作品。

7. 会议纪要按形式可分为会议纪要,会议纪要,会议纪要,联席会议纪要,协调会议纪要等。

8. 会议纪要是、会议情况和议定事项所使用的公文。

9. 例证法就是用典型事例证明论点的论证方法,也就是常说的。

10.会议纪要的格式一般比较固定,通常由、和三部分组成。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8分)1.《文学的趣味》一文主要使用了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

对错2.《米洛斯的维纳斯》一文中作者给出了复原断臂维纳斯的正确方法。

对错3.《爱因斯坦与艺术世界》一文主要使用了对比论证与比喻论证的论证方法。

对错4.《获得教养的途径》是一篇关于读书的随笔。

对错5.写议论文的一般方法是先确定观点,再搜集论据,然后选择论证方法。

对错6.议论文的结构一般而言有一种固定的模式。

对错7.会议纪要一般不具有决议的性质。

对错8.观点在议论文中就是“论点”,即作者对议论的问题提出的见解和主张。

对错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2分)1.人们在文学欣赏趣味上存在的主要毛病是什么2.文学和趣味的关系是什么3.《文学的趣味》一文使用了哪些论证方法4.为什么维纳斯为了秀丽迷人,必须有所失去5.维纳斯失去的必须是双臂,为什么6.《爱因斯坦与艺术世界》一文的语言有什么特点五、阅读一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3题(6分,每小题2分)①几个世纪以来,科学一直被看成一种为人类带来幸福的力量,以牛顿力学为代表近代科学引发的工业革命为人类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20世纪初,以相对论和量子理论为代表的物理学革命,从宏观和微观的尺度上,把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推向了高峰。

在一片胜利的欢呼声中,科学作为一种新的“偶像”登上神坛。

②1845年8月,在日本广岛上空爆炸的原子弹开始打破人们对科学的迷信。

当原子弹造成的种种惨象通过媒体传播时。

那些参与制造原子弹的科学家们陷入了深深地内疚之中。

他们开始感到,科学研究的领域也存在着潘多拉盒子。

③20世纪后半叶,以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为开端的分子生物学革命逐渐成了科学舞台上的主角。

20世纪60年代初,遗传密码被破译。

1969年,DNA限制性的内切酶被发现。

1971年,斯坦福大学的保罗伯格将猿猴病毒40(SV40)的DNA引入大肠杆菌并与其DNA重组,获得了一种新的带有SV40基因的大肠杆菌,由于SV40对鼠类动物具有致癌性,还可以在试管内使人的正常细胞转达化为癌细胞,因此伯格的重组大肠杆菌就有可能具有致癌性。

④大肠杆菌广泛存于人体肠道内,如果含有SV40基因的大肠杆菌在人群间传播,可能造成难以预料的后果。

美国著名分子病毒学家罗伯特普兰克了解了伯格的工作后,立即与他通电话,指出这种大肠杆菌可能成为传播人类肿瘤的媒介,并建议他暂停此项研究。

这使伯格特犹豫,他深知DNA重组技术的革命意义,但他也为此项研究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担忧,他与其它生物学家讨论后,他毅然决定暂停此项研究。

⑤但是,DNA重组的研究并未停止,并在其他实验室不断取得新突破。

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推进,基因重组技术引起的伦理问题日益引起政府和公众的关注。

1974年7月,在美国科学院的支持下,伯格等著名分子生物学家联名发表了一封建议信,呼吁在全世界范围内无条件禁止一切有可能导致无法预知后果的基因重组研究。

因为“伯格信件”的倡议,1975年2月,16个国家的140位著名科学家在美国加州举行会议,与会者一致认为:“尽管基因重组技术会促进分子生物学的革命性进展,可是运用这项技术所产生的生物新类型,可能对人类健康造成直接和意想不到的危害,因此必须对此严加控制。

”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专门对此做了一个题为《DNA争论:科学反对它自己》的专题节目,向公众普及科学伦理。

⑥在伯格信件中,积极从事该领域研究的杰出科学家主动提出对自己的研究工作进行限制,这在科学史上还是第一次,它显示了那一代科学家巨大的道德勇气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堪称科学史上的重大事件。

(选自《环球科学》2009年第2期,有删改)1.下列关于"伯格信件”的阐述,与原文意思不符合的一项是()A.伯格信件是伯格等分子生物学家在美国科学院的支持下于1974年7月联名发表的一封建议信。

B.伯格信件提议在全世界范围内无条件禁止一切基因重组研究以避免可能导致的无法预知的后果。

C.在伯格信件中,伯格等杰出科学家主动提出对他们从事并取得成果的领域的研究工作进行限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