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自考市政学考前复习资料注意事项:满分 100 分,合格 60 分。
考试时间 150 分钟。
考试题型:一、单选题 25 道,每道 1 分,共 25 分。
二、多选题 8 道,每道 2 分,共 16 分。
三、简答题 6 道,每道 6 分,共 36 分。
四、论述题 1 道,每道 11 分,共 11 分。
五、材料分析题 1 道,每道 12 分,共 12 分。
温馨提示:您可以在学习过程中应用番茄工作法:即每持续学习 25 分钟(根据自己的学习习惯确定),短暂的休息放松一下后再继续学习。
科学研究表明,这样学习效率更高哦(✪ω✪)绪论一、单选题1.最早对城市进行观察和研究的是。
2.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地区以作为确定城市和划分城市的标准。
3.认为,城市是占据某一特定地区的人口群体,它拥有一套技术设施和机构、行政管理体系以及有别于其他集团结构的组织形式。
4.强调城市经济活动的特征,认为城市是各种经济活动因素在地理上大规模集中的结果,是一个坐落在有限空间地区内的各种经济市场——住房、劳动力、土地、运输等相互交织在一起并与域外相互联系的网状系统。
5.认为,城市不仅是市场中心的所在地和有法律规范的地域,更是不同团体确定政治关系的制度化共同体。
6.是城市最本源、最主要的特征,其他各种特征都是由集聚衍生出来的。
7.是城市具有生命力、吸引力的源泉,也是城市富有生机和活力的体现。
8.城市的复杂性首先源于城市构成上的。
9.世界上最早的城市约产生于。
10.为城市型聚落的最低层次单元。
11.大工业城市迅速成长,城市数量猛增,城市规模不断扩张;“城市病”的产生和蔓延是的特点。
12.市政是市政主体作用于市政客体的过程,这个过程涉及谁来管理、管理什么、怎样管理三个基本问题,具体涉及、市政客体、、市政体制等。
13. 是指城市全部政治系统为了实现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用各种手段对城市各项公共事业和各类公共事务进行的管理活动。
14.认为,市政主体是城市的国家机关,具体包括城市的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在中国就是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市人民政府、市人民法脘和市人民检察院。
15.狭义的市政认为,市政主体是。
在中国,城市的国家行政机关包括和市辖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和区人民政府的各职能部门、不设区的市和区人民政府的派出机构。
16.是市政管理最为重要的手段。
17.是近代市政发展的开端。
18.中国近代城市管理组织的诞生:1909 年 1 月,制定了《》,拉开了近代城市建制的序幕。
《》描绘了近代中国市制的基本框架,对中国近代市制的建立产生了重大影响。
19.中国市制的开端:1911 年11 月,江苏省临时省议会制定了《》,这一法令基本沿袭了的旧制,但是将清旧制中的城、镇统称为市,可以称作是中国市制的开端。
20.1921 年2 月,广州政府颁布了《广州市暂行条例》,成为中国近代行政区域建制意义上的第一个市。
21.城市的共产党组织的各民主党派组织,作为国家的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作为国家行政机关的市人民政府,作为国家司法机关的市人民法院和市人民检察院,作为城市中最主要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以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最重要机构——市人民政治协调会议,都是市政主体。
22.市政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市政组织结构、市政制度、等方面的研究。
二、多选题23.城市与农村相比的本质特征:(1) 。
(2)社会性。
(3) 。
(4) 系统性。
城市作为一个生态系统大系统,其结构包括和,又包括和,甚至还包括外部结构。
(5)开放性。
(6) 。
24. 和为典型的农村型聚落。
城市、大都市、大都市区、城市群和城市带为典型的城市型聚落。
镇分为集镇(乡镇、村镇)和建制镇,集镇属农村聚落。
25.城市发展的阶段:(1)早期城市。
(2) 。
(3) 。
(4)现代城市。
26.早期城市特点:(1)城市,城市数量少,城市发展速度极其缓慢,城市在整个社会经济生活中处于从属地位。
(2)城市是一个的农业聚居区,大部分居民从事农业生产。
(3)城市,城市的经济功能特别微弱,而政治功能、军事功能以及宗教色彩突出。
27.现代城市发展的特点:(1)城市发展呈现多样化,城市职能从综合性到专业性。
(2) 。
(3) 。
28.广义的市政的内涵:(1)市政的主体是城市公共权力的行使主体。
是市人民代表大会的执行机关,又是国务院统一领导下的国家行政机关,它对城市的大量公共事务进行具体的管理。
(2)市政的目标是为了实现。
(3)市政目标的实现需要借助各种手段:、、、道德手段。
29.市政的特征:(1)历史性。
(2)公共性。
(3) 。
市政的双重性是指市政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4) 。
(5)综合性。
(6) 。
30.市政学的研究方法:(1) 相结合。
(2)静态研究和动态研究相结合。
(3) 相结合。
(4)纵向比较和横向比较相结合。
三、简答题31.城市产生的条件32.市政学的研究对象第一章市政主体一、单选题1.是市党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党的领导机关。
2.是城市的国家权力机关。
3.城市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或产生。
4.城市人民政府根据和的原则,设立必要的工作部门。
5.市妇联实行。
6.是我国设在城市地区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7.城市居民委员会构成:由主任、副主任和委员若干人组成。
居民委员会每届任期,其成员可以连选连任。
8.城市社会团体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如工会、妇联、共青团等。
另一类是城市非营利性民间组织,如各种学会、协会、商会等。
9.目前中国城市市民主要的政治表达方式是通过影响政府决策。
中国许多城市都实行重大决策,对涉及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事项及同市民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问题,实行公示和听证,认真听取市民意见,充分进行协商和协调。
二、多选题10.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中国共产党是城市政权的领导者,在城市政治中居于领导核心地位。
市委的领导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
11.市政协的主要职能是、、。
12.城市人民政府实行市长负责制。
市长负责制具有、、行动迅速、的优点,比较符合行政机关的性质。
13.城市人民政府的机构设置:(1)综合管理部门。
如、等。
(2)专业经济管理部门。
如市商务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国有资产管理局、市国土资源局、市农林局。
(3) 。
如市审计局、、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市工商管理局、、市监察局。
(4)社会管理部门。
如市教育局、市科委、市文化局、市体育局等。
(5) 。
如市公安局、市司法局、市安全局等。
(6) 内务管理部门。
如、市档案局等。
14.城市社会团体的组成:(1)城市人民团体:、、市共青团、等。
(2)城市自治组织:城市居民委员会。
(3)城市公益性组织:市红十字会、市慈善总会、市基金会、市志愿者组织。
15.城市公益性组织包括市红十字会、、、市志愿者组织。
三、简答题16.中国各民主党派的作用17.市工商联的主要职能与任务18.城市居民委员会性质及特点19.市志愿者组织的主要特点20.市民参政的含义及方式21.市民参政的条件四、论述题22.市民参政的意义第二章市政体制一、单选题1.市政体制的基本特征与本国政体相一致,但市政体制的其他特征又往往与本国政体不一致,这是由于市政体制的内容和形式虽然取决于,但也受到诸如生产力发展水平、自然禀赋条件、历史传统、文化心理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2.西方国家的市长和市议员一般通过选民的产生,直接对选民负责。
3.西方国家市政体制的基本特点之一:多数城市不辖区和县,实行。
4.的市长和市政府在办理中央事务方面不受市议会的监督,作为中央政府的代表,市长反而拥有若干监督市议会的权力。
5.市政体制的形式有市长议会制、市委员会制和市议会经理制等。
6.的市政体制除了有美国的部分形式之外,还有市议会参事会制、市议会监督委员会制等。
7.具有市议会的传统,因而在其市政体制中,就由市议会来独揽议决权和行政权。
8.在西方国家中,各城市普遍实行市议会制。
9.在西方发达国家中,的各城市都实行议会市长制。
10.法国的城市和美国大多数城市如纽约、底特律和波士顿等都实行的市政体制。
11.的主要特征是市的决议机构和行政机构分设,但市长在与市议会的关系上处于优势地位。
12.较多的中等城市和少数大城市如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实行市委员会制。
13.的一部分中等城市和多数小城市都实行市经理制。
14.1910 年,美国预算总署(后更名为美国管理与预算总署)在进行人口统计时最早使用了这一概念。
15.美国多数大都市区都设有名称和形式各异的都市政府联合会,其性质是和。
16.年 12 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又通过了《城市街道办事处组织条例》和《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条例》。
17.,为了保证城市的蔬菜和副食品供应,少数大城市开始实行市领导县体制。
18.1982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在经济发达的地区改革地区行政公署体制,实行、体制。
19.我国直辖市、市、市辖区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为。
20.1994 年,国务院决定将沈阳、长春、哈尔滨、南京、杭州、济南、、广州、成都、西安、重庆、大连、青岛、宁波、厦门和16 个城市的行政级别定位为副省级。
21.,国务院批复的国家劳动人事部、民政部《关于地市结构改革中的几个主要问题的请示报告》中,按行政地位将市分为地级市和县级市,正式开始使用地级市的名称。
22.在中国的城市体系中,属于基础城市,在行政级别上相当于县。
23.中国市政体制中,在市政体制中处于领导核心地位。
二、多选题24.市政体制的核心是城市权力在国家机构、政党组织之间的配置及其相互制约的关系。
市政体制规范城市中的国家机构之间、政党组织与国家机构之间以及国家机构上下级之间的关系,涉及许多方面,如、、、业务指导和工作联系等。
25.城市的、是两对基本的关系,它们决定着市政体制的其他关系。
26.市政体制的基本要求:(1)市政体制的制度化。
实现市政体制制度化的关键在于保障机制,即由司法机构保障市政体制各种法律规范的实施。
(2) 。
27.市经理制在较大程度上体现了企业管理经验在城市公共管理中的运用,、管理是市经理制的一大特色。
28.美国的,法国的、马赛和里昂,日本的和其他12 个政令指定都市如横滨、大阪、名古屋等都设有市辖区。
29.城市行政等级制度:(1) 。
(2) 。
(3) 。
(4) 县级市。
30.直辖市在城市行政区中的地位最高、规模最大。
从理论上来说,直辖市的行政级别与省和自治区平级。
目前,中国共有北京、、天津和 4 个直辖市。
31.中国的建制市划分为:(1) 。
(2)大城市。
(3) 。
(4)小城市。
三、简答题32.市政体制与国家政体的关系33.市政体制的作用34.西方国家市政体制的基本特点35.西方国家市政体制的类型36.大都市区市政体制改革的途径37.中国市政体制的基本特征38.中国原有市政体制的弊端39.中国市政体制改革与发展的基本方向第三章市政职能一、单选题1.是指城市政府在城市公共管理过程中依法履行的各项职责和功能的总称,是城市政府管理活动的基本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