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密★考试结束前全国2013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市政学试题和答案课程代码:00292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城市中占绝对多数的人口是( B )绪论-61A.农业人口B.非农业人口C.制造业人口D.服务业人口2.城市的经济功能微弱而政治功能、军事功能及宗教色彩突出,这是( A )绪论-72 A.早期城市阶段B.中世纪城市阶段C.近代城市阶段D.现代城市阶段3.区别城市和乡村的根本之点是( B ) 绪论-63A.社会性B.高度聚集性C.开放性D.经济性4.认为市政主体是城市全部政治力量和政治组织,既包括城市的国家权力政治系统,也包括城市的国家非权力政治系统,这种理解是( A ) 绪论-78A.广义的市政B.狭义的市政C.中义的市政D.统一的市政5.构建服务型政府的实质是( B ) 1-122A.政府权力下放B.政府权力向社会回归C.民众直接参与政府管理D.民众管理社会6.下列主要采用市委员会制的国家是( A ) 2-130A.美国B.法国C.英国D.日本7.我国正式开始使用地级市的行政建制是在( C )2-145A.1980年B.1982年C.1983年D.1985年8.制定社会援助、社会福利等方面的管理规范,健全社区管理体制,这属于我国市政职能改革中的( A ) 3-179A.职能增加B.职能强化C.职能撤销D.职能转移9.在市政控制中,领导控制的重点是( B ) 3-186A.及时纠正偏差B.调配资源C.对数据和信息的控制D.对资金使用的控制10.城市规模的大小取决于城市的( B ) 4-192A.发展类型B.主导产业C.支柱产业D.发展方向11.规划和建设城市基础设施的基本依据是( C ) 4-193A.支柱产业B.行政地位C.产业规模和人口规模D.城市性质12.最早记载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的是( D ) 5-222A.《尚书》B.《汉书》C.《史记》D.《周礼》13.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我国城镇体系规划的期限一般是( D ) 5-228 A.10年B.12年C.15年D.20年14.城市的消防、防汛设施属于城市基础设施中的( D ) 6-242A.能源设施B.供排水设施C.交通设施D.防灾设施15.在基础设施建设中,私人被授权进行投资建设,完工之后在一定期限内由私人经营管理,利润为私人所有,到期之后再将项目移交给政府部门,这种投融资模式称为( C ) 6-258A.承包B.公私合作C.授予特许权D.专门谈判投入法16.兴办基础教育是城市政府的重要职责,基础教育事业经费应该( C ) 7-286 A.多方投入B.社会化模式解决C.以财政拨款为主D.统筹兼顾17.城市公共财政的首要职能是( B ) 8-311A.收入分配职能B.资源配置职能C.经济稳定职能D.经济增长职能18.197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人与生物圈计划”研究中提出的概念是( C ) 9-386 A.可持续发展城市B.环保城市C.生态城市D.绿色城市l9.城市生态系统平衡的首要因素是( B ) 9-360A.城市人口与土地空间的平衡B.城市规模与地区资源的平衡C.生产设施与生活设施的平衡D.“三废”排放与环境容量的平衡20.对城市流动人口管理应采取的措施是( A ) 10-408A.综合治理B.区别治理C.限制管理D.居住地管理21.残疾人社会福利管理包括的两方面内容是残疾人就业和( B ) 10-428A.培训B.康复C.资助D.保险22.一般来说,应对公共安全管理的问题和事件,应贯彻的方针是( D ) 11-430 A.管理为主B.协调为主C.决策为主D.预防为主23.我国城市公共安全管理体制的核心是( D ) 11-449A.市人大及其常委会B.中共市委C.市公安局D.市公共安全委员会24.城市政府为实现市政职能、管理城市公共事务所取得的工作业绩和社会效能称为( B ) 12-461A.市政效率B.市政绩效C.市政效益D.市政效能25.承担市政绩效管理外部监督职能的主要是社会中介组织和( C ) 12-481A.纪委B.公众C.大众传媒D.知识分子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l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少涂或未涂均无分。
26.下列属于聚落的有( ABCE ) 绪论-66A.大都市区B.城镇C.城市群D.社区E.城市带27.下列属于中共市委设立的工作部门的有( ABCDE ) 1-95A.政策研究室B.办公厅C.组织部D.宣传部E.统战部28.我国市政体制涉及的方面有( ABCDE ) 2-125A.决策审批B.人事任免C.经费分配D.业务指导E.工作联系29.市政社会职能关心的重点有( ABDE ) 3-161A.市民生活质量B.市民素质的提高C.城市经济水平D.完善的公共安全秩序E.良好的社会风尚30.城市发展战略的制定涉及( CD ) 4-197A.城市生态环境B.产业结构C.总体规划D.发展目标E.发展过程31.城市规划具有的特性包括( ABCDE ) 5-218/219A.政策性B.综合性C.权威性D.地方性E.科学性32.近代城市规划理论中影响较大的有( ACD ) 5-223/224A.柯布西耶的现代城市设想B.昂温的卫星城理论C.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论D.夏纳尔的工业城规划理论E.帕鲁的增长极核理论33.城市基础设施作为公共产品,其供给方式有( BCD ) 6-251A.企业供给B.城市政府供给C.市场供给D.城市政府和市场混合供给E.社会供给34.我国城市公共事业管理主要包括( ABCDE ) 7-266A.城市教育管理B.城市卫生管理C.城市科技管理D.城市文化管理E.城市体育管理35.我国城市财政中用于基础设施建设支出的来源有( ABCDE ) 6-255 A.城市维护建设税B.城镇土地使用税C.城市公用事业附加D.车船税、燃油税等其它税收E.城市排污费36.现代生态城市的特点有( ABCDE ) 9- 387-389A.和谐性B.可持续性C.整体性D.高效性E.区域性37.城市社会保险管理包括( ACD ) 10- 420-422A.养老保险管理B.合作保险管理C.医疗保险管理D.失业保险管理E.商业保险管理38.城市政府向市民通告公共安全信息的途径和手段有( ABCDE ) 11-458 A.报纸通告B.电视、广播通告C.互联网通告D.移动通信通告E.向家庭发放小册子39.城市公共安全控制机制包括的环节有( CE ) 11-458A.决策B.计划C.执行D.评估E.控制40.市政绩效管理信息系统的任务主要有( ABCD ) 12-475A.收集信息资料B.信息处理C.信息反馈和沟通D.信息监测E.系统决策非选择题部分注意事项: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41.简述城市志愿者组织的特点。
1-118答:市志愿者组织的主要特点是:(1)自愿参加、关爱他人、义务服务、不计报酬。
(2)除一些志愿服务有特别的要求之外,原则上志愿者没有特殊的年龄限制,人们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参与不同层次及能力要求的志愿行动。
(3)志愿行动是多元的,其中有短期性的也有长期性的,有辅助性质的工作岗位,也有负责独立领导的工作岗位。
42.简述市政体制与国家政体的关系。
2-126/127答:(1)市政体制与国家政体具有内在的统一性。
(2)市政体制比国家政体具有更多灵活性和多样性。
(3)市政体制具有巩固和发展国家政体的作用。
43.简述西方国家市政职能的实现方式。
3-171/172答:(1)制定法规、政策和指导性社会经济发展计划。
(2)更新管理理念,吸纳民间力量参与公用事业。
(3)依法行使各种审判权、认征权,对各项公共事务实施监督和检查。
(4)投资和支持开发新技术,引导、刺激经济发展。
44.简述《雅典宪章》的主要内容。
5-224答:雅典宪章的主要内容有:(1)居住、游憩、劳动、交通是城市的四大功能,城市规划的目的就是要保证这四大功能的正常进行。
(2)居住是城市的第一个活动,住宅应该占用城市中最好的地区。
(3)人的需要和以人为出发点的价值衡量是城市规划成功的关键。
(4)城市规划是一种基于宽高三维空间而不是长宽二维空间的科学,必须注重高的要素。
(5)制定城市规划法规来保证城市规划的实现。
雅典宪章所阐述的这些观点至今在城市规划中仍然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
45.城市社会保障管理的意义是什么? 10-418/419答:(1)城市社会保障管理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产物,是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
(2)城市社会保障管理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手段。
(3)城市社会保障管理是城市社会稳定的“安全网”和“减震器”。
46.城市公共安全管理的类型有哪些? 11- 431-435答:(1)治理自然灾害的公共安全管理(2)城市消防类公共安全管理(3)社会治安类公共安全管理(4)卫生防疫类公共安全管理(5)基础设施类公共安全管理(6)环境污染类城市公共安全管理(7)应对恐怖主义的城市公共安全管理(8)应对社会动乱的城市公共安全管理四、论述题(本题l2分)47.论述生态城市建设的主要内容。
9-398答:建设生态城市包含以下五个层面的内容:(1)生态安全:向所有居民提供洁净的空气、安全可靠的水、食物、住房和就业机会,以及市政服务设施和减灾防灾措施的保障。
(2)生态卫生:通过高效率低成本的生态工程手段,对粪便、污水和垃圾进行处理和再生利用。
(3)生态产业代谢:促进产业的生态转型,强化资源的再利用、产品的生命周期设计、可更新能源的开发、生态高效的运输,在保护资源和环境的同时满足居民的生活需求。
(4)生态景观整合:通过对人工环境、开放空间、街道桥梁等连接点和自然要素的整合,在节约能源、资源,减少交通事故和空气污染的前提下,为所有居民提供便利的城市交通。
同时,防止水环境恶化,减少热岛效应和对全球环境恶化的影响。
(5)生态意识培养:帮助人们认识其在与自然关系中所处的位置和应负的环境责任,尊重地方历史文化,诱导人们的消费行为,改变传统的消费方式,增强自我调节的能力,以维持城市生态系统的高质量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