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第3节运动的快慢(知识点与考点解析)(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第3节运动的快慢(知识点与考点解析)(新版)新人教版

运动的快慢(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直线的倾斜度越大,由图可以看出甲比乙在相同时间内经过的路程长,甲、的速度小。

横坐标表示时间(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也是第一章机械运动的主要内容,同样也是本章的重要知识点。

在涉及到机械运动的中考题中,有关速度、平均速度的考题出现得更多,所以理解、会应用速度概念显得尤为重要。

对速度概念的理解、应用和有关计算,在中考题中常以选择题、填空题出现,有时也以简单计算题形式出现,出现更多的是选择题;所占分值一般在2-3分之间。

运动的快慢主要知识点有:速度、平均速度和运动图像。

1.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要熟悉速度公式,各物理量的所表示的含义、单位以及速度的物理意义。

了解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理解匀速直线运动。

2.平均速度:物体运动平均快慢的物理量。

平均速度一定要和物体运动的路程或时间相对应,计算平均速度也必须指明是哪段路程或哪个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3.运动图像:运动图像有路程图像和速度图像两类,分别表示的是路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和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运动图像在中考题中出现的概率很大,也是考查考生通过图像分析物体运动规律以及运动类型的最直观、最便捷的方式。

所以,学会读懂运动图像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复习中切不可忽视。

4.中考题型分析运动的快慢在中考题中常以选择题和填空题出现,选择题出现更多,分值在2分~3分之间。

选择题考查学生对运动快慢(速度)的理解,有的需要进行监督计算;填空题以计算为主。

在解答此类考题时,一定要注意平均速度概念的理解,并要注意速度单位的统一。

5.考点分类:考点分类见下表★考点一:速度与运动图像◆典例一:(2017•雅安)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物体运动的s-t图象,甲、乙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同时同向作匀速直线运动,以甲为参照物,乙是 的(选填“静止” 或“运动”);当时间t= s 时,两车相距8m。

【解析】(1)学会由图像分析物体运动情况是一项基本要求。

此题中,甲乙两物体的S-t 图像,也就是物体路程随时间变化规律;从图像可以看出,甲物体在4s 内的路程是24m ,一物体在4s 内的路程是16m ,故甲比乙运动快,甲物体的速度大于乙物体的速度;这样两物体之间就会发生位置变化。

(2)由图可知,在物体运动时间为4s 时,它们相距8m 。

【答案】运动、4。

【考点】运动相对性、运动图像分析。

◆典例二:(2017•青岛)下列图象中,能正确反映“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解析】匀速直线运动是物体沿直线,运动速度不变的运动状态,也就是说,物体运动的速度不随时间发生变化;在S-t 图像上,匀速直线运动的图像是路程随时间逐渐增加的直线;在v-t 图像上,匀速直线运动的图像是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

从以上给出的四种图像看,正确的是C 。

【答案】C 。

【考点】匀速直线运动、运动图像。

★考点二:平均速度◆典例一:(2017•咸宁)如图是某物体做直线运动时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15s 时,物体通过的路程为30m ;B .整个20s 时间内,物体的平均速度为2m/s ;C .物体在20s 内都做匀速直线运动;D .物体在0~5s 时间内的速度比10~20s 内的速度大【解析】在路程-时间图象中,水平直线表示物体静止,而倾斜的直线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由图象可知:A :物体运动15s 对应的路程是30m ,所以15s 通过的路程是30m ,故A 正确。

B 、C 、D :前5s 内物体通过的路程为20m ,则速度为:s m t m t S V /4520===,体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

5s 至10s 内物体静止;而10至20s 时物体也是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s m sm m t S V /2102040=-==所以在20s 的过程中物体做的变速直线运动;故C 错误。

全程的平均速度为s m sm t S V /22040===,故B 正确。

物体在0~5s 时间内的速度比10~20s 内的速度大,故D 正确。

【答案】C 。

【考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匀速直线运动。

◆典例二:(2017•黄石)湖北省第十四届中学生运动会于5月17至27日在秀美山水宜居名城-湖北黄石成功举行。

在百米赛跑比赛中,黄石籍男运动员小磊同学赛出了个人最佳成绩。

经过计算,他的百米赛跑平均速度约等于( )。

A .2.5 m/sB .3.3 m/sC .7.0 m/sD .11.1m/s【解析】此题考查对生活中常见物体物理量的估测,结合男子百米世界纪录略小于10s ,估算中学生运动会中男运动员的运动成绩,找出符合实际的选项即可。

男子百米世界纪录中百米纪录略小于10s ,即运动速度略大于10m/s ;中学生百米所用时间要超过10s ,即运动速度要小于10m/s ,不可能达到11.1m/s ;而2.5m/s 和3.3m/s 太慢,7m/s 符合题意。

【答案】C 。

【考点】变速运动、平均速度。

一、选择题1.(2017•宜昌)针对生活中的一些物理量的估测,下列合理的是( )。

A .课桌的高度为1.6m ;B .中学生百米跑平出速度为7.1m/s ;C .人体的体积为0.5m 3;D .温暖舒适的气温为37℃2.(2017•百色)运动会男子100m 决赛,同学们测量了运动员跑到离起点20m 、80m 、100m 处的时间,其中前三名的时间见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三名运动员全程都做匀速直线运动;B.全程王小兵的平均速度最大;C.在20~80m 内,刘磊和周伟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D.在每段距离内,周伟的平均速度都是最大的3.(2017•来宾)(多选题)小明在测量小球的平均速度时,让小球从斜面A 点由静止滚到C 点,并用照相机每隔0.1s 拍摄一次,频闪照片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小球从A 点运动到C 点用时0.6s ;B .小球在前0.4s 内通过的路程为4.00cm ;C .小球滚下的整个过程的平均速度为1.1m/s ;D .小球在BC 段的平均速度大于AB 段的平均速度4.(2017•济宁)某物体从地面上某一点出发沿直线运动,其s-t图象如图所示。

对物体的运动情况进行分析,得出结论不正确的是( )。

A .物体在6s 内运动的路程为15m ;B .以地球为参照物,物体在中间2s 内静止;C .物体在前2s 内和后2s 内的速度相等;D .物体在6s 内的平均速度为2.5m/s5.(2017•玉林)如图所示,图甲是小车甲运动的s﹣t图象,图乙是小车乙运动的v-t图象,由图象可知()。

A.甲车速度大于乙车速度;B.甲、乙两车都由静止开始运动;C.甲、乙两车都以10m/s匀速运动;D.甲、乙两车经过5s通过的路程都是10m6.(2017•眉山)甲、乙两车在某一平直公路上,从同一地点同时向东运动,它们的s-t图象(路程-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甲、乙都在做匀速直线运动;B.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C.若以乙为参照物,甲往东运动;D.经过4s,甲乙相距8m7.(2017•海南)海口“双创”以来,绿色出行的理念深入人心。

小谦同学骑自行车上学,以自行车为参照物,小谦是的,他以5m/s的速度,匀速直线骑行500m的时间是s。

8.(2017•广元)小兵全家利用国庆节假期自驾游,汽车行驶过程中因转弯而导致身体倾斜,小兵向父母解释,这是由于原因造成的。

在高速路上,小兵看见一个路牌如图甲所示,小兵从路牌处开始观察到汽车速度计指针一直指在图乙所示位置,则小兵经过分钟到达广元。

9.(2017•营口)一架战斗机巡航的速度为500m/s,合km/h。

军演地点距军用机场的距离为3600km,则战斗机从机场起飞到达军演地点至少需要h。

战斗机飞行过程中需要加油机适时加油,那么,当加油机在空中给战斗机加油时,以加油机为参照物,战斗机是的。

三、计算题10.(2017•德阳)小明家离学校2km,他以5km/h的速度步行上学,出发5分钟后小明父亲发现小明的教科书忘记带上,立即以10km/h的速度沿小明上学的方向骑车去追小明;求:(1)小明父亲经多少分钟能追上小明?(2)如果小明父亲发现小明忘记带教科书的同时,小明也发现自己的教科书忘记带上并立即掉头返回,问小明与父亲在途中相遇时离学校多少千米(小数点后保留2位有效数字)?跟踪训练解析一、选择题1.(2017•宜昌)针对生活中的一些物理量的估测,下列合理的是()。

A .课桌的高度为1.6m ;B .中学生百米跑平出速度为7.1m/s ;C .人体的体积为0.5m 3;D .温暖舒适的气温为37℃【解析】首先对题目中涉及的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

A :学校课桌的高度为80cm ,故A 不符合实际情况。

B :中学生百米跑的速度约为7m/s ,故B 符合实际情况。

C :中学生的质量为50kg ,人体的密度和水的密度差不多, 人的体积为33305.0/100.150m mkg kg mV =⨯==ρ,故C 不符合实际情况。

D :人的正常体温为37℃,温暖舒适的气温为25℃,故D 不符合实际。

【答案】B 。

【考点】长度的估测、温度、速度与物体运动。

2.(2017•百色)运动会男子100m 决赛,同学们测量了运动员跑到离起点20m 、80m 、100m 处的时间,其中前三名的时间见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三名运动员全程都做匀速直线运动;B.全程王小兵的平均速度最大;C.在20~80m 内,刘磊和周伟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D.在每段距离内,周伟的平均速度都是最大的【解析】本题考查了机械运动中速度的计算。

对选项A ,根据匀速直线运动的定义,选项A 三名运动员全程不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选项A 不正确。

对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相同的路程比较时间,时间越小,物体运动越快;相同的时间比较路程,路程越长,物体运动越快。

故三名运动员通过的路程相同,时间越少,运动越快,即v=s/t 得:表中可知:周伟用时最少,平均速度最大,选项B 不正确。

对选项C ,根据v=s/t 得:在20~80m 内,刘磊和周伟的平均速度:v 刘=s/t 刘=60m/(8.3-2.4)s=60m/5.9s ≈10.17m/s ,v 周=s/t 周=60m/(8.4-2.5)s=60m/5.9s ≈10.17m/s ,选项C 正确。

对选项D ,根据v=s/t 得:在20~80m 内,刘磊和周伟的平均速度相等;所以选项D 不正确。

【答案】C 。

【考点】速度计算。

3.(2017•来宾)(多选题)小明在测量小球的平均速度时,让小球从斜面A 点由静止滚到C 点,并用照相机每隔0.1s 拍摄一次,频闪照片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