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现场急救的概念:就是应用急救知识和最简单的急救技术进行现场初级救生,最大程度地稳定伤病员的伤病情,减少并发症,维持伤病员的最基本的生命体征。
2、现场急救的原则:①先排后救②先复后固③先止后包④先重后轻⑤先救后送⑥边救变呼3、急救箱中的物品:绷带、三角巾、敷料、橡胶手套或渗透手套、剪刀、止血带、夹板、消毒棉签、烧伤药膏4、急救医疗服务体系:包括院前急救、院内急诊科救治和重症监护病房救治5、目前国内外现场急救的发展趋势:由医疗急救电话120扩展到警务110、消防119、交通122,集中统一接警、统一指挥、统一调度、统一救护、统一管理的“五统一”救护体系,亦称紧急联动中心。
6、人体的三个面:矢状面、冠状面、水平面。
7、成人共有206块骨,分为颅骨、躯干骨和四肢骨。
8、四大生命体征:包括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
9、体温的测量方法:①口温测量法②腋温测量法③肛温测量法④红外线测温仪测量法10、脉搏的判断:p25①触摸桡动脉法②触摸颈动脉法③触摸股动脉法11、常见的意识状态:①嗜睡②昏睡③浅昏迷④深昏迷12、皮肤的颜色异常分为以下几种情况:p29(1)苍白:见于寒冷、惊恐、贫血、虚脱、休克等(2)发红:见于运动、饮酒、发热性疾病、一氧化碳中毒等(3)青紫:见于缺氧、中毒、呼吸道阻塞、呼吸衰竭等(4)黄染: 胆道阻塞、肝炎及溶血所致。
13、临床上诊断心脏骤停的指标如下:p31①意识突然丧失,大动脉(颈动脉)搏动消失——首要指标②心音消失——次要指标③呼吸停止、瞳孔散大——典型指标④心电图或心电波呈现停顿、电机械分离,或心室颤动——确切指标。
补:胸外心脏按压。
p3414、外伤急救基本技术包括:止血、包扎、固定、搬运。
15、出血类别的判断:(1)动脉出血:呈喷射状,色鲜红,需急救才能止血;(2)静脉出血:成泉涌状,色暗红,多不能自行止血;(3)毛细血管出血:成水珠状或片状渗出,色鲜红,可自行止血。
16、常用的包扎方法:(1)绷带包扎法(环形法、螺旋法、螺旋反折法、“8”字形法、回反法)(2)三角巾包扎法(3)四头带包扎法(4)多头带包扎法17、急性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是由于心脏病变引起心脏排出的血量减少,不能满足人体代谢需要所引起的临床症状,常常是各种心脏疾病的共同表现。
临床症状:以急性左心衰最为常见。
原有心脏病的患者,若突发呼吸困难,自觉喘不过气、呼吸费力、气短、气憋并出现烦躁不安、大汗淋漓、呼吸急促、嘴唇青紫、端坐呼吸、咳嗽伴粉红色泡沫样痰等症状时,多为急性心力衰竭。
18、脑血管急症,又称急性脑血管病、脑卒中或中风,系指由于脑部本身血管发生病变或全身血液循环紊乱引起的脑组织供血障碍。
现今人类死亡率最高的三大疾病:脑血管急症、恶性肿瘤和心血管病。
临床症状:患者多有高血压(94.9%)、脑动脉硬化、脑血管畸形等病史。
当出现突然一眼或双眼短暂发黑或事物模糊;突然看东西出现双(重)影或伴眩晕;突然一侧手脚、面部发麻(木)或伴有肢体无力;突然说话舌头发直,发音不清楚;突然眩晕或伴有恶心、呕吐,甚至心慌出汗;突然跌倒而没有任何预感或伴有短时神志不清等症状时,要高度警惕是脑卒中的征兆。
此病进展迅速,2h内达高峰,可出现一侧肢体瘫痪(偏瘫)、抽搐、面色潮红、鼾声呼吸,双侧瞳孔不等大,鼻唇沟变浅、口角歪斜、大小便失禁等。
18、急性呼吸衰竭:当人体的气体交换发生严重障碍,不能维持正常的氧合功能,不能排出代谢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时,即为呼吸衰竭。
现场急救:①通畅呼吸道,这是急救处理的首要步骤。
立即使患者的头偏向一侧、后仰,抬起下颌。
用手抠口咽法清除堵塞于口腔内的分泌物及其他异物。
此时若呼吸仍不通畅,又无吸引器械时,可用口吸出患者的分泌物。
有条件时可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术。
②氧疗,缺氧是呼吸衰竭的直接原因,应立即给与氧气吸入,一般可采用鼻塞法、鼻导管法、面罩法等给氧途径。
19、常见的食物中毒(1)细菌性食物中毒。
它是国内外最常见的一类食物中毒,一般在5—10月份发病率较高,但病死率较低。
①沙门菌食物中毒。
沙门菌存在于健康牲畜、禽类的肠道内,病死牲畜肉中常带有大量的沙门菌。
55~60℃可被杀死。
中毒症状:潜伏期平均为12~24h,有时可长达2~3d。
②葡萄球菌食物中毒。
常存在于患上呼吸道感染和患化脓性皮肤患者的病灶中。
被其污染的食品在37℃条件下,经4~5h即可产生大量毒素。
中毒症状:一般进食后10min到3h内发病,主要症状是恶心,频繁和剧烈的呕吐。
个别有水样腹泻,不发热或低热,同时伴有头晕全身无力等。
中毒来势凶、恢复快,病程短,多数1~2d内就恢复很少死亡。
③变形杆菌食物中毒引起变形杆菌食物中毒的食品主要是剩饭菜,肉类,鸡蛋类等。
中毒症状:潜伏期为4~20h,一般为3~5h,突出症状是骤起腹痛,恶心,呕吐,腹泻及全身不适。
该菌引起的中毒来势急、恢复快,病程一般1~3d,很少死亡。
④大肠杆菌食物中毒。
主要存在于人和动物的肠道中,随粪便排出分布于自然界,空气,水,土壤,食品,餐具等均可检出。
中毒症状:潜伏期二到20个小时,通常四到六小时,主要症状有腹泻,腹痛,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头痛等。
大便呈水样便,黏液便或米汤样便,每日4~5次,有时有恶臭。
体温正常或低热,病程一般1~3d,预后良好。
⑤嗜盐菌食物中毒。
嗜盐菌为一种海洋细菌,主要污染源为海产品。
中毒症状:潜伏期最短1h,最长超出90h,一般为10h左右,主要症状有腹痛,腹泻,发热,并有恶心、呕吐。
发热比沙门菌食物中毒出现晚一般在泻吐之后,体温达38~39°c左右,病程2~3d,预后良好,但严重者也可以因休克、昏迷而死亡。
⑥肉毒梭状杆菌食物中毒。
广泛分布于土壤淤泥中,在牲畜粪便、鱼的场馆及某些变质食品中均可检出。
常见的中都输有臭豆腐酱类等发酵性豆制品,过冬的羊肉烧猪肉,猪肝及罐头食品。
中毒症状:潜伏期一般为12~36h,最短为2h,最长为14d。
开始全身无力,头痛,头晕、视力模糊,眼睑下垂,复视、瞳孔散大,以后发展可有吞咽困难,发音困难,上述患有呕吐,腹痛,腹泻或腹胀便秘等。
死亡的原因是呼吸麻痹,多发生在进食后4~8d,快者在6~12h。
病程超过10d而未死亡者大多能生存。
患者痊愈较慢,但一般无后遗症。
(2)真菌(霉菌)性食物中毒。
小麦,大麦,黑麦及玉米等在生长收获期间遇到阴雨气候,会被赤霉菌感染。
其潜伏期为0.5~2h,主要症状有恶心,头痛,头晕呕吐等,发现霉菌中毒应积极治疗,患者处理方法见现场急救措施。
(3)化学性食物中毒。
①亚硝酸盐中毒。
主要存在于青菜,芥菜等绿色蔬菜中,在变质的熟菜及腌制食品中含量高。
其潜伏期一般为30分钟到两小时,主要症状是口唇皮肤指甲青紫,伴有头晕腹胀等。
病情发展很快,严重患者如不及时抢救,很快因昏迷呼吸衰竭而死亡。
如有亚硝酸盐中毒发生,除了进行催吐,洗胃、导泻等急救处理外,应立即使用特效药物1%亚甲蓝溶液静脉注射。
②变质食用油中毒。
常用的植物油及各种动物油,存放时间过长就会发生氧化变质,产生毒性物质。
其潜伏期为二到三小时或超过十小时,主要表现为头晕头痛及全身痛,发冷发热,腹胀腹泻等。
变质食用油中毒患者一般可在短期内自行恢复健康,对发热或吐血较重者,科技与糖水或茶水饮服。
(4)有毒动物食物中毒。
以河豚中毒较常见。
这种鱼的肝脏,卵巢,鱼籽,皮肤,血液,睾丸内都含有毒素,以肝脏、卵巢和鱼籽毒性最强。
有毒动物食物中,读者在时候半小时到三小时内发病,开始是胃肠刺激症状。
随后会出现神经系统异常,呼吸衰竭而死亡。
死亡多发生在发病后4~6h内,最快时候1.5h即死亡。
无特效药治疗发生中毒又马上送医院抢救。
(5)有毒植物食物中毒。
①蘑菇中毒。
中毒症状较复杂,一般分为四种类型,即胃肠炎型、神经精神型、溶血性和肝损害型。
②苦杏仁,苦桃仁,苹果仁,李子仁,枇杷仁,梅仁,亚麻仁,木薯中毒。
③发芽土豆中毒。
④豆浆中毒。
⑤扁豆中毒。
20.豆浆中毒。
p90生大豆中含有一种有毒的胰蛋白酶抑制物,喝了未煮开的豆浆,吃了未简熟的豆子都会引起中毒。
一般食后半小时至1小时内发病,主要是恶心、呕吐等同肠症状,很快自愈,无需特殊处理。
21.淹溺现场急救自救:①落水后要冷静不慌张,仰面、口鼻朝天露出水面,深吸气、浅呼气,以尽量使身体浮起。
②若手指抽筋,可将手握拳,然后用力张开,迅速反复多做几次,直到抽筋消除为止,并以两足划水游上岸即可。
③若小腿或脚趾抽筋,采用拉长抽筋肌肉的办法处理,即先深吸一口气,仰浮于水面上,用手握住抽筋肢体的脚趾,并用力向身体方向拉,同时用同侧的手掌压在抽筋肢体的膝盖上,帮助抽筋腿伸直。
他救:①抢教者切不可从正面去拉溺水者,正确的方法是从背后拽住落水者的两侧腋下,使其口鼻露出水面,采用仰冰方法拖带;或在其背后用一臂夹持其腋下,采用侧泳方法将其拖带至岸边。
②不会游泳者最好携带救生圈、小板等漂浮物去救人。
若落水者离岸较近时,可在岸边用长竹竿或绳子投向落水者,让他(她)抓住,拉上岸,再行抢救。
③将溺水者救至岸上后,要立即清除其口鼻内淤泥、杂草、呕吐物。
然后采用头低脚高的体位,将溺水者吸入呼吸道的水倒出来。
最简便的方法是救护员一腿跪地,另一腿屈膝,将溺水者的腹部放在大腿上,使其头下垂,然后再按压其背部;也可利用地面上的自然斜坡,将头置于下坡处的位置,以及用小木凳、大石头等作垫高物来排水。
④如溺水者呼吸已停止,应立即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
若呼吸、心跳均已停止,应在口对口人工呼吸的同时做胸外心脏按压。
⑤尽快与医疗急救机构联系,边抢救边以最快的速度将溺水者转送至医院,进一步救治。
22.中暑症状:(1)轻度中暑:表现为大汗、口、头晕、头痛、耳鸣、心慌、恶心、呕吐,体温>385℃。
(2)重度中暑:表现为皮干无汗、面色测红或苍自、皮肤灼热、整率、昏迷、体温>40℃、虚脱、休克。
23.烧伤急救措施。
p113①迅速撤离火场②指休克及感染,③在现场烧伤创面一般不做特殊处理。
④妥善包扎创面,防止再次污染。
⑤现场如发现心跳、呼吸停止,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24.海难事故医疗救护的影响因素。
p118①海滩发生的性质。
不论是自然灾害、地发生的质。
不论是自然灾害、船舶碰撞、触礁、爆炸、火灾,还是战争恐怖事件,都与船舶损坏程度密切相关。
②海难发生的海域、海况、天气、气候等。
③海难发生后持续较长时间得不到救援,落水者及伤员在海水中浸泡时间过长,受到海水水温及海洋生物的侵害。
④ 外伤教治时机。
伤后6-8h为外科手术处理的有利时机,超过8h,手术感染率就会增加,影响救治效果。
可见及早救生是医疗救护成功的关键。
25.对落水人员的处理。
对落水人员的处理:1.机体过冷的处理。
(1)快速复温:将落水者在低温水中捞救上船后,应立即将其安置在温度不低于22~25℃的舱内,并迅速采取“水浴快速复温”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