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九年级历史材料解析题解题技巧(及答案)解析

九年级历史材料解析题解题技巧(及答案)解析

九年级历史材料解析题解题技巧(及答案)解析一、九年级上册历史材料分析综合题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庄园法庭记录:佃户因为没有认真耕种领主的田地,被罚款6便士;佃户的家畜误入领主的园子,被罚款6便士;只要领主的磨坊能够磨面粉,就不得到庄园以外磨面粉,违者被罚款20先令。

(1)分析材料一中庄园法庭的档案记录,你能得出哪些关于庄园法庭的信息?材料二商人不仅向工人提供原料,而且还提供统一的生产工具,工人成为完全出卖劳动力的雇佣劳动者,与雇主形成彻底的雇佣关系。

由于生产工具统一配备,因而工人常常需要在同一个地点集中劳动……(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中世纪晚期的欧洲“工人常常需要在同一个地点集中劳动”建立的新的生产组织形式叫什么?反映此时出现了什么性质的生产关系?材料三十字军东征(1096-1291年)之后的几个世纪里所发生的事情,尽管进程缓慢,但权力逐渐由封建城堡向城市转移。

……几乎是在不知不觉之间,城市变得越来越富有,而封建领主们却越来越贫穷。

后者总是需要借钱才能维持原有的生活水平,于是只好不断地出让行政权力来换取现金。

城市在不断地成长壮大,并且愿意收留那些逃难的农奴,这些人只要在当地住满几年就可以获得自由的身份。

——摘编自(美)房龙《人类的故事》(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在欧洲中世纪“权力由封建城堡向城市的转移”是指什么现象?并谈谈中世纪“城市不断成长壮大”在政治、文化方面的表现。

材料四 14-17世纪,地中海和大西洋沿岸地区出现了资本主义手工工场和租地农场。

手工工场是指经营者将生产者集中在一个场地内进行生产,他们提供生产工具和原材料,生产者成为完全出卖劳动力的雇佣工人。

手工工场有比较精细的分工,劳动效率大大提高,能更好的满足社会上日益扩大的对商品的需求。

租地农场是在封建制度瓦解过程中产生的新的农业经营方式,这是一种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农场,其经营是为了满足市场需求的商业化经营,它以市场为生产的基本单位,主要依靠雇佣自由的工资劳动者。

——摘自《历史学习新视野》(4)根据材料四,指出手工工场和租地农场在使用劳动力上的共同之处。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它们的出现对欧洲社会转型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九(3)班开展了一次以“帝国(英国)的兴衰”为主题的活动探究课,请你参与。

材料一“上帝,或者居住在永恒之中。

属于人的那种光荣对我就够了。

我只是凡人,我只要凡人的幸福。

”——彼特拉克(1)材料一体现的是哪一运动的核心思潮?请写出这一运动中英国的代表人物及其成就(一个即可)。

材料二它打破了以往人类文明区域性分割和孤立发展的局面,首次把全球人类联系起来,开始了人类文明一体化的进程……(2)材料二中的“它”指的是哪一事件?这一事件对英国有什么影响?材料三英国商船从英国的港口出发,将火器、机械制品和酒等物品运往非洲倾销;在非洲掳获黑奴,运往美洲,卖给当地种植园主;再购进殖民地盛产的蔗糖、烟草等产品返回英国。

(3)材料三反映的是英国殖民者的哪一贸易活动?请用图示法画出此活动的路线图。

材料四英国的优越地位在十八世纪归功于优越的政治制度……在十九世纪初期则几乎完全归功于机械技术,纺织业、冶金业、采矿业等行业大量采用机器生产。

(4)根据材料四,英国优越的政治制度是什么?英国在“机械技术”领域最关键的发明是什么?材料五在两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西方列强将世界上大片地区强行纳入资本主义的统治之下……帝国主义国家间殖民扩张与掠夺进一步加剧,并由此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5)英国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参战国,根据材料五,这场战争的性质是什么?一战对英国产生了什么影响?(6)通过探究英国的兴衰史,你有什么感想?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新航路的开辟示意图(材料二)(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以往人类文明区域性分割和孤立发展的局面,首次把全球人类联系起来,开始了人类文明一体化的进程……它大大扩展了人类活动的范围……世界的人种地理分布、宗教与文化格局开始发生重大变化……引发了欧洲近代几个世纪的大规模海外扩张,开始了欧洲对世界征服和侵略的历史。

——摘自马世力主编:《世界史纲》(下册)(材料三)哥伦布自小对航海有着浓厚的兴趣,受《马可·波罗行记》的影响,特别向往到东方寻找财富。

为了获得航海所需的财力支持,他曾向多国王室游说,后得到西班牙国王的支持。

同时,在15世纪末,帆船的改进、罗盘针的运用和“地圆说”的传播,都为哥伦布远洋航行的成功创造了条件。

——改编自百度百科(1)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材料一中字母对应的航海家姓名。

并请对“发现了新大陆”和“实现了人类第一次环球航行”的航海家做简要注解(如:字母——人名,发现了新大陆)。

(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概括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要做成一件事需要具备哪些条件?4.阅读下面一组不同时期有关英国“狮子”的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国“狮子”漫画(1)漫画①中,英国狮子面对象征四个国家的动物形象是:犬代表西班牙、狗代表荷兰、鸡代表法国、蛇代表北美。

“狮子”此时(1782年)面对“蛇”的挑战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结果如何?(2)漫画②中,头戴罗马头盔的“不列颠娜”,正在水晶宫热情接待来自世界各地的来宾,展示英国的工业发明成果,狮子则面带微笑伴其身侧。

在本次展览展中,“狮子”有可能看到的新发明是什么(纺织业、动力、交通运输业中各举一例)?(3)漫画③中的“英国狮”威风凛凛,站在高处俯瞰自己的“孩子们”(一群名为“加拿大”“印度”的小狮子)。

此时“英国狮”的国际地位如何?(4)漫画④中有代表英国的“狮子”、代表美国的“白头鹰”、代表德国的“黑鹰”还有“俄国熊”、“意大利犬”以及“中国龙”。

该漫画反应的历史事件是什么?对中国有何影响?你认为漫画中还缺少哪些国家,请再举出两个。

材料二:英国著名汉学家、末代皇帝溥仪的老师庄士敦著《狮龙共舞:一个英国人笔下的威海卫与中国传统文化》,“如果在漫长的改革过程中,她尝试着轻视和抛弃几千年来她所依靠的所有东西,如果他用西方的替代品取代了她的所有思想、生活哲学、道德标准、社会体系,她将真正变得富裕、进步、在和平和战争中变得强大,可能会成为国际社会中的可怕力量,但她将大量地丢掉她的优良和伟大的东西,她将舍弃对她的幸福乃至自尊非常重要的东西,她将变成自己都不认识的陌生人。

到那时中国的外表将会是什么样子?或许有大量的工业城市;海港里挤满了远洋轮船和龙旗飘扬的大型战舰;有数英里长的工厂、兵营、军械库和装运场;火车、汽车、汽艇不停地在各省之间穿梭;商店、银行和证券交易所里有无数的交易者,每个人都紧绷着神经,希望在财富上超过周围的人……”(5)庄士敦认为“中国龙”要想变得“富裕、进步、强大”,需要从哪些方面学习西方?你认为最根本的是哪一方面?(6)“她的优良和伟大的东西”指的是什么?我们今天该如何去做?5.17—18世纪,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产阶级日益壮大,资产阶级革命时代到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文艺复兴运动是14世纪兴起于意大利的文学和艺术的新文化运动。

15、 16世纪达到高潮,并逐渐传播到法国、英国等国家。

文艺复兴反抗宗教神学和封建专制,宣扬人权和人性,发展理性和科学,提倡自由、平等、友爱,推动了欧洲社会的进步。

——《世界历史教师教学用书》(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文艺复兴运动最先兴起于意大利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这场新文化运动的核心思想是什么?文艺复兴运动对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到来产生什么影响?材料二:“1648年革命和1789年革命并不是英国的革命和法国的革命,而是整个欧洲的革命。

他们宣告了欧洲新社会的政治制度。

资产阶级在这两次革命中获得了胜利。

……这两次革命不仅反映了发生革命的地区即英法两国的要求,而且在更大程度上反映了当时整个世界的要求”。

——(德国)马克思《资产阶级和反革命》(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英国是怎样确立“新社会的政治制度”的?材料三:“美国,这个只有200多年历史的年轻国家,是一个从殖民地中诞生的国家,史册中记载着辉煌的反抗殖民统治的战争,……战争结束后,代表们既想建立一个足够权威的中央政府,又要竭力保护各州已经拥有的重要权力。

他们既希望联邦政府的权威得到有效施展,但又要防止不同利益集团对政府权力的垄断”“正因为有这些忧虑,这部宪法格外注重权力的分割与制衡。

”——王希《原则与妥协:美国宪法的精神与实践》(3)材料三中“反抗殖民统治的战争”对美国有什么意义?材料三中“这部宪法”为解决代表们的“忧虑”,对美国政治进行了怎样的制度设计?材料四:尽管大西洋把英、法、美三国永远地分隔开来,但三国的革命作为资产阶级革命不仅有一定联系,而且也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

17世纪和18世纪发生于大西洋两岸的这三个伟大历史事件,最大的相同之处是关于“权利”的诉求或“人权”的伸张。

——《世界史(以文明演进为线索)》(4)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列出英、法、美三国革命中为“权利”的诉求或“人权”的伸张所颁布的法律性文献。

这三部法律文献体现了人类社会发展怎样的共同趋势?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机,并于1768年获得国家专利。

珍妮机。

?他身体虚弱,喜欢摆弄机器,曾经花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改良蒸汽机,经历多次失败,于1765年终于成功。

后来他同富商博尔顿建立了合作关系,又申请了国家专利。

晚年的他幸福而富足。

1783年欧洲的很多煤矿都使用他改良的蒸汽机。

注:1624年前后英国颁布法律开始保护发明专利。

——据[美]哈特曼《全球通史》编制(1)材料中的“?”是谁?(2)阅读材料,提炼一个观点,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

(要求:围绕主题,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7.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人类历史的重大进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德国著名法学家耶林在《罗马法精神》中说:“罗马曾经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是以武力,第二次是以宗教,第三次则是以法律。

而第三次征服也许是其中最为和平,最为持久的征服。

”材料二美国总统威尔逊曾说过:“我们的宪法(1787年宪法),它是一块奠基石,而不是一座完整的大厦;它是根,而不是完美的藤。

”材料三有人认为:要树立法国的国际威望方面,大革命时期颁布的纲领性文献所起的作用胜过了法国军队所打的一切胜仗。

恩格斯说:这部法国的法典,直到现在还是包括英国在内的所有其他国家在财产方面实行改革时所依据的范本。

(1)材料一中在“征服世界的法律”中,哪部法律的制定迈出了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哪部法律被誉为“欧洲民法的基础”(2)结合材料二图示写出1787年宪法体现的原则。

并写出此宪法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地位。

(3)材料三中所指的法律文献分别是什么?请写出它们在内容上有何共同点?(4)依据上述材料概括指出人类政治文明演进的趋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