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3年中小学网络安全教育主题班会(7篇)

2023年中小学网络安全教育主题班会(7篇)

2023年中小学网络安全教育主题班会(7篇)2023年中小学网络安全教育主题班会(7篇)网络安全得不到保障会引发一系列的问题,所以学校要多开展网络安全主题班会,加强学生的网络安全教育。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2023年中小学网络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欢迎大家来阅读。

2023年中小学网络安全教育主题班会(精选篇1)背景:1、网络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创造了精彩的娱乐时空。

成为学生学习知识、交流思想、休闲娱乐的重要平台,增强了与外界的沟通和交流,但网络犹如一把双刃剑,其中一些不良内容也极易对学生造成伤害。

主要表现在:许多孩子上网浏览色情、暴力等不健康的内容,沉迷于内容低级、庸俗的网上聊天和网络游戏等。

网络“无时差、零距离”的特点使得不良内容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全球扩散,网络不良内容甚至还会造成学生生理上的伤害。

加强网络安全教育尤为紧迫。

2、据佛山日报3月8日报导:在顺德某小学,课间嬉戏时,因为模仿网络游戏,一小学生刺死同班好友。

班会目的:让同学们清楚地认识到网络上存在的各种不安全的隐患,学会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保护自己的利益;理智地对待各种诱惑,抵制不良思想的侵蚀;尤其注意不能沉迷网络游戏,用血淋淋的事实敲响警钟。

整体流程:1、对网络中遇到的问题,大家发表见解。

2、看案例和资料,谈感受。

3、班主任进行总结。

详尽流程:甲、乙合:各位同学大家好!这节班会课的主题是《网络安全教育》。

主持人甲:相信同学们对网络都比较了解,但对于网络安全问题又有多少认识呢?不如我们先听李钊提几个有关网络安全的问题吧!1、畅所欲言主持人乙:下面的问题都是同学们在上网的过程中遇到的,你们是如何处理,又是为什么呢?请同学们畅所欲言。

(1)你上网有节制吗?时间是怎么安排的?一般是做什么事情?(2)你有没有保护好自己的上网密码,个人资料?(3)你会不会把自己的姓名、家庭住址、学校名称或者电话号码、照片等,提供到聊天室或公共讨论区?(4)你会接收不认识的人发过来的文件等资料吗?为什么?(5)对于暗示、挑衅、威胁等不良信息,你会如何处理?(6)对发布不良信息的网站、不健康的聊天室以及不健康的页面,你会采取怎样的态度?(7)有人以赠送钱物或见面等为理由,提出赴约或登门拜访时,你会怎样做?主持人甲:看来同学们对网络安全的认识是比较全面的,都能理智的控制自己不受不良思想的侵蚀。

据称,目前中国网络的负面影响主要有以下3个方面:其一、国内外敌对势力在互联网上刊载大量反动性、煽动性、暴力和低级庸俗的内容。

对未成年人身心健康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

其二、很多犯罪分子利用网站、网吧提供的平台,针对未成年人自控力较弱的特点,利用上网聊天的机会寻找目标实施诈骗、抢劫等犯罪活动,给未成年人的人身安全直接造成威胁。

(8)你曾经去过网吧上网吗?甚至是玩游戏?(9)你玩网络游戏吗?是哪一类型的?会模仿游戏里面的语言和动作吗?身边的同学又有没有模仿甚至经常谈论?(10)如果你的身边有沉迷网络游戏的同学或亲戚朋友,你能说说他们的表现吗?主持人甲:沉迷网络甚至网络游戏不仅影响我们的学习和心理健康,还可能会让我们走进一个歧途。

模仿游戏中的语言或动作,造成惨剧。

2、看案例和资料,谈感受主持人甲:3月7日,顺德容桂一所小学的学生在课间嬉戏时模仿网络游戏中的场景进行打斗。

同班好友小彭和小龚各自饰演一款当下流行的网络游戏中的敌对角色,“战斗”进行中,小龚不慎用弹簧刀刺死了小彭。

同学自由发表看法: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惨剧,你从中想到什么?你会怎样要求自己?主持人乙:这起惨剧的发生,当然不是偶然的。

它的背后,是数量庞大的青少年网络游戏大军。

根据最新统计的结果,目前中国约有20__万网游少年中,其中的260万人是网游成瘾者。

此前,上海市青少年网络成瘾调查结果显示,该市青少年网络成瘾总发生率为14.2%。

“网络成瘾”已成为导致这批青少年家庭矛盾加剧和参与违法犯罪的诱因。

网络成瘾症:可造成人体植物神经紊乱,体内激素水平失衡,免疫功能降低,引发心血管疾病、胃肠神经官能病、紧张性头疼、焦虑、忧郁等,甚至可导致死亡。

3、班主任总结网络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创造了精彩的娱乐时空。

成为学生学习知识、交流思想、休闲娱乐的重要平台,增强了与外界的沟通和交流,但网络犹如一把双刃剑,其中一些不良内容也极易对学生造成伤害,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这节班会课,我们通过从上网的时间安排,到在网上选择性地浏览信息,对虚拟网络中各种情况采取的自己保护措施,最后到对网络游戏的正确认识做了交流和讨论,目的就是让同学们清楚地认识到网络安全的重要性,学会理智的对待各种诱惑,从而更好的利用网络促进我们学习的进步。

班会结束!2023年中小学网络安全教育主题班会(精选篇2)一、活动目的充分利用主题班会、课堂等有效形式,在全校广泛宣传和普及网络安全教育的法律、法规政策和相关知识,强化全校师生对网络安全教育工作的参与意识和责任意识。

经过这次活动,使同学们对网络安全教育有了新的认识。

知道了怎样利用网络,怎样文明上网、健康上网,特别是个别沉迷手机网络游戏的学生,知道了沉迷网络的危害,一再表示要摆脱手机和网络依赖,健康上网,安全上网。

广大教师、少年儿童掌握了基本网络安全知识,为健康上网、文明上网,提高自己保护意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达到了预定的目标,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二、主要内容(一)青少年沉迷网络的危害1.对正常学习的严重影响浪费时间,不能保证学习的时间。

如今的文化课学习,任务很重,没有充足的时间保证,是难以提高学习成绩的。

精力不济,沉湎网游后,第二天根本没有精神上课,老师讲课时精神游离,上课效果无法保证,学习没有劲头。

注意力分散,沉湎网游后,游戏的场面刺激而惊险,会深深地印在脑子里,即使身在课堂,心也就飞到了游戏中间。

2.意志毅力的消磨和自控能力的下降网络的过度使用,使青少年对网络产生了强烈的依赖心理。

特别是网络游戏中的冒险刺激、网络交友中的轻松自如、网络不健康内容中的新鲜诱惑等,使青少年逐渐产生“网络成瘾症”,而对自己的主体生活--学习,却失去兴趣,缺乏毅力,自控能力下降,学业荒废。

3.“网络性格”的形成和身体素质的下降网络性格最大的特征是孤独、紧张、恐惧、冷漠和非社会化。

2/9对互联网虚拟世界的依恋,人机对话和以计算机为中介的交流,容易使人的性格脱离现实社会而产生异化,同时青少年又处于生长发育的旺盛期,长时间呆在电脑前的幅射和高度紧张,会损害各种人体机能,导致身体素质下降。

4.对周围人事的不信任和紧张的人际关系在网络这个虚拟世界里,人人都以虚假的身份出现,尽管很多时候,你可以大胆地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或无所顾忌地说你想说的话,但在虚假的身份之下,网络人际关系很少有真实可言,时时充斥着不信任感,人际关系紧张。

特别是对于“性格内向”的青少年,网络为其提供了展示自己的平台,但也使他们在网下变得更加内向和自己闭锁。

5.价值观念的模糊和道德观念的淡化.青少年时期,正是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期,好奇心强、自制力弱,极易受到异化思想的冲击。

网络既是一个信息的宝库,也是一个信息的垃圾场,各种信息混杂,包罗万象:新奇、叛逆、而又有趣味性,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的宣传论调、文化思想,极易使青少年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倾斜,模糊不清。

网络虚拟世界里人际关系的随心所欲,无须承担责任和免遭惩罚的特点,养成了自己中心的`习惯,特别是网上暴力、欺诈等,使得迷恋网络的青少年道德素质下降、道德观念淡化。

6.网络安全隐患和网络犯罪现象网络引发了青少年的安全焦虑。

由于青少年生理和心理发育均不成熟、识别是非能力差、自己保护意识不强,极易造成网上隐私失密、网上欺诈等现象,一旦遇到,往往惶恐不安,无所适从。

(二)防范病毒或木马的攻击的方法1.为计算机安装杀毒软件,定期扫描系统、查杀病毒;2.及时更新病毒库、更新系统补丁;3.下载软件时尽量到官方网站或大型软件下载网站,在安装或打开来历不明的软件或文件前先杀毒;4.不随意打开不明网页链接,尤其是不良网站的链接,陌生人通过QQ给自己传链接时,尽量不要打开;5.使用网络通信工具时不随便接收陌生人的文件,若接收可取消“隐藏已知文件类型扩展名“功能来查看文件类型;6.对公共磁盘空间加强权限管理,定期查杀病毒;7.打开移动存储器前先用杀毒软件进行检查,可在移动存储器中建立名为autorun.inf的文件夹(可防U盘病毒启动);8.需要从互联网等公共网络上下载资料转入内网计算机时,用刻录光盘的方式实现转存;9.对计算机系统的各个账号要设置口令,及时删除或禁用过期账号;10.定期备份,当遭到病毒严重破坏后能迅速修复。

(三)预防QQ、微信、微博等社交平台账号被盗的方法1.账户和密码尽量不要相同,定期修改密码,增加密码的复杂度,不要直接用生日、电话号码、证件号码等有关个人信息的数字作为密码;2.密码尽量由大小写字母、数字和其他字符混合组成,适当增加密码的长度并经常更换;3.不同用途的网络应用,应该设置不同的用户名和密码;4.在网吧使用电脑前重启机器,警惕输入账号密码时被人偷看;为防账号被侦听,可先输入部分账号名、部分密码,然后再输入剩下的账号名名、密码; 5.涉及网络交易时,要注意通过电话与交易对象本人确认。

(四)安全使用电子邮件注意事项1.不要随意点击不明邮件中的链接、图片和文件;2.使用邮箱地址作为网站注册的用户名时,应设置与原邮箱登录密码不相同的网站密码;3.如果有初始密码,应修改密码;4.适当设置找回密码的提示问题;5.当收到与个人信息和金钱相关(如中奖、集资等)的邮件时要提高警惕。

2023年中小学网络安全教育主题班会(精选篇3)队会目标:时代发展,科技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和质量不断提高,愈来愈好。

网络的普及,给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插上了翅膀。

网民根据自己的需要,可以在网络上找到自己的天地。

可是,网络到底好不好,回答是肯定的,利大于弊。

但是,任何事情都要一分为二,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什么事情超过了一定的限度,就会走向反面,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物极必反。

倘若一味沉溺网络,势必给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带来不利因素,会产生这样那样的问题,甚至会走极端,这绝不是危言耸听。

本次班会组织同学们了解自己,知道良好利用网络的方法以及正确与网络交朋友的方法,帮助同学们了解自己并且促进自我身心健康发展。

活动准备:1.将班级分成甲乙两组,进行辩论。

2.准备8道心里测试题。

3.小品《远离网吧》。

4.寻求帮助如何戒掉网瘾的方法。

队会经过:活动1:各抒己见,甲乙辩论赛在班长的领导下班级分成了两组。

甲组同学认为网络利大于弊,而乙组同学认为网络弊大于利,双方各抒己见进行辩论。

甲组的A同学首先站起来说道:“我方坚信:中学生上网利大于弊。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