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公路路线设计的常见问题与设计要点分析

公路路线设计的常见问题与设计要点分析

公路路线设计的常见问题与设计要点分

摘要:公路线形设计需要考虑的因素众多,应符合规范的要求与地形地势的
走向,满足区域经济的发展需要,推动环境生态的改善。

目前,我国公路路线设
计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公路投入使用后,时常会存在交通堵塞,甚至还会出现交
通安全事故。

因此,要正视公路路线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加强措施,从而保证公路路线得到合理设计,提高公路的安全性。

关键词:公路路线;设计问题;设计要点
引言
在过去的设计工作中,以车为本和以人为本始终是设计出发点。

在公路中,
路线线形作为骨架,其设计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工程规模与造价。

基于此,路线设计工作中,怎样以地形等基本条件为依据确定适宜的线形要素,同时予以
巧妙组合,是设计人员必须充分考虑和解决的问题,也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公路设
计的安全性、舒适性及经济性。

1公路路线设计的主要内容
公路建设工程涉及多个因素,需要结合当地经济发展的需求,在路线设计过
程中必须准确勘测地形地貌,充分考虑当地气候条件,并科学分析区域内发展状况,进而分别制定出多种建设方案。

多种方案选定后,设计人员通过科学的评价
方法对公路路线走向进行评定,优化出最佳方案。

地形勘测作为设计前期的重要
步骤,需要对地质构造进行科学准确的测定,以充分了解公路路线所经区域的构
造特点,并在之后的设计过程中采取必要的措施对地质破坏情况进行预防和规避。

设计方案优化过程是路线设计的关键,需要按照路线走向的影响因素选定评价方
法进而对各种方案的优劣势进行对比,以控制不可变点位。

通过相应的评价方法
最终优化出最优方案,得到各方效益的最大化。

具体路线方案确定后,路线线形
指标的设计则是关系到公路行车质量的关键,需要对公路的几何设计、组合设计
等分别进行分析,并最终确定整个路线的设计。

公路路线的设计质量直接影响着
道路的行车质量及行车安全,必须以科学严谨的态度对每一步骤进行精细化设计。

2公路路线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2.1路线缓和曲线比较短
进行公路路线设计时,设计人员主要采用两种设计方式:一是直线设计,二
是曲线设计。

设计人员会通过合理的定位,保证两种设计方式符合公路要求,并
将缓和曲线设计于汇合位置。

当驾驶员驾驶汽车时,若遭遇比较严峻的情况,通
过这种设计方式就可以保证驾驶员拥有比较缓和的视野。

不过,受到周边环境的
影响,曲线受到限制,影响驾驶视野。

比如,如果车辆行驶在并不平整的地带,
驾驶员就会失去“缓和”的享受,当其视野范围因曲线的限制而变得有限时,就
会因缓冲时间短而产生行车安全隐患。

在缓和曲线比较短的情况下,路线的美观
性也会受到影响。

进行超高渐变路段设计时,传统的设计方式主要是在缓和曲线
某固定位置中设置路线超高渐变段,这种方式比较简单,操作较为方便。

然而,
在后期建设的过程中会产生问题。

通常,在设计公路超高渐变段设计时,要根据
计算取值,充分考虑到公路改造后可能出现的问题,这样才能确保超高简便路段
设计符合现代交通的需求。

2.2视距
视距是公路行车中驾驶员视觉安全的根本保证,公路的线形设计中视距设计
是必须重点关注的内容。

公路设计中未按规范要求,或者施工管理不到位会导致
行车中的视觉盲区出现,给公路行车带来安全隐患。

为确保驾驶员在公路行驶过
程中有宽阔的行车视野,在公路路线设计中应全面考虑影响行车视距的因素,如
上下坡路段如有其他跨线设施遮挡对向行车信息就会造成短暂的视线盲区,给行
车造成极大的安全隐患;再如,公路曲线线性出现时,公路两侧的建筑设施或者
园林景观都会短时间内遮挡行车视线,影响视距。

视距是驾驶员行车中的安全保障,在路线设计中绝不可忽视。

3公路路线设计的要点
3.1加强平面组合的设计
进行设计时,设计人员要充分考虑各方面的影响因素,确保公路路线设计的
合理性,满足人们的交通出行需求。

公路的主要功能是承担相应的运输任务,保
证运输安全是重中之重,因此在进行线路设计时需要加强平面组合设计,充分考
虑到地势、地质条件的同时,提升公路线路与周边景观的协调性,保证驾驶人员
驾驶的安全性,避免出现驾驶疲劳,引发事故。

通过加强平面组合设计,为群众
提供更加舒适的出行体验,有效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在平面设计中为了有效解
决坡度、弯度等问题,需要进行合理曲线设计,做好平包竖。

在设计凹凸曲线,
需要对凹凸曲线的极限值进行控制,避免出现暗凸线型以及坡度过大的陡坡等情况,从而提高公路平面设计的安全性。

在进行平面组合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各方
面的影响因素,例如建筑物、障碍物、坡度以及视野等,为驾驶人员的驾驶操作
留下足够的缓冲时间和视距,从而保证驾驶安全性。

3.2重视公路的视距设计
(1)超车视距是公路视距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设计时需要对驾驶人员的超
车时间进行计算,保证其拥有充分的超车视距。

在公路干线需要保证三分钟的超
车时间、超车视野,同时保证驾驶人员有足够的路宽进行超车,控制好视野范围,保证超车的安全性。

(2)停车视距是汽车在行驶中采取紧急制动措施避免汽车
和障碍物发生碰撞,完成这一过程的最短距离被称为停车视距。

(3)视距宽度
是车辆行驶中驾驶人员所能看到的宽度,保证视距宽度可以有效降低施工发生率,规避安全隐患,是公路视距设计的重要考量因素。

在进行公路视距设计时可以从
减小中央带双柱护栏的宽度、增加路基和桥梁的宽度等方式保证视距设计质量,
同时充分考虑公路两旁的人工构造物以及边坡规划,进行合理的设局设计,尽量
避免设计偏差的出现,保证车辆行驶的安全。

3.3合理的公路线形设计
公路线形设计中要对公路的空间位置、几何形状、尺寸等进行科学的布局,
对公路主体及桥涵洞等单元进行具体的设计。

合理的线形设计要满足公路的具体
行车需求,符合相关道路设计标准,还应适应区域的地形地貌走势,尽量不破坏
周边环境的生态,一旦出现影响环境的操作就必须进行相应的生态补偿。

在公路线形设计的过程中,通常会用到上限法,即对公路线形的需要进行充分的调研和分析,了解各种指标因素对公路的需求上限,在设计中分别予以实现。

3.4完善公路线形的环境协调性
公路的线形设计需要符合相关标准要求,除了对于线形的规范外,公路路线与环境的适应性和协调性也是公路线形设计的重要指标。

公路路线与环境的协调性主要通过路线周边景观、段落的设置,以及对生态的补偿来实现。

公路两侧的人工构造物、线形的变化处、距离较长的长直线、过多的曲线线形等情况都可以通过加入人工建筑物或景观小品的方式缓解环境的压迫感,调节道路行车人员的情绪。

此外,公路周边绿化景观及设施环境的补偿既是提高公路的生态功能,也是对区域水土资源的保护,这些都需要在公路的线形设计中有所体现。

结束语
综上所述,人们及社会对公路线形提出的要求不断升高,对此,做好路线设计,保证路线设计的技术可行性与合理性,是达到打造优良工程的重要基础,也是促进我国公路工程设计与建设发展的关键所在,针对路线设计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必须引起重视并采取措施及时解决。

参考文献
[1]潘祖高,周亮洁.关于山区公路路线设计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黑龙江交通科技,2020,43(05):47+49.
[2]杨广,罗晖武.公路路线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要点研究[J].黑龙江交通科技,2020,43(04):39-40.
[3]周晓光.山区高速公路路线设计过程中常见问题解析[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0,10(02):65-66.。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