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酸中毒、碱中毒处理概要

酸中毒、碱中毒处理概要

目录乳酸酸中毒 (1)代谢性酸中毒 (3)呼吸性酸中毒 (4)代谢性碱中毒 (6)呼吸性碱中毒 (8)乳酸酸中毒乳酸性酸中毒是高阴离子间隙性酸中毒,由大量乳酸在体内堆积所致,是导致代谢性酸中毒最常见的病因。

血浆乳酸浓度取决于糖酵解及乳酸被利用的速度,因各种原因致组织缺氧,乳酸生成过多。

或因肝脏疾病使乳酸利用减少和清除障碍,则血乳酸浓度升高。

正常人静息状态下静脉血乳酸含量为0.5~1.6mmol/L。

当血乳酸浓度>5mmol/L时称为乳酸性酸中毒。

若血乳酸浓度升高,但动脉血pH仍在正常范围,称为高乳酸血症;若血乳酸浓度升高,动脉血pH失代偿而低于7.35,称为乳酸性酸中毒。

【处理】乳酸性酸中毒预后危重,死亡率很高,及早诊断和有效治疗对于挽救患者生命具有重要意义。

一、监测监测患者的基本生命体征、血糖、尿常规、动脉血气及其他代谢指标。

二、治疗措施1.病因治疗寻找和去除诱发乳酸性酸中毒的诱因,停用所有可诱发乳酸性酸中毒的药物及化学物质,治疗原发病是治疗乳酸酸中毒的基本原则和主要措施。

同时纠正水电解质紊乱。

(1)休克患者应尽快逆转休克,糖尿病患者应控制血糖;(2)对于有明确感染的感染源全身性感染,如有外科引流可能,尽可能外科引流;(3)控制感染;(4)改善患者的缺氧状态,开始阶段患者呼吸急促.随后可出现呼吸衰竭,应立即予以吸氧,并做好人工呼吸的各种准备。

;2.支持治疗(1)补液扩容:是治疗本症重要手段之一。

最好在中心静脉压监护下,迅速大量输入生理盐水.避免使用含乳酸的制剂而加重乳酸性酸中毒,以迅速改善心排血量和组织的微循环灌注,利尿排酸,提升血压,纠正休克。

(2)碱性物质的应用:乳酸性酸中毒对机体损害极为严重,必须及时有效进行纠正。

①碳酸氢钠:最为常用,但尚存在争议,当血pH<7.2时可考虑使用。

开始静脉输注时速度要慢,不宜过多、过快,否则可加重缺氧及引起高钠血症、高渗透压.加重细胞内酸中毒。

HCO。

缺乏量=0.5×体重×(24-HCO。

),碳酸氢钠补充量为1/3~12HCO。

缺乏量。

当血pH≥7.25时停止补碱,以避免反跳性碱中毒。

因使用碳酸氢钠后可产生二氧化碳,加重呼吸衰竭,所以需维持患者有效肺泡通气量。

②二氯醋酸(DCA):是一种很强的丙酮酸脱羧激动药,能迅速增强乳酸的代谢,并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乳酸的生成,一般用量为35~50mg/kg,每日量不超过4g。

③亚甲蓝制剂:是氢离子接收剂,可促使乳酸脱氢氧化为丙酮酸,也可用于乳酸性酸中毒,用量一般为1~-5mg/kg,静脉注射。

④三羟甲氨基甲烷、左旋肉碱和核黄素:未显示明确疗效。

(3)补充胰岛素:糖尿病患者由于胰岛素相对或绝对不足,即可引起乳酸性酸中毒,从而需用胰岛素治疗。

如为非糖尿病患者的乳酸性酸中毒,也主张用胰岛素和葡萄糖,以减少糖的无氧酵解,有利于消除乳酸性酸中毒。

(4)血液净化:用不含乳酸根的透析液进行血液或腹膜透析,可有效促进乳酸的排出,并可清除引起乳酸性酸中毒的药物,常用于对钠水潴留不能耐受的患者。

尤其是苯乙双胍引起的乳酸性酸中毒患者。

(5)其他:注意补钾,防止因降酸过快、输钠过多而引起低血钾和反跳性碱中毒;每2h监测血pH、乳酸和电解质。

乳酸酸中毒诊治流程图代谢性酸中毒是指细胞外液H+增加和(或)HCO3-丢失引起的PH下降,以血浆HCO3-原发性减少为特征的一种酸碱平衡失调类型。

【处理】一、监测患者的基本生命体征、血糖、尿常规、动脉血气及其他代谢指标。

二、治疗措施1.病因治疗治疗原发病,去除原因是治疗代谢性酸中毒的基本原则和主要措施。

同时纠正水电解质紊乱。

(1)休克患者尽快逆转休克;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2)对于全身性感染的感染源,如有外科引流可能,尽可能外科引流;(3)对于远端肾小管酸中毒的患者(如钙磷盐结石引起)体外冲击碎石是解决病因的方法之一。

2.支持治疗(1)碱性物质的应用:对于AG增高型代酸的起始阶段,碳酸氢盐疗法需要谨慎使用(尤其是乳酸酸中毒),pH>7.20且HCO3->16mmol/L时碳酸氢钠可不补或少补,因其可引起高钠血症、高渗透压。

加重细胞内酸中毒。

对严重的代谢性酸中毒尤其pH<7.10及水杨酸制剂中毒患者,需静脉补充碳酸氢钠,HCO3-缺乏量=0.5×体重×(24—实测HCO3-),具体补充量需结合患者的病情、血气结果而定,补碱量宜小不宜大,维持pH宁酸勿碱。

(2)血液净化:严重的顽固性代谢性酸中毒和药物毒物摄入者可以考虑血液透析,重症患者应考虑连续性血液滤过治疗。

呼吸性酸中毒是指肺泡通气功能减弱,不能充分排出体内生成的CO2,导致血液的PaCO2(或血浆H2CO3)升高而引起高碳酸血症。

【处理】一、监测监测患者的基本生命体征、意识、动脉血气及其他代谢指标。

二、治疗措施呼吸性酸中毒的目的是改善肺泡通气,并尽可能使PH恢复到接近正常范围,以及防止发生严重的低氧血症和酸血症。

但对肾脏代偿后代谢因素也增高的患者,切忌过急使呼吸机使PaCO2迅速下降到正常,而肾脏对HCO3-升高的代偿功能还来不及做出反应,结果又会出现代谢性碱中毒。

1.原发病治疗病因学治疗如去除呼吸道梗阻或痉挛使之通畅,使用呼吸中枢兴奋药或人工呼吸器,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采用控制感染、强心、解痉及祛痰等处理。

2.机械通气降低PaCO2是纠正酸血症最直接的途径,这需要通过改善通气来达到,而不是依赖碱性药物来纠正。

可根据患者情况采用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保持气道通畅,并使用呼吸机改善通气和换气功能。

如因呼吸机使用不当发生酸中毒时,应调整呼吸机参数,增加有效肺泡通气量。

单纯提高吸氧浓度对改善呼吸性酸中毒的帮助不大,反可能抑制呼吸中枢对缺氧的刺激,导致PCO2进一步升高。

3.纠正酸中毒只有当PH<7.10、PCO2>100mmHg;而通气又不能很快得以改善时,才可以进行补碱治疗,否则会加重呼吸性酸中毒。

因为HCO3-和H+结合生成H2CO3,后者离解为CO2和H2O,而CO2需要从肺排除,呼吸性酸中毒时,从肺排CO2不畅,此时使用碳酸氢钠只能暂时减轻酸血症,长期运用会进一步加重CO2蓄积。

但如果合并代谢性酸中毒则是明确的补碱指征。

在休克或心肺复苏后,出现PCO2升高,即使PH下降至7.10~7.20,此时仍可不必急于以碳酸氢钠治疗,因为这些由CO2积聚所致,当通气改善后将自行纠正,而血液过量碱化将加重组织缺氧。

呼吸性酸中毒的诊治流程图代谢性碱中毒代谢性碱中毒是指细胞外液H+减少和(或)HCO3-增多引起的pH升高,以血浆HCO3-原发增多为特征一种酸碱平衡失调类型。

【处理】一、监测监测患者的基本生命体征、血氯、动脉血气及其他代谢指标。

二、治疗措施治疗原则是恢复肾脏排泄剩余HCO3-的能力和纠正产生碱中毒的始动因素。

针对盐水反应性碱中毒,可输入等渗生理盐水以提供充分容量和氯离子,使肾脏恢复正常排泄HCO3-的能力;同时监测电解质浓度,及时纠正其浓度失调。

1.治疗原发病包括补充血容量、改善组织灌注,保护肾功能,减少胃液丢失,纠正低钾血症等。

2.纠正代谢性碱中毒代谢性碱中毒一般是可以预防的。

如果发生代谢性碱中毒,一般纠正电解质紊乱能恢复酸碱平衡。

与氯化物不足有关时必须补充足量的氯化物。

对碱中毒比较严重(血浆HCO3-45~50mmo/L、pH>7.65)患者,可输人等渗盐酸溶液以帮助恢复PH至正常水平。

常用的纠正代谢性碱中毒方法,包括盐酸精复酸、氯化铵和盐酸。

近来有学者认为盐酸精氨酸和氯化铵可能会潜在增加细胞内pH,因此不提倡使用。

应用浓度在100~200mmol/L 的盐酸治疗代谢性碱中毒是安全的,根据碱中毒的严重程度和它的影响程度,输注速度在20~50mmol/h.但必须通过中心静脉输注,必须每小时监测动脉血pH。

可采用以下公式计算补给的酸量。

需要补给的酸量(mmol/L)=【测得的HCO3-(moml/L)-目录HCO3-(mmol/L)】×体重(kg)0.4。

需要补给的酸量(mmol/L)=【Cl-的正常值(mmol/L)-Cl-的测得值(mmol/L)】×体液量(体重的60%)×0.2。

第一个24h内一般可给予子计算所得补给量的一半,以后根据复查血气结果和临床表现酌情补给。

纠正碱中毒不宜过于快,一般也不要求完全纠正。

在治疗过程中,可以经常测定尿内氯离子含量,如果尿内有多量的氯,表示补氯量已足够,不需要继续补氯。

代谢性酸中毒的诊治流程图呼吸性碱中毒呼吸性碱中毒是指每分钟通气量增加导致PaCO2降低,并继发血液pH增高、HCO3-中等程度降低的一种病理过程。

由于体内CO2仅由肺排出,所以过度通气是引起呼吸性碱中毒的唯一原因。

【处理】一、监测监测患者的基本生命体征、意识状态、动脉血气及其他代谢指标。

二、治疗措施病因学治疗:去除引起过度通气的相关因素;如改善缺氧导致的呼吸频率过快;纠正意症患者的精神、心理因素;调整相关药物的应用等。

在减少CO2排出、增加PaCO2方面,可采取的措施包括:①为提高血液PaCO2,可用纸袋或长筒袋置住口鼻,以增加呼吸道无效腔,减少CO2的呼出和丧失;②也可给予患者吸入含5%CO2的氧气,有时也可起到对症治疗的作用;③如系呼吸机使用不当、造成通气过度时,通过调整呼吸机的参数(频率、压力或潮气量等)后可解除;④精神原因造成的呼吸性碱中毒,则需进行心理治疗才能得到根本的治愈;⑤手足抽搐患者静脉注射葡萄糖酸钙。

呼吸性碱中毒的诊治流程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