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填空题专练(含详细解析)一.填空题(共50小题)1.测量是生活和学习中一项基本技能,图甲中物体的长度为cm;图乙中物体质量为g。
2.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测量一种矿石的质量。
调节天平平衡后,小明用天平测量矿石块的质量,如图1所示,指出实验操作中的错误:。
改正错误后,小明用正确的方法称矿石块的质量,平衡时放在盘中的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2所示,则矿石块的质量m为g。
3.甲、乙两物体的密度比是2:3,体积之比是8:5,则甲、乙两物体的质量之比是;如果将甲物体切去,将乙物体切去,则剩下的甲、乙两物体的密度比是。
4.某医院急诊室的氧气瓶中,氧气的密度为5kg/m3,给急救病人供氧用去了氧气质量的一半,则瓶内剩余氧气的密度是kg/m3;病人需要冰块进行物理降温,取450g水凝固成冰后使用,其体积增大了cm3(ρ冰=0.9×103kg/m3)。
5.一个容器的质量为200g,装满水时总质量是700g,装满某种液体时总质量是600g,这个容器的容积是cm3,此液体的密度是kg/m3.若将容器中的液体倒掉一部分,则剩余液体的密度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6.A、B两车分别从P、Q两点同时同向运动,经过6秒A、B相遇,它们是s﹣t图象分别如图甲、乙所示,由此可知v A v B(填“>”、“=”或“<”),P、Q间的距离为m。
7.如图是某物体的s﹣t图像,由图像可知前5s内物体通过的路程是m,在5s﹣15s内物体运动的速度是m/s。
8.鲁迅的《社戏》中有这样的描写:“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其中“山…向船尾跑去了”所选的参照物是,如果以河岸为参照物,船是的。
9.A、B两车均做匀速直线向东运动,运动路程和时间对应关系如图所示。
已知A、B两车速度之比为1:2,则甲描述的是车的s﹣t图象(选填“A”或“B”);若A、B两车行驶的路程之比为2:1,则所需时间之比是。
若以甲为参照物,乙车向运动。
10.如图是张老师利用手机直播网课的情景。
手机的镜头相当于,当手机取景框内只看到电子白板时,为了让同学们同时看到两边黑板上板书的文字,手机应该(选填“远离”或“靠近”)黑板,黑板上文字所成的像是(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像。
11.二维码在现代生活中随处可见。
我们能看见二维码是由于光在二维码图案上发生了(填“反”或“折”)射;用手机扫描二维码时,手机的镜头相当于镜,二维码图案通过手机镜头成(填“实”或“虚”)像。
如图所示是时下流行用自拍杆拍照的情景,与直接拿手机自拍相比,使用自拍杆增大了(填“物距”或“像距”)。
12.2013年6月20日,我国宇航员王亚平在“天宫一号”完成了太空授课,图甲是她做水球实验时的情景,水球相当于镜,通过水球可以看到她的像(选填“实”或“虚”),这种成像规律在生活中的应用是(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
李佳同学将一只透镜放在眼前10cm处玩赏时,被别的同学拍下了照片(如图乙),据此推断该透镜的焦距f满足的条件是f 10cm(选填“>”“<”或“=”)。
13.在利用太阳光测量凸透镜的焦距时,小华将凸透镜正对阳光,再把一张白纸放在它的下方,如图所示,当在纸上呈现一个并非最小的光斑时,测得这个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为L.你认为凸透镜的焦距f (可能大于/等于/一定小于)距离L.然后小华将凸透镜逐渐远离白纸,如果光斑变大,则凸透镜的焦距f一定(大于/等于/小于)刚才测得的距离L。
14.某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绘制了如图所示的图象(v表示像到凸透镜的距离,u表示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用该凸透镜作放大镜使用时,被观察的物体到透镜的距离在m 以内;把物体从距凸透镜5cm处移动到距凸透镜20cm处的过程中,像的大小将(选填“变大”、“变小”、“先变小再变大”、“先变大再变小”)。
15.如图甲所示,完全相同的A、B两物块叠放在水平地面上,用F1=30N的水平力作用在B物块上,AB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B物块所受的摩擦力为N;若将F2=50N的水平力按如图乙所示作用在A物块上,它们仍一起做直线运动,则地面对A物块的摩擦力为N。
16.运输液体货物的槽车,液体上有气泡,如图,当车开动时,气泡将向运动;刹车时,气泡将向运动,其原因是具有惯性。
17.如图所示是足球运动中“头球攻门”的情景,当运动员用头顶球时球的运动方向改变了,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选填“形状”或“运动状态”),顶球时运动员给球施加了力,但是头也会感到痛,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的。
18.如图所示,在15N的水平拉力F作用下,木板A在水平地面匀速向右运动的过程中,物体B相对于地面静止,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3N,则B所受滑动摩擦力方向水平向(选填“左”或“右”),A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为N。
19.如图甲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推力F的作用,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和物体运动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和丙所示。
由图象可知,0﹣2s内,物体是(选填“运动”,“静止”)的,当t=1s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N。
2s~4s物体加速运动,推力(选填“大于”、“小于”、“等于”)摩擦力,t=3s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N,t=5s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N。
20.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实验过程中,弹簧测力计(选填“必须”或“不必”)沿水平方向拉着物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2)在四次实验中,滑动摩擦力最小的是(选填“甲”、“乙”“丙”或“丁”)。
(3)比较甲、乙实验,是为了研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有关;比较乙、丙实验,是为了研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有关。
(以上两空选填“压力”或“接触面粗超程度”)(4)比较甲、丁实验,发现甲实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大于丁实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小明得出结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你认为他的结论是(选填“正确”或“错误”)的。
(5)小明要对实验装置进行改动,如图戊所示,重复实验,发现效果更好。
实验中,小明(选填“一定”或“不一定”)要匀速拉动长木板,图戊对读数有什么好处。
21.如图甲所示,密闭的容器中装有一定量的水,静止在水平桌面上,容器内水面到容器底的距离为6cm,则水对容器底的压强为Pa;若把该容器倒放在该桌面上,如图乙所示,那么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将,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将(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g=9.8N/kg)22.将一底面积为0.01m2的长方体木块用细线栓在一个空容器的底部,然后向容器中缓慢加水直到木块上表面与液面相平,如图甲所示,在此整个过程中,木块底部受到水的压强随容器中水的深度的变化如图乙所示,则木块所受到的最大浮力为N,木块重力为N,细线对木块的最大拉力为N.(g取10N/kg)23.如图所示为一种自制简易密度计,它是在木棒的一端缠绕一些铜丝做成的,用它来测量液体密度时,该密度计在被测液体中(选填“悬浮”、“漂浮”或“下沉”)。
将其分别放入装有液体密度为ρ1和ρ2的两个烧杯中,可以判断:ρ1ρ2.若该密度计两次测量中排开液体的质量分别为m1、m2,则m1m2.(后两空选“<”、“=”或“>”)24.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测量盐水的密度,已知木块的重力为3N,体积为500cm3,当木块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5N,g=10N/kg,盐水密度是kg/m3;若剪断细绳,木块最终静止时所受浮力是N.(一切摩擦与阻力均忽略不计)25.如图所示是A端开口B端封闭的L形容器,内盛有水,放在水平桌面上,已知B端顶面离容器底6cm,A端内液面离容器底26cm,则B端顶面距离液面的深度,B端顶面受到水的压强为。
26.如图所示,用滑轮组拉动重为70N的物体A,使物体A在水平方向上移动5m,所用拉力F为20N,地面对物体A的摩擦力为30N,则拉力F做的功为J,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27.如图甲所示,张华用水平推力F推置于水平地面上的木箱,在此过程中,推力F的大小随时间t变化的情况如图乙所示,木箱运动速度v的大小随时间t变化的情况如图丙所示,则1﹣3s木箱做(选填“匀速”或“变速”)运动;3~5s推力对木箱做的功是J.28.如图1所示,水平地面上有一长方体木箱,小林用水平推力F把木箱向前推动,此过程中,推力F和木箱前进的速度v的大小随时间t的变化情况分别如图2甲、乙所示。
在第2s时刻,木箱受到的摩擦力f=N,在0~1s内,推力对木箱所做的功J。
29.往车上装货物时,常常用长木板搭个斜面,把重物沿斜面推上去,如图所示。
工人用5m长的斜面,把120kg的重物提高2m,需要的推力是N.(不计摩擦阻力,g取10N/kg)30.如图所示,利用斜面向上移动物体可以(选填“省力”“省距离”“省功”),小明把质量为50kg的木箱沿斜面拉了10m,使木箱上升了4m,如图所示沿斜面向上用的拉力F=250N,木箱以0.2m/s的速度匀速上升的过程中,斜面的机械效率为,木箱在斜面上匀速运动时受到摩擦力为N.(g取10N/kg)31.利用如图所示的斜面移动物体可以(选填“省力”或“省距”)。
如果斜面长1m,高0.2m,现用平行于斜面的拉力,将重为10N的物体从斜面底端匀速拉上斜面顶端,此时斜面的机械效率为50%,则拉力大小为,此过程中拉力做的总功为。
32.利用如图所示的斜面提升物体可以(选填“省力”或“省功”)。
用平行于斜面的拉力,将重为5N的物体从斜面底端匀速拉上斜面,物体移动的距离为1m,上升的高度为0.2m。
已知斜面的机械效率为50%,则拉力大小为N.该斜面对物体施加的摩擦力大小为N。
33.用天然气灶烧水时,这是通过的方式增加水的内能,如果这个过程中燃料燃烧放出了1.26×106J的热量,这些能量可以使kg、初温为20℃的水加热到沸腾。
[在标准大气压下,c水=4.2×103J/(kg·℃)]34.运载卫星的火箭常常选用液体燃料偏二甲肼,它具有较高的,与其它燃料相比较,完全燃烧相同质量的该燃料,可以释放出更多的,如果该燃料的热值是4.25×107J/kg,表示完全燃烧1kg的偏二甲肼,可以放出J的热量。
35.汽车散热器常用水作为冷却剂,这是利用水的较大的性质,如果汽车散热器中装有10kg的水,在水温升高30℃的过程中,水吸收的热量是J.[c水=4.2×103J/(kg·℃)36.如图所示的四幅图。
甲、乙实验中汽油机做功冲程原理相同的是图所示演示实验;丙、丁两图中表示汽油机压缩冲程的是图。
37.一台单缸四冲程汽油机,飞轮每秒钟转动40圈,该汽油机每秒做功次,完全燃烧0.1kg汽油释放的热量为J,若这些热量的42%被水吸收,可以将46kg的水由20℃加热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