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井观天》优秀教学设计《坐井观天》优秀教学设计(精选12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学设计准备工作,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
那么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坐井观天》优秀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坐井观天》优秀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认识“沿、际、抬、信”四个生字。
2、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会分角色朗读对话。
3、理解“井沿、大话、无边无际”等词语的意思。
4、初步理解“坐井观天”寓意。
教学难点初步理解“坐井观天”寓意。
教学准备青蛙、小鸟的卡片、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两个新朋友,瞧,他们是谁?我们今天学习的课文《坐井观天》,讲的就是他们的故事,我们一起来板书课题。
齐读课题。
《坐井观天》是一则寓言故事,寓言不仅读起来有趣,还告诉我们一些深刻的道理,那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来学习这篇寓言故事。
二、教学过程(一)字词首先请同学们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见带生字的词语和句子多读几遍。
井沿无边无际抬头不信青蛙回答1、词语:指名读齐读2、生字组词:这些红色的字是我们要认识的生字,谁来单独读一读。
3、并组一个和书上不一样的词。
指名,开火车4、生字、组词、造句:下面来点更难的,谁能读字、组词,再根据你组的词造一个句子呢。
(二)朗读,理解1、默读课文,青蛙和小鸟在什么地方,发生了什么故事?@你从课文第几自然段看出的?读一读。
生齐读。
“井沿”是指哪呢,看,老师画了一幅简笔画,谁来指一指,哪是井沿?(指生认)。
那老师还要请你帮个忙行吗。
你能把小鸟和青蛙请到它们相对应的位置上么?指着说一说。
@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板书:争论天的大小2、他们是怎样争论的呢?咱们一起来读读他们争论的话,在课文哪几个自然段?(课文的2—7自然段。
)(1)男女生对读。
(老师旁白,男,青蛙。
女,小鸟)(提出问题:青蛙和小鸟对天的大小有什么不同的看法,你能在文中画出来么)出示:青蛙说:“朋友,别说大话了,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理解:“大话、不过。
”小鸟说:“你弄错了,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哪!“理解“无边无际”,什么是无边无际。
(生回答)教室能说是无边无际么,操场能说无边无际么,什么能说是无边无际的。
(大海、沙漠、草原、田野)(出示图片:同学们说得真好,那咱们大家和老师知道的无边无际的事物一样么?)谁再来读读这句话,看看该怎么读,应该体现出什么?(带动作读)小鸟说天无边无际,很大很大。
(2)老师读青蛙,生读小鸟。
(3)小组合作读(4)表演读(动作)三、理解寓意他们就这样争论起来了,那他们到底谁说的对呢?(小鸟)。
小鸟为什么知道天是无边无际的呢?“飞了一百多里。
”小鸟到过很多地方。
说话训练:小鸟飞啊飞,飞过——,飞过——,还没有看到天的边。
青蛙为什么说天不过井口那么大呢?用课文中一句话说说。
(天天坐在井里,见识少,目光短浅)这是一个原因,还有一个原因。
青蛙笑了,当别人告诉他的时候,他听了没有?反而笑了,说明什么?(自以为是,不听别人劝告)现在我们回到课题,坐井观天,一只青蛙坐在井里看天们用来批评有什么错误的人?(板书:无知、自以为是)。
如果青蛙想告别无知,他应该怎么做?四、拓展如果这只青蛙有一天真的跳出井口他会看到什么,会说些什么呢?通过我们大家的努力,让跳出井口的青蛙认识了外面的世界,认识了了自己的无知和自以为是。
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呢,我相信我们都会做一只跳出井口的青蛙,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习,做一个知识渊博,不自以为是的人,下课!《坐井观天》优秀教学设计篇2教学目的:1、认识本课中的生字新词,正确书写。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坐井观天字面的意思和它其中的深意,引导学生看问题要全面,不能片面的理解,不要做目光短浅,自以为是的人。
3、分角色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4、培养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联系上下文以及插图理解语言文字的能力。
教学重点:1、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看问题要全面,不能片面的理解,不要做目光短浅,自以为是的人。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理解课文,懂得看问题要全面、不能目光短浅、自以为是的道理。
教具准备:教学课件、挂图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教师出示坐井观天的挂图,让学生仔细观察,然后说一说图画的意思,初步感知这个成语的意思,然后揭示课题: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2课《坐井观天》,板书课题。
二、进入新课:(一)、初读课文:1、自由读课文,不认识的字标上生字的字音,多读几遍。
2、在小组内读课文,数一数,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标好自然段序号,小组长检查是否正确。
3、指名读课文,订正生字词的读音,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二)、认识生字:1、教师用课件列出生字,分小组读一读,比一比:谁读的最正确。
2、自己读一读词语,然后教师指读:井沿回答口渴喝水别说弄错3、结合书上的图指一指,说说“井沿”指的是哪?(井的边)(三)、再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1、自由读课文(2——3遍)2、同桌按自然段读课文,互查字音。
3、教师指名读,比一比,谁读的正确、流利。
(四)、整体感知:指名按自然段读,说说故事里都有谁,它们在什么地方就什么问题争论起来。
(青蛙和小鸟在一口井处就天到底有多大争论起来。
)板书:有多大?青蛙在什么地方?(井底)小鸟在什么地方?(井沿)(五)、细读课文,深入理解:1、天有多大?轻声读课文,找一找小鸟用什么词来形容天。
(无边无际)请你谈一谈自己的认识。
2、读读这句话,说说你对这个词怎样理解。
鼓励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和上文提到的小鸟“飞了一百多里”等方面来理解。
3、指导学生有语气的朗读这句话:小鸟非常自然。
4、青蛙认为天有多大呢?找到相应的句子读一读。
课件出示:上有插图和青蛙的话:“朋友,别说大话了!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读一读,说说你有什么体会。
然后练习朗读,体会青蛙的语气:非常自信。
5、青蛙为什么会这么认为呢?指名读第六自然段,说一说。
投影片:配有青蛙的图和它说的话:“朋友,我天天坐在井里,一抬头就看见天。
我不会弄错的。
”读一读,谈谈你的理解。
青蛙为什么会错了?错的原因是什么?小实验:卷起圆纸筒看屋顶有多大。
(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的谈出自己对这个问题的看法,让学生认真听,进行相互补充。
)6、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练习分角色朗读二——七段,做到正确、流利、有语气。
(六)整体综合:1、展开想象,说一说:如果青蛙跳出井口,它会想些什么,做些什么?(先自己练习说,组织好语言再回答)(对自己的无知和自以为是感到惭愧,不再只凭自己所见到的一点来片面看问题,……)2、让学生自愿结合,有语气的朗读课文,如果愿意,可加上动作进行表演。
三、作业:有语气的朗读课文,家长进行评价。
附件1:板书:13坐井观天青蛙(有多大?)小鸟井口那么大无边无际《坐井观天》优秀教学设计篇3一、教学目标1、认读本课10个生字,拓展“两翼”教材中的10个生字正确书写“井、观”2个生字。
2、能分角色朗读青蛙和小鸟的对话,培养学生的美读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1、认识“一主两翼”教材中的20个生字,正确书写“井、观”2个生字。
2、分角色感情朗读青蛙和小鸟的对话。
三、教学过程(一)积累成语,激趣导入《坐井观天》整体识字课1、齐读《你读我诵》中的《成语(一)》、《成语(二)》,不认识的字用“”圈出来,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男女生对对读。
3、成语释义读。
4、解题引入新课,用“三点图释法”指导书写“井、观”2个字。
(二)初读课文,随文识字。
1、初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坐井观天》整体识字课2、用“”圈出本课生字,同桌合作学习,认识生字。
3、检测识字。
(a字卡检测、b游戏闯关、c随文识字……)(三)再读课文,训练朗读。
1、批注课文中青蛙和小鸟的几次对话内容。
2、分角色朗读对话,训练不同标点符号句子的读法。
3、用我们积累的成语评价一下青蛙和小鸟。
(四)背诵成语。
1、多种形式读成语。
2、挑战背诵,奖励评价。
四、板书设计12坐井观天版画词卡五、布置作业练习规范书写生字:“井、观”。
《坐井观天》优秀教学设计篇4一、教材简说把部分当整体,“管中窥豹”“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这种看问题的方法是错误的,但我们在生活中却常常犯这样的错误。
比如学艺,常会有这样的感觉,刚接触时,自我感觉特别好,以为自己会了,待到用时,方才明白,山外有山,学无止境。
这无异于“坐井观天”啊。
《坐井观天》这则寓言,通过生动有趣的对话,给孩子们讲述了一个寓意深刻的故事。
文章通过青蛙和小鸟对天的大小的争论,阐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看问题、认识事物,站得要高,看得要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样犯了错误还自以为是。
这一寓意,对于低年级的小朋友来说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因为他们对事物的认识往往是片面的。
二、学习目标1、认识3个生字。
会写8个字。
2、能分角色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对话。
3、发挥想象,初步理解寓意。
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导入:今天,我们将学习一个新的故事,名字叫:坐井观天。
(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1、指导学生通过观察插图一,了解“井沿”指的是什么地方,认识“沿”2、指导学生自读故事,注意把生字读准,了解故事大概内容。
3、指名说说自已读了文章后知道了什么。
4、让学生了解“无边无际”的意思,认识“际”5、通过分析“信”的字形特点,认识“信”。
6、同桌互相交流对生字的认识。
三、指导写字。
先让同学们“看”:这三个字有什么共同特点?写时应特别注意什么?再让同学们“说”:它们都是左右结构,都是“左窄右宽”。
写“沿”时,注意右上方与“几”不同;写“际”时,注意双耳旁是两笔完成的,“耳朵”要写得高而窄。
指导“还”的笔顺规则,先写“不”,再写“辶”。
再让学生观察字的结构特点,独立描红、临写最后通过课后的“读读抄抄”巩固所认的字和所写的字。
第二课时一、导入;复习生字后继续学习。
二、朗读感悟1、图文结合,以读带讲,了解青蛙和小鸟所处的不同位置。
可以设计如下口头填空:青蛙坐在(),小鸟落在()。
2、自读第二至七自然段,用不同的符号,分别画出讲青蛙和小鸟对天的不同看法的句子。
找出文中小鸟和青蛙的三次对话。
看插图练读第一次对话。
3、感悟第二次对话。
(1)通过学习第二次对话,让学生说说读懂了什么。
(2)引导学生思考:青蛙和小鸟为什么有不同的看法?(3)围绕这个问题自由读课文,想想再回答。
(4)用“因为......所以......”谈谈自己的理解。
(5)带学生体验:走出教室,说说你看到的天有多大?用纸卷成纸筒再去看天,看到的天有多大?4、比赛朗读小鸟认为“天大”的句子和青蛙认为“天小”的句子,看谁读得好。
老师指导朗读青蛙和小鸟的话。
青蛙的话用自信、傲慢的语气;小鸟的话用劝告、诚恳的语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