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性关节炎的超声诊断
关节炎是人们非常熟悉的疾病,这种疾病其实是关节炎性疾病的统称,而痛风性关节炎则是其中比较典型的一种。
这种疾病在发生之后将会对患者带来较大的痛苦,严重影响到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因此在目前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
1什么是痛风性关节炎?
痛风性关节炎实际上是由于人体的血尿酸增高,尿酸盐结晶在人体的关节、软骨、滑囊或者是关节周围组织沉积,同时因为这种现象造成的炎症反应疾病,一般来说,痛风性关节炎都是痛风的首发症状。
而为什么尿酸会在这些部位结晶呢?原因是在受到损伤、寒冷或者饮酒等因素的影响之后,人体的局部组织酸碱度会呈现出降低的现象,而这种现象必然导致尿酸盐以结晶的形式析出。
且炎性细胞也会在这个过程中进行大量细胞因子的释放,引发对应疾病。
在痛风性关节炎的表现方面,其主要表现为明显的肿胀、发热、疼痛现象。
当然,临床工作之中这种疾病也被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类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一般会表现出红肿、疼痛、发热的特征,尤其是这一类型的痛风性关节炎发作具有比较强的突然性,一些患者会突然在睡眠之中发作,并感受到针刺和刀割般的疼痛。
不过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发作具有自限性,即在数天或者是数周之后会逐步缓解,相关部位的关节功能也能够恢复正常。
与之相比,慢性痛风性关节炎具有反复发作的特征,同时其也会导致人体的关节结构和软组织受到破坏,从而造成关节的畸形和活动受限问题。
从这些特征之中可以发现,痛风性关节炎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危害巨大。
而这种疾病一般常见于脚趾和趾跖关节等末端小关节,这是因为这些部位的皮下脂肪比较少,血液循环状况相对其他部位较差,且皮肤的温度比较低,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容易造成局部pH降低的现象,从而导致尿酸的析出和沉积。
当相关个体发现自身的关节存在对应的变化的时候,应当及时前往医院接受治疗,避免病情的持续进展。
2 超声诊断痛风性关节炎效果如何?
实际上,在痛风性关节炎诊断的过程中,采取细针穿刺关节,发
现有尿酸盐沉积而实现确诊的方法,是相关诊断的金标准。
但是在应用的时候,
这种技术会不可避免地对患者造成创伤,所以患者的接受程度比较低。
而X线、CT和MRI等影像技术,虽然也可以应用于对痛风性关节炎的诊断,但是这些技术
的安全性、成本都缺乏比较优势。
超声诊断技术则安全、便捷、成本低廉,也不
会对患者造成不必要的创伤,患者的接受度比较高。
超声诊断痛风性关节炎的途径比较多样,传统的高频超声诊断应用最为广泛。
高频超声在诊断过程中可以观察到患者关节部位的滑膜增生、关节腔积液、血流
信号等特征,从而明确患者的病情。
以膝关节痛风性关节炎患者为例,在采取高
频超声诊断的时候,这些患者非常容易观察到关节腔积液、滑膜增生、增生滑膜
内血流信号和骨侵蚀、双轨征、暴风雪征、痛风石等超声表现,而根据这些结果,就可以比较容易地判断患者是否存在痛风性关节炎。
这些特征之中,比较具有特
异性的表现主要为双轨征、暴风雪征、尿酸盐聚集体、痛风石。
相关的特异表现
阐述如下:
2.1 特异性表现
①双轨征。
这种特征的形成,是因为患者关节软骨组织表面上产生尿酸盐的
沉积现象而导致,在超声观察之下,可以观察到与骨表面平行的线性回声,在形
态上类似双轨,所以被称为双轨征。
这种特征是早期最容易观察到的尿酸盐沉积
征象。
当然,在实际工作之中需要与其他类似特征的患者进行鉴别,尤其是焦磷
酸钙沉积症患者;
②暴风雪征。
这种特征与病变位置无关,其本质是大量的尿酸盐晶体的集合体,如果患者的尿酸盐晶体个体体积比较小,同时关节腔存在积液的时候,在检
查阶段就可以观察到现许多尿酸盐晶体在液体之中浮动的现象,形似暴风雪,所
以被称为暴风雪征。
当然,一些研究认为这种特征在正常个体之中也可以观察到,因此需要认真鉴别。
③痛风石。
痛风石本质是尿酸钠结晶在病变位置的沉积,这一物质的存在会
导致患者炎症的长期存在和反复发作,最后会演变成慢性异物肉芽肿状结构,在
超声观察下,可以看到其表现为比较典型的混合回声包块。
2.2 非特异性表现
除了一些特异性表现之外,超声诊断过程中还会存在一些非特异性表现,具
体介绍如下:
①滑膜炎。
这种情况一般可以在痛风性关节炎的急性发作阶段被观察到,患
者已经出现增厚的滑膜以内,可能会因为炎症而形成大量的微小血管,如果应用
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诊断的时候就可以对其进行有效的发现。
但是实际工作之中,这种指标并不能作为确诊的指标,只能在确诊的情况下根据该指标反应出来的病
变程度,指导临床用药。
②关节积液。
关节积液主要是对应组织的炎性渗出液,通常与滑膜炎共同存在,通过超声可以观察到该情况。
同时,积液量一般与患者的红肿程度存在关联。
③骨侵蚀。
骨侵蚀现象是由于痛风石的存在,对患者的骨质造成破坏而产生的,但是痛风性关节炎所导致的骨侵蚀,并不能与其他关节炎症进行有效鉴别。
2.3超声新技术在痛风性关节炎诊断中的应用
除了传统的超声诊断技术之外,目前大量的超声新技术也逐步应用到了痛风
性关节炎的诊断过程中,例如能量多普勒超声、宽景成像技术、超声造影技术、
超声弹性成像技术等。
能量多普勒超声本质是彩色血流成像技术的另一种方法,
这种方法与常规的彩色多普勒成像有所区别,在应用的时候,所显示的是对应部
位血流信号的能量或者是强度,在应用于痛风性关节炎诊断的时候,这种方法对
于相关病变部位的血流信号敏感度更高。
宽景成像技术则解决了以往超声诊断过
程中,人体关节表面的结构会影响到图像效果的问题,可以实现对特定病变组织,如积液、痛风结节和周边肌腱关系的更为明确界定,从而增强超声诊断的准确率。
超声造影技术则可以对组织内部的血流灌注情况形成比较良好的反映,在痛风性
关节炎诊断过程中,这种超声诊断方法可以用于对患者滑膜炎症程度的评估,同
时在这一方面与彩色多普勒超声相比也具有比较突出的优势。
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则可以更为准确地对患者的关节积液和关节滑膜之间的界限进行区别,有利于对
病情的尽早判断和评价,实现有效的治疗。
结语:
综上所述,痛风性关节炎的发生,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所
具有的危害性巨大,在出现对应病情之后应当及早前往医院接受诊断和治疗。
超
声诊断措施在应用的时候,不会对患者造成创伤,患者的接受程度较高,诊断效
果较为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