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2年湖北省孝感高考语文试卷加答案

2022年湖北省孝感高考语文试卷加答案

2022年湖北省孝感高考语文试卷加答案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汉赋与汉代①文学与时代紧密相连,汉赋也是如此、除文学内部发展因素外,汉代社会对汉赋的生产、消费等有重要的影响、②汉赋生产与两汉社会的兴衰基本同步、汉初基本上是汉代社会的休养生息阶段,汉赋生产也处于初期阶段、现存的赋作,最有代表性的是贾谊《吊屈原赋》《鵩鸟赋》、这些作品体制上继承楚辞传统,抒情言志,篇幅短小,而且内容上明显受到道家思想的影响、③汉赋生产的繁荣期是武帝以后到东汉中期、大一统的天下,文人心向中央,盛世激发了作家的情怀,于是,规模宏大、歌颂为主的大赋兴盛、这是时代的产物、典型代表如司马相如《子虚赋》《上林赋》、扬雄《羽猎赋》、班固《两都赋》、张衡《二京赋》、这些大赋采用对话体,以状物为主,风格上呈现出“全”而“大”的特点、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两汉整个思想界成为经学的天下,大赋所体现的正统思想以及形式上的“劝百讽一”,就是这种思想的真实写照、④东汉和帝以后社会走下坡路,整个社会动荡不安,党锢之祸使文人与社会逐渐疏远,加之自然灾害频发,地震、蝗灾、水灾、瘟疫等随时威胁着人们的生命,文人士大夫内心世界发生了重要变化,深感人生迷茫、此期经学衰落,道家思想又占据了重要位置、社会的剧变带来汉赋的新变,文人鸿篇巨制形式的大赋作品逐渐减少,代之而起的是以抒情为主的小赋、这种赋继承屈原、贾谊的传统,代表人物和作品如张衡《归田赋》、赵壹《刺世疾邪赋》等,他们突破汉大赋的创作模式,由外部世界的描绘转向内心世界的抒写,由体物转入写志,个人的思想、感情成为作品的主要内容,这是东汉后期社会带来的影响,而且很大程度上受到了道家思想的影响、⑤由以上可以看出,汉代社会影响着汉赋生产、首先影响辞赋生产者,如辞赋作家的地位、遭遇、追求、情怀等、汉代经学盛行,辞赋家的地位低下,被视为倡优一类人物,亦可见地位之低下、就作家的追求、情怀而言,当社会处于鼎盛时期,辞赋家就有很强的自豪感,主动与时代靠拢;当衰世时,辞赋家更多关心的是自我内心、其次,时代影响辞赋作品,包括思想、体制、风格、内容等、但是,我们也要看到,时代与文学是互动关系、时代一方面影响汉赋生产,同时汉赋也反映时代的风貌,为时代服务、“天子之事”中,那种磅礴的气势,宏大的景象,强壮的声威,无不体现着大汉帝国的时代精神、东汉后期赵壹等人的辞赋揭露社会黑暗,也是时代的一面镜子、⑥时代不仅影响汉赋生产,而且影响汉赋消费、汉赋由于辞藻华丽,典型的汉赋大多是宫廷作品,或歌颂,或讽谏,所以基本在宫廷和知识阶层传播、当然,抒情性的辞赋也有一定的消费群体,大部分还是在文人范围之内、(摘编自《光明日报》作者:张新科)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表述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学与时代紧密相连,汉赋的发展就能证明这一点,当然,除时代因素外,汉赋发展也有文学内部发展的因素、B、汉赋产生于汉代初期,这一时期汉赋的代表作有《鵩鸟赋》,其内容明显受到了道家思想的影响、C、汉初汉赋的发展,在作品体制上继承楚辞的传统,篇幅不长,《吊屈原赋》就可以说明这一点、D、汉武帝以后,规模宏大,内容全部是歌颂的大赋兴盛,这些赋体在风格上呈现出“全”而“大”大特点、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东汉和帝以后,文人鸿篇巨制形式的大赋作品绝迹,代替它的是抒情为主的小赋,其代表作有张衡的《归田赋》、B、东汉和帝以后,以抒情为主的小赋继承了屈原、贾谊的传统,个人的思想、感情成为这类作品的主要内容、C、汉代社会影响着汉赋的生产,首先影响着辞赋作者,在社会鼎盛时期,辞赋作家就有很强的自豪感、D、时代不仅影响着汉赋的生产,也影响汉赋的消费、典型的汉赋大部分是宫廷作品,基本在宫廷和知识阶层传播、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汉初的抒情小赋与东汉末年的抒情小赋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道家思想的影响,这同特定的时代有关系、B、赵壹的《刺世嫉邪赋》创作模式突破了汉大赋的创作模式,内容上揭露了社会的黑暗,也是时代的一面镜子、C、汉代社会影响着汉赋作家,汉赋作家的作品也反应着时代,写作汉大赋的作家处在盛世,地位较高,写抒情小赋的作家地位普遍较低、D、东汉末年,辞赋作家多写以抒情为主的小赋,作家多抒写内心世界,这类辞赋,大部分是在文人之间传播、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傅珪,字邦瑞,清苑人、成化二十三年进士、改庶吉士、弘治中,授编修,寻兼司经局校书、与修《大明会典》成,迁左中允、武宗立,以东宫恩,进左谕德,充讲官,纂修《孝宗实录》、时词臣不附刘瑾,瑾恶之、谓《会典》成于刘健等多所糜费镌与修者官降珪修撰俄以《实录》成进左中允再迁翰林学士历吏部左右侍郎正德六年代费宏为礼部尚书、礼部事视他部为简,自珪数有执争,章奏遂多、帝好佛,自称大庆法王、番僧乞田百顷为法王下院,中旨下部,称大庆法王与圣旨并、珪佯不知,执奏:“孰为大庆法王,敢与至尊并书,大不敬、”诏勿问,田亦竟止、珪居闲类木讷者、及当大事,毅然执持,人不能夺,卒以此忤权幸去、教坊司臧贤请易牙牌,制如朝士,又请改铸方印,珪格不行、贤日夜腾谤于诸阉间,冀去珪、御史张羽奏云南灾,珪因极言四方灾变可畏、八年五月,复奏四月灾,因言:“春秋二百四十二年,灾变六十九事、今自去秋来,地震天鸣,雹降星殒,龙虎出见,地裂山崩,凡四十有二,而水旱不与焉,灾未有若是甚者、”极陈时弊十事,语多斥权幸,权幸益深嫉之、会户部尚书孙交亦以守正见忤,遂矫旨令二人致仕、两京言官交章请留,不听、珪归三年,御史卢雍称珪在位有古大臣风,家无储蓄,日给为累,乞颁月廪、岁隶,以示优礼、又谓珪刚直忠谠,当起用、吏部请如雍言,不报、而珪适卒,年五十七、嘉靖元年录先朝守正大臣,追赠太子少保,谥文毅、(节选自《明史•傅珪传》)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谓《会典》成于刘健等/多所糜费/镌与修者/官降珪修撰/俄以《实录》成/进左中允/再迁翰林学士/历吏部左/右侍郎/B、谓《会典》成于刘健等/多所糜费/镌与修者官/降珪修撰/俄以《实录》成/进左中允/再迁翰林学士/历吏部左/右侍郎/C、谓《会典》成于刘健等/多所糜费/镌与修者官/降珪修撰/俄以《实录》成进/左中允再迁翰林学士/历吏部左/右侍郎/D、谓《会典》成于刘健等/多所糜费/镌与修者/官降珪修撰/俄以《实录》成进/左中允再迁翰林学士/历吏部左/右侍郎/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礼部为六部之一,掌管礼仪、祭祀、土地、户籍等职事,部长官称为礼部尚书、B、教坊司是管理宫廷音乐的官署,专管雅乐以外的音乐、歌舞的教习等演出事务、C、致仕本义是将享受的禄位交还给君王,表示官员辞去官职或到规定年龄而离职、D、历史上的“两京”有多种所指,文中则指明代永乐年间迁都以后的南北两处京城、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傅珪进入仕途,参与纂修文献、弘治年间,他兼任司经局校书,参与编修《大明会典》得以升职;武宗继位,他进位左谕德,充讲官,修撰《孝宗实录》、B、傅珪任职礼部,劝谏讲究策略、他担任礼部尚书时,由于屡有争端,上奏增多;番僧因帝好佛求地百顷,他佯作不知皇上自称大庆法王,不理会给地的事、C、傅珪守正不阿,反遭诬蔑报复、每遇大事,他都能坚持己见,不肯随意改易、因而触怒许多人;后因得罪权贵被迫退休,虽有言官请留,他仍坚持离职、D、傅珪为官清廉,死后受到好评、御史卢雍称赞他在位时有古代大臣风范,归乡后家无积蓄,艰难度日,嘉靖元年,他被列为先朝守正大臣,追谥为文毅、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极陈时弊十事,语多斥权幸,权幸益深嫉之。

(2)又谓珪刚直忠谠,当起用、吏部请如雍言,不报。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8~9题、内宴奉诏作曹翰①三十年前学六韬②,英名常得预时髦③。

曾因国难披金甲,不为家贫卖宝刀。

臂健尚嫌弓力软,眼明犹识阵云高④。

庭前昨夜秋风起,羞见盘花旧战袍。

【注】①曹翰(923~992),宋初名将、②六韬:古代兵书、③时髦:指当代俊杰、④阵云:战争中的云气,这里有站阵之意。

8、诗的颈联又作“臂弱尚嫌弓力软,眼昏犹识阵云高”,你认为哪一种比较好?为什么?请简要分析。

(5分)9、这首诗与辛弃疾的《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题材相似,但情感基调却有所不同,请指出二者的不同之处。

(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荀子•劝学篇》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与韩愈《师说》中“(),()”的观点是相同的。

(2)举现实生活中的实例,通过舟的浮动对水的依赖性,从而得出结论来说明大鹏鸟的飞翔对风的依赖性的句子是:(),()。

(3)《春望》一诗中杜甫移情于花鸟,以“ (),()。

”这两句诗表达了思念家人,感时伤怀的复杂情怀。

四、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背叛余显斌将军派人下山去找粮。

多少天了,我们断了五谷,只有吃皮带,吃草根、总之,能吃的东西我们都吃了,除了石头和树木外、将军挠着后脑勺说,不行,得弄点粮食,不然的话,咋打仗?王老蔫一听,扶着树干站起来,自告奋勇道,我去。

将军打量了一下他,问道,你去?王老蔫点点头,告诉我们,他熟悉路,就像熟悉自己的手指。

我给将军眨了下眼,背过王老蔫,悄悄告诉将军,这小子又胆小又怕吃苦,什么时候这么勇敢过?不可信、将军瞪大眼睛问,啥意思?我叹口气说,打败之后,本来就有些人心不稳。

我绝不是危言耸听,最近一段时间,在敌人的穷追不舍和大雪封山的情况下,有一些软骨头的战士,受不了苦,带着枪悄悄下山,投靠敌人,给我们带来了极大的危害、因此,我不得不小心,不得不提醒将军,尤其对于王老蔫这样的人,不可不防。

可是,将军最终没有接受我这个参谋长的建议,还是派出了王老蔫、现在,打垮后跟在将军身边的人也就十几个了,他们都是外地人,对于当地情况很生疏、也只有王老焉是这儿的人,路熟。

王老蔫接受任务,敬了个礼,走了。

按照约定,第二天早晨王老蔫得赶到这儿、可是,天亮了,太阳照亮了雪野,仍不见王老蔫回来、我很是担心,告诉将军,得赶快转移,我怀疑王老蔫这家伙出了问题、我分析,这小子路熟,不会出别的事,如果要出事,也一定是投敌、将军摇着头说,再等一下。

将军自言自语,这个王老蔫,是不是让什么事耽搁了?这一等,我们就等来了日军,一队黄乎乎的小鬼子,拿着枪向这边走来、当头一人,正是王老蔫、将军骂一声,软蛋,果然带着小鬼子来了。

说完,暗令十几个人赶快趴下,藏身雪里,做好战斗准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