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湖北省武汉市高考语文模拟试卷(含答案)

湖北省武汉市高考语文模拟试卷(含答案)

高考语文模拟试卷一、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大自然神奇秀美,令人惊叹,杜甫在《望岳》中以“______,______”两句气势磅礴地展示了自然的伟力。

(2)苏轼在《赤壁赋》中说,对于不属于自己的东西,要“______”,只有“______,______”的江风与明月才是可以自由享受的。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9.0分)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①在二月河看来,五年来的反腐规模、深度、社会意义和影响,放进历史纵向看,放到世界横向比,可以说绝无仅有....。

②某研究者将同一篇文章改头换面发表在不同的学术期刊上,不仅暴露了学术界的浮躁,更让人看到了某些刊物为了利益不为已甚....。

③陈部长多次强调,要让尊师重教蔚然成风....,让广大教师有幸福感、成就感、荣誉感,让教师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

④孙过庭的《书谱》是我国书学史上一部划时代的论著,更是草书艺术的典范之作。

自宋以来,皆推能品,被习书者奉为圭臬....。

⑤党的十九大报告直击民生痛点,向大气污染宣战,国家环保部门要求相关省市认真整改,取得了令人侧目....的效果。

⑥去年夏天,受台风影响,珠江流域、闽江流域五风十雨....,洪峰连连,水患不断,给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A. ①③④B. ①③⑥C. ②④⑤D. ②⑤⑥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任何科研工作都是建立在已有成果基础上,如天使粒子的发现,得益于先前对量子反常霍尔效应的探索,它也是理论和实验结合的结果。

B. 2017年以来,湖北已有16家企业创建了国家绿色制造示范工程,省政府想以此为示范推进湖北工业绿色制造体系建设。

C. 当报刊经销量下降,经营者卖其他日用品本是一种自救,这是市场规律在起作用,以超范围经营为由将这条路堵住,就是遏制市场规律。

D. 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的调查数据显示,每天阅读时间不足半小时的孩子超过47.1%以上,阅读超过1小时的孩子仅12.8%。

4.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A. 老王听说同事下班要赶着回家给儿子过生日,便问:“孩子贵庚啊?明天我带个礼物给他,祝他茁壮成长,越来越聪明。

”B. 张博士花费十年心血写成的著作最近出版,他趁外出参加学术会议,将书赠给一前辈,说:“惶恐以赠,望不吝赐教。

”C. 老刘的拙荆是广场舞的爱好者,为了参加比赛,这些日子每天利用傍晚的时间在文化广场集中排练。

D. 李教授在女儿的婚礼上热情致辞:“值此中秋佳节,良辰美景,恰逢令嫒出阁之庆,聊备薄酒,以飨众位亲朋好友。

”三、语言表达(本大题共2小题,共11.0分)5.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个字。

近年来,市场上冒出了许多乳酸菌饮料,让不少人心生困惑:①______?严格来说,酸奶和乳酸菌饮料的区别主要在两方面。

②______乳酸菌饮料蛋白质含量一般在0.7%~1.0%之间,而酸奶产品的蛋白质含量远高于此;第二个不同是大部分活性乳酸菌饮料中的乳酸菌数量一般高于酸奶。

③______就综合营养来看,酸奶通常比乳酸菌饮料更胜一筹。

6.下面是一位古诗词爱好者在党的十九大召开之后所作的一首七律,请依据律诗知识将下列标有序号的4句话分别填在横线上,使之成为一首完整的七律诗。

每逢佳节更情衷,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政出和谐方大同。

香茗品来夸未尽,家山习习又清风。

①意常如秋月满②心多自信得宽广③寒霜不减一旗红④小字云笺记岁丰四、诗歌鉴赏(本大题共1小题,共11.0分)7.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各题。

木兰花慢【元】张弘范①功名归堕甑②,便拂袖,不须惊。

且书剑蹉跎,林泉笑傲,诗酒飘零。

人间事,良可笑,似长风、云影弄阴睛。

莫泣穷途老泪,休怜儿女新亭。

浩歌一曲饭牛声③,天际暮烟冥。

正百二山河,一时冠带,老却升平。

英雄亦应无用,拟风尘、万里奋鹏程。

谁忆青春富贵,为怜四海苍生。

【注】①张弘苑:元朝将领,善马槊,也能文。

中统三年任行军总管,从征李嬗。

后被元世祖免去军职。

后被起用,率兵灭宋。

②甑:一种古代炊具,类似现在的蒸锅,多为陶制。

③饭牛:喂牛。

据《吕氏春秋•举难》记载,春秋时,宁戚穷困无以自进,于是为齐桓公驾车。

“饭牛居车下,望桓公而悲,击牛角疾歌”,桓公听到后,认为他是个奇才,于是加以重用。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______A.本词开篇说功名失去了,也不过像陶甑摔碎了一样,不值得大惊小怪,显示了词人的洒脱。

B.“书剑蹉跎,林泉笑傲,诗酒飘零”三句,表明了作者对过去的作为有悔恨,决意拂袖而去,不问世事了。

C.“莫泣穷途老泪”“休怜儿女新亭”反用晋代阮籍和东晋渡江人士的典故,一“休”一“莫”,写得乐观开朗。

D.词的结尾提到“青春富贵”,表明此时作者虽然已经决定弃功名而隐居了,但对当年的春风得意仍难以忘怀。

E.这首词用典贴切,风格慷慨悲壮,具有阳刚之气,体现出了张弘范文武双全的大将风范。

(2)作者在下阕中表达了哪些感情?请结合词句内容分析。

五、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3小题,共35.0分)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①贬谪是对负罪官吏的一种行政处罚,是一种强制性措施,通过对负罪者减秩降职、出之外地等手段,使其“思过自效”。

作为中国古代一种独特的政治、文化现象,贬谪制度起源甚早。

到了唐五代,贬谪制度亦因之完整、严密起来,成为唐代政治制度的重要补充。

②综观唐五代三百四十余年的贬谪史,可谓严酷激烈,繁复多变,其内里蕴含着各种各样的原因,表现出难以缕述的丰富样态,但从整体来看,宽严交替、株连面广、贬杀结合、文士多逐臣,乃是其较为突出的特点。

这几大特点,深层次地反映了唐五代贬谪制度实施过程中的某些规律。

③唐五代的贬谪主要有既降品秩又远迁异地者、降秩而不出京者、不出京品秩不降而投闲置散者、被贬出外品秩不降反升者等几种情形;唐五代的贬官主要有左降官、责授正员官、量移官和流人等几种类型;而一些史书未明言为贬实则与贬谪无异的外任,如节度使、观察使、刺史及东都分司官等,亦当视同贬官。

但无论是典型的贬官,还是普通的贬官,在实质上都有相同的一面,那就是都体现了君主对臣子的疏远弃逐,都体现了政治这柄双刃剑给予逐臣的警戒和惩罚。

④我们知道,古代士人价值的实现与其同君主间的距离密切相关。

从大的方面讲,“修身、齐家”的士人必须借助现实的政治权力才能“治国、平天下”;从小的方面讲,个人禄位、仕途风光等亦须尽可能接近君王才能获得。

就君与臣的关系而言,品级愈高,职掌愈重要,愈见君主的信任与器重;而由高官降为卑职,由清要之所到闲散之地,由庙堂之迩到江湖之遥,都意味着与君主在空间距离和心理距离上的扩大与疏远,都意味着政治理想和人生价值的弱化与沦落。

⑤这种君臣之间的掌控权,握在君主和用事者手里。

他们通过改变君臣的距离,来操纵臣僚下属的升降荣辱,进而实现对文武百官的驾驭。

其正面效用,是对那些欺罔、逞欲、不职、不法的官吏予以应有的惩戒,使已犯者受罚,未犯者知惧,从而约束官员的行为,维护朝廷政治运转的稳定进行。

这也是贬谪制度产生的理论依据。

其负面效应,一方面表现为昏戾之君逞雷霆之威而无节制,小人窃柄,弄权者得以上下其手,挟私报怨;另一方面,则造成了大批忠正之士信而见疑,忠而被谤,一身去国,万死投荒,使得他们大有为之生命在穷山恶水中被消耗。

(取材于尚永亮《唐五代逐臣与贬谪文学研究》,有删改)(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A.贬谪是指对负罪官吏采取减秩降职、出之外地等手段,使其“思过自效”的一种强制性行政处罚措施。

B.贬谪制度发展到唐五代时期“臻于完整”,其表现可谓严酷激烈,繁复多变,原因复杂,样态丰富,特点鲜明。

C.古代士人政治理想和人生价值的实现取决于君主,小至“修身、齐家”,大至“治国、平天下”,无一例外。

D.典型贬官和普通贬官的实质有相同的地方,都体现了君主对臣子的疏远弃逐以及政治权力的威力。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A.文章重点阐释了唐五代时期贬谪制度的特点、类型、本质和影响,条分缕析,鞭辟入里。

B.通观全文,作者主要采用了举例、正反对比等论证方式,有理有据,令人信服。

C.第二段列举唐五代贬官的特点,揭示了该制度的成因、影响以及历史发展的规律。

D.第四段围绕“古代士人价值的实现与其同君主间的距离密切相关”一句展开,论题集中。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A.唐五代的贬谪史,是这一时期政治现实的体现,也是这一时期士人生存状态和命运沉浮的写照。

B.唐五代时期,封建君主借助贬谪制度,成功地实现了对文武百官的驾驭,有效地巩固了专制统治。

C.士人品级的高低,职掌的轻重等个人际遇与其受君主信任、器重的程度以及关系亲疏密切相关。

D.大批忠正之士信而见疑,忠而被谤,一身去国,万死投荒,在本质上暴露了君主专制制度的残酷暴虐。

9.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人总有一天会空缺田鑫①米秧子被牛踩了一脚之后,它站过的地方就陷了下去,空出一棵玉米秧的位置。

我盯着那个不大不小的坑,那棵玉米秧子紧贴着地面,没有一点要站起来的意思。

②我总觉得,指甲长了剪短又长上来,韭菜割了过些日子又是一茬,树叶黄了会绿,竟然有些东西空缺了就再也不回来了。

越想越失落,并且有一种顿悟了的感觉,才明白这世界上有很多东西,就像被踩进土里的玉米秧一样,总有一天会突然空缺。

并且这种空缺,谁也都会遇得到,甚至还伴随一生。

③我从童年开始,就在经历各种空缺,并记住它们所带来的滋味和创伤。

④小时候寡言,我整天闷不吭声,这种情况直到遇到堆金才得以缓解。

他和我相反,一上课就想说话,每一任同桌都受不了他,老师觉得我不说话,堆金要是坐我身边想说话也没得说,没想到弄巧成拙,堆金竟然打开了我这把生硬的锁。

⑤他竟然成了我遇到的第一个突然消失了的人。

他将一瓶劣质白酒灌进自己十二岁的身体后,就再也没有醒来。

从此,教室里那张课桌的一边就空出一个十二岁孩子的位置,我坐在旁边,守着一个巨大的空洞。

⑥堆金的离开让我明白了人有一天也是会突然空缺的,但是母亲的离开,却让我理解了空缺带来的痛到骨子里的悲伤。

毫无征兆,我在放学回家的途中被截住了,来接我的人说你母亲出事了,得赶紧去看看。

其实我对出事毫无概念,就跟在他身后。

跑到山坡上的时候,一车土豆翻在路上,母亲躺在父亲怀里,软软的,看见我就流起眼泪。

我别过头,想把泪水憋回去,可是无济于事。

她被送到医院前眼睛还是睁的,送回来就一直闭着眼睛。

那个傍晚,在一一和亲人们告别之后,从此家里的院子里炕上饭桌上就空出母亲的位置。

父亲和他的几个孩子守着母亲留下的空缺,度日如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