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制度

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制度

危急废物转移联单治理制度一、总则1 目的为了加强公司危急废物的治理,防止危急废物污染环境,保障人身安康,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进展,依据依据国家有关法规和公司实际状况,特制订本制度。

2 编制依据〔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三〕《危急化学品安全治理条例》〔四〕《国家危急废物名录》〔2023 版〕〔五〕《废弃危急化学品污染环境防治方法》〔国家环保部总局令第 27 号〕〔六〕《危急废物贮存污染掌握标准》〔GB18597-2023〕(七〕《危急废物转移联单治理方法》〔国家环保总局令第 5 号〕〔八〕《环境保护图形标志—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所》〔GB15562.2-1995〕〔九〕危急废物经营许可证治理方法3.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范围内列入《国家危急废物名录》〔2023 版〕的危急废物的产生、收集、贮存、转运、转移、综合利用等活动。

二、危急废物治理责任制度1.治理部组长:总经理公司总经理是危急废物治理的第一负责人,对全公司危急废物治理负全面的领导责任,并引导危废治理稳步向前进展。

①对公司危急废物治理部工作负全面的领导责任,指导和监视公司危急废物治理工作。

②审查和批准公司危急废物经营和污染防治打算,并监视其实施;③审查、批准公司危急废物治理制度、文件和各类报表。

④主持公司危急废物污染治理部工作,对公司危急废物污染防治工作作出决策,确保公司生产建设与危急废物污染防治同步协调进展,做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2.危急废物治理部设立以总经理为组长领导各部门的危急废物治理,对公司的各项危废治理工作进展决策、监视和协调。

① 在总经理的直接领导下,负责主持危急废物治理职能机构的日常工作。

② 全面了解公司危急废物综合利用、处理和污染现状及其变化规律。

③ 审批危急废物治理制度,并监视、检查、协调其实施。

④参与建设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的会审、工程设计审查,监视、检查建设工程环境保护“三同时”的实施;参与工程竣工验收,防止二次污染。

⑤组织危急废物污染事故调查,按“事故四不放过”原则,向公司提出调查报告和处理建议。

⑥组织开展公司危急废物污染防治宣传教育和保护业务培训,提高公司员工危急废物污染防治素养。

3.治理成员职责:具体负责公司危急废物的收集、分类整理、贮存、转运、转移、综合利用,落实危急废物污染治理各项工作的实施状况。

负责与危急废物处理资质单位联络转移工作。

组织企业员工学习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增加环境保护意识,提高公司员工危急废物污染防治素养。

组织开展公司日常危急废物污染防治工作,落实危急废物按国家相关规定进展收集、贮存、转移和综合利用具体状况,建立建全档案、台帐。

组织编制和修定公司危急废物污染防治治理制度,并监视、检查、协调其实施。

定期组织危急废物污染事故应急演练工作。

参与编制和修订公司危急废物相关治理制度、治理打算、应急演练方案、操作规程等文件。

参与业务技术培训和环境保护治理阅历和技术沟通,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和治理力量。

现场专职人员职责:①负责将外来危急废物送至危急废物专用储存、利用场所,并登记治理危急废物的入、出库登记档案。

②落实危急废物接收、利用、贮存的种类、数量,帮助运输单位装卸事宜。

④ 危急废物储存点的日常检查,不得放置其它物品,应配备相关的消防器材及危急废物标识。

保持储存点场地的清洁,危急废物堆放干净,不得有泄漏和流失,觉察问题,依据技术要求准时处置。

⑤ 负责公司危急废物利用设施的日常运行及处理台账的记录。

⑥ 落实治理部门安排的其他相关危急废物治理工作。

4、其他相关部门1、后勤部负责环保设备,仪器、药品和备件等物资的供给工作,做好有毒有害物料的治理,防止在运输、贮存和发放时逸散泄漏污染环境。

负责按各责任单位制订的选购打算准时选购劳防用品,核实所选购的劳防用品符合国家有关标准。

协作危急废物贮存、利用设备、设施的维护、修理工作。

2、保安部负责运输危急废弃物车辆进出入治理与登记工作,防止无关人员进入厂区。

通过全厂监控系统实时对进出危急废物贮存、处置设施进展不连续监控,觉察特别状况准时上报。

在事故救援过程中,负责现场保护、车辆治理和人员的疏散工作。

三、标识治理制度1.危急废物的容器和包装物必需设置危急废物识别标志。

2.收集、贮存、运输、综合利用危急废物的设施、场所,必需设置危急废物识别标志。

危急废弃物的容器不能有破损、盖子损坏或其它可能导致废弃物泄漏的隐患。

废弃物收集容器应粘贴危急废弃物标签,明显标示其中的废弃物名称、主要成分与性质,并保持清楚可见。

3.危急废物的标识必需符合《危急废物贮存污染掌握标准》〔GB18597-2023〕及《环境保护图形标志—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所》〔GB15562.2-1995〕要求。

四、治理打算制度1.每年 1 月之前由公司部门负责人依据危急废物收集、产生、贮存、转移台账汇总年度的公司的危急废物状况,总结上年度危急治理工作进展及存在的问题,并在此根底上提出下一年度的整改措施。

依据省固废中心的要求填写《危急废物治理打算》。

2.《危急废物治理打算》经公司危废治理部门签字盖章,交区环保局备案。

五、申报登记制度1.公司接收、库存,以及危废利用过程产生的次生危急废物种类、性质、数量、转移(或综合利用)去向、危急废物的贮存场所,严格依据国家规定的内容和程序,照实进展申报登记。

2.每年年底依据公司实际状况统计整年接收量,照实填写年度固废申报登记表并交至区环保局。

六、分类治理制度1.收集、贮存、转移危急废物时,严格依据危急废物特性结合《国家危急废物名录》〔2023 版〕对危急废物进展识别并分类,防止混合收集、贮存、运输、转移性质不相容而未经安全性处置的危急废物。

2.贮存危急废物时严格依据国家环境保护标准的防护措施,制止将危急废物混入非危急废物中贮存。

危急废物治理方法第一条为加强危急废物治理,防止危急废物污染,保护环境和公民身体安康,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结合公司实际,制定本方法。

其次条本方法适用于本公司行政区域内危急废物的产生、收集、储存、运送、转移、处置及其他经营活动和监视治理活动。

第三条危急废物指列入国家危急废物名录或者依据国家规定的危急废物鉴别标准和鉴别方法认定的具有危急特性的废物。

公司的危急废物名录由公司主管部门在每年年度危急废物治理打算中进展公布。

第四条部门职责〔一〕安全环保部是公司危急废物的归口治理部门,主要职责为:制订公司危急废物治理打算;负责审查危急废物处置单位的资质并组织处理;负责向当地环保部门准时申报危急废物的种类、产生量、流向、贮存、处置等有关资料并组织填写危急废物转移联单;制订公司危急废物突发事故应急预案并组织应急演练;负责监视检查危急废物产生单位对危急废物的收集、贮存、标识等状况;负责定期对危急废物处置设施的污染物排放进展环境监测;负责危急废物出门证的治理。

〔二〕财务部负责核算处置危急废物发生的费用。

〔三〕保卫部负责监管危急废物按规定程序出厂。

〔四〕物流治理中心负责组织对公司废油进展处置。

〔五〕能源中心负责组织对公司含锌除尘灰进展处置。

〔六〕销售部负责组织对公司废机油进展处置。

第五条危急废物产生单位职责〔一〕对危急废物〔容器和包装物〕收集、贮存点、场所设置危急废物识别标志。

〔二〕建立危急废物贮存台帐,并照实记录危急废物贮存状况。

〔三〕按月向公司主管部门报送危急废物贮存、利用台帐。

〔四〕负责危急废物出厂现场监装。

第六条危急废物利用单位职责〔一〕危急废物处置设施必需依法进展环境影响评价,完成“三同时”验收。

〔二〕危急废物处置设施必需符合《危急废物燃烧污染掌握标准》、《危急废物填埋污染掌握标准》的有关要求。

〔三〕建立危急废物处置台帐,并照实记录危急废物处置状况。

第七条危急废物处置流程〔一〕危急废物产生〔回收〕单位将危急废物种类、性质、数量、处置单位、处置方案等报安全环保部。

〔二〕安全环保部会同监察审计部对危急废物回收处置单位进展资质认定,包括审查“四证”,即工商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排污许可证,危急废物经营许可证,对其处置工艺进展审查后,签订回收处置合同。

〔三〕财务部会同安全环保部及其他有关部门核定危急废物回收处置费用,核定有回收利用价值危急废物外销价格。

〔四〕有回收利用价值危急废物的出厂按《不行回收固体废弃物治理方法》第四条其次款有回收利用价值的一般废物出厂治理规定执行。

〔五〕无回收利用价值危急废物的出厂按《不行回收固体废弃物治理方法》第四条其次款无利用价值的一般废物出厂治理规定执行。

〔六〕安全环保部在地方环保部门的指导下对危急废物的回收处置过程进展监视治理。

〔七〕产生〔回收〕单位核对危急废物出厂数量,准时统计、汇总,按月报送安全环保部。

〔八〕固体废弃物处置〔理〕后,由产生单位填写《固体废弃物处置台帐》。

第八条公司暂不能处置的危急废物,由安全环保部报上级环保主管部门,按上级环保主管部门要求进展处置。

第九条严禁将危急废物供给或者托付给无经营许可证的单位或个体经营户收集、贮存和处置。

第十条严禁将危急废物乱存乱放、倒入河流、池塘、混入非危急废物中贮存,严禁将危急废物倒放公共场所、生活垃圾填埋场地。

第十一条运输危急废物,必需实行防止污染环境的措施,并遵守国家有关危急废物运输治理的规定。

制止危急废物与旅客在同一运输工具上载运。

第十二条收集、贮存、运输、处置危急废物的场所、设施、设备和容器〔包括该类废钢铁容器〕、包装物及其他物品,必需通过消退污染的处理方可使用。

第十三条直接从事收集、贮存、运输、利用、处置危急废物的人员,应当承受公司相关专业培训,经考试合格方可从事该项工作。

第十四条各二级单位必需制订危急废物突发事故应急预案,因事故或者其他突发性大事,造成危急废物严峻污染环境的单位,必需马上实行措施消退或者减轻对环境的污染危害,并马上报告安全环保部,承受调查处理。

第十五条违反本方法规定,有以下行为之一的单位或个人,由安全环保部责令其限期进展整改,并酌情扣责任单位 2023-10000 元/次。

〔一〕单位危急废物收集、贮存、利用、处置无台帐,现场收集和贮存无标识,不按规定申报登记危急废物,或者在申报登记时弄虚作假的。

〔二〕擅自处理危急废物的。

〔三〕将危急废物供给或者托付给无经营许可证的单位或个体经营户收集、贮存、处置的。

〔四〕将危急废物混入非危急废物处置的。

〔五〕擅自停运或者闲置危急废物处理装置、设备的。

〔六〕在运输、处置过程中造成二次污染的。

第十六条因治理不善、操作不当造成危急废物严峻污染环境的单位和责任者,扣责任单位 5000-20230 元/次,扣直接责任者 500-1000 元/次,触犯法律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第十七条本方法自发文之日起执行,由安全环保部负责解释。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