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甘肃省张掖市某重点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月考地理试卷

甘肃省张掖市某重点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月考地理试卷

2023年秋学期九月检测高一地理试卷2023年9月19日考试时间6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天文学家们发现在2015年12月21日冬至日某个时刻,从地球上看过去,太阳的背后正好是银河系中心的方向,这属于一种很特别的天象。

据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 图中没有提到的天体系统是()A. 地月系B. 太阳系C. 银河系D. 河外星系2. 图中天体具有的共同特性是()A. 质量巨大B. 自行发光C. 不断运动D. 具有生命3. 可以称为天体的是()A. 北极星B. 地面上行驶的汽车C. 太阳系D. 按航线飞行的飞机答案:1. D 2. C 3. A2019年春节期间,电影《流浪地球》在我国内地上映。

电影讲述了在未来,太阳将毁灭,面对绝境,人类不得不开启“流浪地球”计划,拟逃离太阳系,前往距地球4.2光年的恒星比邻星。

不料在地球推进至木星附近出了意外。

如图为影片海报及逃离路线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 地球在向木星推进的过程中,需要穿越()A. 水星轨道B. 小行星带C. 土星轨道D. 天王星轨道5. 若“流浪地球”计划成功,“比邻星”可能对地球产生的最重要的影响是()A. 提供无线电短波通讯B. 直接提供矿物燃料C. 提供光热资源D. 形成适宜生存的大气答案:4. B 5. C青海省共和县平均海拔2920m,建设了全国首个千万千瓦级的光伏电园区。

园区建成后,大量生长的杂草对园区太阳能发电产生了影响。

园区利用当地牧民的羊群啃食杂草,替代人工除草,取得了良好效果,实现了“能牧互促”。

近年园区要求企业把光伏板支架的高度提高到1.2m。

读光伏电园区局部图,完成下面小题。

6. 当地太阳能资源丰富,是因为当地()A. 人口少B. 气温高C. 纬度低D. 海拔高7. 推测园区光伏发电不稳定的原因有()①天气变化大②昼夜差异大③太阳辐射季节变化大④人口数量少A. ①③B. ②④C. ③④D. ①②8. 提高光伏板支架的高度是为了()A. 减少羊群的活动空间,减少杂草对光伏板的影响B. 增大羊群的活动空间,增大杂草对光伏板的影响C. 增大羊群的活动空间,减少杂草对光伏板的影响D. 减少羊群的活动空间,增大杂草对光伏板的影响答案:6. D 7. A 8. C2022年10月26日,美国航空航天局发布了一张太阳的“微笑”照片(如图)。

完成下面小题。

9. "微笑"的太阳还有明亮的“鼻子”,据此推测,“鼻子”位于()A. 光球层B. 色球层C. 日冕层D. 太阳内部10. 太阳“笑”了,你认为最不应该加强研究和预报的部门是()A. 航天部门B. 气候研究部门C. 通信部门D. 地震监测部门答案:9. B 10. D读“我国太阳辐射分布图”,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11. 下列地形区中年太阳辐射总量属于丰富地区的是()A. 四川B. 拉萨C. 广州D. 北京12. 自然状态下,青藏高原与同纬度的四川盆地相比,花开得更鲜艳,病虫害更少。

其主要原因是()A. 海拔高,冬夏温差大B. 海拔高,降水多C. 水热条件好,地形平坦D. 太阳紫外线强,总辐射量大答案:11. B 12. D2020年北京时间5月6日21时53分,印度尼西亚班达海发生7.2级强震,震源深度110千米,震中位置如图,随后多个国家相继发布海啸预警。

完成下面小题。

13. 此次地震的震源所在圈层是()A. 地壳B. 地幔C. 外核D. 内核14. 此次地震发生后,地震波横波(S波)和纵波(P波)的传播速度在向上经过莫霍界面时发生的变化是()A. S波、P波的波速都明显增加B. S波完全消失,P波的波速突然下降C. S波、P波的波速都明显下降D. P波完全消失,S波的波速突然下降答案:13. B 14. C张家口张北大疙瘩村石柱群呈现四棱、五棱、六棱、七棱状,直径在15至80厘米之间,排列紧密。

这些石柱是地下熔融的高温岩浆随着火山爆发喷出地面,沿着地表流动,逐渐冷却形成的熔岩。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5. 形成石柱群的高温岩浆主要发源地是()A. ①B. ②C. ③D. ④16. 若该地火山爆发时伴随地震,地震波的横波不可能穿越的是()A. 莫霍面B. 古登堡面C. 软流层D. 地幔17. 关于石柱群所在岩石圈的叙述,正确的是()A. 岩石圈是有岩石分布的地方B. 岩石圈是连续而规则的圈层C. 生物圈渗透于全部岩石圈D. 岩石圈包括地壳及地幔软流层以上部分答案:15. C 16. B 17. D下图示意不同地质年代地层中的生物化石。

据此完成下面各小题。

18. 根据地层及其化石的有关知识,可知()①任何地层都含有生物化石②化石的特点与环境关系密切③生物总是从低级向高级进化④生物总是从复杂向简单演化A. ①②B. ②③C. ①④D. ③④19. 下列关于各地质时期叙述正确的是()A. 古生代后期和中生代是重要的造煤时期B. 中生代,形成现代地貌格局及海陆分布C. 中生代,欧亚大陆和北美大陆的雏形基本形成D. 中生代末期,几乎95%的物种灭绝答案:18. B 19. A20. 云南“澄江化石地”发现大量海生藻类和海生无脊椎动物化石,据此推断“澄江化石地”的地质年代为A. 新生代B. 中生代C. 古生代D. 太古代答案:C二、综合题(共40分)21. 2019年1月8日,搭载“月面微型生态圈”的嫦娥四号成功登陆月面,进行人类首次月面生物实验并培育出第一株被子植物嫩芽。

下图为“月面微型生态圈”工作原理图。

(1)“嫦娥四号”飞向月球的过程中,所处的最低一级的天体系统是____。

(2)对“嫦娥四号”运行产生严重干扰的太阳活动是____、____。

(3)“月面微型生态圈”模拟地球外部圈层特点,其中最活跃的因素是____。

在月球上,“月面微型生态圈”运行的能量主要来源于____。

(4)材料中提到的被子植物,主要盛行于____(填写地质年代)。

这个地质年代出现一次大冰期,称为____大冰期。

(5)与地球相比,简述月球表面不适宜生物生存的原因。

答案:(1)地月系(2)①. 耀斑②. 太阳风(3)①. 生物②. 太阳辐射(或太阳能)(4)①. 新生代②. 第四纪(5)昼夜温差大,没有适宜的温度;没有液态水;没有大气。

22. 读“太阳大气结构图”,完成下列问题。

(1)A为____层,该层出现的太阳活动是____。

这些区域由于____而暗黑。

(2)B是____层,该层有时会出现突然增亮的部分,叫做____。

(3)太阳活动的周期是____年,____爆发时发射的电磁波进入地球电离层,会影响____;太阳带电粒子流能使地球磁场受到扰动,产生“____”现象。

(4)受太阳活动的影响,北美洲加拿大北部居民常看到壮观的____现象。

答案:(1)① 光球②. 太阳黑子③. 温度比光球层平均温度低(比周围温度低)(2)①. 色球②. 耀斑(3)①. 11 ②. 耀斑③. 无线电短波通讯④. 磁暴(4)极光2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地球外部圈层结构示意图材料二地震波传播速度示意图(1)地球外部圈层中,厚度最大的圈层是____,其范围渗透到其它圈层之中的是____。

(填名称)(2)乙图中地球内部圈层H名称为____,G名称为____。

岩石圈包括____和上地幔____以上的部分,向下经过莫霍界面,地震波的横波和纵波的传播速度将____,地幔和地核的分界面是____(填名称)。

(3)F圈层的名称为____,由于____波不能在该层中传播,表明该层物质在高压和高温下呈____态。

答案:(1)①. 大气圈②. 生物圈(2)①. 地壳②. 地幔③. 地壳④. 软流层⑤. 明显加快⑥. 古登堡界面(3)①. 外核(地核)②. 横③. 液24.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某中学地理小组的同学对青藏高原地区实地考察后,绘制了一幅当地古生物化石地表分布示意图(下图)。

材料二下图为部分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图。

(1)考察结论1:该地区最古老的岩层形成年代应为____代。

(2)考察结论2:迄今为止,青藏高原地区的地理环境经历了由____环境到____环境的演变。

由不同化石垂直分布的位置可知,地壳经历了____(填“上升”“下降”或“水平”)运动。

(3)根据材料二中的气候变化分析:新生代第四纪进入地质历史上最新的一次____,此时期,海平面较现代____。

(低或高)(4)中生代末期,全球气候特征为____;中生代植物进化处于____植物时代。

答案:(1)古生(2)①. 海洋②. 陆地③. 上升(3)①. 大冰期②. 低(4)①. 炎热干燥②. 裸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