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3-2024学年河南省中原名校联考高一上学期9月月考地理试题

2023-2024学年河南省中原名校联考高一上学期9月月考地理试题

2023-2024学年河南省中原名校联考高一上学期9月月考地理试题天文学家发现一颗绕昏暗恒星运转的类地行星,它距地球仅40光年。

它是一个热气腾腾的“水世界”,体积是地球的6倍。

据推测,这个“水世界”类地行星同样拥有大气层,且75%的表面区域被水覆盖,但由于温度太高,它无法支持地球型生命的存在。

结合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1. “水世界”类地行星所在的天体系统是()A.河外星系B.银河系C.太阳系D.地月系2.天文学家推测“水世界”类地行星无法支持地球型生命存在的主要依据是()A.该行星距离恒星太近B.该行星不存在大气层C.该行星距离太阳太远D.该行星陆地面积狭小我国古代史书就有对太阳活动的记载。

公元前140年的《淮南子·精神训》,其中有“日中有跋乌”。

西汉学者京房《易传》记载:“公元前43年4月……日黑居仄,大如弹丸”。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 文中记载的现象是()A.太阳黑子B.太阳耀斑C.日珥D.日食4.太阳活动强烈时,影响较大的部门有()①航天部门②钢铁部门③气象部门④通信部门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5.太阳活动强烈时,下列行为能有效防范其影响的是()A.增加户外活动,增强皮肤活力B.加强监测和预报,做好应急准备C.扩大电信网络建设,保持网络通畅D.清理“宇宙垃圾”,保护宇宙环境读地球圈层局部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图中表示大气圈的是()A.A B.B C.C D.D7.图中A圈层()A.是一个连续且规则的圈层B.是一个规则但不连续的圈层C.由气体和悬浮物质组成D.由坚硬的岩石组成读“甲、乙两地岩层分布示意图”(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8.与A岩层相比,Y岩层的形成时间()A.较早B.较晚C.相同D.无法判断9.D地层中生物兴盛的地质年代,甲地的地理环境可能是()A.炎热干旱B.寒冷干燥C.热带海域D.森林密布10.B地层中生物兴盛的植物是()A.孢子植物B.被子植物C.裸子植物D.蕨类植物读“地球内部圈层结构图”,完成下面小题。

11.从火山口喷出的炽热岩浆一般来源于()A.①圈层B.②圈层C.③圈层D.④圈层12.岩石圈的范围是指()A.地壳B.地壳和上地幔顶部C.软流层及其以上部分D.地壳和上地幔地球的演化史,从生物的角度来说就是古生物的演化史。

从地球生命出现到人类出现和发展,经历了约35亿年。

而寒武纪被称为“生命大爆发”的时代,也被作为显生宙的开始。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 把寒武纪作为显生宙的开始,是因为()A.寒武纪出现了大量的藻类植物B.寒武纪是地球上大量高等动物开始出现的时代C.寒武纪生物进化速度最快D.寒武纪之前地球上没有生物存在14.寒武纪生物大爆发出现的主要生物是()A.原生动物B.鱼类C.无脊椎动物和高等藻类植物D.两栖类15.前寒武纪,就出现了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氧气的低等的单细胞生物,这种生物是()A.三叶虫B.蕨类植物C.蓝藻D.裸子植物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完成下面小题。

16.在质量、体积、平均密度和运动方向等方面与地球极为相似的行星,称为类地行星,下列各组行星中,都属于类地行星的是()A.地球和火星B.水星和木星C.金星和土星D.火星和木星17.所谓地球是太阳系一颗特殊的行星,其特殊性体现在()A.是太阳系中体积、质量最大的行星B.是九大行星中质量最小的行星C.既有自转运动,又有绕日公转运动D.是太阳系中唯一存在生命的行星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8.图中甲、乙、丙、丁代表的天体系统依次为()A.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可观测宇宙B.地月系、银河系、太阳系、可观测宇宙C.可观测宇宙、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D.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地月系19.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可以描述为()①是地月系的中心天体②是太阳系中的一颗卫星③与太阳系中的金星、火星相邻④是距离太阳最近的行星A.①④B.①③C.②③D.②④下图表示地球上部分生物类型出现的时间范围,横向宽度越大,代表生物物种越多。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0.分析图中所示生物中,出现最早的是()A.爬行类B.鸟类C.两栖类D.鱼类21.爬行类动物物种最多的地质年代是()A.古生代B.元古代C.中生代D.新生代下图为第24个太阳黑子活动周期示意图(下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2.据图可知,下一个太阳黑子相对数最大值可能出现在()A.2022年B.2023年C.2025年D.2029年23.下面对黑子的描述正确的是()A.“黑色”区域是光球表面的低温区域B.“黑色”区域是光球表面的高温区域C.“黑色”区域是色球表面的低温区域D.“黑色”区域是色球表面的高温区域24.太阳黑子增多时,下列现象可能发生的有()①赤道地区出现极光现象②无线电长波通信中断③磁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④气候异常的概率增加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太阳源源不断地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外辐射能量。

太阳辐射的能量是巨大的,尽管只有二十二亿分之一到达地球,但是对于地球和人类的影响却是不可估量的。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5. 太阳的主要成分是()A.氢和氧B.氢和氦C.氧和氮D.氢和氮26.太阳的能量来自()A.其他恒星B.太阳内部的核聚变C.银河系中心D.太阳内部的核裂变27. 大量气体聚集在地球周围,形成大气层,其主要原因是()A.地球公转和自转周期适中B.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C.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D.太阳系中各天体的共同作用28. 关于地层和化石的叙述,正确的是()①相同时代的地层往往保存着相同或相似的化石②越古老的地层中成为化石的生物越复杂、越高级③陆地地层只含有陆地生物的化石,海洋地层只含有海洋生物化石④研究地层与其包含的化石可以推知地球的历史和古地理环境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在德国和日本,随处可见厂房和大楼屋顶的黑色“硅板”,这就是太阳能屋顶。

风和日丽的白天,“屋顶”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并把富余的电能并入电网。

目前上海市正在推广“太阳能屋顶计划”,预计到2030年,上海市20%的用电将来自太阳能。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9. 上海市的年平均太阳辐射总量高于德国和日本,是由于上海市()A.地势高,空气稀薄B.河湖纵横,太阳有效辐射强C.地面裸露,比热容小D.纬度偏低,晴天多30.上海积极推广“太阳能屋顶计划”的自然原因是()A.太阳能清洁,污染小B.常规能源短缺,能源需求量大C.太阳能技术要求低,占地少D.太阳能稳定不受天气影响2022年10月31日,长征五号B火箭托举着中国空间站梦天实验舱飞向太空。

梦天实验舱将在轨与天和核心舱、问天实验舱组合体完成组装建造,形成“天宫号”空间站T字形基本构型,天宫空间站每90分钟左右即可绕地球运行一圈。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1. 在轨“天宫号”空间站的天体级别类似于()A.月球B.火星C.彗星D.小行星32.航天员出舱活动时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A.众多流星划过天空B.白茫茫的云海一望无际C.太阳照亮“天宫号”D.手中五星红旗迎风飘扬33.对“天宫号”空间站向地面传输信息干扰最大的是()A.太阳辐射B.宇宙射线C.极昼现象D.太阳活动下图中圆环是天体绕转运动的轨迹,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4.太阳外部结构从里至外依次是()A.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B.日冕层-色球层-光球层C.色球层-日冕层-光球层D.光球层-日冕层-色球层35.图中的M天体可能是()A.恒星B.卫星C.木星D.金星36.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2023年9月9日6时10分,摩洛哥发生6.9级震,震源深度10公里。

材料二: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与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示意图(下图)(1)图中S为____波,P为____波,其判断依据是什么____?(2)图中B圈层为____,摩洛哥此次地震震源位于地球内部圈层的____圈层(填名称)。

(3)两种地震波大约在地下____千米处速度明显加快,从而发现了D不连续面____。

(4)在E不连续面____(填名称)附近,S波和P波分别发生了什么变化____?37.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所示宇宙空间范围内,最高一级天体系统是____,其中心天体是____。

(2)太阳系中的小行星带位于____和____轨道之间。

(填天体名称)(3)从运动特征来看,八颗行星绕日公转方向具有____,公转轨道面具有____,轨道形状具有____;(4)地球上存在生命的自身条件有哪些?38.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我国太阳能资源在近40年来,不论是在总辐射量、年日照时数还是在年有效日照天数上都在减少,尤其近年来减少趋势明显。

在减少幅度和影响因素上存在着地区差异。

东部地区主要是人文原因,西部地区主要是自然原因,下图为我国多年平均太阳辐射总量示意图(单位:亿焦耳/平方米)。

(1)描述图中曲线L东段和西段走向的特点,并指出其影响因素。

(2)写出甲地形区名称,并分析图中甲地年太阳辐射总量比乙地大的主要原因。

(3)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主要有哪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