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学说杭州话PPT

学说杭州话PPT


杭州话童谣——哭作猫儿笑嘻嘻
赤膊佬,背稻草,一背背到南星桥, 南星桥绊了跤,捡了一块金元宝, 金元宝接个办,教给奶奶卖钞票。 摇啊摇,摇到外婆桥, 外婆请囡囡吃年糕,糖蘸蘸多吃块, 盐蘸蘸少吃块,酱油蘸蘸没吃头。 一只鸡,二会飞,三个铜板买来滴, 四川带来滴,五颜六色滴, 七高八低滴,酒里浸过滴,实在没有滴! 哭作猫儿笑嘻嘻,两只眼睛开大炮。
杭州话谚语
杭州风,一把葱;花簇簇,里头空。(旧指一些杭州人,只讲空话不务实) 苏空头,杭铁头。(旧指一些苏州人不实在,杭州人刚直且强硬) 钱塘不管,仁和不收。(今杭州市区历史上曾分属钱塘和仁和两县管辖,此语谓某事或某 地方现在谁都不管) 上赶江头,下赶湖墅。(江头即江干,说明做生意要信息灵,交易快) 急奔二龙头。(二龙头在江干,南宋时设西关于此。一说,当时西关甚热闹,人争趋之。 另一说,西关每天下午规定关城门时间,外乡人来杭做生意要赶回去。今用此谚形容办 事心急慌忙) 西湖日销寸金,西湖日产寸金。(西湖历史上为旅游胜地,消费大,而西湖历来又多产鱼 虾莲藕,土特产丰富,收入好,故有此语) 城外楼外楼,城里天香楼。(指两个著名饭馆) 龙井茶叶虎跑水。(名茶、好水,被称为“双绝”) 初二、十六,店员吃肉。(旧杭州商界习俗) 西湖天下景,一世游不尽。(极言西湖景胜,景点极多,并随天时之变化而变化,无穷无 尽) 西湖十样景。(指著名的西湖十景) 六桥三竺。(指苏堤六吊桥,上、中、下三天竺) 独自个上城隍山。(譬喻人之无聊) 过了白堤有苏堤。(借指人做事要留有余地) 春有两件,冬吃四肴。(指盐件儿、葱包烩、豆腐皮、发皮、录笋、粉丝)
学说杭州话
306边儿 夜里头 头毛 葛毛 上毛 普通话 上午 白天 中午 傍晚 夜晚 刚才 现在 前回 去年 小孩子 下雨 防空洞 胡同 窗户 厕所 院子 楼梯 抽屉 戏剧 假话 上头 下头 漆黑 慢慢地 玩 吵架 等会儿见 干活儿 怎么办 死蟹一只 知道 不能胜任 与人竞争,比高低 我现在就去拿 天很黑了 好回去睡觉了
旧年子 小伢儿 落雨 旁空洞 弄堂 窗门 茅坑 天井 扶梯 抽斗 戏文 造话 高头 下底 墨墨黑 慢慢交 搞搞儿 闹架儿 晏歇会 做事体 结个套
趣味杭州话
三脚猫——没有一样行当是精通的人 半吊子——对某事一知半解,似懂非懂 接口令——指回答别人说话的本领 碰鼻头——指做事碰壁或寻人未遇 吃盾白儿——受人驳诘 桂花师傅——指初出茅庐、没有本事的师傅 头大心慌——指人自以为了不起 敲瓦片儿——指大家聚集吃饭,大家分摊出钱 碰头磕脑——做事不顺当,挫折多 三不知头——忽然之间,出其不意 挖脚底板——说别人以前不光彩的事 桂花师傅——指初出茅庐、没有本事的师傅 蚂蚁扛鲞头——比喻人多活少 黄牛钻狗洞——大小不符 青肚皮活孙—— 屡教不改 白娘子遇许仙——两厢情愿 西湖里放酱油——无济于事 西湖边搭草棚——煞风景 一脚跨过钱塘江——说大话 歪了头由自己说——意谓听不进意见,自以为是
西哈一只 晓得 吃不落 别苗头 我格毛就去驼 天木木呵的类 好回起捆高的
杭州话
属浙江北吴语。通行的范围略大于杭州市城区 面积。大致在从笕桥至拱宸桥、古荡、北高峰、 天竺山、五云山、钱塘江边这样的范围内。语音 结构上,可以说是地道的吴语,但由于历史上宋 室南迁的原因,使之带上了浓厚的官话色彩,具 有一些不同于浙江吴语其他方言的特点。如最明 显的一点,杭州话缺少文白异读系统。许多词语 的用法与普通话相同。如说“锅、事情、脸盆” ,不说“锅子、事体、面盆”。否定副词用“不 ”和“没有”,人称代词用“我、你、他”,复 数加“们”,这些均与普通话的儿化不同,“儿 ”自成音节。例如“姑娘儿,老头儿、疯婆儿、 小伢儿、皮夹儿、篮儿、布儿、帕儿、黄瓜儿等 等。这种儿尾词是杭州话的一大特色。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