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卵子与精子的发生描述

卵子与精子的发生描述



原始卵泡最初出现的时间在动物间是不同的,同一 动物的原始卵泡也是逐渐形成的。小鼠在出生前、 兔在出生后10天、猪出生后35天,卵原细胞停止有 丝分裂,转化为初级卵母细胞,形成原始卵泡。初 级卵母细胞形成后,随即进入第一次成熟分裂,并 长期停滞于分裂前期(12-50年不等),直至排卵 前才完成第一次成熟分裂。卵泡细胞较小,扁平形, 细胞与外周结缔组织之间有薄层基膜。卵泡细胞具 有支持和营养卵母细胞的作用,卵泡细胞与卵母细 胞之间有许多缝隙连接。
2.初级卵泡 (primary follicle)
初级卵母细胞: 体积增大 卵泡细胞: 扁平→立方→ 柱状, 单层 →多层(5-6层) 出现透明带 (Zona pellucida) 卵泡膜: 由周围结缔组织、基质细胞和血管

初级卵泡(primary follicle) 由原始卵泡发育形成。此时期的初级卵 母细胞体积增大,卵泡细胞由单层扁平变为 立方形或柱状,随之细胞增殖成多层(5~6 层)。在排列紧密的卵泡细胞间开始出现考 尔一爱克斯诺小体(Call-Exner body),其 数量随卵泡的生长而增多。小体为圆形囊泡, 腔面是一层基膜,周围环绕紧密排列的卵泡 细胞,腔内含有卵泡细胞分泌的物质,参与 卵泡液的形成。
卵子与精子的发生
yjm*梅
卵巢

1、卵巢、卵泡与卵子的结构 2、卵泡的发育与卵子的发生 3、卵泡的募集、选择及其优势化 4、排卵 5、 黄体的形成与退化

第一部分 卵巢、卵泡与卵子的结构
卵巢
卵巢组织学结构
被膜:
表面上皮:单层立方或单层扁平上皮 白膜:结缔组织
皮质:富含血管的结缔组织,内含各级卵 泡、黄体、闭锁卵泡及基质细胞等 髓质:疏松结缔组织,含较大的血管等



(二)卵泡发育
卵泡发育三阶段:

原始卵泡 primordial follicle 初级卵泡 primary follicle


次级卵泡 secondary follicle
成熟卵泡 mature follicle
1.原始卵泡

原始卵泡 (primordial follicle)位于皮 质浅部,体积小,数量多。卵泡中央有一个 初级卵母细胞(primary oocyte),周围为 单层扁平的卵泡细胞(又称颗粒细胞)。单 层扁平细胞把卵母细胞和基膜分开。
透明带(zona pellucida)形成
在初级卵泡早期,卵母细胞和卵泡细胞之间出现 一层含糖蛋白的嗜酸性膜,称为透明带,它是卵泡细胞 和初级卵母细胞共同分泌形成的。电镜下可见初级卵母 细胞的微绒毛和卵泡细胞的突起伸入透明带,卵泡细胞 的长突起可穿越透明带与卵母细胞膜接触。 在卵泡细胞与卵母细胞之间或卵泡细胞之间有许多 缝隙连接。这些结构有利于卵泡细胞将营养物质输送给 卵母细胞以及细胞间离子、激素和小分子物质的交换, 沟通信息,协调功能。 在受精过程中,透明带对精子与卵细胞间的相互识 别和特异性结合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初级卵泡的体积增 大,卵泡渐向卵巢皮质深部移动。卵泡周的结缔组织梭 形细胞逐渐密集形成卵泡膜,它与卵泡细胞之间隔以基 膜。
卵泡 ( follicle )
卵母细胞
一个(位于中央)
卵泡细胞
多个(围绕外周)
卵子(oocyte)
放射冠细胞 透明带:(来源、 zp1、zp2、zp3) 卵母细胞
初级卵母细胞超微结构模式图
第二部分 卵泡的发育与卵子的发生


(一)卵子发生分为三时期
1、增殖期:胎儿时期,卵圆细胞在卵巢中大量增殖,然后 停止分裂,进入减数分裂的前期,形成初级卵母细胞,在出 生后直到性成熟前没有太大的变化。 2、生长期:初级卵母细胞在激素的作用下进入生长期。又 分为小生长期与大生长期。 小生长期:细胞质增加,活跃合成RNA,大量核糖体产 生。体积明显增大。 大生长期:卵黄物质大量积聚。体积急剧增大。 3、成熟期:卵母细胞进行减数分裂。释放第一极体。处于 第二次减数分裂的中期,受精后完成第二次减数分裂,并排 出第二极体。
3.成熟卵泡 (mature follicle)
(突于卵巢表面)
次级卵母细胞
初级卵母细胞:
成熟分裂
(Secondary oocyte)
第一极体 (First polar body)
(第二次分裂中期) 卵泡细胞:颗粒层变薄, 卵泡腔大,透明带厚
卵泡膜:变薄
成熟卵泡是卵泡发育的最后阶段。卵泡 体积很大,向卵巢表面突出。成熟卵泡的卵 泡腔很大,颗粒层甚薄,颗粒细胞也不再增 殖。此时初级卵母细胞恢复成熟分裂,在排 卵前完成第一次成熟分裂,产生1 个次级卵 母细胞(secondary oocyte)和1个很小的第 一极体(first polar body)。第一极体位 于次级卵母细胞和透明带之间的卵周间隙 (perivitelline space)内。次级卵母细胞 随即进入第二次成熟分裂,停止于分裂中期。

3.次级卵泡 (secondary follicle)
初级卵母细胞: 胞体继续增大 卵泡细胞:层数增多 卵泡膜
卵泡腔 颗粒层 卵丘 放射冠



外膜层:纤维多、细胞少、血管少 内膜层: 细胞多、血管多、 纤维多
次级卵泡(secondary follicle)

初级卵泡继续生长成为次级卵泡。卵泡体积更大,卵泡 细胞增至6~12层,细胞间出现一些不规则的腔隙,并 逐渐合并成一个半月形的腔,称为卵泡腔 (follicullar antrum),腔内充满卵泡液。随着卵泡 液的增多及卵泡腔扩大,卵母细胞居于卵泡的一侧,并 与其周围的颗粒细胞一起突向卵泡腔,形成卵丘 (cumulus oophorus)。紧贴透明带的一层往状卵泡细 胞呈放射状排列,称放射冠(corona radiata)。分布 在卵泡腔周边的卵泡细胞较小,构成卵泡壁,称为颗粒 层(stratum granulosuni)。在卵泡生长过程中,卵 泡膜分化为内、外两层。内膜层(theca interna)含 有膜细胞(theca cell)及丰富的毛细血管。外膜层 (theca externa)主要由结缔组织构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