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著名数学家

中国著名数学家

中国有哪些著名的数学家有
张丘建、朱世杰、贾宪、秦九韶、李冶、刘徽、祖冲之、胡明复、冯祖荀、姜立夫、陈建功、熊庆来、苏步青、江泽涵、许宝騄、华罗庚、陈省身、林家翘、吴文俊、陈景润、丘成桐、冯康、周伟良、萧荫堂、钟开莱、项武忠、项武义、龚升、王湘浩、伍鸿熙、严志达、陆家羲、苏家驹、王菊珍、谷超豪、王元、潘承洞、魏宝社、高扬芝、徐瑞云、王见定、吕晗等等。

1.祖冲之
祖冲之(429-500),字文远。

出生于建康(今南京),祖籍范阳郡遒县(今河北涞水县),中国南北朝时期杰出的数学家、天文学家。

祖冲之一生钻研自然科学,其主要贡献在数学、天文历法和机械制造三方面。

他在刘徽开创的探索圆周率的精确方法的基础上,首次将“圆周率”精算到小数第七位,即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他提出的“祖率”对数学的研究有重大贡献。

直到16世纪,阿拉伯数学家阿尔·卡西才打破了这一纪录。

由他撰写的《大明历》是当时最科学最进步的历法,对后世的天文研究提供了正确的方法。

其主要著作有《安边论》《缀术》《述异记》《历议》等。

2.华罗庚
华罗庚(1910.11.12—1985.6.12),出生于江苏常州金坛区,祖籍江苏丹阳。

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联邦德国巴伐利亚科学院院士。

中国第一至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

他是中国解析数论、矩阵几何学、典型群、自守函数论与多元复变函数论等多方面研究的创始人和开拓者,并被列为芝加哥科学技术博物馆中当今世界88位数学伟人之一。

国际上以华氏命名的数学科研成果有“华氏定理”、“华氏不等式”、“华—王方法”等。

向左转|向右转
3.冯祖荀
冯祖荀(1880-1940),数学教育家。

中国现代数学教育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

1911年以后,多次担任北京大学数学系主任,对在中国传播现代数学知识有重要贡献。

4.冯康
冯康(1920年9月9日-1993年8月17日),浙江绍兴人,出生于江苏省南京市,数学家、中国有限元法创始人、计算数学研究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计算中心创始人、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1944年冯康毕业于国立中央大学;1945年在复旦大学数学物理系担任助教;1946年到清华大学任物理系助教;1951年转任数学系助教;1951年调到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担任助理研究员,后在苏联斯捷克洛夫数学研究所进修。

1957年调入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1965年发表了名为《基于变分原理的差分格式》的论文,这篇论文被国际学术界视为中国独立发展“有限元法”
的重要里程碑;1978年起任中国科学院计算中心主任;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3年8月17日逝世于北京;1997年冯康的“哈密尔顿系统辛几何算法”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5.吴文俊
吴文俊(1919年5月12日-2017年5月7日),1919年5月12日出生于上海,祖籍浙江嘉兴,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系统科学研究所名誉所长。

吴文俊毕业于交通大学数学系,1949年,获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博士学位;195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91年,当选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陈嘉庚科学奖获得者,2001年2月,获200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吴文俊的研究工作涉及数学的诸多领域,其主要成就表现在拓扑学和数学机械化两个领域。

他为拓扑学做了奠基性的工作;他的示性类和示嵌类研究被国际数学界称为“吴公式”,“吴示性类”,“吴示嵌类”,至今仍被国际同行广泛引用。

2017年5月7日7时21分,吴文俊在北京不幸去世,享年98岁。

我国古代十大著名数学家
一、刘徽
刘徽(生于公元250年左右),是中国数学史上一个非常伟大的数学家。

在世界数学史上,也占有杰出的地位。

二、贾宪
贾宪,中国古代北宋时期杰出的数学家。

增乘开方法即求高次幂的正根法。

目前中学数学中的混合除法,其原理和程序均与此相仿。

二、秦九韶
秦九韶(约1202--1261),字道古,四川安岳人。

他与李冶,杨辉,朱世杰并称宋元数学四大家。

早年在杭州,1247年写成著名的《数书九章》。

三、李冶
李冶,原名李治,号敬斋,金代真定栾城人,曾任钧州(今河南禹县)知事,1232年钧州被蒙古军所破,遂隐居治学,被元世祖忽必烈聘为翰林学士。

仅一年,便辞官回乡。

1248年撰成《测圆海镜》,其主要目的是说明用天元术列方程的方法。

四、朱世杰
《算术启蒙》是一部通俗数学名著,曾流传海外,影响了朝鲜、日本数学的发展。

《四元玉鉴》则是中国宋元数学高峰的又一个标志。

五、祖冲之
祖冲之(公元429~500年)祖籍是现今河北省涞源县,他是南北朝时代的一位杰出科学家。

他不仅是一位数学家,同时还通晓天文历法、机械制造、音乐等领域,并且是一位天文学家。

祖冲之在数学方面的主要成就是关于圆周率的计算,他算出的圆周率
3.1415926<π<3.1415927,
这一结果的重要意义在于指出误差的范围,是当时世界最杰出的成就。

祖冲之确定了两个形式的π值。

六、祖暅
祖暅,同其父祖冲之一起圆满解决了球面积的计算问题,得到正确的体积公式。

现行教材中著名的“祖暅原理”,在公元五世纪可谓祖暅对世界杰出的贡献。

七、杨辉
杨辉,中国南宋时期杰出的数学家和数学教育家。

在13世纪中叶活动于苏杭一带,其著作甚多。

他著名的数学书共五种二十一卷。

杨辉在"纂类"中,将《九章算术》246个题目按解题方法由浅入深的顺序,重新分为乘除、分率、互换、二衰分、叠积、盈不足、方程、勾股等九类。

八、赵爽
赵爽,东汉末至三国时代吴国人。

他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数学家与天文学家。

据载,他研究过张衡的天文学著作《灵宪》和刘洪的《乾象历》。

他的主要贡献是约在222年深入研究了《周髀》,该书是我国最古老的天文学著作,唐初改名为《周髀算经》该书写了序言,并作了详细注释。

九、朱世杰
朱世杰(1249年-1314年),字汉卿,号松庭,汉族,燕山(今北京)人氏,元代数学家、教育家,毕生。

在学术界有"中世纪世界最伟大的数学家"之誉。

朱世杰在当时天元术的基础上发展出"四术",也就是列出四元高次多项式方程,以及消元求解的方法。

十、徐光启
徐光启是首先把“几何“一词作为数学的专业名词来使用的,用它来称呼这门数学分科的。

他所翻
译的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

直到20世纪初,中国废科举、兴学校,以《几何原本》内容为主要内容的初等几何学方才成为中等学校必修科目。

扩展资料
一、赵爽的故事
据载,他研究过张衡的天文学著作《灵宪》和刘洪的《乾象历》,也提到过“算术”。

他的主要贡献是约在222年深入研究了《周髀》,该书是我国最古老的天文学著作,唐初改名为《周髀算经》。

该书简明扼要地总结出中国古代勾股算术的深奥原理。

其中一段530余字的“勾股圆方图”注文是数学史上极有价值的文献。

他解释了《周髀算经》中的勾股定理,将勾股定理表述为又给出了新的证明。

二、刘徽的故事
的思想,这方法与后来求无理根的近似值的方法一致,它不仅是圆周率精确计算的必要条件,而且促进了十进小数的产生。

在线性方程组解法中,他创造了比直除法更简便的互乘相消法,与现今解法基本一致;并在中国数学史上第一次提出了“不定方程问题”。

他还建立了等差级数前n项和公式;提出并定义了许多数学概念,刘徽还提出了许多公认正确的判断作为证明的前提。

他的大多数推理、证明都合乎逻辑,十分严谨,从而把《九章算术》及他自己提出的解法、公式建立在必然性的基础之上。

刘徽没有写出自成体系的著作,但他注《九章算术》所运用的数学知识,实际上已经形成了一个独具特色、包括概念和判断其联系纽带的理论体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