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红楼梦之悲剧浅谈

红楼梦之悲剧浅谈

《红楼梦》之宝黛爱情悲剧浅谈摘要根基于贾宝玉与林黛玉之间的相爱却得不到好的结果的故事,分别从外在环境和内在性格着手,分析他们悲情产生的根源,同时穿插阐述自己对他们爱情的看法,最后对当代大学生校园爱情的看法与建议。

关键词贾宝玉林黛玉爱情悲剧导致因素大学生恋爱特点恋爱观点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话。

都道是金玉良缘,俺只念木石前盟。

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

“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

任是无情也动人。

”“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开不完春柳春花画满楼”。

贾宝玉,林黛玉,这就是他们的爱情。

古往今来,多少人为之垂泪,多少人为之惋惜。

我们在同情他们的爱情悲剧的同时,也要深刻认识导致他们爱情悲剧的原因。

虽然外在环境是悲剧的根源,但是个人内在性格也是基本的、直接的因素,正是这内外因的结合最终导致二玉的爱情悲剧。

——————外在环境-毁于封建世俗在封建王朝,谁人可以不顾“媒妁之言,父母之命”去自由恋爱,去追求自己的幸福,特别是生在一些达官显贵家庭里的子弟,婚姻更是用来巩固他们的权利财富地位的坚实有力的手段。

所以他们选择门当户对,选择谄媚高攀,选择巴结。

俗话说的好,世俗嫁娶,未有不重财势者。

就是伟大的恩格斯也曾经说过,婚姻是一种政治行为,是一种借新的联姻来扩大自已势力的机会;起决定作用的是家世的利益,而绝不是个人的意愿。

在红楼里,荣国府日渐衰败,各种矛盾愈来愈尖锐,虽然在外人看来它依旧金碧辉煌,财大气粗,但是实质上它已江河日下,经济紧张。

所以宝玉的婚姻对整个家族的振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于是整个家族对于宝玉的结婚对象作出了精心的比较:薛宝钗虽然只有母亲和兄弟,但她家依旧有财,依旧好过孑然一身、寄于篱下的林黛玉,所以贾家选择了薛宝钗,放弃了林黛玉,就在贾宝玉昏昏沉沉的时候,成功的上演了一场精彩的偷梁换柱的戏码。

荣国府门庭殷切希望贾宝玉成为中兴家族、力挽狂澜的人物,想借助他的婚姻、他的仕途来扭转家族衰落的局面。

可是贾宝玉却背道而驰,他是封建社会的叛臣逆子,就像书中所写,他本来就“行为偏僻性乖张”,“古今不肖无双”,“于国于家无望”。

加之又爱上了可以说是既毫无权势又身无分文的林黛玉,由于在本质上,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与家族的根本利益有着不可调和的冲突,这样的结合、婚姻无法解决正在走向衰败的贾府的政治、经济危机,甚至对它的改善起不了一丁点儿作用。

更甚,这看似柔弱的林黛玉却与宝玉一样同是封建的叛逆者,她不看重功名利禄,认为这些如过眼云烟,不是人生最应该追求的,也正与宝玉志同道合,可以说更是增长了宝玉对官场的厌恶。

这样的结果不是家族想看到的,这背离了家族的复兴之路,是对家族极为不利的!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薛宝钗,美丽端庄,处事圆滑,迎合着贾府的所有人,而且她又是封建主义的信奉者、维护者,也不断鼓励贾宝玉去考取功名,光荣耀祖,是典型的贤妻良母的不二人选。

这在封建世俗的眼光中,她和宝玉的结合是珠联璧合,定会相得益彰。

纵观两人家世背景,他们不仅门当户对,而且联姻对双方家族势力都有利,甚至他们的婚姻可以说是天作之合。

“开辟鸿蒙,谁为情种?都只为风月情浓”。

虽然宝玉与黛玉的爱情很纯洁,很美好,但是在当时那样的社会背景下,一旦不被封建世俗所认同,那这样的结合是注定得不到幸福的,在一定程度上是注定成为反对封建世俗艰辛路上的牺牲品的。

因此他们的爱情悲剧一部分是那吃人不吐骨头的黑暗的封建世俗造成的,当然另一部分原因毫无疑问是他们各自的性格造成的。

———————内在因素-毁于个人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宝玉与黛玉各自的性格决定了他们今后的悲剧,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们不仅仅是爱情方面,其他方面,如人生处事,也是很悲剧,但是在爱情方面却最为典型。

贾宝玉有言:“女儿是水作的骨肉,男子是泥作的骨肉。

我见了女儿便得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

”所以宝玉自小就喜与女子较近,不喜男子。

无可非议这也是他从小便有许多不长进的习惯,比如吃胭脂、恋风流、结优伶、追欢笑等的原因。

而黛玉很难对此不生疑虑,所以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宝玉是宝黛感情产生嫌隙的主要制造者。

我曾经在一本书上见过有人对宝玉的评价,说他有着“天真的审美喜悦式的泛爱论与唯情论,充满了对死亡、分离、衰老等的预感、恐惧与逃避的颓废主义,善良、软弱、又对一切无能为力的消极人生态度。

”是啊,“泛爱”让他流连于“花丛”中,而“唯情”又使他内心只忠贞于黛玉一人,但又是“泛爱”让他的“唯情”看起来是如此的虚伪,在面对家族势力面前是如此的软弱无力。

他,贾宝玉,最终也没能鼓起勇气去向贾母争取给黛玉一个名分,甚至还让自己最心爱的人在自己的新婚之夜香消玉殒,自己也只落得个事后哭灵堂的份。

这林黛玉则是一位真真正正的薄命佳人。

她聪明美丽、多愁善感、天真率直,不谙世事、孤标傲世、追求真爱、至死不渝,却又纤弱多病。

她不懂得如何去掩饰自己心灵,掩藏自己的心思,她在言辞神志、行为举止上无不明确地表示自己对宝玉的爱恋,与此同时,她也无所顾忌的表现出对宝钗的妒忌。

像她这样如此坦露自己的意愿与感情,需要多大的向封建社会的礼教制度挑战的勇气啊,或者也可以说她太单纯,把一切看得太简单。

即使在大多数人的眼中,她神经敏感、不切实际、以自我为中心,可是像宝钗那样“不关已事不开口,一问摇头三不知”真的好吗?我们活在这世界,想想人生能有几回,不活出自己,不流露真性情,不畅所欲言,这样能对得起自己吗?试问:这世间情爱几为真?每个人真正爱情的底线是什么?为爱你能放弃多少?每个人或许能信誓旦旦地说他们会爱到天无棱,山地合,可是真正做到的有几人?而黛玉对宝玉的情爱确是真真正正的是刻入了骨子里的。

她前世为他而生,今生为他而死,她的情也真,她的爱也真,她的情、她的爱全是围绕着她爱的人转,可是却只落得个质问苍天“愿奴胁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

天尽头,何处有香丘?”的份。

他们这样的性格让人爱,让人怜,却也让人恨。

爱他们敢于在当时能自由恋爱,怜他们爱情路上遇到的荆棘坎坷,恨他们性格上的懦弱悲观。

所以他们的爱情是一场注定的悲剧,一场注定的性格上的悲剧。

二玉的爱情是如此动人如此令人动人心弦,如此让人心痛,但我却想用鲁迅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来形容他们。

是的,当时他们的爱情得不到家族的支持与祝福,可是毕竟是他们自己的选择,是他们自己在生活,而不是他们的家族,不是他们的亲人!他们得不到支持得不到祝福就不去争取这段爱情的最美结果,这样轻易妥协的行为真的太让人悲伤了,真的太令人气愤了。

他们可以选择私奔,海角天涯,去过自己想过的幸福快乐的日子。

或者宝玉可以选择以死相逼,就只看在贾母和王夫人极度爱护贾宝玉的份上,肯定会同意他们的爱情与婚姻,让他们共结连理。

二玉的爱情悲剧让人想到很多很多。

现在我们刚刚踏入大学的校门,刚刚离开父母的怀抱,刚刚脱去稚嫩的外衣,刚刚走近纷繁的社会,有时没有人陪很孤独,有时没有人倾诉很苦恼,有时看到别人卿卿我我很羡慕。

这对于正处于爱情懵懂的时期的我们,是一种折磨,却也是发展爱情的一个契机。

事实确实如此,大学里陷入爱恋的同学随处可见,虽然不知他们发展恋情的最初目的,但是结果却是一样,他们恋爱了。

人说,恋爱的感觉很美妙,它给人一种飘飘欲仙的感觉。

但它给我们带来馨香的同时,有时也会刺伤我们脆弱的心灵。

爱情,古往今来多少人为之疯狂、为之痛苦。

没有受过爱情滋润的人,对她充满好奇、渴望与憧憬;饱尝爱情的人中,有人说她是蜂蜜,甜得自己一辈子都想陷在里面,有人说她像毒药,害人不浅,想穿起盔甲永远对她退避三舍。

我觉得只要慎重处理自己的开始爱情的目的,慎重选择经营爱情的方法,就能尽量降低爱情很快结束的机率,因为现在大学生对待爱情真的太过于随便、简单、片面,甚至想的过于罗曼蒂克。

社会快节奏的生活,使大学生的恋爱也渐渐开始简单化,大学生的思想上没有了以前固有的“深思熟虑”,于是恋爱观简单随便了起来。

男生们已经不再在遇到心仪的女孩时欲言又止,欲进又退,而是想爱就爱、想恨就恨,一遇见自己认为对的人的时候,很快就会向其表示自己的爱意,手段更是让电话、短信、网络“发扬光大”。

而女孩子们也不再羞羞答答,抛弃了以前的“矜持”,在男生向自己表达爱意的时候,倘若感觉还可以,便开始了恋情,随随便便,不加思考。

当代大学生谈恋爱时,由于经历的事情太少,往往考虑的问题都比较片面。

大多数的恋人只考虑如何才能让彼此在一起的时间更加充裕,如何才能让彼此的感情更加深厚,而几乎不会考虑周围人的看法和家人、社会对其的影响,甚至对于这份感情对自己学业有无影响、能否激励自己为了两人的幸福奋斗努力都不曾做过考虑。

他们往往在乎爱情的甜蜜过程而不是最终的结果,总是把爱情与婚姻相脱离。

他们忘了,毛主席说过:“不以结婚为目的的爱情都是耍流氓”,他们这样不计后果的“耍流氓”都是片面化的表现。

当代大学生恋爱大多注重的是感情上的愉悦,追求现实的快感,想象着各自是童话里的王子与公主,在大学校园里上演着一幕又一幕他们那所谓的“浪漫”的场景。

男生在女生宿舍楼下表白,跪拜在女生的前边手捧大束玫瑰来求爱,在情人节及恋人生日的时候劳师动众的大摆宴席举行party。

也许在某个瞬间大家觉得这真的很浪漫、甚至很向往,但是如此花哨做法代表的爱情就像阳光下彩色泡沫一样或许根本不能经过风霜雨露的考验,甚至只可能是昙花一现。

不要沉浸在这虚无缥缈的爱情幻觉里,因为当泡沫破灭的时候,受伤的是自己。

在我个人看来,大学生发展爱情我不反对、不禁止、不提倡、不鼓励。

因为大学生已经进入青春期,对异性产生好感很正常,但是虽然大学生生理已经基本成熟,可心理的发展还不完全成熟。

有时候一旦两个人在恋爱时遇到问题,要么手足无措,要么想得极端,往往这样的问题没有解决,另外一系列的就会接踵而至,常常自己都想的焦头烂额却还是毫无头绪,这样两个人都很累。

但是这样的过程每个人总是不可避免地要经历,所以我对于大学生恋爱不反对不鼓励。

爱情需要理解、信任与奉献,既然两个人决定了要在一起,那么彼此在一起的时间就必然会较以前增加好多,那距离产生的美也许也会随着关系的拉近变得不再那么动人心弦,这时候彼此要学会负责,学会理解信任与奉献,这样才能将这样的爱情进行到底。

所以我们应该正确地看待爱情,领略爱情的真谛,正确处理爱情与学业之间的关系。

有人认为恋爱不但不会与学业产生矛盾,而且会促进我们的学业,成为我们学习的动力,可是这是极少数人才能做到的,“一切真正伟大的人物,没有一个是因为爱情而发狂的人,因为伟大的事业抑制了软弱的感情”,想要爱情与事业双丰收,有时候真的很难,而我们正值风华正茂,所以双方都应以学业为重,彼此都要理解,给双方足够的空间去发展,这样将来在一起才有足够的资本与理由来证明自己的选择不是错误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