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轮及其应用(提高)
【学习目标】
1.理解定滑轮、动滑轮的特点、实质及其作用;
2.理解滑轮组的作用,会组装滑轮组。
【要点梳理】
要点一、定滑轮和动滑轮
滑轮是一个周边有槽、能绕轴转动的小轮;因为滑轮可以连续旋转,因此可看作是能够连续旋转的杠杆,仍可以用杠杆的平衡条件来分析。
1.定滑轮:使用滑轮时,其轴固定不动的滑轮叫做定滑轮。
2.动滑轮:使用滑轮时,滑轮的轴随物体一起运动的滑轮叫做动滑轮。
要点诠释:
(1)定滑轮:如下图甲所示,支点在转轴,力臂为轮子半径的等臂杠杆。
定滑轮的特点:它的转轴(支点)不随货物上下移动。
定滑轮的作用:使用定滑轮虽然不能省力,但可以改变用力方向。
(2)动滑轮:如下图乙所示,动滑轮的实质是支点在轮边缘,动力臂是阻力臂2倍的省力杠杆。
动滑轮的特点:它的转动轴会随物体上下移动。
动滑轮的作用:使用动滑轮可以省力,但要多移动距离。
要点二、滑轮组
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在一起的装置叫做滑轮组。
要点诠释:
(1)特点:既可省力,又可以改变用力方向。
但费距离。
(2)结论:在使用滑轮组时,滑轮组用几段绳子吊着动滑轮,提起物体所用的力就是总重的几分之一。
如果考虑动滑轮的重力,则有n 动
物G G F +=。
(3)段数n 、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 、重物移动距离h 间的关系:S=nh ;即省力费距离。
要点三、根据要求组装滑轮组
判断几段绳子的方法:
(1)可用画虚线的方法:只有与动滑轮连接的那段绳子才算进去。
(2)观察绳子的固定端:
固定端在定滑轮上,段数是偶数;固定端在动滑轮上,段数是奇数;
简称:“奇动偶定”。
(3)连线情况:定→动,箭头向下;动→定,箭头向上。
【典型例题】
类型一、定滑轮和动滑轮
1、如图中利用了动滑轮的是()
A.B C.D.
【答案】C
【解析】A、B、D选项中的滑轮的轴是固定不动的,所以都是定滑轮;
而C中滑轮的轮轴是随物体一起运动的,所以是动滑轮。
【总结升华】解决此类题目要知道动滑轮会随物体一起运动,定滑轮不随物体运动。
举一反三:
【变式】如图所示,物体A和B所受重力都为200N,滑轮重力和摩擦不计,当用力分别匀速提升物体A和B时,F
A 为_____N,F
为______N。
B
【答案】100200
2、施工中,一工人利用如图所示的滑轮,若沿不同方向将一桶泥沙提到高处(不计摩擦),那么工人用的拉力是:()
A.F1大B.F2大C.F3大D.一样大
【答案】D
【解析】因为定滑轮相当于一等臂杠杆,只能改变力的方向,而不省力,故定滑轮拉同一重物G,沿三个不同方向,用的拉力大小相等。
【总结升华】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定滑轮工作特点的了解和掌握。
举一反三:
【变式】如图所示,若在不计摩擦的情况下把物体匀速向上提起,则拉力F1与F2相比较()
A.F1较小B.F2较小C.F1与F2一样大D.无法确定
【答案】A
【解析】如图所示:F1的力臂L大于F2的力臂L′,由于提起的重物一定,根据杠杆平衡的条件,阻力和阻力臂的乘积一定,动力臂越长,动力越小。
故F1较小。
3、如图所示,摩擦不计,滑轮重2N,物重10N.在拉力F的作用下,物体以0.4m/s的速度匀速上升,则
A.F=5N,F向上的速度是0.2m/s
B.F=7N,F向上的速度是0.2m/s
C.F=6N,F向上的速度是0.8m/s
D.F=22N,F向上的速度是0.2m/s
【思路点拨】要解答本题需掌握:动滑轮的工作特点,以及动滑轮的特殊使用方法。
【答案】D
【解析】本题是动滑轮的特殊使用方式,考虑滑轮的重力,即力F等于物重的2倍再加上滑轮的重力,F=2×G物+G滑轮=2×10N+2N=22N;
力F移动的距离是物体移动距离的二分之一,故力F移动的速度是物体上升的速度的二分之一,即F上升的速度是0.4m/s÷2=0.2m/s
【总结升华】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动滑轮的特殊使用方法的了解和掌握。
类型二、滑轮组
4、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拉力F=60牛,则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
A.60牛B.120牛C.20牛D.180牛
【答案】D
【解析】绳子股数是3,所以绳子末端的拉力f n
F 1 ,物体和地面之间的摩擦力f=nF=3×60N=180N 。
【总结升华】该滑轮组是用来水平移动物体的,克服的是物体和地面间的摩擦力,由图可知绳子股数是3,根据滑轮组的省力情况即可求出摩擦力。
举一反三:
【变式】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匀速提起重150N 的物体,若不计滑轮重及摩擦力时,拉力F 是多大?
【答案与解析】F=G/n=150N/3=50N ,拉力是50N。
5、已知每个动滑轮重100N ,物重G =1200N ,绳子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300N ,在图中画出了滑轮组的绕线方法。
根据你的判断,只能使用_____绕线方式。
(不计摩擦)
【答案与解析】由上图可以看出,绳子承担的物重包括两部分,即物重1200N 和两个动滑轮重2×100N =200N ,由于绳子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300N ,那么至少需要n =(G +G 动)/F =(1200N +200N )/300N ≈5根绳子。
由此可以
确定只能用乙种绕线方式。
【总结升华】同一个滑轮组,绳子的绕法不同,省力的情况也不同,绳端固定在动滑轮上比固定在定滑轮上更省力。
举一反三:【变式】为了用滑轮组把陷入泥中的汽车拉出来,试在图中画出滑轮组最省力的绕线方法。
【答案】n=3,如图:
类型三、综合应用
6、如图所示,物体C重100N,在不计摩擦和绳重的情况下,要匀速提起重物时,需加力F为28N,若滑轮的规格都相同,则每个滑轮的重为多少牛?
【思路点拨】(1)在不计摩擦和绳重的情况下,使用动滑轮时,因为动滑轮有两段绳子在拉重物,所以用的拉力就是动滑轮和重物重力的二分之一;
(2)按图示滑轮组,我们可以由上向下逐个分析滑轮,按照动滑轮和定滑轮的特点,找出拉力F和动滑轮与重物的种类之间的关系,然后求解。
【答案与解析】
【总结升华】课本中对滑轮只讲了动滑轮和定滑轮两种,但在实际出现的题目中,不时有如本题这种情况的滑轮,如果单从动滑轮或定滑轮的角度来解题,很多同学都会觉得困惑,这就要求学生可以通过对每一个滑轮单独进行受力分析,利用我物体平衡时合力为零的特点列出各力之间的关系,然后解答。
举一反三:
【变式】如图所示,用滑轮组匀速提升重物,若绳子自由端的拉力为F,不计滑轮重、绳重和轴摩擦,求物体的
重力是多少?
【答案】8F6F7F8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