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两种疗法疗效观察

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两种疗法疗效观察

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两种疗法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比较修复肽和氟芬那酸丁酯软膏两种药物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的疗效。

方法:将入选的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50例使用修复肽,B组49例使用氟芬那酸丁酯软膏治疗,一日2次,疗程均为6周。

结果:A组有效率为80% ,B组有效率为71.43%,差异性无显著性(p <0.05)。

结论:修复肽和氟芬那酸丁酯软膏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疗效均好,安全可靠,无副作用。

【关键词】修复肽;氟芬那酸丁酯;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
近年来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CDD)发病率增高,多因皮质类固醇激素类药物使用不当,时间过长引起,病程长,不易治。

我科于2009年9月~2011年9月,分别应用修复肽和氟芬那酸丁酯软膏治疗99例,均取得满意疗效。

结果报告如下。

一、资料和方法
1.临床资料
99例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均为我科门诊病人,女93 例,男6 例,年龄17-56岁,病程1月~5年,其中22~40岁占65%。

以上病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50例B组49例,共99 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和病情程度比较,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入选标准:面部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1个月以上);有激素依赖性和反跳现象:使用糖皮质激素时病情改善,停用后病情反复甚至加重;皮损表现为红斑、丘疹、干燥脱屑、表皮变薄、毛细血管扩张、痤疮样或酒渣鼻皮疹;局部伴有瘙痒、触痛、烧灼感等主观不适感,面部热水浴后或外用化妆品不能耐受,症状加重。

排除标准:就诊前1周内使用过其他外用药货因其他疾病治疗使用激素、非甾体类抗炎药、抗组胺等药物,皮疹合并细菌或真菌感染,妊娠/哺乳期妇女。

2.治疗方法
温水清洁皮肤后,A组患者外用修复肽喷于面部,B组患者外用氟芬那酸丁酯软膏涂抹,均为2次/日。

内用药物相同:氟雷他定10mg,1次/日,维生素C 0.2g,3次/日,路丁20mg,3次/日。

疗程均为6周,每2周复查一次,疗程结束后进行疗效评定对比。

3.疗效判定标准
用药前和每次复诊时观察并记录皮损情况:包括药物药物副作用,临床症状,体征(瘙痒、红斑、丘疹、脱屑、灼热)等。

痊愈:皮损消退面积≥90%,自觉症状完全消失;显效:皮损面积≥60%,自觉症状显著减轻;好转:皮损面积消退≥30%,自觉症状减轻;无效:皮损面积消退≤30%,自觉症状无明显减轻。

有效率以痊愈加显效统计。

4.统计学:采用x2检验。

二、结果
1.治疗结果
见表1。

A组有效率为80.00%,B组有效率为71.43%,差异无显著性。

(x2=0.99,P>0.05);
2.不良反应及随访:
两组均无不良反应,随访3个月无复发,部分未痊愈病人继续使用相应药物仍有效,且未出现不良反应。

三、讨论
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是因面部长期使用皮质类固醇激素类软膏,如:皮炎平霜、皮康王、皮康霜、肤乐、肤轻松或者一些化妆品使用后引起面部毛细血管扩张、红斑、丘疹、干燥、皮肤萎缩等的慢性疾病。

采用传统激素递减法疗程长,患者需密切配合。

采用新的疗法如A组使用修复肽[2]可以作用于表皮的基底层细胞,促进其分裂增殖,快速愈合表皮,改善因皮肤变薄而出现的各种症状,使用修复肽使表皮愈合比自然愈合时间缩短50%;B组使用的氟芬那酸丁酯软膏[3]是一种非甾体类抗炎药,它可以阻断花生四烯酸生成前列腺素及白三烯等炎性递质,从而达到抗炎、止痒,镇痛的作用。

两组患者分别使用这两种药物后,均未出现副作用,是目前治疗CDD值得推广的安全有效的方法。

【参考文献】
[1]潘伟华,温海,刘晓刚.激素依赖性皮炎的临床初步诊断[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05,19(9).
[2]赵庆利,王毅侠,王南等.综合疗法个体化治疗激素依赖性皮炎疗效观察[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06,20(7).
[3]王俊志,张海龙,刘宪刚等.氟芬那酸丁酯软膏联合皮炎汤1号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38例临床观察[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09.23(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