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四章-体被系统

第四章-体被系统

第四章
体被系统
• 体被系统由皮肤及其附属结构如毛发、腺体、指甲 等构成。 • 体被系统覆盖身体的表面,易于观察,因此为人们 所熟悉。 • 人们十分关心体被系统的外观。如痤疮、粉刺会使 年轻人感觉不好。皱纹、毛发变白或减少则是衰老 的标志,会直接影响人的吸引力。 • 由于以上原因,人们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和金钱 来试图改变体被系统的外观和气味,如使用各种化 妆品、染发、修指甲、使用香水等。
• 阳光照射会使皮肤衰老加快,
鸡眼(corn)
四、皮肤的颜色
• 皮肤的色素、皮肤的血流和角质层的厚度共同决 定皮肤的颜色。 • 黑色素(melanin)是决定皮肤、毛发和眼睛颜色 的主要因素,它有防止紫外线损伤的作用。大量 的黑色素常见于雀斑、痣、乳头、腋下以及外生 殖器等部位,身体其它部分如嘴唇、手掌等则含 有较少黑色素。 • 黑色素的生成是由酪氨酸经酪氨酸酶的作用生成 多巴醌(Dopaquinone),后者可转化为许多种分子, 多数为黑色或棕色、也有的为黄色或红色。
第五节
衰老对体被系统的影响
• 随着年龄的增长表皮会变薄,胶原纤维会减少, 皮肤会更容易受伤,修复会更慢。真皮中弹性纤 维和脂肪的减少会使皮肤出现皱纹。随着皮脂腺 活动的减弱,皮肤会更干燥。由于汗腺的减少, 体温调节能力降低,老年人因中暑而死亡的概率 增大。
• 正常黑素细胞的数量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少, 但在手和脸部黑素细胞会增多而形成老年斑。毛 发也会因黑色素生成的减少而变白。
• 整个皮肤的厚度在0.5(如眼睑)至5mm(如背部 和肓肩部)之间,上述厚皮肤和薄皮肤只是针对 表皮而言,对于皮肤整体来讲,其厚度主要取决 于真皮的厚度。例如,背部的薄皮肤要比手掌部 的厚皮肤整体上厚得多。
• 如果经常受到摩擦和压力的作用,表皮的角质层 就会增厚,称作胼胝piánzhī或老茧。在骨骼突 出部的老茧就会形成鸡眼,它可以延伸到表皮的 深层,压迫时会产生严重的疼痛。厚皮肤和薄皮 肤都能形成老茧和鸡眼。
• 皮革就是动物的真皮,因为在处理过程中表皮被 除掉了。另外,临床上做皮试时也是注射到真皮 中的。
• 真皮可以分为两层,位于深部的网织层和浅部的乳 头层。 • 网织层较厚、是真皮的主要成分,由致密结缔组织 构成,纤维束交织成网,使皮肤有较大的韧性和弹 性。 • 乳头层为紧邻表皮的结缔组织。此层的结缔组织突 向表皮的基底层,形成许多嵴状的或乳头状的突起, 称真皮乳头。 • 乳头的形成,增加了真皮与表皮的接触面积,有利 于两者的连接和物质交换(如O2、营养物质等)。
• 头发的生长期为3年,静止期为1-2年,在同一 时间,约有90%在处在生长期,每天脱落100根 头发属于正常现象。 • 秃顶是一种常见的毛发损失现象,发生时会有大 量毛囊损失,剩余的毛囊会发生改变而产生非常 短而透明的毫毛。秃顶常见于男性,与遗传因素 和雄性激素有关。
五、 甲
由甲板,甲半月,后甲襞,侧甲襞,甲根,甲 床,甲基质构成。甲板是角化细胞形成的硬角蛋 白性板状结构。成人每天生长0.1毫米,健康美丽 的指甲平滑亮泽半透明,是人体美的重要组成部 分。
黑素细胞
• 尽管许多基因都与肤色有关,但一个基因的突变 就可以阻止黑色素的产生。白化是一种隐性的遗 传性状, • 妊娠可导致黑色素生成增加,在局部形成妊娠斑。 • 紫外线照射可使现有黑色素变黑并刺激黑色素的 生成,从而使皮肤颜色变深(tanning)。
• 胡萝卜素摄入过多有可能使皮肤产生黄斑,减少 摄入后可恢复。
• 体被系统的外观还可以反映机体的生理失衡。有 些疾病只影响体被系统,如痤疮、疣等。身体其 它部分的疾病也会在体被系统中反映出来,因此 可以用来作为诊断的依据。
• 如心脏病发作时血流量减少可使皮肤变的苍白, 而发烧时血流增加可使皮肤发红。
第一节
体被系统的功能
体被系统形成身体的与外界环境的分界,并协助机体与外 界环境进行相互作用。 体被系统的主要生理功能有: 1. 2. 3. 4. 5. 保护,防止磨损和紫外线损伤、阻止微生物进入体 内、防止脱水。 感觉,该系统中的感受器可以感受冷、热、触、压 和痛等。 温度调节,通过控制皮肤的血流和汗腺的活动可以 调节体温。 生成维生素D,在紫外线的照射下,皮肤可将产生一 种可以转化为维生素D的前体物质。 排泄,一小部分代谢废物可以经皮肤和皮肤腺排出 体外。
三、厚皮肤和薄皮肤(Thick and Thin Skin)
• When we say a person has tick or tin skin, we are usually referring metaphorically to the person’s ability to take criticism. However, all of us have both thick and thin skin. • 厚皮肤和薄皮肤是根据表皮的结构(而不是厚度)来区分 的。厚皮肤的表皮含有所有5层结构,其中角质层含有多 层细胞。厚皮肤主要分布在手掌、指尖和足底。厚皮肤的 真皮其乳头层形成平行的、弯曲的嵴,可使其上的表皮层 形成指纹等,以增大摩擦力。 • 薄皮肤分布于身体的其它部位,其表皮较薄。
第二节
皮下组织
• 就像房子需要地基一样,皮肤是建立在皮下组织之上的, 皮下组织可使皮肤与深层的骨或肌肉紧密附着,并为皮肤 提供血管和神经。 • 皮下组织含有疏松结缔组织,内含胶原纤维和弹性纤维、 成纤维细胞、脂肪细胞和巨噬细胞等。
• 体内脂肪大约有一半贮存于皮下组织,分布的部位与性别 和年龄有关。新生儿皮下有很多脂肪,女性体内的脂肪比 男性多,尤其在大腿、臀部和胸部。皮下脂肪有缓冲、隔 热和填充的作用,也是体形性别差异的原因。
表皮
真皮乳头
二、表皮
• 表皮是皮肤的最外层,由复层扁平上皮组织组成。 表皮厚度一般在0.07-0.12mm,手掌和足跟部最 厚,可达1.5mm。表皮由两类细胞构成,一类是 角蛋白形成细胞,占绝大多数;另一类是非角蛋 白形成细胞,数量少。 • 表皮可分为5层,由深层到表面依次为:基底层、 棘细胞层、颗粒层、透明层、角质层
• 黑色素是由黑素细胞产生的,这是一种有许多长 突起的形状不规则的细胞,分布于表皮的基底层 以及棘层的角质形成细胞之间。它的高尔基体将 黑色素包装成小泡,小泡可运动到突起之中,角 质形成细胞可利用胞吞作用将黑素细胞的突起吞 入,并获得黑色素。 • 黑色素的生成受遗传、内分泌和光照的影响。种 族之间和个体之间的肤色差异主要由遗传因素决 定。黑素细胞的数量在种族之间并没有显著差异。 决定皮肤颜色的是黑色素的生成以及黑色素小体 的大小、数量和分布。
二、小汗腺
合成和分泌汗液的场所,除唇红,鼓膜,甲床,乳头, 阴部外遍布全身,位于真皮深层及皮下组织,单层细胞 排列成管状.底部绕成球形。汗液呈酸性,无色,无味, 低渗,99%是水分,
又称顶泌汗腺 主要分布于鼓膜,腋窝,乳晕, 脐周,肛门,会阴等处,位于皮下组织,大小是小 汗腺的十倍,其分泌物为乳样液,除水分外还含有 蛋白质,糖类,脂肪酸和色原。这些物质在皮面被 分解后可产生汗臭味,有些遗传性汗臭症患者,其 顶泌汗腺分泌液具有一种特殊臭味,俗称狐臭。
表皮 真皮
皮脂腺
皮下组织
表皮
真皮
汗腺
皮下组织
第三节
皮肤
• 皮肤主要由二部分构成,真皮和表皮
• 真皮是附着于皮下组织之上的结缔组织。
• 表皮是位于真皮之上的上皮组织。
• 如果把皮下组织看作地基,真皮则是房子的大部 分,而表皮就是房顶。
一、真皮
• 皮肤的强度主要是由真皮形成的。 • 真皮中以胶原纤维为主,弹性纤维和网状纤维也 有分布(这些纤维都是蛋白质)。脂肪细胞和血 管比皮下组织中少。另外还有神经末梢、毛囊、 平滑肌、腺体、淋巴管等。
• 皮肤上常见的褐色老年斑是脂褐素蓄积堆积形成
黑素细胞瘤
第四节
皮肤的附属结构
• 皮肤附属器包括皮脂腺,小汗腺,大汗腺,毛发, 毛囊,指(趾)甲等。
一、皮脂腺
除掌跖和足背外遍布全身,位于真皮毛囊与立毛 肌的夹角内,开口于毛囊上部。皮脂内50%是甘油三 酯和甘油二酯,其次是胆固醇,蜡酯及鲨烯,并携带一 些棒状杆菌,酵母菌,螨虫等常驻微生物。
四、毛发
• 毛发包括头发,眉毛,胡须,睫毛,腋毛等毛。 由毛干、毛根、毛乳头组成。
• 由内向外分三层是髓质、毛皮质和毛小皮。毛发 的主体是数层角化的菱形细胞和黑素细胞。
人类毛发扫描电镜照片
• 毛发的生长是周期性的,包括生长期和静止期。 新的周期开始时,同一毛囊的毛发就会脱落。睫 毛的生长期约为30天,静止期约为105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