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充材料一
盲人心中的明灯
大学实习时,我带过一堂小学一年级的语文课。
那天我给学生出了这样一道题:有一个盲人晚上出门总挑着一盏灯笼,这是为什么?学生的答案五花八门,有的说:“他是给儿子买的灯笼。
”还有的说:“夜里太冷,他是想取暖吧?”......可能这些答案都对,但这些年龄不到十岁的孩子都认为盲人提灯一定是为自己,所以,他们的答案不免单一。
他们没有一个人回答:盲人也许是为了给别人(健全的人)照亮,这样,别人才不会撞上他-----盲人的心中装着一盏明亮温暖的灯,为别人着想正是他心中的明灯。
这些孩子不明白:很多时候,帮助别人其实是帮助我们自己。
为什么那么多眼睛好的人在黑夜中往往会相撞,就是因为他们心中没有明灯。
1、短文的哪些地方让你感动,用“——”画出来,并想想为什么让你感动,做上批注。
2、文中的“明灯”指①明亮的灯②为他人着想的思想。
说说下列句子中的“明灯”指的是什么?(1)他们心中没有明灯。
()
(2)他们手上也不提明灯。
()3、这篇文章告诉我们什么?用文中的话回答。
补充材料二
美丽的吻
一次残疾儿童运动会上,百米跑的9名参赛者全部都是身体或智力方面有缺陷的孩子。
他们整齐地排在百米速跑的起跑线上。
接着枪声一响,所有的人都跑了起来。
确切地讲他们并不是在速跑,可是他们都满心欢喜地要跑完全程并争取胜利。
突然,一个男孩子在跑道上跌倒了,他坚强地爬起来,再次跌倒,他又坚强地爬起来……连续好几次,男孩终于哭了。
其他8个孩子听到男孩的哭声,放慢速度停下来。
然后转身回跑,无一例外。
这时,一个患有腰疾的弱智女孩弯下腰,在那个男孩的脸上轻轻吻了一下说:“这会让你好些的。
”
然后,9个孩子手挽着手走向终点。
体育馆的所有观众都站起来,掌声和欢呼声一浪高过一浪,持续了将近十分钟。
1、快速阅读短文,边读边考虑,这个故事的哪些地方让你感动?用“——”画下来,并想想为什么让你感动?在旁边作上批注。
2、结合将心比心说说这女孩为什么要在她脸上轻轻吻一下?他当时心里是怎么想的?
3、掌声和欢呼声一浪高过一浪,持续了将近十分钟。
这掌声是给谁的?为什么会如此热烈而持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