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性乳化沥青生产工艺
1乳化沥青的改性
以各种胶乳为改性剂生产改性乳化沥青的工艺最主要的是胶乳的选择和胶乳的加入方式。
把胶乳掺入乳化沥青中的方法有多种: a) 在胶体磨前加人,即把胶乳加入到皂液中。
可以加入皂液配制罐中,也可以加入到皂液配制罐出口管道中。
如果加入到皂液配制罐出口管道中,应考虑胶乳与皂液按比例计量问题以及胶乳与皂液混合是否均匀的问题。
为了使胶乳与皂液混合均匀,需要增加静态混合器。
b) 胶乳直接送入胶体磨,在皂液、沥青乳化的同时,混和分散均匀。
这种情况下,胶体磨的入口是三个,三种原料同时按比例进入。
c) 胶乳在胶体磨后加,即在胶体磨出口处加入。
这种情况下,必须有混合分散设备,使乳胶与乳化沥青混合分散均匀。
混合分散设备可以是胶体磨、乳化机、静态混合器等。
d) 在乳化沥青成品中掺入,再经乳化机混合分散。
e) 在拌制乳化沥青混合料时掺入,例如在稀浆封层机中掺入,与集料、乳化沥青、水及添加剂等同时拌制成改性乳化沥青稀浆混合料,对路面进行稀浆封层。
胶乳属于热力学不稳定体系,易因各种原因引起破乳。
破乳后的胶乳脱水凝结,结成胶团,极易堵塞乳化机、泵、管道、阀门。
所以使用胶乳
应特别注意,通过胶乳的各种设备以及管道、阀等必须在使用后立即清洗干净,以免问题发生。
选择胶乳除应考虑品种、性能、价格等外,还应考虑其微粒离子电荷的电性。
这一点对于改性乳化沥青特别重要。
胶乳微粒离子电荷应和沥青乳化剂分子所带电荷相一致或相匹配。
如:同是阳离子;同是阴离子;可与阳离子或阴离子相匹配的非离子。
如果胶乳微粒离子电荷和沥青乳化剂分子所带电荷不相一致或不匹配,则会消耗掉一部分乳化剂,严重时则会引起破乳,造成损失,达不到改性的目的。
从理论上讲阳离子乳化剂可以和阴离子乳化剂复配。
实际上这种复配是有很严格的条件的,不是随意就能复配的,所以选择胶乳时应特别重视这一间题,与沥青乳化剂分子所带电荷相反的胶乳是不能使用的。
2. 乳化沥青的复合改性
由于一种胶乳改性乳化沥青往往不能达到理想的改性效果,采用两种胶乳复合改性乳化沥青就可以达到同时从两方面改性的目的。
胶乳的加入方式应采取一种在胶体磨前加入,另一种在胶体磨后后加人。
一般不采取两种胶乳混合在一起然后加入的方式。
因为两种胶乳混合后的稳定性往往不好,甚至引起破乳。
如果先把一种加入皂液中,则由于皂液中沥青乳化剂会与胶乳中的乳化剂重新分布达到新的平衡,稳定性要好得多。
从工艺上讲,复合改性乳化沥青的生产技术要复杂得多,因为除了要考虑一种胶乳与沥青乳化剂微粒离子电荷相一致和相匹配外,还要考虑另一种胶乳与沥青乳化剂微粒离子电荷相一
致和相匹配以及两种改性剂之间微粒离子电荷相一致和相匹配的问题。
但胶乳的选择原则与上述是相一致的。
为了保证生产的正常进行,每次必须先在实验室进行小型试验。
3 结语
改性乳化沥青属于双重复合型热力学不稳定体系,除具有与乳化沥青完全相同的特性外,还由于胶乳的加入,增加了不稳定的因素,所以改性乳化沥青的贮存稳定性比乳化沥青更差。
胶乳改性乳化沥青、复合改性乳化沥青存放1天以后,胶乳即分层,改性沥青乳液的贮存稳定性不好,易析水分层。
所以改性乳化沥青贮存期有限,生产和使用时应做到:有计划的组织生产和使用;保持适度的搅动或循环;贮罐加盖密闭,避免风吹、雨淋和强光直射;保持乳液干净,不要带进杂质和杂物;不要在5℃以下气温存放;远离高温、低温热源;运输距离控制在200 km以内;不要受到强烈的机械作用;不同品种不要混合;不同批产品混合要慎重;产品更换时要先清洗生产系统,后生产;生产设备、贮罐、管道要及时清洗;胶乳改性乳化沥青不能存放太久,一般乳化后即用;复合改性乳化沥青一般不存放,生产后即用;改性沥青乳液生产后应尽快使用,不要存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