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长城》教案新部编本(韦华)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长城》教案新部编本(韦华)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小学语文新人教版四年级语文
《长城》教学设计
贵州省贵阳市乌当区新天九年制学校韦华【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学会本课生字、新词,了解长城的概貌、构造、历史等。

2.技能目标:
(1)指导学生图文对照,学习由远及近、由整体到部分的观察方法,培养观察能力和良好的观察习惯。

(2) 读懂课文,理解每段话的意思及段与段之间的联系。

(3)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情感目标:通过读文讨论,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难点】
1.在阅读中理解长城的高大坚固,感受长城的雄伟气势,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

理解重点词语的含义。

【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合作学习法,以读代讲法。

【教具准备】
与课文内容相关的长城多媒体课件、长城模型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 多媒体出示长城图片,学生欣赏歌曲《长城长》。

学生听完歌曲后,师问:同学们,在这首歌中提到了一处名胜古迹,你们知道是哪里吗?
2.是呀,就是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

今天我们就要继续学习17课。

(板书课题:17.长城)。

学生读课题。

3. 师过渡:毛泽东爷爷说过:“不到长城非好汉”,今天就让咱们来当当好汉,一起走进长城,去一览它的雄姿。

那我们怎么去长城呢?(学生各抒己见。

)师:老师为同学们准备了词语飞机,如果同学们能正确流利的读好这些词语,就说明你们不但会开飞机,还开得很棒!就可以驾驶飞机登上长城了。

(课件出示词语,学生读。


二、图文结合,学习课文1、2自然段,了解长城的特点,感受长城的雄伟壮观。

1.各学习小组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找出课文的哪些自然段描写了长城的特征。

2.指名说说课文的哪些自然段在描写长城的特征。

(1、2自然段)
3.第一组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第二组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

其他小组的同学注意听,边听边思考:这两个自然段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写出了长城的哪些特点?
4.指名回答这两个自然段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从远到近,教师板书:远,近)写出了长城的哪些特点呢?(长,高大坚固。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长、高大坚固)(一)结合图片,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感受长城的长。

1.导入第一自然段。

师:下面,我们要来具体的感受一下长城的长。

请同学们仔细地观察这幅图,你观察到了什么?(出示图片,学生观察)
学生自由描述。

师:课文中的哪一句话是在描写这幅图的?(学生勾画出来。


(出示:远看长城,它像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


2.学习第一自然段,感受长城的长。

师:同学们自己读读这个句子,读完以后谈谈你的体会。

生自由谈体会,并读句子。

(1)引导学生理解“崇山峻岭”、“蜿蜒盘旋”。

从这两个词中可以体会到长城所处的位置是很陡峭,很险峻的。

(2)学习描写方法:“长城”像“长龙”运用了比喻,形象的写出了长城的长;“一万三千多里”运用数字说明长城很长,如果是开车的话,大约要行60多个小时,如果是徒步走大约要走五百零八天。

(3)师小结:长城很长,像长龙,气势磅礴,让我们一起来读出她的气势吧。

(4)全班有感情齐读第一自然段
(二)结合图片,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感受长城的高大坚固。

1.过渡:同学们,远看长城,他雄姿万里,那近看长城,你又看到了什么呢?(让学生观察。


2.学生观察图,并说说自己看到了什么。

3.课文中的哪些句子是在描写这幅图的,请同学们在课文中勾画出来。

4.学生读自己勾画的句子。

(课件出示:城墙顶上铺着方砖,想很宽的马路,五六匹马可以并行……)
5.各小组同学读读这个句子,讨论交流读了句子以后知道了什么?体会到了什么?
6.小组学习。

7.指名说说自己的读后收获和体会。

(学生在说时,教师因势利导,让学生直观地从图中认识垛子、瞭望口、射口、城台,并说说这些结构的作用。

在此基础上,出示长城的实物模型,让学生看,从而体会到长城高大坚固、设计巧妙,修建长城的劳动人民很有智慧。


8.小结:同学们,学习了课文的1、2自然段,我们感受到了长城很长很长,很高大很坚固,很雄伟很壮观。

(三)分男女生赛读1、2自然段。

男生读第一自然段,女生读第二自然段。

看哪一组能读出长城的雄伟。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烘托高潮,体会情感
(一)体会古代劳动人民修建万里长城的艰辛。

1.过渡:同学们读书读得真好,真有感情,你们的读书声让许多游客不约而同来到了长城,作者也在其中。

作者“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墙上的条石,……”想起了谁呢?(出示有游客游览长城的图片)
2. 指名读课文的第三自然段,学生评读。

3.作者站在长城上,他想起了谁?(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
师过渡:古代的劳动人民修建了万里长城,下面,请各小组的同学穿越时空的隧道,走进古代,看一看古代劳动人民是怎样修建万里长城的?
4.小组讨论交流古代劳动人民是怎样修建长城的,教师巡视指导。

5.指名说说古代劳动人民是怎样修建长城的,从中体会劳动人民修筑长城的艰辛。

6.你想对古代劳动人民说些什么?(学生自由说。


(二)体会句子“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


1.过渡:古代劳动人民修筑了长城,他们很辛苦,很伟大,作者是怎么赞美他们的?(“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

”)课件出示这句话
2.指名读句子并让学生谈谈体会。

3.让学生找找这句话的照应句。

(从东头的山海关到西头的嘉峪关……)
4.小结:学习了这一自然段,我们深深地感受到古代劳动人民修建万里长城很艰辛,他们太伟大了。

5.请三小组的同学读读第三自然段,要求读出劳动人民修筑了长城的艰辛,以及我们的敬佩之情。

6.全班有感情的读本自然段。

四、学习最后一个自然段,整体把握课文,升华认识
1.过渡:作者最后是怎样赞美长城的?
2.指名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其他学生思考上述问题。

3.指名回答。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伟大奇迹。


4.小组讨论交流:为什么说长城是世界历史上一个伟大的奇迹?(生自由发言。

)
五、教师小结:同学们,长城像一条很长很长的巨龙,蜿蜒盘旋在崇山峻岭之间,它高大坚固,气魄雄伟,他是古代劳动人民的血汗与智慧的结晶,是华夏儿女的骄傲,它是世界上一个伟大的奇迹呀!
六、拓展
配乐欣赏长城的奇特景观,并读相应的赞美长城的名句。

七、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远看:长龙一万三千里
17. 长城近看:高大坚固伟大奇迹
联想: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