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测试题

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测试题

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测试题(加试)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7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26小题,每题2分,共52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某种毒素因妨碍细胞呼吸作用而影响有机体的生命活动,这种毒素可能作用于细胞的A.核糖体B.细胞核C.内质网D.线粒体2.为检验一个病人是否患糖尿病,通常在其尿液中需加入的试剂A.碘液B.斑氏试剂C.苏丹Ⅲ染液D.二苯胺3.不同作物缺少不同的,表现不同的症状。

如棉花嫩叶发黄,油菜只开花不结果、马薯块茎长得小。

上述作物缺少的矿质元素分别是①硼②钾③镁④铁A.④①②B.④②①C.④①⑧D.⑧①②4.生活在沙漠中,含有丰富叶绿素的植物细胞中,含量占原生质体总量50%以上的物质是A.蛋白质B.叶绿素C.脂类D.水5.盛花期的连续暴雨影响了大田油菜的正常授粉。

防止减产的补救措施是A.喷施硼肥B.追施氮肥C.喷施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D.以上措施均不可取6.将植物置于光照充足,温度适宜,CO2足量的环境中一段时间后,突然将光照撤除,下列曲线最能代表植物体内ATP的量的变化的是(横轴示撒去光照后的时间,纵轴示ATP的量)7.假若在显微镜下观察到103个处于分裂时期的洋葱根尖细胞,其中690个处于前期,10 个处于中期,34个处于后期,175个处于末期。

请根据这些数据判断有丝分裂各期的相对持续时间的长短为A.前期>中期>后期>末期B.中期>后期>末期>前期C.前期>末期>后期>中期D.无法判断8.把小球藻培养液放在明亮处一段时间后,向其中滴加酚红pH指示剂(遇碱变红),培养液变为红色;若将此培养液分为两份,一份放在暗处,一份放在明亮处,结果放在明亮处的仍为红色,而在暗处的又恢复为原色。

其原因是A.光合作用消耗了CO2B.光合作用产生了氧C.光合作用产生了CO2D.光合作用消耗了氧9.下列种子在萌发时,对土壤透气要求最高的是A.花生B.小麦C.玉米D.蚕豆10.下列生理活动中,不属于动物异化作用的是A.把氨基酸分解成CO2、H2O、和尿素B.把食物中的蛋白质分解成在酸C.分解有机物的过程中释放能量D.把代谢的终产物排出体外11.生物体不同的细胞具有不同的功能,最能体现细胞特殊功能的是A.细胞膜的结构B.细胞器的种类和数量C.细胞核内的遗传物质D.细胞大小12.细胞分化过程中,不会出现的是A.细胞表面结构的改变B.细胞器种类和数量的改变C.蛋白质种类和数量的改变D.细胞核遗传物质的改变13.人体从食物中吸收的固醇,肯定与体内的哪项活动无关A.促进新陈代谢B.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C.维持第二性征D.升高血糖浓度14.已知下列单细胞生物,它们都具有细胞壁,但没有核膜和核仁,在研究它们生活所需条件的实验中,得出下面的结果(√表示需要)。

这三种生物依次是A.衣藻、乳酸菌、变形虫B.衣藻、酵母菌、变形虫C.固氮蓝藻、酵母菌、硝化细菌D.固氮蓝藻、乳酸菌、硝化细菌15.在下列1—4四种实验条件下,测定了不同光强度对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

从以上实验可知,限制实验2、实验4和P点光合速率的因素分别是A.光强度CO2浓度温度B.温度CO2浓度光强度C.CO2浓度温度光强度D.温度光强度CO2浓度16.下表表示某种食物中的四种氨基酸的含量和人体蛋白质中这四种氨基酸的平均含量。

试问:如果人食用这种食物,在人体中发生下列哪种生理过程,才能使食物中的这四种氨基酸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生物必需的生活条件水氧CO2葡萄糖氨光A √√√√B √√C √√√√氨基酸丝氨酸组氨酸酪氨酸甘氨酸食物中0.01 0.10 0.05 0.20人体中0.10 0.23 0.13 0.04 A.呼吸作用B.转氨基作用C.脱氨基作用D.氧化作用17.肺气肿患者呼吸不畅,体内血浆pH值比正常人A.略高B.略低C.相同D.不确定18.为了研究不同颜色的光对种子萌发的影响,进行了如下实验:取甲、乙、丙、丁4个培养皿,培养皿中有潮湿的滤纸,各人100粒莴苣种子,然后分别给予不同的光照,数天后结果如下表:据上述实验数据,作为最恰当的一个结论是A.只要有光照,莴苣种子就能发芽B.不照光,莴苣种子不能发芽,远红光能抑制其发芽C.橘红光可促进莴苣种子发芽,远红光可抑制其发芽D.橘红光可促进莴苣种子发芽,但远红光可抵消橘红光的作用19.下列情形导致人体局部淋巴液的生成量相对减少的是A.进食后的小肠绒毛B.喝大量牛奶后的肝脏C.皮肤过敏处D.动脉血管瘤的器官20.如图所示,a,b,c分别表示人体内的三类有机物d是c转化形成a、b时形成的一种物质。

下列有关d物质的正确叙述是A.可能转变成尿素,排出体外B.能消灭侵入人体的病菌C.可作为人体内的能源物质D.是为人体各项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主要物质21.下图为人体K+的动态平衡示意图。

Y表示尿钾,Z表示组织细胞中的K+。

图中最可能不消耗ATP的过程是22.下列物质通过细胞膜一定由低浓度一方向高浓度一方运输的是A.水B.甘油C.葡萄糖D.蔗糖23①C6H12O6+6O——→6CO2+6H2O+能量②6CO2+6H2O——→C6H12O6+6O2A.硝化细菌B,圆褐固氮菌C.甲烷杆菌D.根瘤菌24.如用模拟细胞质基质成分的溶液分别培养离体的线粒体和叶绿体,控制光和氧气,如下图所示。

其中A、C示线粒体,B、D示叶绿体;A、B有光照但不供氧气,C、D 有氧气但在黑暗中。

一段时间后,溶液中pH最高和最低的依次是A.A和D B.D和A C.C和B D.B和C25.人体血钙过高,会导致A.肌肉抽搐B.佝偻病C.肌无力D.骨质软化病26.以C6代表葡萄糖,则下列简式表示为C3+[H]+ATP——→C5+C6+ADP+PiA.有氧呼吸第一阶段B.有氧呼吸第二阶段C.光合作用暗反应固定阶段D.光合作用暗反应还原阶段二、选择题:本大题包括6个小题,每题3分,共18分。

每题有不止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每小题全选对者得3分,其它情况不给分。

27.右图所示,能够表达下列哪些生理过程A.突触小体释放神经递质B.胰岛细胞分泌胰岛素C.肾小管细胞分泌K+D.肠腺细胞分泌肠液28.下列生理现象中,不需要消耗ATP的是A.细胞吸收甘油B.氧气从肺泡进,入毛细血管C.水在光合作用中被光解D.生长素从顶芽运输到侧芽29.下列情形能引起人体组织液生成量增加的是A.对花粉过敏的人第一次吸入花粉B.肾小球肾炎的病人随尿液排出蛋白质C.食物过咸使醛固酮分泌量减少D.体育运动时小动脉舒张30.无氧呼吸时间过久,陆生植物就会受伤死亡,其原因包括A.产物酒精使蛋白质变性B.消耗更多有机物C.因气孔关闭而无法进行光合作用D.缺少某些中间产物而无法合成一些有机物31.当体内血糖消耗太多时,经分解可补充血糖的物质有A.肝糖元B.肌糖元C.氨基酸D.维生素32.根据下图植物光合作用强度与光照强度之间关系的曲线,你认为光照强度大于D 点时,限制光合作用强度继续增强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有A.CO2浓度B.水的供应量C.温度D.酶的数量和催化能力甲乙丙丁光照条件用黑纸遮光照橘红光(λ=660μm)先照橘红光再照远红光(λ=735μm)先照橘红光再照远红光最后再照橘红光数天后萌发的种子数(粒)0 99 40 98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测试题班级:姓名:座号:成绩:一、选择题答题卡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题号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答案二、选择题答题卡题号27 28 29 30 31 32答案第Ⅱ卷(非选择题,共80分)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0个小题,共80分。

33.下图是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根据图中编号及其所指部位回答:(11分)(1)蛔虫的细胞结构中由于无(写出图中序号及相应名称,下同)[ ]________和[ ]_______,决定了其代谢类型与该细胞的不同。

(2)与根毛细胞相比,该细胞所特有的结构是[ ]_______,若该细胞是根尖分生区细胞,则在分裂末期[ ]_________活动特别强。

(3)若这是成熟区细胞,正处于营养液中,则正常情况下,与其吸收矿质元素有关的细胞器主要是[ ]________和[ ]________,因为进行此生理活动需要前者提供________,后者提供_______。

(4)将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的场所是[ ]________,遗传信息表达的最后步骤发生在[ ]_________。

(5)某科学家从细胞中分离耐高温淀粉酶(Amy)基因a.通过基因工程的方法将其转移到马铃薯植物中。

经检测,Amy在成熟块茎细胞的细胞间隙中发现。

则Amy在细胞内移动的最可能途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囊泡膜→与细胞膜融合外排。

34.下表为一种营养液的配方,据表回答:(10分)成分Ca(NO3)2KH2PO4KCl MgSO4Fe(NO3)2Mo 蒸馏水含量1g 0.25g 0.12g 0.30g 0.30g 极少1000ml (1)该营养液若用于植物培养,在培养的初期,植物生长正常,培养一星期后瓶中植株出现萎蔫现象,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采用的最简单的有效措施是_______ _________。

(2)要使植物正常生活,培养液中至少还应加入_____种必需元素。

(3)培养一段时间后,若将培养液中的硫酸镁除去,则瓶中植株上叶片①呈________色素的颜色。

若除去硝酸亚铁瓶中植株上先受影响的叶片是________。

(4)此培养液若用于培养圆褐固氮菌,则培养液的成分应如何调整?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设计一实验,判定Mg为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写出设计思路即可)35.科学家在研究钠通过细胞膜的运输方式时,做了下述实验:先向枪乌贼神经纤维里注入微量的放射性同位素24Na。

不久可测得神经纤维周围溶液中存在24Na。

如果在神经纤维膜外溶液中先后加入某药物和ATP,测得神经纤维周围溶液中24Na的量如右图所示。

请回答:(5分)(1)据实验过程及图示你可得出哪些科学结论__________。

(2)由此可见,神经纤维排出24Na需要______,24Na通过细胞膜的方式是__________。

(3)若将图中纵坐标改为“细胞内24Na的量”(其它实验条件不变),在上图原坐标中画出相应的曲线以表示细胞内24Na的量的变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