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二生物试题【新课标】试卷说明1、本试卷满分90分,答题时间90分钟;2、请将答案直接填涂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只交答题卡。
一、选择题(共40小题,每小题1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下列能够在人体内环境中进行的生理过程是()A.性激素的合成 B.抗原与抗体结合C.淀粉水解成麦芽糖 D.氨基酸的脱水缩合2.人体出现组织水肿的原因可能是()①血浆蛋白含量过少②血液中尿素含量过高③血糖含量过高④淋巴循环受阻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3.关于内环境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A.内环境稳态是指内环境的每一种成分和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B.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稳定只取决于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变化C.内环境稳态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的结果D.内环境稳态遭到破坏时,必将引起细胞代谢紊乱4.如图是人体某组织内各种结构示意图,A、B、C、D表示的是结构,①②③④表示的是液体,有关此图叙述不正确的是()A.构成D的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是淋巴和组织液B.图中CO2浓度最高的液体是②C.图中O2浓度最低的液体是③D.①②③④组成了体液,其中①②④构成了人体内环境5.下列关于神经兴奋的叙述,错误的是()A.兴奋部位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膜内为正、膜外为负B.神经细胞兴奋时细胞膜对Na+通透性增大C.兴奋在反射弧中以神经冲动的方式双向传递D.细胞膜内外K+、Na+分布不均匀是神经纤维兴奋传导的基础6.下列关于体液调节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体液调节比神经调节持续时间长B.体液调节比神经调节作用范围广C.参与体液调节的化学物质就是各种激素D.参与体液调节的化学物质需要体液传送7.小杨同学将部分生物学知识归纳如下,其中正确的是()8A.X、Y都可代表葡萄糖B.X、YC.X可代表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Y可代表葡萄糖和肝糖原D.物质X不属于内环境成分,Y属于内环境成分9.某人的脊髓从胸部折断后,一般情况下()A.膝跳反射存在,针刺足部有感觉 B.膝跳反射存在,针刺足部无感觉C.膝跳反射不存在,针刺足部无感觉 D10.给狗喂食会引起唾液分泌,ABCD11.置于膜外。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图1中膜内的钾离子浓度高于膜外B.图2测量装置所测电压为0mVC.图2中若在①处给予适宜刺激(②处未处理),电流计的指针会发生一次偏转D.图2中若在③处给予适宜刺激,②处用药物阻断电流通过,仍能测到电位变化12.下列有关人脑功能的说法错误的是()A.大脑皮层V区受损患者不能写字B.语言功能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C.脑中高级中枢可对脊髓中相应低级中枢进行调控D.由短期记忆到长期记忆可能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13.正常人体内的激素、酶和神经递质均有特定的生物活性,这三类物质都是()A.与特定的分子结合后起作用B.在发挥作用后仍能保持活性C.在细胞内发挥作用D.由活细胞产生的蛋白质肝细胞血管XY14.下丘脑是重要的生命活动调节中枢,下列各项中属于下丘脑参与调节的一组是()①水平衡的调节②调控促激素的分泌③渗透压平衡的调节④血糖平衡的调节⑤体温平衡的调节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④⑤15.下图表示动物体体温调节过程的部分示意图,图中①、②、③代表激素,当某人走出房间进入寒冷环境中,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血液中激素①、②含量会增加,③含量减少B.激素①、②对垂体的作用效应都为促进C.激素①作用的靶细胞也可以是甲状腺细胞D.骨骼肌受神经支配,不自主战栗16.下列有关人体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①血浆中溶菌酶的杀菌作用属于人体的第一道防线②抗原都是外来异物③人体分泌的乳汁中含有某些抗体④吞噬细胞可参与特异性免疫⑤过敏反应一般不会破坏组织细胞⑥HIV主要攻击人体的T细胞,引起自身免疫病⑦对移植器官的排斥是通过细胞免疫进行的A.①④⑤⑦ B.①②③⑦ C.②③⑥⑦ D.③④⑤⑦17.人的一只眼球受伤导致晶状体破裂,若不立即摘除,则另一只健康眼睛也可能失明。
在此类患者血清中可检测到自身晶状体蛋白的相应抗体。
对此现象推导正确的是()A.这是机体的过敏反应,属于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B.正常生理状态下,眼球的晶状体蛋白不进入血液C.晶状体蛋白一旦进入血液,只可能引发非特异性免疫反应D.晶状体蛋白一旦进入血液,就能刺激T淋巴细胞产生抗体18.肠道病毒EV71常引起儿童手足口病。
下列关于人体对该病毒免疫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A.EV71侵入机体后经T细胞摄取处理,暴露出EV71所特有的抗原B.效应 T 细胞能通过释放淋巴因子攻击被EV71入侵的细胞C.患儿感染EV71后,需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共同作用才能彻底清除D.患儿痊愈后若再次感染该病毒,相应的记忆细胞会迅速产生抗体消灭病毒19.高等动物激素与植物激素的主要区别在于()A.有无特定分泌腺体B.是否种类多样和特异性高C.是否微量高效D.是否有调控代谢活性20.下列生理现象不需要其它部位供应生长素的是()A.杨树顶芽的生长 B.燕麦胚芽鞘尖端以下部位的弯曲生长C.番茄子房发育成果实 D.梨树侧芽萌发的抑制21.在一个切去尖端的燕麦胚芽鞘上放上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块,用单侧光照射,胚芽鞘只生长不弯曲。
这一现象说明()①生长素能促进植物生长;②单侧光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匀;③植物生长具有向光性;④感受光剌激的部位是尖端;⑤生长素能由顶端运输到下部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④⑤D.③④⑤22.以下有关植物激素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植物激素的调节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其只是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一部分B.赤霉素、细胞分裂素均通过促进细胞分裂而促进植物生长C.色氨酸经过一系列反应可转变成生长素,故生长素与双缩脲试剂会发生紫色反应D.横放植物的茎背地生长现象体现了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23.下图1为一株幼苗水平放置一段时间后的生长情况,图2为用一定浓度梯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处理扦插枝条后生根的情况(其中浓度为0的是对照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图1中的幼苗根尖极性运输方向从分生区到伸长区B.图1中的根尖、茎尖产生的生长素因横向运输导致其在根尖、茎尖的两侧分布不均匀C.图2所示实验的结果表明生长素类似物在促进枝条生根方面表现为两重性D.图2所示实验的对照组表明扦插枝条不受植物激素的作用时也能生根24.植物激素在农业生产和园林绿化方面得到广泛的应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利用生长素类似物合成除草剂,可清除农田和园林杂草或抑制杂草生长B.在园林栽培中,可用赤霉素来促进植物细胞伸长,使植株增高C.用适宜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喷洒棉花植株可达到保蕾保铃的效果D.在果树挂果时,利用乙烯利促进果实细胞体积增大25.图甲是将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块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的一侧,胚芽鞘弯曲的情况(弯曲角度用α表示);图乙是生长素对胚芽鞘生长的作用示意图。
由此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琼脂块中生长素浓度在b点时α具有最大值B.当生长素浓度小于b点浓度时,随生长素浓度的增加α逐渐减小C.只有生长素浓度高于c点浓度时,生长素才会抑制胚芽鞘的生长D.由图乙可知生长素对于胚芽鞘的生长作用具有两重性26.下列关于“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实验的相关操作,正确的是()A.培养酵母菌时,必须去除培养液中的溶解氧B.可采用样方法对一支试管中的培养液中的酵母菌进行计数C.为了方便酵母菌计数,当酵母菌数量过多时可先将培养液稀释后再计数D.使用血细胞计数板时,先滴加培养液,然后放置盖玻片27.森林里,从树冠到地面可划分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和地被层,同时林下透光度不同的地点,植物种类也有所区别,这表明群落有一定的()A.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B.垂直结构C.对群落产生重大影响的优势种 D.物种组成及比例28.如图为某种群数量增长的“J”型曲线和“S”型曲线。
若不考虑迁入和迁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改善空间和资源条件有望使K值提高B.bc段种群增长率逐渐下降,出生率小于死亡率C.c点时种群增长率为零,出生率等于死亡率D.理想条件下,种群数量增长可用图中“曲线X” 表示,没有K值29.南方某地的常绿阔叶林曾因过度砍伐而遭到破坏。
停止砍伐一段时间后,该地常绿阔叶林逐步得以恢复。
下表为恢复过程中依次更替的群落类型及其植物组成。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演替阶段群落类型植物种类数/种草本植物灌木乔木1 草丛34 0 02 针叶林52 12 13 针、阔叶混交林67 24 174 常绿阔叶林106 31 16A.该地常绿阔叶林恢复过程中,群落演替的类型为次生演替B.与针叶林相比,草丛阶段的动物分层现象较为简单,丰富度低C.该地能恢复到第四阶段说明人类活动未影响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D.常绿阔叶林得以恢复的原因与土壤条件、植物的种子等的保留有关30.有关土壤动物研究的叙述,正确的是()A.土壤动物群落不存在分层现象B.土壤动物种间关系主要是互利共生C.土壤盐碱度不同,土壤动物群落结构有差异D.随机扫取表层土取样,可以调查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31.卷叶螟和褐飞虱是稻田中两种主要害虫,拟水狼蛛是它们的天敌。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害虫与拟水狼蛛间的信息传递,有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B.精耕稻田与弃耕稻田的生物群落,演替的方向与速度有差异C.防治稻田害虫,可提高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D.用性外激素专一诱捕卷叶螟,短期内褐飞虱的种群密度会下降32.下图是农业生态系统的一种结构模式,有关分析中正确的一项是()A.人是该生态系统的基石B.人和畜禽所处的营养级肯定是不同的C.分解者的有效利用,提高了该生态系统的能量利用率D.物质的良性循环,确保了能量的循环利用,减少了废物的积累33.很多同学都曾尝试设计制做生态瓶,但是有相当一部分同学的设计并不成功。
下面罗列了设计生态瓶遵循的原理,其中不合理的是()A.瓶内各种生物之间应有营养上的联系B.瓶内各种生物的数量搭配应合理C.应定时向瓶内通气,保证生物的有氧呼吸D.瓶内生态系统应获得充足的能量供应34.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叙述错误的是()A.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B.“野生生物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共同维系生态系统的稳态”属于生物多样性的潜在价值C.“科学家根据苍蝇平衡棒的导航原理,研制了新型的导航仪”属于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D.我国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可概括为就地保护和易地保护两大类35.两个不同生态系统在同时受到同等强度的干扰(a)后,其结构和功能的曲线变化情况如图,由图不能得出的结论是()A.同等强度的干扰下,乙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比甲强 B.同等强度的干扰下,若乙生态系统干扰提前,则B点左移C.若甲生态系统的干扰强度增大,则C点右移D.乙生态系统B点后一定有新的物种产生36.在一般情况下,关于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主要途径的正确图解是( )37.下图能用来准确表示哪一组概念之间的关系( )A .1表示生态系统信息种类,2-4分别表示物理信息、化学信息、生物信息B .1表示生物膜系统,2-4分别表示细胞膜、线粒体膜、叶绿体膜C .1表示生态系统的功能,2-4分别表示物质循环、能量流动、自我调节能力D .1表示免疫系统,2-4分别表示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活性物质38.图a 、b 分别为农村和城市生态系统的生物量(生命物质总量)金字塔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