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货币银行学 (2)

货币银行学 (2)

6、有一储户预计4年后其子女需要学费、生活费开支约5万元,按照现 行的年利率8%计算,他现在需要存入多少钱,才能在4年后获得5万元? 现值的计算是用复利计算本息和的逆运算。因为复利的本息和 S=现值p x(1+r)n,所以, p=S/(1+r)n=50000/(1+8%)4=36251.49(元)
7、银行向企业发放一笔贷款,贷款额为100万元,期限为4年,年利率 为6%,试用单利和复利两种方式计算银行应得的本息和。 用单利方法计算
(1)货币政策与其他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配合是必要和重要的
①我国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实现是多种经济政策协调配合的结果。②货 币政策本身有局限性,如时滞、作用范围等。尤其在我国货币政策及作 用环境尚待完善的情况下,货币政策就更需要其他政策的配合。③孤 立、片面地强调货币政策反而会影响其作用的发挥。
(2)与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
2、试论金融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1)金融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可表达为:二者紧密联系、相互融合、互 相作用。具体来说,经济发展对金融起决定作用,金融则居从属地位, 不能凌驾于经济发展之上;金融在为经 (2)经济发展对金融的决定性作用集中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金融在 商品经济发展过程中产生并伴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发展。二是商品经 济的不同发展阶段对金融的需求不同,由此决定了金融发展的结构、阶 段和层次。 (3)金融对经济的推动作用是通过金融运作的特点、金融的基本功 能、金融机构的运作以及金融业自身的产值增长这四条途径来实现的。 (4)在经济发展中,金融可能出现的不良影响表现在因金融总量失控 出现信用膨胀导致社会总供求失衡;因金融运作不善使风险加大,一旦
①客观上存在着货币资金余缺调剂的必要性。②货币调剂只能通过信用 方式进行。
(3)扩大企业自主权对社会信用关系有较大影响
①引起信贷资金来源的增中。②导致信贷资金运用范围扩大。③信用形 式日益多样化④信用的杠杆作用日益加强。
二、计算题
相关公式 (一)利率计算 单利法:
公式:利息=本金×利率×期限 限)
1. 计划经济体制下中央银行实行直接调控,说明中央银行的地位、以 及可用的货币政策工具,如信贷规模、利率管制、直接干预等;
2. 市场经济体制下中央银行实行间接调控,说明中央银行的地位,以 及可用货币政策工具,包括存款准备金政策、再贴现政策和公开市场政 策,并分析间接调控下这些工具所具备的优缺点;
3. 我国现阶段已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 经济转化的过程中,中央银行应大力推进货币政策工具由直接调控为主 向间接调控为主转化。指出我国应重点使用公开市场政策和再贴现政 策,并通过改革逐步完善这两大政策所需的经济金融条件,从而保证其 作用的有效发挥。
(3)与产业政策的协调配合
①产业政策作为结构调节政策恰好弥补货币政策总量调节的不足。我国 更应利用两者配合,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②我国是发展中国 家,从发展出发,两者配合应把握:产业政策对货币政策具有导向作 用,货币政策支持产业政策并矫正产业政策可能出现的超速或扭曲。
(4)与收入政策的协调配合
①两者有共性亦有区别(如政策工具、调节范围、时滞等),可以互补, 是当前各个国家共同运用调节经济的两大政策。 ②我国当前经济现状 更需要两者配合。在通货紧缩迹象明显,货币政策多次使用如七次下调 利率但效果不好的情况下,应大力运用财政政策,加强二者的配合。③ 配合方式主要有:双松、双紧、一紧一松和一松一紧。如何搭配在策略 上要审时度势地选择最佳配合。
3、试分析货币政策各种工具的效果.你认为现阶段我国应如何选用货 币政策工具?
(1)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政策、公开市场业务称之为一般性的 货币政策工具。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是作用猛烈的工具,一般不轻易变 动;再贴现政策主要是告示效应,表明政策意向,但对于信贷扩张和紧 缩的调节力量较弱;公开市场业务比较灵活,易于操纵,效果也比较直 接。但它要求的前提条件是中央银行有足够的实力和发达的证券市场。 三者需配合使用。
减,金融业的安全稳定性趋于下降。
(4)正确认识和客观评价金融创新对金融、经济发展的影响,是驾驭 并把握金融创新的基本前提。在此前提下,采取积极措施,使金融创新 对金融、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最大化和副作用最小化,从而实现金融、 经济发展过程中安全与效率的兼得。
6、如何理解不同体制下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工具?你认为现阶段我国 中央银行应如何运用货币政策工具?
7、论述财政体系对货币供给的影响。
(1)银行和财政是再分配部门,所集中的货币都不能由自己直接运用, 而要贷给或拨给国民经济各部门、企业、个人等去使用。从这个意义上 说,财政和银行一样,成为国民经济的货币供给者之一。财政把自己的 收入拨给企业、机关团体、学校和个人,那么其货币收入就增加,因而 购买商品和劳务的能力增强了,或有支付能力的货币购买力增强了。
5、试论当代金融创新对金融与经济发展的影响 (1)金融创新对金融经济发展的影响有正有负,但主流是正面的、良 性的。金融创新是金融发展的主要动力源,没有创新推动,就没有多层 次和开发性的金融发展,就不可能对现代经济发展有如此巨大的推动和 促进作用。但同时也必须充分认识金融创新给金融和经济发展带来的矛 盾和问题。 (2)当代金融创新的概念、基本特征及其对金融、经济发展推动作用 得以实现的四条途径即储蓄效应、投资效应、收入效应、就业效应。 (3)创新过程即经济发展的实现过程,故而创新过程中出现的矛盾、 问题会对金融、经济发展产生直接不利影响。后果是使金融风险有增无
国际收支是指一国居民在一定时期内与非居民之间的政治、经济、军 事、文化及其他往来活动中所产生的全部交易的系统记录。一定时期的 国际收支通常要用国际收支平衡表表示。 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平衡只是形式上的平衡,实际上各国的国际收支常常 处于失衡状态。失衡要么表现为顺差,要么表现为逆差。 造成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有: (1)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2)经济结构性原因。 (3)货币价值的变动。 (4)国民收入的变动等。 国际收支失衡时,可采取如下调节方法: (1)外汇缓冲政策。 (2)金融政策。 (3)财政政策。 (4)利用国际贷款。 (5)直接管制等。
I=1000000x6%x4=240000元 S=1000000x(1+6%x4)=1240000元 用复利利方法计算 S =1000000x(1+6% )4= 1262476.96元 I = 1262476.96 —1000000= 262476.96元
8、面额100元的债券,票面利率10%,5年到期,市场利率为8%,试按照 单利计算该债券的行市。 债券行市=到期收入本利和/(1+市场利率×到期期限) 到期收入本利和=本金(1+票面利率×期限) 解:该债券行市=100 x(1+10%x5)/(1+8%x5)=107.14元
④生产结构,产、供、销是否衔接
⑤人口数量 ⑥信用机构的发展和信用机构的完善程度
10、试述社会主义经济中信用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性。
(1)商品货币经济是信用存在的基础
①商品货币经济的发生,决定信用的出现。②商品货币关系的发达程 度,决定信用的发展状况。
(2)商品货币经济是社会主义信用存在的客观依据
一、论述题
1、试述通货膨胀形成的理论原因,并结合国情论述我国通货膨胀形成 的特点。 (一)通货膨胀的定义。
通货膨胀是指商品和服务的货币价格总水平的持续上涨现象。 (二)直接原因就是货币供给过多,但深层次上的原因还有:
1.需求拉上,包括财政赤字、信用膨胀、投资需求膨胀和消费需 求膨胀;
2.成本推动,包括工资推动,利润推动; 3.结构因素,经济结构和部门结构的失调; 4.其他原因,如供给不足,预期不当,体制转轨等因素。 (三)我国通货膨胀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短期性; 2.非政策性
(4)我国现阶段应大力推动货币政策工具由直接调控为主向间接调控转 化。过渡时期共存的货币政策工具有再贷款、利率、存款准备金、公开 市场业务与再贴现等数种,其中应日趋淡化直接调控工具的影响,逐步 强化间接调控工具的作用。1998年初,我国取消贷款限额管理,向间接 金融调控迈出了重要一步。
4、试论国际收支失衡的主要原因及其调节的主要措施
本息和=本金(1+利率×期
复利法: 公式:利息=本金[(1+利率)期限-1] 率)期限
本息和=本金(1+利
(二)收益资本化计算
本金=收益/利率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三)股票行市与债券行市的计算
股票行市=预期收益/利率; 债券行市=到期收入本利和/(1+利率*到期期限) (四)货币乘数 货币乘数=1/(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提现率+超额准备金率) (五)总存款、派生存款计算 总存款=总存款=基础货币×货币乘数 整个银行体系的派生存款=总存款-基础货币=基础货币×货币乘数- 基础货币
本息和=本金+利息=1000000 +240000=1240000(元) 或:本息和=本金(1+利率×期限)
4、某国某时商品价格为11元,待售商品数量为140000件,平均货币流 通速度为4次,试计算流通中货币必要量。 解:M=PQ/V=11X140 000:4=385000
5、设有5年期定期银行存款10000元,年利率为5%,以年为计息期间, 请分别用单利法和复利法计算到期日的本息和。 单利法10000+10000X5%X5=12500 (3分) 复利法10000 X (1十5%)5=12762.8 (3分)
2、原始存款1000万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10%,提现率5%,超额准备金 率5%,试计算总存款与整个银行体系的派生存款。 解:总存款=基础货币×货币乘数=1000 × 1/(10%+5%+5%) =5000(万元)
派生存款=总存款-基础货币=5000-1000=4000 (万元)
3、银行向企业发放一笔贷款,贷款额为100万元,期限为4年,年利率 为6%,试利用单利方式计算银行应得的本利和。 解: 利息=本金×利率×期限=1000000 X 6%x4=240000(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