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市中小企业经营及用工情况调查问卷表
单位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联系人:_____________________ 联系电话:__________________
1.贵公司在上海投资经营的时间为:________
A. 1年以内
B. 1-3年
C. 3-5年
D.5年以上
2.贵公司所属的行业类别是:________
A. 制造业
B. 批发和零售业、贸易
C.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D.住宿和餐饮业
E.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F.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G. 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
H.其他
3.贵公司的性质属于:________
A. 市(区)属国有及国有控股
B. 中外合资(作)(含港澳台)
C.外商独资(港澳台)
D. 本市民营
E. 外省市民营
F. 其他(请注明)
4.贵公司2012年销售额为________
A 300万元以下
B 300万元-1000万元以下
C 1000万元-1亿元以下
D 1亿元及以上
5.2012年,贵公司实现利润与上年同期相比:________
A. 增加
B. 持平
C. 减少
6.贵公司雇佣员工2012年底的有员工人,与2011年同期相比:________
A. 增加
B. 减少C持平 D.增加或减少的比例
7.贵企业2012年人均用工成本(含四金)为________
A 1500—2000元/月.人
B 2000—2500元/月、人
C 2500—3000元/月.人
D 3000-5000元/月、人
E 5000元/月.人以上
与2011年同期相比,用工成本_______________
A 增加
B 减少
C 持平增幅(或降幅)为_________%
8.贵公司雇佣员工中外来务工人员(指非本市户籍)所占比重为:________
A.10%以下
B.10%—30%
C.30%—50%
D.50%-70%
E. 70%以上
9.贵公司的主要招工形式有(合计为100%):
A自行张贴招工广告____% B通过老员工从家乡带过来____%
C从本地劳务市场招聘____% D到劳务输出地招聘____%
E网络、报刊广告招聘____%
10.2012年,贵公司与员工解除劳动关系的主要原因是(可多选):________
A. 企业调整生产经营方向
B. 人工成本上升过快加重企业经营负担
C. 企业经营困难而压缩生产规模(非人工成本引起的经营困难)
D. 员工劳动技能或职业素质无法满足生产岗位需要
e. 员工自行跳槽 F.其他(请注明)________________
11.从员工的角度来看,员工离职离岗的主要原因是(可多选):________
A回乡创业 B工资低于预期 C对工作环境、工作强度不满意
D自身知识、技能不足 E 生活成本高,社保、子女就业等问题的制约
12.今后一段时期,贵公司在劳动用工方面将倾向于:________
A. 增加员工
B. 维持现状
C. 减少员工
13.2012年以来,贵公司的各类成本中,上升最大的为:________
A. 原材料成本
B. 融资成本
C. 人工成本
D.其他________
14.人工成本增加的因素主要有(可多选):________
A. 劳动力供求关系导致市场薪酬上升
B. 最低工资上调
C. 社保政策调整(综保、镇保转为城保)
D. 各类岗位技能培训
E. 其他
15. 贵公司为吸引或留住工人,主要采取的措施有(可多选):________
A加薪 B提供食宿 C改善工作环境
D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E提供技能培训 F其他________________
16.贵企业预期明年用工人数与今年相比________
A 增加
B 减少
C 持平增加或减少的比例________%
17. 预期用工增加的原因是(可多选):__________________
A 市场回暖,需求增加
B 新建、扩建,扩大生产经营规模
C 产品结构调整,新增劳动岗位
D 生产经营成本下降
18. 预期用工减少的原因是(可多项选择):________
A 市场环境继续恶化,需求继续萎缩
B 劳动用工成本大幅增长,生产经营成本继续上升
C 企业生产经营方向发生战略性调整,用工结构发生巨大变化
D 技术改造的节奏和力度继续加大,生产效率大幅提高,用工需求减少
19. 贵公司目前亟需人才(可多填):
一线熟练普工_____人,生产技术人员_____人,科技研发人员_____人,行政管理人员_____人,营销人员_____人;其他(岗位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人。
20. 企业希望政府在稳定就业、扩大就业提供哪些支持(可多选):________
A提供稳定或新增岗位用工补贴,增加弹性用工、灵活用工指标
B由政府组织培训,提升劳务工技能
C加强公共服务建设,完善社保、子女就学等公共服务政策,提升企业所在地吸引力
D稳定物价,降低生活、经营成本,使企业能够有更多的资金改善员工福利待遇
E建立招工平台,地方政府或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开展多渠道招聘活动,如组织招聘会等
F组织企业到劳动力资源充足的地区现场招聘
G其他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