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如何做好经济运行监测分析工作

如何做好经济运行监测分析工作

如何做好经济运行监测分析工作
经济运行工作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进行宏观经济管理的重要方式。

经济运行工作的内容因工作的对象、任务、环境不同而有所不同。

年,国家经贸委机构改革到位后,曾将运行工作概括为“一条主线,三个方面”,即围绕结构调整主线,重点做好动态分析、行业管理、综合协调三个方面的工作。

动态分析是依据,行业管理是基础,综合协调是保证。

三个方面的工作紧密结合,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与调整,经济运行工作的重点将更加偏重于准确把握经济运行动向与趋势,及时进行行业发展导向,积极推动结构调整,适时进行综合协调。

相对于宏观经济环境的调控来说,经济运行工作更偏重于对经济运行状态的调节;相对于需求总量的调控来说,经济运行工作更偏重于对供给的协调;相对于增量的结构调整来说,经济运行工作更加偏重于以存量为主的结构调整。

各地区的经济运行工作在具体内容上有所侧重,但在“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的总体指导思想方面是一致的。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经济运行工作的内容、方法、手段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工作对象不再是个别企业而是全社会,工作方法更多地依靠各种经济政策和法律法规,工作手段则主要集中在“信息、协调、服务”方面。

经济运行监测分析是对经济运行动态指标进行的
连续性观测及其规律性的揭示,是经济运行工作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是经济运行工作的基础。

要紧紧抓住关系经济运行的全局性问题,深入分析,提出政策建议,做到“上报数据要准确,反映问题要及时,形成观点要鲜明”。

经济运行监测分析不同于一般的统计分析。

统计分析把数据的准确及时作为主要目标,而经济运行监测分析除对数据的严格要求外,更加着重于对动态、活情况的把握,并把对经济运行工作进行指导作为主要目标。

经济运行监测分析的重要性在入世后得到充分体现,计划经济时形成的以审批为特征的直接管理经济的方式正在逐步被以信息导向等多种公共服务方式为主的间接管
理模式所取代。

经济运行监测分析的结果不仅被政府机关所重视,而且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

随着经济运行工作的目标、范围、对象、重点的变化,经济运行监测分析也要随时反映这种变化。

做好经济运行监测分析工作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准确把握经济运行监测分析的内涵
把握经济运行监测分析的内涵,确定经济运行监测分析的对象是做好监测工作的首要环节。

工业作为目前国民经济中最大的产业部门,其所占份额在国民经济中举足轻重,与其他产业之间的关联不容忽视。

经济运行监测分析的内容除要能描述工业自身的运动之外,还要包括对于其上下关联、影响并制约发展的其他因素。

从经济运行的实物形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