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医院感染管理培训课件

医院感染管理培训课件


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谷饶中心卫生院剖宫产患者手 术切口感染事件 • 2009年10月9日至12月27日,广东省汕头市潮阳 区谷饶中心卫生院的38名剖宫产患者中,共有18 名发生手术切口感染。 • 该事件是由于手术器械灭菌不合格导致的手术切 口感染,病原菌为快速生长型分支杆菌。
辽宁省丹东市东港丙肝事件
揉搓方法
掌心对 掌心搓揉
手指交叉 掌心对手背搓揉
手指交叉 掌心对掌心搓揉
揉搓方法
双手互握 搓揉手指
拇指在 掌中搓揉
指尖在掌心 中搓揉
手消方法



完 腕



正确干燥双手
×
×
×
×

洗手区域皮肤分布图
最易被遗漏 可能被遗漏 不被遗漏
手掌
洗手区域皮肤分布图
最易被遗漏
容易被遗漏 不被遗漏
手背
某位护士的手印 培养24小时后
正确佩戴方法
滤过率可达90%
滤过率达95%
滤过率仅20%
滤过率达90%
手套的使用
1. 暴露于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黏膜、及 其污染的物品时,应戴清洁手套。 2. 脱去手套后要马上洗手或手消毒。 3. 一次性手套不可重复使用。
注意: 1. 手套有一定的渗漏率 2. 洗手与带手套是完全独立 的措施,不能相互替代
5、医院感染的报告与监测
• 当出现医院感染病例时,经治医师应及时向本科室医院感染监控 小组负责人报告,并于24小时内填卡通过内网报告医院感染管理 科。 • 科室监控小组负责人应在医院感染管理科的指导下,及时组织经 治医师、护士查找感染原因,采取有效控制措施,杜绝继续扩散, 关键是隔离,并进行相应的治疗护理。 • 确诊为传染病的医院感染,按《传染病防治法》的有关规定报告 和控制。
五、医疗废物的管理
医疗废物分五类: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 物、损伤性废物、药物性废物及化学性废 物。
医疗废物的管理
管理:
1、分类收集:医疗废物分五类:感染性废物、病 理性废物、损伤性废物、药物性废物及化学性废物, 不能混合收集。
分别置黄色塑料袋内密闭运送,损伤性废物(针 头、穿刺针等)应放入防渗漏、耐刺的容器内,袋 外有中文标签及警示标识。盛装医疗废物不得超过 包装物或者容器的3/4满,必须应用专用胶带封口, 使其紧实、严密。
区域设置 警示标识 回收登记 转运签字
“五防” 预防儿童 接触
防渗漏 防鼠 防蝇 防蟑 防盗
医疗废物 暂存地
清洁消毒
(墙壁、地 面、运输车、 周转箱)
日产日清 个人防护 健康查体
3、医院感染防控的重要性
• 与医疗质量和病人安全密切相关。 • 与医务人员自身的安全密切相关。 • 与医院的效率、效益和声誉密切相关。
• ——“深圳市妇儿医院手术切口感染事件”
该院1998年4月3日至5月27日,共计手术 292例,至8月20日止,发生感染166例,切 口感染率为56.85%。 此次感染是以龟型分歧杆菌为主的混合 感染,感染原因是浸泡刀片和剪刀的戊二 醛因配制错误未达到灭菌效果。
防 措

3.标准预防的基本特点为:
(1)既要防止血源性疾病的传播,也要防止 非血源性疾病的传播; (2)强调双向防护,既防止疾病从病人传至 医务人员,又防止疾病从医务人员传至病 人;
(3)根据疾病的主要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 隔离措施,包括接触隔离、空气隔离和飞 沫隔离。
4、常用防护用品
• 医务人员使用的防护用品应符合国家有关标 准。 • 常用防护用品包括:口罩(包括外科口罩和 医用防护口罩)、防护眼镜或面罩、手套、 隔离衣、防护服、鞋套、防水围裙、帽子等。
• 禁止将使用后的一次性针头重新套上针头套。禁止
局部处理措施:
1)应当在伤口旁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 损伤处的血液,再用肥皂液和流动水进 行冲洗;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
2)受损部位的伤口冲洗后,应当用消毒液, 如:75%乙醇或者 0.5%碘伏进行消毒, 并包扎伤口;被暴露的粘膜,应当反复 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
西安交大一附属院8名新生儿死 亡系院内感染所致
• 2008年9月西安交大一附院医院新生儿科在短时 间内连续发生感染和死亡病例,医院未予报告, 存在瞒报重大医院感染事件的事实。感染防控工 作薄弱,诸多环节存在隐患,新生儿科布局不合 理,人流与物流相互交叉;新生儿使用的物品和 器具采用了错误的消毒方法;医务人员没有规范 地进行手卫生等。经检测:医务人员的手、病房 物体表面、奶瓶、奶嘴及暖箱注水口等细菌数超 标严重。 • 处理:撤销院长和主管院长的职务,免去医务科、 护理部、新生儿室主任及护士长的职务,并全省 通报。
下列情况属于医院感染
无明确潜伏期的感染,规定入院48小时后发生的感染为 医院感染;有明确潜伏期的,自入院时起超过平均潜伏 期后发生的感染,为医院感染。 本次感染直接与上次住院有关。 在原有感染基础上出现其它部位新的感染(除外脓毒血症 迁徙灶),或在原感染已知病原体基础上又分离出新的病 原体(排除污染和原来的混合感染)的感染。 新生儿在分娩过程中和产后获得的感染。 由于诊疗措施激活的潜在性感染如疱疹病毒、结核杆菌 等感染。 医务人员在医院工作期间获得的感染。
• 应按照《医疗机构隔离技术规范》要求,正 确使用防护用品。
正确使用口罩
(一)要让口罩紧贴面部: 1、口罩有颜色的一面向外,有金属片的一边向上;
2、系紧固定口罩的绳子,或把口罩的橡皮筋绕在耳朵上, 使口罩紧贴面部; 3、口罩应完全覆盖口鼻和下巴; 4、把口罩上的金属片沿鼻梁两侧按紧,使口罩紧贴面部。 (二)佩戴口罩后,避免触摸口罩,以防降低保护作用; 若必须触摸口罩,在触摸前后都要彻底洗手。 (三)脱下口罩时,应尽量避免触摸口罩向外部分,因为 这部分可能已沾染病菌。 (四)脱下口罩后,放入感染性医疗废物袋内。
2.标准预防的措施
a) b) c) d) e) f) g) h) i) 洗手,必要时进行手消毒。 戴手套。双层手套。 口罩、防护眼镜、隔离衣或者围裙。 污染的医疗用品和仪器的清洁消毒。 各项操作正规,严格无菌操作。 污染的床单及时更换。 锐器的处理。 备好复苏用具。 污染环境的病人应隔离。

准 预
稍不留神,就发生在你身边
2、医院感染预防性
医院感染的分类 • 外源性感染也称交叉感染,指病原体来源 病人体外,如其他病人、病原携带者、污染 的医疗器械、血液制品、病房用物、医院环 境等,可预防。 • 内源性感染指病原体来自病人体内或者体 的正常菌群或者条件致病菌。如人体的肠道、 口腔、呼吸道、皮肤等部位常常成为内源 性 感染微生物“贮藏库”,难预防。
医院感染管理知识培训
曲淑英
主要内容
医院感染特性
工作人员的防护
手卫生 锐器伤的预防及处理 医疗废物的管理 消毒隔离相关要求
一、 医院感染的特性
1 、医院感染的普遍性:有医院,就 有医院感染!
USA:NI发病率为5~6%; 导致每年99000病人死亡(2007) Malaysia:现患率为29.2% Mexico:现患率为23.3% 中国:发病率:6%~8% ICU 和高危险病人:现患率为25~50%
• ——“宿州眼球事件” 2005年12月11日,安徽省宿州市市立医院发生10例接 受白内障手术治疗的患者眼球医源性感染,其中9名患者 单侧眼球被摘除的恶性医疗损害事件。 存在问题:医院手术室布局、流程等不合理,手术器械 的消毒和灭菌工作没有达到基本标准,其中微创手术器械 未做到一人一用一灭菌。 处理办法:取消该院二级甲等医院的称号,眼科3名医生被 停止执业9个月,手术室1名护士中止执业注册1年,对科 室及医院的相关领导撤职或行政记大过处分。
• 运送人员在运送医疗废物时,应当防止造 成包装物或容器破损和医疗废物的流失、 泄漏和扩散,并防止医疗废物直接接触身 体。 • 运送医疗废物应当使用防渗漏、防遗撒、 无锐利边角、易于装卸和清洗的专用运送 工具。 • 每天运送工作结束后,应当对运送工具及 时清洁和消毒。
医疗废物的暂时贮存 要求
• 不得露天存放医疗废物,医疗废物暂时贮存 时间不得超过2天。 • 暂时贮存病理性废物,应当具备低温贮存 或者防腐条件。 • 医疗废物转交出后,应当对垃圾暂时贮存 场所、设施及时进行清洁和消毒处理。
四、锐器伤的预防及处理
1 预防:
• 医务人员在进行侵袭性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要 保证充足的光线,并特别注意防止被针头、缝合针、 刀片等锐器刺伤或者划伤。
• 使用后的锐器应当直接放入耐刺、防渗漏的利器盒, 或者利用针头处理设备进行安全处置,也可以使用 具有安全性能的注射器、输液器等医用锐器,以防 刺伤。
帽子的使用
1.进入污染区和洁净环境前等时应戴帽子。
2.布制帽子应保持清洁,每次或每天更换与 清洁。 3.一次性帽子应一次性使用。
只有保护好自己, 才能更好地救治 病人!
三、控制医院感染最简单、最有效、 最方便、最经济医院感染 20--30%
1.洗手与卫生手消毒原则:
锐器伤的处理流程
• • • • 1.立即挤出伤口部位的血(严禁局部挤压) 2.流动水下冲洗 3.碘伏或酒精消毒伤口 4.上报医院感染管理处和医疗保险科, 填写登记表 • 5.用药 • 被HBV阳性病人血液、体流污染的锐器 刺伤,应在24小时注射乙肝免疫高价球 蛋白,皮下注射乙肝疫苗10ug、10ug、 消毒 上报 用药 轻挤 冲洗 10ug(按0、1月、6月间隔)
• 当手部有血液或其他体液等可见污染时, 应用肥皂或皂液和流动水洗手。 • 手部没有可见污染,宜使用速干手消毒 剂消毒双手代替洗手。
2、手卫生五个指征



2前3后
后 后
3.洗手方法
• 湿手:在流动水下,使双手充分淋湿 • 取液:取适量皂液,均匀涂抹至整个手掌、 手背、手指和指缝。 • 揉搓及其方法:认真揉搓双手时间不少于 15秒钟,应注意清洗双手所有皮肤,包括 掌心、指缝、手背、手指关节、指腹、指 尖、拇指、腕部。 六步或七步洗手法,如图。 • 冲洗:在流动水下,彻底冲净双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