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自学考试《大学语文》试题精选4

自学考试《大学语文》试题精选4

自学考试《大学语文》试题精选(第四套)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
1、《陌上桑》这首诗最早著录于()
A.《玉台新咏》
B.《乐府诗集》
C.《宋书?乐志》
D.《诗经》
2、《饮酒》(其五)中,最富哲理意味的诗句是()
A.悠然见南山
B.飞鸟相与还
C.心远地自偏
D.欲辩已忘言
3、《行路难》中,借举止抒情的诗句是()
A.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B.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C.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D.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4、提倡“明道”、“致用”、“事信”、“言文”文学主张的是()
A.韩愈
B.柳宗元
C.苏轼
D.欧阳修
5、《婴宁》中,促使婴宁“矢不复笑”的事件是()
A.爬上树梢,狂笑而坠
B.走出深山,嫁到王家
C.惩罚邻子,遭遇诉讼
D.归葬鬼母,伏尸痛哭
6、《秋水》一文的哲理意义在于()
A.满招损,谦受益
B.宇宙无限,人的认识有限
C.民贵君轻
D.事物可以互相转化
7、在《蚂蚁大战》中,作者认为自己的父辈当年并非是为区区三便士茶叶税而战,其战斗的真正目的是()
A.为真理而战斗
B.为钱财而战斗
C.为减税而战斗
D.为统治世界而战斗
8、《西湖七月半》中,人物描写的特点是()
A.工笔细描
B.简练传神
C.轻松调侃
D.浓墨重彩
9、下列《饮酒》(其五)的诗句中,表现了“无我之境”的是()A.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B.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C.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D.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10、体现罗敷“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情节是()A.盛装采桑
B.观者失态
C.坚拒“共载”
D.极夸“夫婿”
11、《饮酒》(其五)的主要语言特点是()
A.对仗工整
B.绚丽多彩
C.长短交错
D.平淡质朴
12、《哦,香雪》的整体建构特点是()
A.思想感情的多重性
B.全景描述中突出中心画面
C.以铅笔盒为聚焦点
D.借景物描写刻画人物心情
13、在《都江堰》第一部分中,作者写道“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工程不是长城,而是‘都江堰’”,这里主要运用的叙述手法是()
A.类比手法
B.对比手法
C.借代手法
D.夸张手法
14、从《秋水》看,庄子“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所依据的理念是()
A.以人为本,施行仁政
B.顺应自然,清静无为
C.宇宙无限,人的认识有限
D.多元并立,和而不同
15、罗素在《如何避免愚蠢的见识》一文中说“在茫茫宇宙中一个小小角落的一颗小小星球的
生命史上,人类仅仅是一个短短的插曲,而且说不定宇宙中其他地方还有一些生物,他们优越于我们的程度不亚于我们优越于水母的程度。

”运用的论证法是()
A.例证法
B.演绎法
C.比较法
D.反证法
16、《种树郭橐驼传》中,认为能使“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的种树方法是()
A.其本欲舒,其培欲平
B.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
C.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
D.硕茂其枝,早蕃其实
17、宗璞写《哭小弟》的主要意图是()
A.赞美小弟的无私奉献精神
B.哀悼小弟的英年早逝
C.关注一代知识分子的坎坷命运
D.抒写对一代英才的敬仰
18、下列诗歌,整体描绘“可望难即”情境的是()
A.《蒹葭》
B.《长恨歌》
C.《湘夫人》
D.《早雁》
19、在闻一多《一句话》这首诗中,“有一句话说出就是祸”这句话用的抒情方法是()A.融情入景
B.移情于景
C.直接抒情
D.借举止抒情
20、“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所借用的诗句是南朝时宗悫的()
A.驾长车行万里路
B.乘长风破万里浪
C.振高翼飞万里空
D.挂云帆驶万里途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
21、丁香姑娘的特点有()
A.美丽
B.高洁
C.愁怨
D.热烈
E.执著追求
22、《孟子》一文中,孟子所提出的实施
“王道之始”的方式有()
A.不违农时
B.数罟不入湾池
C.尽心于国
D.移其粟于河内
E.斧斤以时入山林
23、体现《种树郭橐驼传》剪裁详略得当的地方有()
A.略写郭橐驼的生平,详写他种树的态度和方法
B.略写郭橐驼种树方法,详写“他植者”种树方法
C.略写郭橐驼种树,详写“长人者好烦其令”
D.略写“他植者”种树,详写“长人者好烦其令”
E.略写“他植者”态度马虎,详写“他植者”“爱之太殷,忧之太勤”
24、《一句话》这首诗中反复句的表达作用有()
A.表现了当时中国的黑暗
B.体现了人们所受的苦难
C.具有一唱三叹之妙
D.强化了全诗高昂自信的激情和格调
E.突出了主题
25、下列诗人中,以浪漫风格著称的有()
A.屈原
B.陶渊明
C.李白
D.杜甫
E.白居易
三、词语解释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26、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
27、食以草具
28、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29、须知胡骑纷纷在,岂逐春风一一回
30、询其故,盖马伶耻出李伶下,已易衣遁矣
31、争知我、倚栏干处,正恁凝愁
32、见长人者好烦其令
33、含情凝睇谢君王,一别音容两渺茫
34、苏子愀然,正襟危坐
35、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
四、简析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36、阅读《论毅力》中的一段文字,回答下面的问题:
其在志力薄弱之士,始固曰吾欲云云,吾欲云云,其意以为天下事固易易也,及骤尝焉而阻力猝来,颓然丧矣;其次弱者,其乘一时之意气,透过此第一关,遇再挫而退;稍强者,遇三四挫而退;更稍强者,遏五六挫而退;其事愈大者,其遇挫愈多,其不退也愈难,非至强之人,未有能善于其终者也。

A.作者在这里分别罗列了几种人的几种结果?
B.作者意在突出哪种人?由此可见,本文的核心论点应当怎样表述才更确切?
C.这里运用了怎样的论证方法?
37、阅读胡适《容忍与自由》中的一段文,字,回答下面的问题:
我十七岁的时候(1908)曾在《竞业旬报》上发表几条“无鬼丛话”,其中有一条是痛骂小说《西游记》和《封神榜》的,我说:《王制》有之:“假于鬼神时日卜筮以疑众,杀。

”吾独怪夫数千年来之掌治权者,之以济世明道自期者,乃懵然不之注意,惑世诬民之学说得以大行,遂举我神州民族投诸极黑暗之世界!…… 这是一个小孩子很不容忍的“卫道”态度。

我在那时候已是一个无鬼论者,所以发出那种摧除迷信的狂论,要实行《王.制》的“假于鬼神时日卜筮以疑众,杀”的一条经典。

A.在这段话中作者为什么要痛骂《西游记》和《封神榜》?
B.这段话中的证据属于什么类型?
C.这段话属于何种论证方法?
38、阅读《张中丞传后叙》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南霁云之乞救于贺兰也,贺兰嫉巡、远之声威功绩出己上,不肯出师救。

爱霁云之勇且壮,不听其语,强留之,具食与乐,延霁云坐。

霁云慷慨语日:“云来时,睢阳之人不食月余日矣!云虽欲独食,义不忍;虽食,且不下咽!”因拔所佩刀断一指,血淋漓,以示贺兰。

一座大惊,皆感激为云泣下。

云知贺兰终无为云出师意,即驰去。

将出城,抽矢射佛寺浮图,矢著其上砖半箭,日:“吾归破贼,必灭贺兰!此矢所以志也”。

愈贞元中过泗州,船上人犹指以相语。

A.这里表现出南霁云怎样的性格特征?
B.除慷慨陈词外,作者主要用什么方法来刻画南霁云的形象?请概要说明。

C.除正面刻画南霁云外,作者还运用了什么表现方法?具体体现在哪几个地方?
39、阅读《我与地坛》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因为这因子,我常感恩于自己的命运。

我甚至现在就能清楚地看见,一旦有一天我不得不长久地离开它,我会怎样想念它,我会怎样想念它并且梦见它,我会怎样因为不敢想念它而梦也梦不到它。

A.为什么作者要“感恩于自己的命运”?
B.文中的“它”指什么?
C.文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一种感情?
40、阅读《香市》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革命”以后,据说为的要“破除迷信”,接连有两年不准举行“香市”。

社庙的左屋被“公安分局”借去做了衙门,而庙前广场的一角也筑了篱笆,据说将造公园。

社庙的左偏殿上又有什么“蚕种改良所”的招牌。

A.这段文字的内涵是什么?
B.这里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C.这样写在表达上有什么作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