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八年级上册语文25 诗词五首

八年级上册语文25 诗词五首

25
诗词五首


诗词五首课型新授课课时安排2课时




建议本课依据学情分课时。

第一课时进行自主学习反馈及整体感知、结构梳理。

第二课时进行课文具体感知的交流展示及当堂检测。

可适当调节。





知识与技

1.理解诗歌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理解名言佳句的含义,品味诗词的语言美和意境
美。

3.掌握诗词涉及的文学常识。

过程与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深入体会古诗词的韵律,掌
握诗歌的朗读节奏。

2.搜集与作者、作品有关的资料,了解背景,提高
文化素养。

3.分析名句,体会其中蕴含的情理。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品味诗词的语言美和意境美,培养学生对祖国古代
文化的兴趣。









陶渊明(约365—427),名潜,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因宅边曾有五棵柳树,又自号“五柳先生”。

东晋诗人,浔阳柴桑
(今江西九江)人。

长于诗文辞赋,语言质朴自然而又极为精炼,
具有独特风格,被称为“田园诗人”。

作品有《归园田居》《桃花
殷勤
殷勤
..
问我归何处(形容词,情意恳切)
青鸟殷勤
..
为探看(副词,频繁,反复)




城春.草木深(名词做动词,到了春天)
铜雀春深锁.二乔(名词做动词,囚禁)




倒装句:
采菊东篱下(宾语前置,应该是“东篱下采菊”)




同学们,一个人的性情涵养和想象力的培植主要是凭借什么?是诗歌。

“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发。

”朗读诗歌,我们可以从心灵里感受诗人的所思、所感,朗读诗歌可以使我们的心灵插上翅膀,朗读诗歌可以使我们的心灵得到美的熏陶。

读熟一首诗,在休闲时间里吟诵一下,就像唱歌一样,心灵上能受益无穷。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几位大诗人的心灵吧!




饮酒(其五)
【整体感知】
通读诗意,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居住在人世间,却没有车马的喧嚣。

问我为何能如此,只要心志高远,自然就会觉得所处地方僻静了。

在东篱之下采摘菊花,悠然间,那远处的南山映入眼帘。

山中的气息与傍晚的景色十分好,有飞鸟,结着伴儿归来。

这里面蕴含着人生的真正意义,想要辨识,却不知怎样表达。

【文本探究】
曳多姿,给人应接不暇之感,梦幻现实辉映对照,那船摇帆舞,星河欲转,既富于生活的真实感,也具有梦境的虚幻性,虚虚实实,为全篇的奇情壮彩奠定了基调,李清照晚年虽身处困境,想象的翅膀却飞进了另一个世界,幻想出一条能使精神有所寄托的道路,显示了“九万里风鹏正举”的豪迈气概,使这首词显示出来浪漫的情调,豪放的风格。

2.“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一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在结构上有什
么作用?
比拟(拟人)。

由写梦引出(过渡到)下阕词人抒情。







【深入研读,探究方法】
《饮酒》(其五)
情景交融,意境深远。

本诗写景不事雕琢,神韵独具。

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两句,描写自己采菊东篱时无意中偶见到南山,南山静穆超然的胜景与自己悠然自得的心情相交融,表现了一种超凡脱俗的天真自然的意趣,可谓浑然天成,不工而工,达到了物我合一的境界。

“悠然”不仅属于人,也同样属于山。

人闲逸自在,山静穆高远。

在那一刻,似乎有共同的旋律从人心和山峰中一起奏出,化为一首轻盈的乐曲。

《春望》
触景生情,意境深沉。

《春望》一诗前四句重在绘景(山河、草木、花鸟),但景中有情(破、深、溅泪、惊心),而且景中有意(感时、恨别)。

后四句重在抒情,是借事抒情(断“家书”,搔“白头”),情中自有景。

时代之悲愤、骨肉之深情,郁积胸中,诗人不肯直抒,而是寄寓于花鸟等景物与搔头的细节中,创造了含蓄深沉的诗歌意境,令人回味无穷。

《雁门太守行》
用词精巧,意境奇特。

例如“黑云”“金鳞”“燕脂”“夜紫”“红旗”“霜重”“黄金”“玉龙”
等,诗人以这些色彩斑斓的词语描绘悲壮的战争风云,构成了奇特的意境。

这也是李贺诗歌的风格,务求新奇,被人称为“奇才”“鬼才”。

《赤壁》
借物兴感,以小见大。

这首诗前两句写兴感之由,后两句发议论感慨。

诗人由一个小小的、沉埋于沙中的折戟想到历史往事,想到具有重大意义的战役,想到赤壁大战的风云人物,想象丰富,含蓄而别致。

诗人没有直言假使“东风不与周郎便”之后东吴的灭亡,而是以二乔的命运来暗示战争的结局。

这种写法发人深省,韵味深长。

《渔家傲》
大胆而丰富的想象。

这首词运用了浪漫主义创作手法,想象丰富,瑰丽多姿,笔势雄健,奔放驰骋,充满了浓郁的神话色彩和浪漫气质。

作者创造出虚无缥缈的梦境,把天上的银河与人间的河流联系起来,把闪烁的星群想象成为挂满篷帆的航船。

作者乘船驶入天上的神仙世界,受到天帝的接待。

在下阕中,词人渴望借助大鹏把自己送入神仙般的奇异世界。

而这奇异的神仙世界正是词人理想与精神寄托之所在。

【方法活用,片段作文】
将《春望》这首诗扩写成一段小散文。

(200字左右)




布置作业:教师引导学生课后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并预习下一课时内容。

教学反思
本次教学的亮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1.抓住诗眼和警句,引起学生的审美关注,启动学生的诵读趣味。

2.指导学生注意把握节奏韵律及感情基调,反复诵读,促使获得完美的美感。

3.巧妙整合教材,创新诗词教学。

这几首诗的共同点是以景传情,情景交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