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一数学下期末试题及答案

初一数学下期末试题及答案

初一数学下期末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如图,直线BC与MN相交于点O,AO⊥BC,OE平分∠BON,若∠EON=20°,则∠AOM的度数为()A.40°B.50°C.60°D.70°2.如图,将一张长方形纸条折叠,如果∠1=130°,则,∠2=()A.100°B.130°C.150°D.80°3.不等式组213312xx+⎧⎨+≥-⎩<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正确的是()A .B .C .D .4.一副直角三角板如图放置,点C在FD的延长线上,AB//CF,∠F=∠ACB=90°,则∠DBC的度数为( )A.10°B.15°C.18°D.30°5.为了绿化校园,30名学生共种78棵树苗,其中男生每人种3棵,女生每人种2棵,设男生有x人,女生有y人,根据题意,所列方程组正确的是()A.783230x yx y+=⎧⎨+=⎩B.782330x yx y+=⎧⎨+=⎩C.302378x yx y+=⎧⎨+=⎩D.303278x yx y+=⎧⎨+=⎩6.已知关于x的方程2x+a-9=0的解是x=2,则a的值为A.2 B.3 C.4 D.57.若|321|20x y x y --++-=,则x ,y 的值为( )A .14x y =⎧⎨=⎩B .20x y =⎧⎨=⎩C .02x y =⎧⎨=⎩D .11x y =⎧⎨=⎩8.已知32x y =-⎧⎨=-⎩是方程组12ax cy cx by +=⎧⎨-=⎩的解,则a 、b 间的关系是( )A .491b a -=B .321a b += C .491b a -=- D .941a b +=9.不等式组3(1)112123x x x x -->-⎧⎪--⎨≤⎪⎩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正确的是( )A .B .C .D .10.已知x 、y 满足方程组2827x y x y +=⎧⎨+=⎩,则x +y 的值是( )A .3B .5C .7D .911.下列命题中,是真命题的是( )A .在同一平面内,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B .相等的角是对顶角C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互补D .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12.如图,动点P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按图中箭头所示方向运动,第1次从原点运动到点()1,1,第2次接着运动到点()2,0,第3次接着运动到点()3,2,···,按这样的运动规律,经过第2020次运动后,动点P 的坐标是( )A .()2020,1B .()2020,0C .()2020,2D .()2019,0二、填空题13.已知不等式231x a -<<-的整数解有四个,则a 的范围是___________. 14.如果点p(3,2)m m +-在x 轴上,那么点P 的坐标为(____,____).15.已知12x y =⎧⎨=⎩是方程ax -y =3的解,则a 的值为________.16.如图,将周长为8的△ABC 沿BC 方向向右平移1个单位得到△DEF ,则四边形ABFD 的周长为 .17.如图,已知AB 、CD 相交于点O,OE ⊥AB 于O ,∠EOC=28°,则∠AOD=_____度;18.对一个实数x 技如图所示的程序进行操作,规定:程序运行从“输入一个实数x ”到判断结果是否大于190?“为一次操作,如果操作恰好进行三次才停止,那么x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19.某电视台组织知识竞赛,共设20道选择题,各题分值相同,每题必答.如表记录了4个参赛者的得分情况.在此次竞赛中,有一位参赛者答对13道题,答错7道题,则他的得分是_____. 参赛者 答对题数 答错题数 得分 A 19 1 112 B 18 2 104 C 17 3 96 D10104020.如图,直线1l ∥2l ,αβ∠∠=,1∠=35°,则2∠=____°.三、解答题21.我市盘山、黄崖关长城、航母公园三景区是人们节假日游玩的热点景区.某中学对七年级(1)班学生今年暑假到这三景区游玩的计划做了全面调查,调查分四个类别,A 游三个景区;B :游两个景区;C :游一个景区;D :不到这三个景区游玩.根据调查的结果绘制了不完全的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如图①、图②)如下,请根据图中所给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求七年级(1)班学生人数; (2)将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3)求扇形统计图中表示“B 类别”的圆心角的度数;(4)若该中学七年级有学生520人,求计划暑假选择A 、B 、C 三个类别出去游玩的学生有多少人?22.ABC V 与111A B C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如图所示, (1)分别写出下列各点的坐标:A ;B ;C ; (2)111A B C △由ABC V 经过怎样的平移得到?(3)若点P x y (,)是ABC V 内部一点,则111A B C △内部的对应点1P 的坐标为____________; (4)求ABC V 面积.2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 ,B 的坐标分别为(a ,0),(b ,0),且满足()()22130a b ++-=现同时将点A ,B 分别向上平移2个单位,再向右平移1个单位,分别得到点A ,B 的对应点C ,D ,连接AC ,BD . (1)求点C ,D 的坐标及四边形ABDC 的面积;(2)在y轴上是否存在一点M,连接MA,MB,使S△MAB=S四边形ABDC?若存在这样一点,求出点M的坐标;若不存在,试说明理由;(3)点P是射线BD上的一个动点(不与B,D重合),连接PC,PA,求∠CPA与∠DCP、∠BAP之间的关系.24.解不等式-3+3+1 21-3-18-xxx x ⎧≥⎪⎨⎪<⎩()25.某单位需采购一批商品,购买甲商品10件和乙商品15件需资金350元,而购买甲商品15件和乙商品10件需要资金375元.()1求甲、乙商品每件各多少元?()2本次计划采购甲、乙商品共30件,计划资金不超过460元,①最多可采购甲商品多少件?②若要求购买乙商品的数量不超过甲商品数量的45,请给出所有购买方案,并求出该单位购买这批商品最少要用多少资金.【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B解析:B【解析】【分析】首先根据角的平分线的定义求得∠BON,然后根据对顶角相等求得∠MOC,然后根据∠AOM=90°﹣∠COM即可求解.【详解】∵OE 平分∠BON , ∴∠BON =2∠EON =40°, ∴∠COM =∠BON =40°, ∵AO ⊥BC , ∴∠AOC =90°,∴∠AOM =90°﹣∠COM =90°﹣40°=50°. 故选B . 【点睛】本题考查了垂直的定义、角平分线的定义以及对顶角的性质,正确求得∠MOC 的度数是关键.2.A解析:A 【解析】1=1303=502=23=100∠︒∴∠︒∴∠∠︒Q .故选A.3.A解析:A 【解析】 【分析】先求出不等式组的解集,再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即可. 【详解】213312x x +⎧⎨+≥-⎩<①② ∵解不等式①得:x <1, 解不等式②得:x≥-1, ∴不等式组的解集为-1≤x <1, 在数轴上表示为:,故选A . 【点睛】本题考查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和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组的解集,能根据不等式的解集求出不等式组的解集是解此题的关键.4.B解析:B 【解析】【分析】直接利用三角板的特点,结合平行线的性质得出∠ABD=45°,进而得出答案. 【详解】由题意可得:∠EDF=45°,∠ABC=30°, ∵AB ∥CF ,∴∠ABD=∠EDF=45°, ∴∠DBC=45°﹣30°=15°.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平行线的性质,熟练掌握这一点是解题的关键.5.A解析:A 【解析】 【分析】 【详解】该班男生有x 人,女生有y 人.根据题意得:303278x y x y +=⎧⎨+=⎩,故选D .考点: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二元一次方程组.6.D解析:D 【解析】∵方程2x +a ﹣9=0的解是x =2,∴2×2+a ﹣9=0, 解得a =5.故选D .7.D解析:D 【解析】分析:先根据非负数的性质列出关于x 、y 的二元一次方程组,再利用加减消元法求出x 的值,利用代入消元法求出y 的值即可.详解:∵3210x y --=, ∴321020x y x y --⎧⎨+-⎩==将方程组变形为32=1=2x y x y -⎧⎨+⎩①②,①+②×2得,5x=5,解得x=1, 把x=1代入①得,3-2y=1,解得y=1,∴方程组的解为11 xy=⎧⎨=⎩.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的是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熟知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加减消元法和代入消元法是解答此题的关键.8.D解析:D【解析】【分析】把3{2xy=-=-,代入1{2ax cycx by+=-=,即可得到关于,,a b c的方程组,从而得到结果.【详解】由题意得,321322a cc b--=⎧⎨-+=⎩①②,3,2⨯⨯①②得,963 644a cc b--=⎧⎨-+=⎩③④-④③得941a b+=,故选:D.9.B解析:B【解析】【分析】首先解两个不等式求出不等式组解集,然后将解集在数轴上的表示出来即可.【详解】解:3(1)112123x xx x-->-⎧⎪⎨--≤⎪⎩①②,解不等式①得:x<2,解不等式②得:x≥-1,在数轴上表示解集为:,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及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组解集,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确定不等式组解集的方法:同大取大、同小取小、大小小大中间找、大大小小无解了. 10.B解析:B 【解析】 【分析】把两个方程相加可得3x+3y=15,进而可得答案. 【详解】两个方程相加,得3x+3y=15, ∴x+y=5, 故选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灵活运用整体思想是解题关键.11.A解析:A【解析】分析:根据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对顶角的性质,平行线的作图,逐一判断即可. 详解:根据平行公理的推论,可知:在同一平面内,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故正确;根据对顶角的定义,可知相等的角不一定是对顶角,故不正确; 根据两条平行的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互补,故不正确;根据平行公理,可知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故不正确. 故选:A.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关键是熟记公理的内容和特点,找到反例说明即可.12.B解析:B 【解析】 【分析】观察可得点P 的变化规律,“()()()()44 1 4243 4, 041, 1 42, 0 43, 2n n n n P n P n P n P n ++++++,,, (n 为自然数)”,由此即可得出结论. 【详解】观察, ()()()()()()0123450,01,12,0,3,2,4,0,5,1....P P P P P P ,,,, 发现规律:()()()()44 1 4243 4, 041, 1 42, 0 43, 2n n n n P n P n P n P n ++++++,,, (n 为自然数) .∵20204505=⨯∴2020P 点的坐标为()2020,0. 故选: B. 【点睛】本题考查了规律型中的点的坐标,解题的关键是找出规律“()()()()44 1 4243 4, 041, 1 42, 0 43, 2n n n n P n P n P n P n ++++++,,, (n 为自然数)”,本题属于中档题,难度不大,解决该题型题目时,根据点P 的变化罗列出部分点的坐标,再根据坐标的变化找出规律是关键.二、填空题13.【解析】【分析】根据不等式2<x <3a-1的整数解有四个得出关于a 的不等式组求解即可得出a 的取值范围【详解】∵不等式2<x <3a-1的整数解有四个∴整数解为3456∴6<3a-1≤7∴故答案为:【点解析:7833a ≤<. 【解析】 【分析】根据不等式2<x <3a-1的整数解有四个,得出关于a 的不等式组,求解即可得出a 的取值范围. 【详解】∵不等式2<x <3a-1的整数解有四个, ∴整数解为3,4,5,6, ∴6<3a-1≤7, ∴7833a ≤<. 故答案为:7833a ≤<. 【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整数解.关键是根据整数解的个数,确定含a 的代数式的取值范围.14.0【解析】【分析】根据x 轴上的点的纵坐标为0可得m-2=0即可求得m=2由此求得点P 的坐标【详解】∵点在x 轴上∴m -2=0即m=2∴P(50)故答案为:50【点睛】本题考查了x 轴上的点的坐标的特点熟解析:0 【解析】 【分析】根据x 轴上的点的纵坐标为0可得m-2=0,即可求得m=2,由此求得点P 的坐标. 【详解】 ∵点p(3,2)m m +-在x 轴上,∴m-2=0,即m=2,∴P (5,0). 故答案为:5,0. 【点睛】本题考查了x 轴上的点的坐标的特点,熟知x 轴上的点的纵坐标为0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15.【解析】将代入方程得a-2=3解得a=5故答案为5解析:【解析】将12x y =⎧⎨=⎩代入方程,得 a-2=3解得a=5,故答案为5.16.【解析】试题解析:根据题意将周长为8的△ABC 沿边BC 向右平移1个单位得到△DEF 则AD=1BF=BC+CF=BC+1DF=AC 又∵AB+BC+AC=10∴四边形ABFD 的周长=AD+AB+BF+D解析:【解析】试题解析:根据题意,将周长为8的△ABC 沿边BC 向右平移1个单位得到△DEF , 则AD=1,BF=BC+CF=BC+1,DF=AC ,又∵AB+BC+AC=10,∴四边形ABFD 的周长=AD+AB+BF+DF=1+AB+BC+1+AC=10.考点:平移的性质.17.62【解析】【分析】【详解】∵∴∠BOC=90°-28°=62°∵∠BOC=∠AOD ∴∠AOD=62°解析:62【解析】【分析】【详解】∵OE AB ⊥,28EOC ∠=o ,∴∠BOC=90°-28°=62°∵∠BOC=∠AOD∴∠AOD=62°. 18.【解析】【分析】表示出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的输出结果再由第三次输出结果可得出不等式解出即可【详解】解:第一次的结果为:3x-2没有输出则3x-2≤190解得:x≤64;第二次的结果为:3(3x-2)-解析:822x <≤【解析】【分析】表示出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的输出结果,再由第三次输出结果可得出不等式,解出即可.【详解】解:第一次的结果为:3x-2,没有输出,则3x-2≤190,解得:x≤64;第二次的结果为:3(3x-2)-2=9x-8,没有输出,则9x-8≤190,解得:x≤22;第三次的结果为:3(9x-8)-2=27x-26,输出,则27x-26>190,解得:x >8;综上可得:8<x≤22.故答案为:8<x≤22.【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读懂题意,根据结果是否可以输出,得出不等式.19.【解析】【分析】设答对1道题得x 分答错1道题得y 分根据图表列出关于x 和y 的二元一次方程组解之即可【详解】解:设答对1道题得x 分答错1道题得y 分根据题意得:解得:答对13道题打错7道题得分为:13×6 解析:【解析】【分析】设答对1道题得x 分,答错1道题得y 分,根据图表,列出关于x 和y 的二元一次方程组,解之即可.【详解】解:设答对1道题得x 分,答错1道题得y 分,根据题意得:19112182104x y x y +=⎧⎨+=⎩, 解得:62x y =⎧⎨=-⎩, 答对13道题,打错7道题,得分为:13×6+(﹣2)×7=78﹣14=64(分),故答案为:64.【点睛】本题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正确找出等量关系,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组是解题的关键.20.145【解析】【分析】如图:延长AB 交l2于E 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AED=∠1根据可得AE//CD 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AED+∠2=180°即可求出∠2的度数【详解】如图:延长AB 交l2于E∵l解析:145【解析】【分析】如图:延长AB 交l 2于E ,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AED=∠1,根据αβ∠∠=可得AE//CD ,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AED+∠2=180°,即可求出∠2的度数.【详解】如图:延长AB 交l 2于E ,∵l 1//l 2,∴∠AED=∠1=35°,∵αβ∠∠=,∴AE//CD ,∴∠AED+∠2=180°,∴∠2=180°-∠AED=180°-35°=145°,故答案为145【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通过内错角相等证得AE//CD 是解题关键.三、解答题21.(1)七年级(1)班有学生40人;(2)补图见解析;(3)108°;(4)计划暑假选择A 、B 、C 三个类别出去游玩的学生有325人.【解析】【分析】(1)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可以求得七年级(1)班的学生人数;(2)根据(1)中的结果和统计图中的数据可以求得选择B 的人数,从而可以将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3)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可以求得扇形统计图中表示“B 类别”的圆心角的度数;(4)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可以求得计划暑假选择A 、B 、C 三个类别出去游玩的学生有多少人.【详解】(1)8÷20%=40(人), 即七年级(1)班有学生40人;(2)选择B 的学生有:40﹣8﹣5﹣15=12(人),补全的条形统计图如下;(3)扇形统计图中表示“B 类别”的圆心角的度数是:360°×1240=108°; (4)520×401540-=325(人), 答:计划暑假选择A 、B 、C 三个类别出去游玩的学生有325人.【点睛】本题考查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用样本估计总体,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找出所求问题需要的条件,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答.22.(1)()54,,()35,,()22,;(2)见解析;(3)1P (x -4,y -3);(4)72【解析】【分析】(1)根据平面直角坐标系写出各点的坐标即可;(2)根据对应点A 、A′的变化写出平移方法即可;(3)根据平移规律逆向写出点1P 的坐标; (4)利用△ABC 所在的矩形的面积减去四周三个小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列式计算即可得解.【详解】解:(1)()5,4;()3,5;()2,2;(2)由ABC V 先向下平移3个单位长度再向左平移4个单位长度得到.(3)1P (x -4,y -3);(4)1117331323122222ABC S =⨯-⨯⨯-⨯⨯-⨯⨯=△ 【点睛】此题考查平移变换作图,熟练掌握网格结构,根据对应点的坐标确定出平移的方法是解题的关键.23.(1)C(0,2),D(4,2),S 四边形ABDC =8;(2)M(0,4)或(0,-4);(3)∠CPA= ∠BAP+∠DCP 或∠CPA= ∠BAP-∠DCP .【解析】【分析】(1)由题意根据非负数的性质求出A 、B 坐标,进而分析得出C 、D 坐标,继而即可求出四边形ABDC 的面积;(2)由题意可知以AB 为底边,设点M 到AB 的距离为h 即三角形MAB 的高,求得h 的值即可得出点M 的坐标;(3)根据题意分当点P 在线段BD 上时以及当点P 在BD 延长线上时,利用平行线的性质进行分析即可.【详解】解: (1)由()()22130a b ++-=得a=-1,b=3,则A(-1,0),B(3,0),∵点A,B分别向上平移2个单位,再向右平移1个单位,分别得到点A,B的对应点C,D,如图,∴C(0,2),D(4,2),∴S四边形ABDC=AB×OC=4×2=8.(2)存在.设点M到AB的距离为h,S△MAB=12×AB×h=2h,由S△MAB=S四边形ABDC,得2h=8,解得h=4,可知这样的M点在y轴上有两个,∴M(0,4)或(0,-4).(3)①当点P在线段BD上时:∠CPA=∠DCP+∠BAP,理由如下:过P点作PE∥AB交OC与E点,∵AB∥CD, PE∥AB,∴AB∥PE∥CD,∴∠DCP=∠CPE,∠BAP=∠APE,∵∠CPA=∠CPE+∠APE,∴∠CPA=∠DCP+∠BAP;②当点P在BD延长线上时:∠CPA= ∠BAP-∠DCP,理由如下:过P点作PE∥AB,∵AB∥CD,PE∥AB,∴AB∥PE∥CD,∴∠DCP=∠CPE,∠BAP=∠APE,∵∠CPA= ∠APE-∠CPE。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