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科技大学网络通识课考试 ()
选择题(50分)
1、在西汉初期,皇权加强之后导致皇后的权力扩张,典型的就是()。
(2.00分)
• B.武则天
• C.窦太后
• D.慈禧太后
2、中国文明的核心,其生活方式是从()生活方式开始的。
(2.00分)
• A.牧业
• B.渔业
•C.农业
• D.手工业
3、根据《夏商周断代工程》,商朝灭亡、西周建立是在公元前()年。
(2.00分)
• B.1046
• C.841
• D.781
正确答案:B 、
4、《水经注》是北朝时期北魏的哪位人物所著:() (2.00分)
• A.陶渊明
• B.江淹
• C.鲍照
•
5、《中国古代专制说的知识考古》一书对中国古代专制的理解包括:() (2.00分)
• A.中国古代存在过专制现象。
• B.早期的专制现象,专制权属于大臣。
• C.早期专制现象是指大臣超越了自己的权限范围,把君主权限变成了自己的权限。
•
6、新石器时代的特征不包括下列哪一项:() (2.00分)
• B.出现长期定居的村落
• C.烧制陶器
• D.经营原始种植农业和饲养家畜
7、公元前()年,周朝发生国人动乱。
(2.00分)
• A.1600
• B.1046
• C.981
•D.841
8、西魏建国后,其实际的控制权掌握在下列哪位人物的手中:() (2.00分)
• A.元宝炬
•B.宇文泰
• C.元钦
• D.拓跋廓
9、典章制度文献是对研究某一段历史或者某几段历史中最重要的途径的官方文献。
下列属于典章制度的文献是:() (2.00分)
• B.《史记》
• C.《资治通鉴》
• D.后汉书
10、春秋中后期,逐渐强盛的诸侯国不包括:() (2.00分)
• A.燕国
•
• C.楚国
• D.齐国
正确答案: A 、
11、魏晋时期社会的新兴力量是:() (2.00分)
• A.豪强地主
•
• C.外朝官
• D.诸侯王
12、除西汉之外,下列哪一个朝代也特别注意吸收前朝的经验教训:() (2.00分)
• B.唐代
• C.隋朝
• D.元朝
正确答案:B 、
13、西魏政权控制的地区是:() (2.00分)
• A.黄河以西
•B.甘肃
• C.内蒙古西部
• D.上述三项都是
正确答案:D 、
14、现在普遍认为,()遗址就是夏文化。
(2.00分)
• A.河南仰韶文化
•
• C.山东龙山文化
• D.良渚文化
15、下列对西周时期分封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2.00分)
• A.周王的直系亲属或者关系比较密切的分封在都城周边的核心区域。
• B.与周王关系较远的王侯分封在离都城较远的地方。
•
• D.分封制把王族与功臣分封到国家各个地方,建立众多诸侯国。
16、从中国历史上来说,下列哪一项通常被认为是游牧区和农耕区的分界线:() (2.00分)
• A.黄河
• B.秦岭
•
• D.淮河
17、下列关于大汶口文化的描述正确的是:() (2.00分)
• A.公元前4300年到2500年之间,分布于今天的山东泰安。
• B.大汶口文化的分布,东达黄海之滨,北到渤海南岸,西面到达鲁西平原的东部边缘,南到江苏淮北,安徽和河南省也有零星发现。
• C.大汶口文化的特征主要体现在:陶器制作、盛行枕骨人工变形和青春期拔齿习俗、死者随葬獐牙、獐牙勾以及龟甲、出现了贫富差距。
•
18、提出“史料就是史学”观点的历史学家是:() (2.00分)
• A.郭沫若
• B.蔡美彪
•
• D.李济
19、下列()是公园4世纪末至6世纪中叶,继匈奴、鲜卑之后,活动与我国大漠南北和西北广大地区的古代民族之一。
(2.00分)
• A.普什图人
•
• C.土库曼人
• D.乌兹别克人
20、炎帝属于()群体 (2.00分)
• A.蛮
•
• C.羌系
• D.东夷
正确答案:C 、
21、关于乾嘉考据学派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2.00分)
• A.考据学派是研究中国传统史学的基本方法的代表。
• B.考据学也称之为“朴学”。
• C.乾嘉考据学最重要的贡献之一是对文献本身进行整理。
•
22、吐谷浑是下列哪一个民族的支系,其向西迁徙直接进入甘青川一带:() (2.00分)
• B.羯
• C.氐
• D.羌
23、汉武帝时期的人才察举措施是:() (2.00分)
• A.任子制、自选制
• B.举贤良
• C.郡国岁举孝廉
•.A、B、C
24、下列关于良渚文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2.00分)
• A.距今5000到4000年,年代比河姆渡文化和马家浜文化要晚一些。
• B.玉器比较发达。
• C.种植稻米。
•.A、B、C
25、南朝四个政权中,最早的政权是()。
(2.00分)
• B.齐
• C.梁
• D.陈
判断题(50分)
1、春秋时期,在权利格局相对稳定的状态下,诸侯王的权利不断上升,天子的权利有所下降。
春秋中后期,诸侯王权利不断扩张形成了对天子权利的直接挑战。
(2.00分)
是否
2、秦始皇对于中国历史的影响只有负面的,比如禁锢思想,愚化百姓。
(2.00分)
是否
3、中原地区使者有记载的第一次进入西域腹地是唐玄奘。
(2.00分)
正确答案:否
4、魏晋南北朝时代,中央一体化的形势不再存在,地方割据政权林立。
(2.00分)
正确答案:是
5、对于商人为何取代夏在夏朝地区发展的原因,学术界认为夏作为文明发展的核心,成为商人发展的首要目标。
(2.00分)
是否
6、在古代的解释中,专权是指皇帝超越了自己的权利范围而行使权力。
(2.00分)
正确答案:否
7、从正面上讲,君与相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相代表君主行驶国家行政权力。
(2.00分)
是否
8、仰韶文化分布广泛、持续时间长,涵盖的内容非常丰富。
(2.00分)
是否
9、对于研究历史的工具和手段,东西方各有所长,一个是文献的,一个是理论的。
(2.00分)
正确答案:是
10、欧洲、古代的希腊和罗马的文明系统不具有连续性。
(2.00分)
是否
11、东晋后期,大批渡江南下牵头的是一些落魄民众,逃难而背井离乡。
(2.00分)
正确答案:否
12、《春秋》和《左传》里记载的国家的重大事情包括两项,即“戎”和“祀”。
“戎”即军事、战争,是国家发展壮大的手段;而“祀”则是祭祀、礼法观念,也就是国家政权存在的合法性。
(2.00分)
是否
13、秦朝对中国后来的王朝的重要影响是,确立了一整套的制度体系。
(2.00分)
是否
14、历史上对北魏孝文帝的汉化措施一般持消极的评价。
(2.00分)
是否
15、正史中的舆服是指古代朝官上朝所穿戴的服制以及死后的丧葬制度等。
(2.00分)
是否
16、西汉时期的吕后统治也称为皇后专权,这是因为皇权加强后导致皇后的实力的扩张,开启了中国历史上后宫干政的先例。
但是吕后统治时期不长,之后汉朝恢复皇子统治,汉文帝继位。
(2.00分)
是否
17、中国旧石器时期文化并不具备明显的地方差异,各地区生活方式都差不多。
(2.00分)
是否
18、夏商时期或者春秋时期的九州四海与秦始皇时期和唐代的九州四海是同样的概
念。
(2.00分)
是否
19、中国学术界认为夏人起源于今天的河南嵩山,夏文化是夏人在中原的核心地区建立的文化。
(2.00分)
是否
20、安特生认为仰韶文化是由欧洲地区辗转传入中国中原地区的,但中国学者认为仰韶文化是中国本土发展起来的。
(2.00分)
正确答案:否
21、在古代中国,盐和铁是国家的命脉,政府大都采用垄断经营的状态。
(2.00分)
是否
22、鲜卑族人原来是一个农耕民族,所以才有汉化的趋势。
(2.00分)
是否
23、东汉后期的社会形成这样的局面:官僚士大夫集团代表社会舆论批判宦官。
(2.00分)
是否
24、城堡、城址的出现说明人类聚居的密集和社会组织的形成。
(2.00分)
是否
25、商朝人宗教信奉的氛围比较淡薄。
(2.00分)
是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