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古建筑发展历程

中国古建筑发展历程

221)
青铜时代进而演进为铁器时代,生产工具 多样化;
建筑上的主要成就是瓦和瓦当的普遍使用、
榫卯技术更加成熟;
高台建筑(台榭)的盛行;
《周礼.考工记》成书。
1. 瓦及瓦当
板瓦 筒瓦 半瓦当 圆瓦当 起到屋面收头和保护 屋面结构的作用, 实体封头常有图形 和装饰,是屋瓦面 装饰重要的组成部 分。
讲堂。”
2)石窟寺
塔院型 佛殿型
3)佛塔
密檐塔:嵩岳寺塔 楼阁式塔:永宁寺塔 单层塔

河南登封嵩岳寺塔 (北魏) 密檐砖石塔,已知中国最 早的佛塔。40多米高,15 层, 青砖白灰建造。
北魏洛阳永宁寺塔:每面九开间,总高147m
2、屋顶形态 演进 屋面凹曲 屋檐起翘
苏式彩画
旋子彩画
清(1636—1911年)
大体上因袭明代传统,又有所发展。 1、园林极盛;
颐和园
2、藏传佛教 建筑兴盛。

布达拉宫

河北承德普陀宗乘庙
3、颁布《工程做法则例》
大小式建筑构架区别
“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 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
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的干阑建筑构件
二、细石器时代---巨石建筑
原始社会建筑(六、七千年前~公元前21世纪
三、聚落
私有制和阶级对立——防御观念——城市孕育萌生
第二节 奴隶社会建筑
夏、商、西周、春秋战国 (公元前2070年~前221年)
2、木构架设计规范----《营造法式》
3、建筑群体组合复杂多变
宋画中滕王阁图
正兴寺摩尼殿
4、建筑装修与色 彩发展
豪华绚丽
5、砖石建筑水平新 高度
最早琉璃塔---开封 祐国寺塔(55.88米)
最高砖塔--84米高
辽(9471125) 延续唐朝风格 唯一木塔
河北易县燕下都战国半瓦当
2、 高台建筑盛行
◆ 建筑实例:秦咸阳一号宫殿遗址 高台建筑、飞阁复道、数殿相连
3、建筑理论
《考工记》:是 中国第一部有关 建筑方面的书。
―匠人营国,方九里, 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 经涂九轨。面朝后市, 左祖右社,前朝后市, 市朝一夫。”——战国 《考工记》,最早的关 于城市规划的记叙
一、

夏(前21世纪~前16世纪)
代表实例:河南偃师二里头一号宫殿遗址
我国早期封闭院落的面貌(廊院)。
“茅茨土阶”的构筑方式;
可能出现“前堂后室”的空间划分。
河南偃师二里头二号宫殿遗址
河南偃师二里头二号 宫殿遗址: 面积 比一号小,同样也是 门、堂、回廊的布局, 说明庭院布局在夏到 早商已经是大型建筑 的常规布局方式,中 国传统院落式建筑组 合开始走向定型化。
3、斗拱的演进 柱枋规格化 人字拱盛行 昂的出现
太原天龙山石窟,北齐
第四节 封建社会中期建筑 (581年~1279年)
一、 隋、唐 ( 581 年~ 907 年)
1、规模宏大, 规划严整的城市 ◆都城:隋大兴 城 (唐长安 城) 采用里坊制, 严整宏大的繁荣大 都市。日本的平城 京、平安京规划都 受到唐长安的影响。
第二讲
中国古代建筑发展概况
中国建筑历史进程
上古或原始时期 ——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前期 ﹥ 萌芽(仰韶、龙山文化) 体系发育期(夏商周) 成型期(秦汉魏晋南北朝)
茅茨土阶 木 骨泥墙
庭院、瓦、高 台建筑
斗拱 石窟 寺、佛塔
—封建社会中期—— 封建社会后期——近现代
高峰与成熟期(隋唐、宋辽金) 成熟定型(元明清)
新型建材----瓦的出现和使用;
出现四合院建筑
代表实例: 陕西岐山凤雏村早周遗址
是我国已知的最早、最严整的四合院实例
陕西扶凤召陈遗址(复原)
西周中晚期,扶凤召陈遗址中发现的瓦的数量就比较多了,实现了建筑的升级; 瓦保护了屋顶,同时也助推了木构架的发展。
四、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年~前476年~ 前
一、新石器时代建筑:原始穴居----地面建筑
(四)半穴居
原始社会建筑(六、七千年前~公元前21世纪
地面建筑
仰韶文化时期(新石 器时代晚期)
用柱子支撑屋顶 ,木构架 雏形,初步掌握了伐木、
绑扎和夯土等技术 。
原始社会建筑(六、七千年前~公元前21世纪
新石器时代建筑:巢居---干阑式建筑
考古其夯土台:东西约1000米,南北约500米,后部残台高8米。
阿房宫想象图
◆2) 陕西临潼秦始皇陵—兵马俑
3)秦长城
二、汉(前206~公元220年)
两汉是中国建筑发展的第一个高峰,主要表现在:
1)形成了建筑的基本 类型: 宫殿、陵墓、 苑囿等;明堂辟雍、 宗庙;第宅;佛寺、 园林建筑 。 ◆汉长安明堂辟雍
河北赵县安济桥 隋代工匠李春 建造,是世界上 最早的一座敞肩 券拱桥。
6、建筑艺术加工真实和成熟
山西五台山南禅寺
五代:
割据政 权混战 的时代, 建筑主 要集成 唐代传 统,鲜 有大的 发展。
杭州保叔塔 杭州灵隐寺塔
宋:(北宋和南宋960--1279)
1、城市结构 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2)木构架两种主要形式----抬梁式和穿斗式出现
3)斗拱----广泛使用

4)屋顶形式极大丰富,多层重楼兴盛,建筑 组群规模庞大
5)砖石类建筑开始多用,出现了板梁式结构 与拱券结构。
板梁式:柱、梁、板直接的方式,以山东沂南汉墓为代表。 拱劵式:(1)用楔形砖起筒拱;(2)以砖“叠涩”的方式起穹 窿顶
山东沂南汉墓
阙----四川雅安高颐墓阙
三 、 三 国 两 晋 南 北 朝 ( 220 年~568年)
尤北魏佛教盛行为甚。 1、佛教建筑兴起----佛寺、 石窟寺、佛塔

1)佛寺 有两种布局 塔院型:源于佛教早期不设佛像,以塔为崇拜对象; 宅院型:源于“舍宅为寺”,“前厅为佛殿,后堂为
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现存 最高最古的唯一木塔,高67米 多。
金(1115-1234)
山西大同善化寺三圣殿
第五节 封建社会后期建筑 (元、明、清 1279-1911)
元 1、内地出现喇嘛教寺院
北京妙应寺白塔
2、木构建筑:减柱法;取消室内斗拱
明(1368—1644年)、清(1636—1911年)
城市布局、 《营造法式》 宋式斗拱 《工程做法 则例》、园 林极盛 中洋结合; 走进国际化
第一节 原始社会建筑(六、七千年前~公元前21世纪)
1)旧石器时代:天然洞穴 –---山顶洞人 2)新石器时代: (黄河流域—--仰韶文化、龙山文化)
(长江流域---河姆渡文化和良渚文化)
3)细石器文化:辽东半岛巨石建筑
1、砖的普遍使用。 民居、长城、城墙、无梁殿等。
硬山建筑大量出现
江 苏 南 京 灵 谷 寺 无 梁 殿 内 景
2、琉璃砖、瓦质量提高
3、木结构:梁柱整体性加强,斗拱的结构作用减
小,装饰作用增强
4、建筑群布置成熟
明清故 宫
5、官式建筑的装修、彩画、装饰也都趋于 定型化。
第三节 封建社会前期建筑(前221年~589年) 一、秦(前221~前206年)
◆1) 阿房宫 杜牧的<阿房宫赋>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 ……楚人 一炬,可怜焦土。
据《史记· 秦始皇本纪》记载:“前殿阿房东西五百步,南 北五十丈,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建五丈旗,周驰为阁 道,自殿下直抵南山,表南山之巅以为阙。
二、商(公元前1600年~前1046年)
统治中心在河南中部黄河两岸地区, 商是奴隶社会大发展时期。 甲骨文、青铜工艺、
代表实例: 湖北黄陂盘龙城商代宫殿遗址
建筑坐落在1米高的夯土台面 上,周边檐柱内有四间木骨 泥墙的居室;前后檐柱排列 数目不相等,没有出现瓦。
郑州商代遗址
三、西周(公元前1046年~前771年)

2、建 筑群 处理 趋成 熟

宫殿---大明
宫(复 原图) 式故宫 的3倍。
丹凤门

丹凤门—含元殿---宣政殿----紫宸殿---太液池
3、木构建筑成熟;斗拱已出现多层;
山西五台山佛光寺东大殿
4、砖石建筑进一步发展
西安慈恩寺大雁塔---阁楼式 砖塔
西安荐福寺小雁塔---密檐式 砖塔
5、大跨建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