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070404管道电保温技术规格书

20070404管道电保温技术规格书

管道电保温系统技术规格书中房集团新技术中心有限公司2007年4月4日管道电保温系统技术规格书目录1采用规范与标准 (1)2定义 (1)3 技术要求 (1)4 接口要求 (6)1采用规范与标准设备所涉及的产品标准、规范;工程标准、规范;验收标准、规范等必须完全满足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条例及规范,包括(不限于此):《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1KV及以下配线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70-92》《盘柜及二次回路结线施工及验收规范GB60171-20》《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8-92》《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GB2423.《电子测量仪器电磁兼容性试验规范》总则GB6833.1《电子测量仪器电磁兼容性试验规范》 GB6833《国际电工委员会标准》 IEC—800电气部分按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和规范执行。

所有与设计、制造、使用本次招标采购设备有关的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北京市地方标准及规定。

上述技术标准和规范如有不涉及之处或未能达到国际和国家最新标准时,设备供应商应使本次招标采购设备选用的材料、零部件符合最新版本的国际和国家标准、规范,并提供所采用的国际和国家标准、规范以及所采用版本的有关技术资料。

设备供应商使用上述以外的标准和规范时,应加以说明。

应清楚地说明并提交用于替代的标准或规范,明显的差异点要说明。

当推荐的标准和规范等效于或优于本规格书的要求时,才可能为招标人接受。

2定义管道防冻电伴热是利用发热电缆对需要保温的给水、消防、排水等管道进行主动式加热保温而达到管道防冻目的的一种技术。

主动式保温不同于传统的仅对管道保温而不补充热源的被动保温方式,当管道温度低于设定温度时,系统可以对管道自动加温。

3 技术要求3.1 环境条件(1)海拔高度﹤1000米(2)环境温度最高日平均温度+40ºC最高月平均温度+35ºC最低温度 -25ºC(3) 相对湿度:25ºC时相对湿度不超过90%,投入运行前和运行初期可达到95%。

(4) 地震烈度:8度(5) 室内安装、室外安装和地铁隧道内安装。

管道电保温设置范围:地下车站风道处及区间风道处、洞口处,无采暖的消防管道、无采暖的生产生活给水管道;地上车站站厅层公共区、站台层公共区、站台板下、附属用房走廊、不采暖房间,还包括裸露在室外的给水及消防给水管道均做电伴热保温。

每条热电缆管道伴热温度场设定为4℃-10℃,工作点温度设定为5℃-8℃(可调),低温报警设定为4℃,高温报警设定为10℃。

3.2 基本要求(1) 供货商应对所投产品的结构、技术特性、制作工艺、相关参数、执行的技术标准给予详细的描述和说明。

(2) 供货商要考虑北京地铁管道设置的特殊性。

在车站出入口、洞口、车站和区间风道、地面站的所有未采暖的地方,其温度与冬季室外地面温度一致;在车站出入口、洞口、车站和区间风道等部位,风速过大;在站台板下排水沟、涵洞等处,局部环境长期处于潮湿状态;在全线尤其是区间杂散电流较多,振动影响显著。

(3) 电控箱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防护等级IP55。

电控箱内设烘干灯,箱体采用热镀锌板。

供货商采用施耐德电气产品,电控箱上具有电伴热工作状态及故障的显示。

(4) 电气装置生产厂已通过IS09000系列认证,提供证明文件。

(5) 设备供货商提供的设备保证安全可靠;电缆使用寿命可达到50年;初期投入少;温控反应灵敏安装方便;无需维护;环保节能;易于实现自动化管理;运行费用低;应用广泛;可满足不同管径、不同风压和环境温、湿度要求;外形平整,运输、安装、拆卸方便的技术先进、可靠的成熟产品。

(6) 运行要求:工作电压 220V±10% 50Hz。

3.3 主要技术参数(1) 详细的数量、性能、规格、参数详见材料表。

(2) 管道防冻电伴热系统的组成管道防冻电伴热系统主要是由电源供电、发热电缆敷设、管道保温及标识(该部分由施工单位提供并进行安装)、电伴热事故自动报警、远程报警单元等系统组成。

●电源供电系统由低压配电盘电源开关、输配电桥架线管(由低压配电专业提供)、电伴热终端配电箱组成。

对应每个电伴热电缆加热单元,电伴热终端配电箱内均应配置空气开关、漏电开关、温度控制器、交流互感器、限流器、远程报警单元等装置。

其中,温度控制器用于设定被伴热的管道的加热温度,当温度传感器探测的管道温度低于温度控制器的设定温度时,电伴热电缆自动通电伴热,反之自动断电停止伴热。

此外,每个电伴热终端配电箱内增设事故自动报警器及相应的事故温度传感探头,交流互感器用于检测发热电缆断线事故。

●设备供应商所提供的发热电缆敷设应根据管道种类、直径、长度及保温材料种类、厚度,按设计的系数用一定方式将发热电缆敷设在管道上。

为确保发热电缆敷设牢固,沿管道方向每隔30cm应用6cm宽的铝箔胶带固定。

为利于导热,还应在敷设好发热电缆的管道外表面整体固定一层铝箔胶带,此外,应选择合适的位置,将温度传感器紧贴在电伴热管道外壁上。

●管道保温由包裹在管道外的保温管壳板等材料、防潮铝箔胶带层、两层玻璃丝布及两遍防火漆组成。

在做好保温的管道上加上管道种类、发热电缆起始点及编号、温度传感器位置及编号等标识(外保温材料由施工方提供并负责安装,设备供应商负责施工过程配合)。

●为了保证管道保温防冻电伴热系统的工作可靠性,管道防冻电伴热系统应设自动控制及事故报警系统。

此系统与发热电缆加热单元相对应,每个伴热电缆电控箱内均设有事故自动报警控制器,根据具体情况对该箱内每个电缆加热单元实时监测,并可按事先设定好的高、低温报警值提供管道温度超高、超低温报警信号及发热电缆断线、漏电报警信号,以及管道电保温的工作状态。

除电伴热终端配电箱上相应的事故指示灯明闪及蜂鸣器鸣响报警外,事故自动报警控制器通过传输线将事故异地传送至值班室或中控室处。

(3) 发热电缆●发热电缆采用恒功率,恒功率发热电缆是电阻恒定、功率一致的发热丝电缆,不同长度有不同的电阻率,在同一电压下保持同一单位米功率。

●恒功率发热电缆为双芯电缆。

在管道电保温工程应用中使用≤20W/m的恒功率的发热电缆。

●发热电缆具有隐形接头,优良的绝缘性能,绝缘性≥2兆欧姆,强度高,屏蔽性强,屏蔽层为铝屏蔽,具有良好的可塑性,利于施工。

此外,具有优越的防水及环保性能,管道电保温配件采用防爆型的。

●发热电缆应采用挪威Nexans产品。

(4) 发热电缆的基本要求●线性恒功率(交流220V、8.5—20W/m);●冷热线双导回路;●冷热线隐形接头;●带屏蔽网抗干扰;●线径≤7mm;●长度min 20 m—max 160m;●功率交流220V、min200 W—max2600W;●电压适用范围交流220V±10%;●最高允许温升≤65℃;●冷线长度≥2.0m;●进行管道电保温的管道长度≥50m时,每条伴热的电缆总功率≤2.6KW;管道长度<50m时,每条伴热的电缆总功率≤1.0KW。

(5) 温度自动控制装置●温度调节范围-10℃—+50℃;●环境温度范围-25℃—+50℃;●调节精度±1℃;●线性度偏差±1%;●温度调节方式:在末端配电箱手动和自动调节,也可实现远程监视;●采用电伴热专用温控器,带LED显示器、相应按键、直流电源、复位开关等。

(6) 温度传感器●温度测量范围-25℃—+75℃;●测量精度±0.5℃;●线性度偏差±1%;●长期温度飘移≤±1℃;●温度传感器种类:采用铂热电阻型温度传感器。

●温度传感器用途:测量管道温度、管道防冻伴热、管道温度超限报警。

●温度传感器安放位置:管道温度相对最低点。

●每条伴热电缆温度传感器数量为2个(一用一备)。

(7) 伴热电缆供电●为保证各伴热电缆供电的可靠性,设电保温系统电控箱,每个电保温系统电控箱控制两套管道电保温系统(要求是同种性质同种管材的管道)。

●一级消防设防的建筑物管道防冻伴热均采用规范规定的相应防火等级供电线缆;●电保温系统电控箱的每条伴热电缆工作独立,配备断路器(max20A)、继电器开关(max20A)及漏电保护开关(30mA);●电源供电范围:交流220V±10%;●电保温系统电控箱应设置电源、伴热工作指示灯及故障指示灯等相应设施;(8) 伴热电缆敷设●伴热电缆沿管道外壁双路敷设(在设有阀门及管道支管处应缠绕敷设,管径<DN40的管道单线敷设);●弯曲半径≥5倍伴热电缆线径;●两条相邻伴热电缆距离≥6cm;●焊口、三通、直通、阀门、消火栓、穿梁、伸缩缝处伴热电缆加量,以便于维修;●同一伴热电缆不能缠绕不同性质及材质的管道。

(9) 管道保温●采用耐高温的复合硅酸镁保温材料;●伴热电缆外加带筋铝箔胶带层导热;●保温材料外加带筋铝箔胶带层防潮;●保温层缠玻璃丝布及刷防火漆。

(10) 管道电伴热事故自动报警系统报警事故种类:传感器故障报警,伴热电缆断线、断电,配电系统漏电,管道伴热温度过高,管道伴热温度过低等。

(11) 报警方式●电保温系统电控箱事故现场蜂鸣器自动报警。

●电保温系统电控箱各种事故现场指示灯分别报警。

●控制箱提供无源接点,AC220V, 3A,提供接线端子排。

(12) 抗干扰隔离做好交流50Hz及空间电波抗干扰、强弱电隔离措施,全部信号采用有线传输,做好备用电源保护。

(13) 电伴热标记●电保温系统电控箱标记;●各种管道保温层外标记;●伴热电缆保温层外标记;●温度传感器保温层外标记;●管道焊口、直通、伸缩缝处保温层外标记。

(14) 控制方式能实现现场手动控制、自动控制、综控室远程监视及事故自动报警。

(15) 安全装置供电系统接地保护;供电系统漏电保护;供电系统过压保护;供电系统过流、过载保护;供电系统缺相、错相保护等。

4 接口要求每个管道电保温系统的电控箱内均设有事故自动报警控制器,根据具体情况对该箱内每个电缆加热单元实时监测,并可按事先设定好的高、低温报警值提供管道温度超高、超低温报警信号及发热电缆断线、漏电报警信号,以及管道电保温的工作状态。

除电伴热终端配电箱上相应的事故指示灯明闪及蜂鸣器鸣响报警外,事故自动报警控制器有通过传输线将事故异地传送至综控室的功能。

接口界面为伴热电缆电控箱的端子排。

消防管道、生产生活管道的伴热电缆由BAS系统监视。

与BAS系统的接口:BAS 专业由给排水、消防管道的伴热电缆电控箱的端子排引接。

供货商能接受BAS专业所提供的24V无源接点信号及持续电压信号(具体接口位置及要求详见《环境与车站设备监控系统与电伴热装置接口技术规范》)。

消防管道、生产生活管道的电保温系统电控箱至被保温管道的所有连接线由设备供应商提供,并负责安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