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提高隧道二次衬砌外观质量.

提高隧道二次衬砌外观质量.

提高隧道二次衬砌外观质量工程概况南阳一隧道位于江西瑞昌市桂林办事处与南阳乡分界处;东洞口在桂林办事处洪山水库,西洞口位于南阳乡金鸡铺,本隧道起讫桩号为:左线K36+010~K38+350,右线K36+020~ K38+365,左右线长度分别为2340米和2345米,该隧道属分离式长隧道。

隧道处于两个平曲线中,左线两曲线半径分别为3585.4米和1800米;右线两曲线半径分别为3322.3米和1720米。

隧道纵坡为单向坡,左右线的坡率均为-2.25%。

隧道最大超高为2%,进、出口洞门均为1:1.15削竹式。

QC小组简介一、选择课题二、现状调查2009年9月15日至2009年9月25日,南阳一隧道累计完成二衬192m。

小组成立后,对二次衬砌的外观质量进行了全面检查。

对二次衬砌施工缝不顺直、错台、气泡、砂线、混凝土表面破损、蜂窝麻面、色差等情况进行了细致检查分析。

对检查结果进行了统计,并依此绘制了缺陷排列图。

16模二次衬砌外观质量缺陷表16模二次衬砌外观质量缺陷排列图10203040506070809010002030405060708090缺陷点数累计频率%结论:1、通过排列图的计算分析,施工缝不顺直、错台及气泡占隧道二次衬砌外观质量缺陷总数的70.4%,所以这两个问题是症结所在,也是这次QC小组活动要解决的主要问题;2、如果QC小组能把这两个问题的陷点数各降低50%,即可使隧道二次衬砌外观质量综合检查合格率达85%以上。

三、目标设定提高隧道二次衬砌外观质量,使外观质量综合检查合格率达85%以上。

四、原因分析通过小组成员进行的现状调查分析可以看出,造成隧道二次衬砌外观质量合格率较低的主要原因在于“施工缝不顺直、错台”和“气泡”这两个主要问题。

为此,小组成员首先召开了头脑风暴会议,会议上大家集思广益、畅所欲言,都根据各自的知识和经验进行了积极发言。

最后把头脑风暴会议所分析出的各种原因总结成表,并用关联图进行了因果分析。

原因分析表施工缝不顺直、错台气泡矮边墙与台车没有紧密贴合矮边墙线性不顺直,表面不平整台车位移或变形台车支撑不牢固台车轨道基础不稳定台车偏心受压台车单侧浇注砼方量偏大现场施工人员操作不规范技术交底不详细砼振捣不到位现场施工人员质量意识淡薄奖罚制度不健全输送管口砼落差偏大台车局部刚度不足砼坍落度不符合要求施工配合比不准确因果分析关联图根据关联图分析找出末端原因7项: 1、矮边墙不顺直,表面不平整; 2、台车支撑不牢固; 3、台车轨道基础不稳定; 4、台车局部刚度不足; 5、奖罚制度不健全;6、施工配合比不准确;7、技术交底不详细。

五、确定要因根据找出的7条末端原因,组长进行了详细分工,分别用现场检查、现场测试及调查询问等方法列出要因确认计划表,并一一进行了确认。

要因确认计划表1、原因一:矮边墙不顺直,表面不平整验证:小组成员于2009年9月26日至10月2日期间,对已施工的60米矮边墙和正在施工的20米矮边墙进行了现场检查。

经检查发现,已施工矮边墙的平面位臵合格率仅为76% (共检测30个点,合格23个点,平整度合格率仅为78%(共检测60个点,合格47个点;正在施工的矮边墙,模板刚度较差,部分模板已经变形,且部分模板拼缝不严密。

结论:是要因2、原因二:台车支撑不牢固验证:小组成员于2009年9月26日至10月5日期间,对南阳一隧道4个台车的支撑情况进行了细致的检查,经检查发现,4个台车中有3个台车的部分丝杠出现了滑丝变形的情况,同时也存在部分支撑连接不紧密不牢靠的现象,其中隧道出口右洞二衬台车的丝杠数量严重不足。

结论:是要因3、原因三:台车轨道基础不稳定验证:小组成员于2009年9月26日至10月3日期间,对已完成的80米轨道垫层混凝土及已开挖的100米垫层基底进行了检查,发现轨道垫层有8处混凝土不密实,基底垫层有10处未挖到坚硬岩石。

结论:是要因4、原因四:台车局部刚度不足验证:小组成员于2009年9月26日至10月4日期间,特邀请台车制造厂技术人员,对南阳一隧道4个台车进行了检查,通过检查发现,只有隧道进口右洞的台车面板存在轻微的变形情况,但并不影响正常使用。

结论:非要因5、原因五:奖罚制度不健全验证:小组成员于2009年9月28日,对二衬施工班组的工班长、技术员及现场施工人员等进行了调查询问,了解到二衬班组已制定了施工质量奖罚制度,并已传达到每一位负责隧道二衬施工的人员。

结论:非要因6、原因六:施工配合比不准确验证:小组成员于2009年9月26日至10月4日期间,对二衬混凝土施工配合比共进行了15检查,3次发现施工配合比砂的含水量与实测值不相符。

结论:是要因7、原因七:技术交底不详细验证:小组成员于2009年9月29日,对二衬施工班组的工班长、技术员及现场施工人员等进行了调查询问,了解到二衬施工技术交底中,对部分施工工艺没有进行详细的要求,如砼的浇注方式、分层厚度等,而且部分现场施工人员表示,没有接到施工技术交底。

结论:是要因经以上确认后,共有5项被确定为要因:1、矮边墙不顺直,表面不平整;2、台车支撑不牢固;3、台车轨道基础不稳定;4、施工配合比不准确;5、技术交底不详细。

六、制定对策根据确认的要因,我们小组全体成员开会讨论研究分析,制定了对策措施,并制定了如下对策表:七、对策实施对策实施一:加强控制,使矮边墙顺直且表面平整1、矮边墙施工测量放样由原来的10米一点改为12米一点,使每段矮边墙的整体线性与二衬台车吻合(二衬台车的长度为12米;2、重新加工了一批具有足够刚度的矮边墙模板,替换了原来已经变形或刚度不足的模板;3、矮边墙浇注前进行了认真检查,有效杜绝了矮边墙模板拼缝不严密的情况。

效果:2009年10月29日,小组成员对新完成的60米矮边墙进行了检查。

经检查发现,平面位臵合格率为93%(共检测30个点,合格28个点,平整度合格率为90%(共检测60个点,合格54个点,实现了对策一的目标。

对策实施二:杜绝台车支撑不牢固的情况1、由工班长施有力组织,杨乐监督,重新加工了一批新丝杠,更换了原来滑丝或变形的丝杠,对隧道出口右洞的台车丝杠也进行了增加补充;2、每一模二衬砼浇注之前,现场技术员对台车的支撑情况都进行了细致的检查,通过检查批评指正的方式,使现场施工人员也充分意识到了台车支撑的重要性,从而大大提高了施工人员的自觉性,真正做到了台车支撑紧密牢固无隐患。

效果:2009年10月15日至10月30日期间,小组成员重新对南阳一隧道的4个台车进行了检查,发现4个台车损坏的丝杠全部进行了更换,隧道出口右洞二衬台车也增加了足够的新丝杠,而且砼浇注前的台车支撑均能做到紧密牢固,实现了对策二的目标。

对策实施三:消除轨道基础不稳定的情况1、对开挖垫层基底的机械操作手进行了交底,要求其必须开挖至坚硬岩层,开挖完成后,由滕兴成负责检查,对局部无法用机械开挖的区域,通过人工开挖的方式,使全部垫层基底均能做到坚硬无淤泥;2、轨道垫层砼浇注前,及时清除垫层基底中的存水,保证了砼强度,垫层砼浇注过程中,要求施工人员严格施工,避免了砼松散不密实的情况。

效果: 2009年10月20日至10月30日期间,小组成员对已完成的100米轨道垫层混凝土及已开挖的110米垫层基底进行了检查,发现轨道垫层混凝土密实,基底垫层均已开挖至坚硬岩石,实现了对策三的目标。

对策实施四:准确计算施工配合比1、由毕东传负责,对骨料的含水量进行准确检测,砼搅拌之前通过试验,确定准确的施工配合比;2、砼浇注过程中,随时观察砼坍落度的变化,及时调整施工配合比,使得砼坍落度满足了要求。

效果:小组成员于2009年10月5日至10月15日期间,对二衬混凝土施工配合比共进行了10检查,发现施工配合比砂的含水量与实测值相符,砼坍落度满足要求,实现了对策四的目标。

对策实施五:重新编写技术交底,并切实传达于施工人员1、由赵则强负责,重新编写了技术交底,将砼的浇注方式、分层厚度等以及每道工序的质量标准均写入了技术交底当中;2、组织负责二衬施工的所有人员,对新编写的技术交底进行了学习,使现场施工人员均了解了技术交底中的要求;3、由冯海暴负责,对技术交底内容的落实情况进行现场检查,对技术交底掌握不清的部分施工人员进行了教育,使得所有施工人员均能了解掌握技术交底中的要求,从而提高了现场工人的技术能力和质量意识,做到了严格按要求进行施工。

效果:2009年10月14日,小组成员对技术交底的内容以及落实情况进行了询问调查,发现技术交底中已经详细写明了砼的浇注方式、分层厚度等,并明确了每道工序的质量标准。

同时,每一位现场施工人员也都充分掌握了技术交底的内容,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技术交底的要求进行施工,杜绝了输送管口砼落差偏大、砼振捣不到位、台车单侧浇注砼方量偏大等现场施工人员操作不规范的情况,实现了对策五的目标。

八、效果确认经过小组制定并采取了定人、定岗的有效措施后,11月25日我们对新近完成的192米二次衬砌进行了检查,对施工缝不顺直、错台、气泡、砂线、混凝土表面破损、蜂窝麻面、色差等情况进行了细致检查分析,对检查结果进行了统计,详见下表:16模二次衬砌外观质量缺陷表通过检查可以看出,开展QC小组活动以来,通过小组成员及现场施工人员的不断努力,“施工缝不顺直、错台”和“气泡”这两个问题得到了有效的解决,使二次衬砌外观质量综合检查合格率达由原来的80.8%上升到90.8%,提高了二次衬砌的外观质量,实现了本次QC活动的目标,使小组成员信心倍增,为隧道创优奠定了基础。

详见实施效果图实施效果图九、制定巩固措施1、施工作业标准化进一步开展QC活动,不断总结新的施工经验,解决新的技术难题,同时,推广已取得的成果,与其他QC小组交流经验;深入开展全面质量管理(TQM教育,提高自身队伍的业务水平和整体素质;将QC活动中取得的成功经验、管理方法、施工方案、施工措施等作进一步优化,并归纳成册。

并制定标准化作业措施。

2、管理标准化(1制定了严格的施工管理标准和施工工艺标准。

(2开展劳动竞赛,制定奖罚制度(3全员参与质量管理制度十、总结和下一步打算搞好二次衬砌是提高企业形象的技术措施,尽管这次QC 活动有效解决了“施工缝不顺直、错台”和“气泡”这两个问题,但“蜂窝麻面”等现象仍有待解决。

因此,在今后的施工中必须长期坚持开展QC活动,进一步解决蜂窝麻面多等技术难题,从而更加提高隧道二衬外观质量,为企业树立良好的信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