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6年xxx医院创建市级文明单位汇报材料

2016年xxx医院创建市级文明单位汇报材料

xxx医院创建市级文明单位标兵
工作情况简介
近年来xxx医院把精神文明建设和医院医疗业务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全面推动医院改革和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现就创建文明单位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建设一个新班子
xxx医院始建于1953年,2014年前,60多年来山河依旧,面貌未改。

经市县两级党委、政府研究决定,于2014年1月10日由市医院托管,市医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杨志平兼任xxx医院院长,并在全市范围内进行一推双考选拔6名综合素质高、业务技术精的领导班子成员,在市、县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新班子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始终把文明创建工作摆在重要议事日程。

成立了以院班子成员为首的“创建文明单位领导小组”,并根据创建要求,制订了文明单位创建工作规划、实施方案与措施,领导亲自抓,层层抓落实,形成了坚强有力的领导核心,为文明创建工作提供了坚强组织保证。

二、选配一名新院长
新上任的xxx院长,是一名德技双馨的泌尿科主任医师,30年来,历经10多个领导岗位,获得各级表彰奖励荣誉称号60多项,但手术之刀不离手,危难之处显身手,急难险重冲上前,改革创新立潮头。

2003年,非典袭来,主动请缨,
担任临河区、市主治医生,收治病人最终无一例死亡、医护人员无一例感染的奇迹。

中央、自治区党委和巴彦淖尔市委分别授予他全国、全区、全市防治非典优秀共产党员称号,人民群众称她抗非典英雄。

2008年汶川大地震,杨志平再次临危受命担任自治区医疗抢救队队长,赴汶川圆满了完成了救治任务,被国家和自治区等各部门分别授予“赴川抗震救灾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2014年初兼任xxx医院院长以来,他每天都要穿梭在市、县医院两地,既当领导,大刀阔斧进行改革创新,使医院起死回生,又当医生(10多年前,他就是巴彦淖尔市唯一掌握前列腺微创手术这门技术的专家),每天七点赶到市医院做泌尿科患者手术,八点半起程再赶往百里之外的xxx医院再做手术。

每年在市、县医院做手术400多例。

泌尿科成了两院响亮的品牌,“杨一刀”也成了他靓丽的名片。

多年来,严已律己、创新求变、求真务实的作风,以及对工作极端的负责任、对患者极端的热忱、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受到全市上下的称赞,2015年被评为自治区劳动模范,在全体医护人员中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

三、创办一所新医院
原来的xxx医院,建筑面积为10337平米,仅有门诊楼和住院楼单体建筑两栋,固定资产2800万元,职工285人,床位190张。

新班子上任后,通过内引外联,投资近亿元,
将原来建设长达5年未能完工交付使用的半拉子工程,用半年的时间全部完工搬迁,新医院占地面积5万多平米,建筑面积25000多平方米,7幢单体建筑,固定资产1.2亿多元。

现有职工总人数445人,床位400张。

医疗设备全部一次性腾笼换鸟、弃旧更新,按照按照三甲医院标配国内领先的100多台(套)新设备;手术室、ICU、产房、检验科、细菌室、消毒供应室全部安装了国内一流空气层流消毒净化设备,将空气中菌类消除到99%,使各类手术零感染。

目前是全市及周边地区县级医院中最大的一所基础设施良好、医疗设备先进、专业设置齐全、就医环境优雅、医德高尚文明、技术力量雄厚,集医疗、护理、急救、预防、保健康复和科研教学培训为一体的综合医院,二年内,分别荣获国家“二级甲等医院”、“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全国医改先锋百强医院”、“最具成长力中国县市医院”称号,也是市、县级消费“诚信单位”和市级“文明单位”,鄂尔多斯、阿拉善、乌海等地越来越多的患者慕名前来就诊,医院门诊量翻番,经济效益年均递增40%以上,医务人员收入也同样翻番。

四、创建一流新科室
医院在原有15个临床科室基础上,新增加9个临床科室,9个医技科室,9个职能科室,3个特色中心,20多个专业组,创建了心血管内科、神经内科2个品牌科室、2个市级重点科室、2个县级重点科室。

新开展显微手术、介入
性诊疗、无痛胃肠镜、微创手术,前列腺切除术,关节置换术、椎体融合术、椎体成形术、创伤骨科等50余项新技术项目,形成医疗、急救、科研、教学、保健“五位一体”的新机制,在全区县级医院处于领先地位。

同时,与北京同仁医院、阜外医院、内蒙古附院、市医院等十几家区内外一流医院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形成了基层首诊、分级诊疗、双向转诊的城乡一体化新体系,具备各种大型复杂手术及急危重症的抢救,均达到了综合医院三甲水平。

精湛的技术、一流的设备、焕然一新的环境和高尚的医德使医院成为救死扶伤、起死回生的神圣殿堂。

五、招聘一批新人才
创建名医院,人才是关键。

为使新医院跃上新台阶,大力引进人才,一是从市内外聘请本院短缺专业的30多名知名专家,坐诊、手术和巡回会诊;二是新招聘了医学类60多名医大毕业生,充实到临床一线;三是建立了城乡一体化医疗信息平台,与县域所有乡镇卫生院合作建立县域内综合医联体,从县医院选拔15名业务骨干到苏木镇卫生院进行连续对口帮扶,建立了基层首诊、分级诊疗、双向转诊的就医新格局,从而实现大型设备和医疗救治的远程诊疗和会诊,资源共享,真正实现了城乡全覆盖、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县的目标。

四是大力开展文明创建活动,健全了社会公益体系,为老年居民、医院全体医护人员、退休职工每年免
费健康体检。

大力开展争创“文明科室”、“巾帼文明岗”、“青年文明号”、“优秀党员”等活动,涌现出一大批先进典型,带动全院整体文明服务质量提升。

(六)建立一套新机制
医院根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精神,制订了相适应的医院医疗联合体建设实施方案,建立和完善院长主体责任制以及领导“一岗双责”制、科室主任竞争制、人员聘任制、奖惩激励制和责权利一体化的“五制一体”模式,将医疗护理技术质量、教学科研成果、人才培养与梯队建设、学科建设与发展、思想道德建设与行政管理“五位一体”作为科室目标责任;政策、人力、财力、技术、设备五个方面向高风险、高难度、高资历、高强度、高效益、高技术含量的“五高”专业和岗位倾斜,分别设立效益奖、贡献奖、创新奖、课题奖、项目奖等“五大”奖项,全面推进以病人为中心的“争做优秀员工、提供优质服务,发展优良技术,打造优美环境,实施优惠价格”的“五优”文明医院创建活动,引导广大医务人员牢固树立“救死扶伤、忠于职守、爱岗敬业、精益求精、文明行医、乐于奉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高尚的职业道德情操,增强了责任意识、忧患意识、竞争意识、创新意识、服务意识“五个意识”,自觉抵制一切不正之风,远离“红包”、“回扣”,给病人营造一个健康温馨的就医环境,推动医患和谐关系的建立。

同时,根据工会要求,创建
了“杨志平劳模创新工作室”,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目前工作室共有7位成员,配备49台(套)高端设备,已获得11项技术成果。

进一步发挥了劳动模范、高技能人才和优秀职工在建设文明创新型医院发挥示范、引领和骨干带头作用,创新载体提升医院诚信度,再造流程提升技术可信度,改造环境提升患者满意度,打造品牌提升医院知名度。

推动医疗业务和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效。

七、惠及一方老百姓
创新文明服务机制,丰富人文关怀内容。

结合密切联系群教育实践活动精神,把诊断好、治疗好、服务好患者最直接、最现实、最关心的问题作为医院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医院成立了专门的服务中心,强化服务全方位,病人需求十个全覆盖:一是药品实行“统一计划、统一招标、统一价格、统一配送,分别付货、分头结算”的“四统两分法”为主要内容的药品联合集中招标,病人用药全部是进价,不加价;二是杜绝“小病大检查、大治疗”,同类疾病手术费用比其他医院节省开支30%以上,平均计算,一个重病手术患者住院治疗,药费、检查费、手术费等三项节省开支40%多;三是为每个病房设置卫生间,安装了太阳能淋浴器,24小时提供热水洗澡;四是每个病房安放纯净水饮水机、电冰箱、微波炉,方便病人随时饮水吃饭、存放食品等;五是所有病房配备了有线电视和电脑,穿插播放医学知识,方便学
习和观赏。

六是扶病济困,从院领导到全院医护人员积极主动捐款捐物,专人负责对衣物清洗消毒,挂在“爱心屋”,由病人或家属任意选用。

这一举措带动团委、妇联、工会,号召全社会捐赠,目前仅衣物已捐1万多件;七是院内设置24小时方便药房、平价超市,病人需要的应有尽有。

八是医院花钱为患者买服务,即由公交公司5路公交车专门为就诊患者及其家属提供免费文明交通服务;九是建立完善患者预约出院制度,病人出院前,全部由服务中心负责办理缴费、配药、算账、报销等所有出院手续,并护送病人上车;十是大力开展微笑服务、感动服务、亲情式服务等多种文明服务形式,形成“一张笑脸、一声问候、一杯热水、一张征求意见卡,一次电话回访”的“六个一”服务模式,让患者来的顺心,住的舒心,离得欢心,家人放心,带病而来,健康而归。

几年来医院从未发生一起医患纠纷。

先进的管理模式,先进的技术设备,文明的服务理念,为医院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近年来,11万人口的县城,业务量同2014年前相比,平均每年完成门诊量11万人次,同比上升52%;手术1600多台次,同比增长105%,感染率为0;治愈好转率、抢救成功率、临床主要诊断等所有项目均在99%以上,经济社会效益双丰收,两个文明创建结硕果。

2016年10月28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