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5课《第二次世界大战》教案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5课《第二次世界大战》教案

第15课第二次世界大战1教学分析【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二战苏德战争、太平洋战争的爆发;了解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斯大林格勒战役和诺曼底登陆战;知道雅尔塔会议以及德、日法西斯投降等史实;认识法西斯走向灭亡和世界反法西斯联盟走向胜利的发展过程,探究雅尔塔会议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影响过程与方法指导学生收集与本课内容有关的二战资料及影视资料,分析历史信息,掌握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方法,体验学习历史的快乐;通过自主阅读能简述斯大林格勒战役、诺曼底登陆战、攻克柏林战役以及美、苏、中参加对日作战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历史作用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全世界人民团结战斗的重要性,认识到正义的力量只有加强联合,才能有效地战胜邪恶势力;对“和平与发展”这一永恒主题有认同感,确立为人类和平和进步事业作贡献的人生理想【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德国进攻苏联、日本偷袭珍珠港、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诺曼底登陆战和雅尔塔会议教学难点: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与雅尔塔会议的影响2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2019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80周年。

回首这场战争,警示战争给人类带来的伤痛和摧残!1939年9月1日4时40分,希特勒下令以“闪电战”的方式,执行进攻波兰的“白色方案”。

德军以其6个装甲师、4个轻装甲师和4个摩托化师为主要突击力量,在一马平川的波兰西部势如破竹般撕破了波军6个集团军约80万人组成的防线。

德军闪电式的进攻使波军完全陷入了被动挨打的境地,这是波兰人,也是全世界第一次领教“闪电战”的滋味。

不到一个月,波兰灭亡。

9月3日,波兰的盟国英、法被迫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想一想: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21年后,为什么德国再一次挑起世界大战?这一场战争的结果如何?它给世界带来怎样的影响?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二战的爆发及主要战场1.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和图文信息,从时间和空间上认识二战的爆发及主要战场的出现。

图一图二设问:图一是发生于何时的什么事件?该事件有何影响?图二反映了什么事件?该事件有何意义?提示:图一是1941年12月7日,日军偷袭美国海军基地珍珠港;使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

图二是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粉碎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归纳总结:二战爆发与主要战场(1)局部战场:1937年七七事变后,中国开始全民族抗战,中国战场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2)全面爆发:1939年9月1日凌晨,德国以“闪电战”方式突袭波兰。

波兰的盟国英、法被迫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3)主要战场:随着战争的推进,出现了欧洲西线、北非、欧洲东线及太平洋等主要战场。

2.在学习上述图文材料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了解欧洲西线战场、欧洲东线战场和太平洋战场的战况。

目标导学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及战争形势的转折1.结合二战爆发后主要战场的战况,理解反法西斯联盟建立的历史意义。

设问:此漫画反映了什么历史信息?中、美、苏、英等国是如何走向联合的?提示:反映了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1942年1月,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的代表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它的发表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正式形成。

归纳总结:《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正式形成。

各国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相互支援,协同作战,逐渐扭转了战争的形势。

2.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和材料,理解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和诺曼底登陆的历史作用。

材料展示:毛泽东说:“像希特勒这样的法西斯国家的政治生命和军事生命,从它出生那一天起,就是建立在进攻上面的,进攻一完结,它的生命也就完结了。

”(1)毛泽东这番话是对苏德战场哪次战役的评价?运用史实佐证毛泽东对该战役的评价。

提示: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因为斯大林格勒战役后,德军元气大伤,被迫由战略进攻转入战略防御。

(2)教师在上述材料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讨论总结斯大林格勒战役的历史意义。

提示: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此后,苏军连续进攻,扭转了苏德战场的形势。

(3)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诺曼底登陆”图片信息,讲述诺曼底登陆的概况。

【图解战役】目标导学三:雅尔塔会议及战争结束1.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和史料,认识雅尔塔会议和波茨坦会议的内容与影响。

设问:图片再现了哪一历史事件?图片中前排左起的三位人物是谁?说说该事件的积极影响。

提示:雅尔塔会议;图片中前排左起的三位人物分别是丘吉尔、罗斯福、斯大林;进一步协调了盟国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行动,加速了战胜德、日法西斯国家的步伐。

归纳总结:教师指导学生采用分组形式自主学习雅尔塔会议、波茨坦会议的相关内容,小组代表展示成果。

2.阅读教材和史料,了解德、日法西斯投降的史实,评价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设问:日本法西斯是何时投降的?为了加速日本投降,美、苏是如何对日本作战的?日本投降有何历史意义?提示:1945年8月15日,日本法西斯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

1945年8月上旬,美国在日本投下两枚原子弹,苏联也出兵中国东北和朝鲜,参加对日作战。

日本投降,标志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归纳总结:(1)法西斯投降①1943年9月,意大利宣布无条件投降。

②1945年5月8日,德国正式签署无条件投降书。

③1945年8月15日,日本法西斯宣布无条件投降。

④1945年9月2日,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2)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影响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战争,世界上大部分地区和人口卷入其中。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彻底粉碎了法西斯主义和军国主义通过战争称霸世界的野心,彻底结束了列强通过争夺殖民地瓜分世界的历史,促进了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对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三、课堂总结由于德、日、意三国结成了法西斯同盟,轴心国形成,加上法西斯蓄意发动战争,准备充分。

通过“闪电战”“偷袭战”等方式,在二战初期,法西斯侵略屡屡得手。

法西斯不断扩大侵略,促使全世界反法西斯国家开始走向联合,促进了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

从此,反法西斯国家协调作战、相互联合,最终战胜了法西斯。

历史告诉我们: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不同的国家能够联合起来,共同对付人类和平与发展面临的挑战。

3板书设计4教学反思本节课条理比较清晰,从七七事变、德国“闪电战”突袭波兰开始讲解战争的爆发,到德军进攻苏联,日军偷袭珍珠港,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可以说,环环紧扣,步步深入,能够让学生在教学内容的逐步展开中掌握知识,形成自己的态度与情感。

本节课有待改进的地方是给予学生问题讨论的时间尚不够充裕,学生尚没有充分地展现自己的观点,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观点的碰撞比较缺乏。

第6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教学目标】基础知识了解慕尼黑阴谋导致法西斯德国吞并捷克斯洛伐克。

英国、法国宣而不战,德军占领包括法国在内的西欧和北欧国家。

苏联卫国战争开始,莫斯科保卫战胜利。

【教学重点】二战的战争性质、二战全面爆发和扩大的重大事件【教学难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原因、大战初期欧洲许多国家败亡的原因【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温故知新1、德、意、日三个法西斯政权的建立时间、重要人物、标志性事件有何不同?2、德、意、日三个法西斯政权在建立背景和历史影响方面具有哪些共同之处?A、建立背景: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导致了严重的政治危机,德、意、日三国垄断资产阶级对内对外都需要用暴力恐怖手段来巩固统治地位。

对内方面,三国都需要加强镇压日益发展的革命力量。

对外方面,德国垄断资产阶级迫切需要打破《凡尔赛和约》的束缚,日本统治集团不甘心于华盛顿会议所受的制约,意大利也醉心于对外扩张。

B、历史影响:它们代表垄断资本集团的利益,对内实行法西斯独裁恐怖专政,对外极力推行侵略扩张政策,是最反动,最富侵略野心的政权。

随着德国法西斯专政的建立,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了;随着日本法西斯专政的建立,亚洲战争策源地也形成了。

各国法西斯势力的发展与相互勾结,预示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来临。

3、教师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德、意、日进行的是帝国主义的非正义的战争,其目的是瓜分和掠夺别国,充分暴露了法西斯的残暴本性。

其他参战各国的人民是战争的受害者,他们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反法西斯战争。

其中,中国等进行的是反法西斯的民族解放战争;苏联进行的是反法西斯的卫国战争。

课件演示导读提纲(引导学生探索、交流、讨论、练习。

)1、希特勒上台之初如何对外侵略?何谓“慕尼黑阴谋”?2、英法为什么要对希特勒的侵略采取绥靖政策?3、第二次世界大战同第一次世界大战相比较,爆发情况有什么不同?4、德国法西斯为什么要突袭波兰? 大战初期欧洲许多国家为什么会迅速败亡?5、英国和法国遭到法西斯德国侵略的情况和结果有什么不同?原因是什么?6、正当不列颠之战胜负未分之时,德国法西斯为什么把矛头突然转向苏联?7、德国在欧洲大陆很快占领了包括法国在内的许多国家,为什么没能使苏联屈服?请谈谈你的看法。

8、有人说,日军偷袭珍珠港揭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亚洲战场序幕,这种说法对不对? 为什么?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一、慕尼黑阴谋(课件演示相关图片,辅导学生观察思考)1、希特勒上台之初如何对外侵略?(大肆扩军备战,公开吞并奥地利)2、何谓“慕尼黑阴谋”?(学生标注知识要素)A、时间:1938年9月B、地点:德国慕尼黑C、人物:张伯伦(英)、达拉第(法)、希特勒(德)、墨索里尼(意)D、要害:采取绥靖政策,在背地里牺牲捷克斯洛伐克的利益,满足法西斯德国的侵略要求,以求得一时的太平。

3、英法为什么要对希特勒的侵略采取绥靖政策?A、他们仇视社会主义苏联,希望以此推动纳粹德国去进攻苏联。

希特勒投其所好,竭力造成一种唯有共产国际、唯有苏联才是德国敌人的假象。

B、他们经济、军事地位受到一战的削弱。

统治集团中的一部分人谈战色变。

不敢同德、意、日的侵略扩张针锋相对。

C、经济大危机使他们国内政局动荡,自顾不暇。

而英、法资产阶级一贯蔑视弱小国家,所以就随意地牺牲弱小国家利益来维护本国利益。

这是根本原因。

二、战争的爆发和扩大(在演示相关图片的基础上,教师解释事件原因,学生“动脑筋”)1、第二次世界大战同第一次世界大战相比较,爆发情况有什么不同?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的时候,是一触即发的。

1914年6月28日发生了萨拉热窝事件,7月28日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

以后的一周内,德、俄、法、英相继投入战争。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第一次世界大战不同,是逐步打起来的。

1931年日本占领了中国东北三省,然后又于1937年发动大规模的侵华战争,早就揭开了亚洲战场的序幕;后来,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德国先后吞并了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战火越烧越凶猛。

1939年9月,德国侵入波兰,英法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