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气泡问题分析方法

气泡问题分析方法


组件表现强于第一次实验。
问题解决
第三次实验 (1片)继续延长抽真空时间参数及组件表现如下:
组件外观已正常,将剩余9片全部返工均OK。
纠正与预防
将层压低温报警调整为150℃。
案例2
层压真空度异常
报告
发生时间:9月22日10时与15时 发生机台: F1LAM124 故障描述:工艺中提示下真空报警,开盖后进行补救但失败 造成影响:12片报废 故障原因:第一次产生为1号位组件铝框超出有效层压面积造成盒盖不严,下室未形成密闭状态无法完成抽 真空工艺。 第二次产生为6号位组件铝框超出有效层压面积造成盒盖不严,下室未形成密闭状态无法完成抽 真空工艺。
罗茨泵未启动
未上电(上电即可) 罗茨泵启动(有微漏,检查密封圈)
案例1
温度异常产生大量气泡
故障表现
3月24日13时F1LAM119下料发现整炉(6片)气泡,并且下炉已经进 料,产生共12片气泡。
HF115032319245344T HF115032320344371T HF115032319245346T HF115032319245372T HF115032319245368T HF115032319245364T HF115032319245320T HF115032319245366T HF115032319245356T HF115032319245348T HF115032319245332T HF115032319245334T
有漏气点 液压站 硅胶板破损 合盖无动作 抽真空阶段异常 继电器、接触器
已合盖
Hale Waihona Puke 未合盖PLC信号未给出 程序问题 停止光电位置异常(调节光电位置) 组件未到位 伺服驱动器参数设置 组件摆放异常 传动皮带松动
有异物(来料) 小 气 泡
加热板灰尘(清理) 上电
合盖不严 通信异常 电机异常
无异物
极限真空不足
正常预留位置
上高温布超出下高温情况示意图
报告
解决措施:1、设备端将报警时间压缩至最短,确保以后若发生类似情况有充足的时间进行补救,减少损失 2、生产端建议入料前检查前段预留位置,并确保上下高温布铺设合理
将报警时间从50S变更至10S
Thank You
原因分析
现场排查发现为层压机加热被误关闭,层压工艺时温度为92℃,(该 台层压机低温报警参数为90℃),造成大量气泡。
问题解决
检查组件发现EVA未完全融化,经与质量技术沟通后决定对组件二次层 压,第一次实验(1片)参数及组件表现如下:
组件有明显的EVA融化排气表现。
问题解决
第一次实验表明二次层压有明显效果但EVA排气不完全,第二次实验 (1片)延长抽真空时间及3段层压时间参数及组件表现如下:
报告
故障分析:第一次产生时怀疑为伺服驱动器定位异常,进行空压实验,发现传动位置OK但偏极限,对其进 行微调,之后持续生产到15时发生第二次异常,分析为伺服驱动器异常可能性较小,询问现场操作人员后 得知,现场高温布使用时间较长,大量磨损造成下高温布较短而上高温布较长的现象,前端预留位置不够 造成第一次异常的可能性较大,而第二次怀疑为预留位置过大或上高温布超出下高温布过多引起。
气泡问题分析方法
黑龙江汉能薄膜太阳能有限公司
李晶宇 2016年01月11日
时间
工艺设定错误
加热管已通电
加热管破损 铂电阻破损 交流接触器
大 面 积 气 泡
加热开启
温度过低
加热管未通电 加热未启(打开加热)
接触器及热继电器 泵组未工作 电机
固态继电器 加热熔断器
气 泡
真空度
泵组已工作
抽真空阶段异常 抽真空阶段正常
相关主题